最新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1731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资料.docx

《最新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资料.docx

最新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资料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的变迁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表现

①近代:

男性服饰:

鸦片战争前后,分别是长袍马褂和西装;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大为流行。

女性服饰:

旗袍是受到女性欢迎的服装。

②现代: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

军装和“干部服”盛行,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

改革开放后:

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

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

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

3.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居室:

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

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二、习俗风尚的变革

1.背景: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2.表现

(1)婚丧礼俗:

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火葬代替土葬。

(2)社交礼仪:

民国成立后,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

(3)思想观念:

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并步入社会。

[轻巧识记]物质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一条主线: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两大领域:

物质和习俗。

(3)两大特征:

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三个方面: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迁。

四个时期:

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

[概念阐释]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

广义的社会生活中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相对应的社会生活,就是指社会日常生活。

内容主要表现为个人、家庭及其他社会群体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消费性活动,包括吃、穿、住、用、行、文娱、体育、社交、学习、恋爱、婚姻、风俗习惯、典礼仪式等广泛领域。

[思维升华]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对中国的传统饮食产生的重要影响

(1)从食用的原料来看:

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如洋葱、土豆、卷心菜,以及番茄沙司、胡椒粉、咖喱粉、味素等调味品。

(2)从食品的生产上看:

一些专门生产糕点糖果、调味品、罐头等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现。

[易误辨析]近代物质生活

(1)近代以来,中国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发生重大变化,其主要发展趋势是中西结合,由落后走向进步和时尚。

(2)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

1.特点:

更迭速度快,在城市比较显著,在乡村则迟缓得多。

2.概况

(1)人力车:

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

(2)自行车:

在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3)公共交通:

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4)轮船:

1865年4月,中国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中国近代造船业得以发展。

(5)火车:

19世纪末20世纪初,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

(6)飞机:

20世纪20年代初,民航事业起步,30年代中期已形成航空网。

二、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电事业

(1)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

(2)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

(3)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

2.电信事业的发展

(1)电报

①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是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②1906年,创办了无线电报。

(2)电话

①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②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发展迅速。

[轻巧识记]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归纳概括]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

(1)中国近代交通工具都是从外国传入的。

交通运输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外国控制。

(2)铁路、水运、航空都获得一定的发展,中国交通运输业开始近代化。

(3)交通工具(运输业)地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比乡村显著。

(4)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同时并存。

(5)起步晚,发展慢,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思维升华]中国电信之最

1871年4月,英国、俄国、丹麦铺设的香港至上海、长崎至上海的水线违反清政府不得登陆的规定,铺设到上海市内登陆,当年6月3日开始通报。

这是中国的第一条电报水线。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1879年,李鸿章在其所辖范围内修建大沽、北塘至天津,以及从天津兵工厂至李鸿章衙门的电报线路。

这是在中国内地自主建设的第一条军用电报线路。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这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电报总局。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西人办报:

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

2.国人办报

(1)1873年,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维新运动中,《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影响较大。

(3)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实现了专门分工。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

(1)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

(2)1926年6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

(3)1928年,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无线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

2.电影

(1)1896年8月,在上海,中国首次放映电影。

(2)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

(3)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3.电视

(1)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2)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1993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

2.截至2008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轻巧识记]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概念阐释]近代中国出现的四类报刊

(1)以传播洋教西学为主的报纸: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2)商业报纸:

内容以适应近代社会发展工商事业需要的商情和时事为主。

(3)政论性报刊:

是宣传政治纲领的喉舌和开展政治斗争的工具。

(4)通俗性报刊:

取材世俗,运笔浅显,专门满足市民消遣娱乐的需要,民国成立后,实现了专门分工。

[易误辨析]大众传播媒介报刊、影视和互联网

(1)大众传媒向着多样化、时尚化、高科技方向发展,传统传媒继续存在和发展,互联网等新兴传媒异军突起。

(2)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

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3)《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点石斋画报》开中国新闻画报之先河。

(4)《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近现代来社会生活的变迁

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密切相关。

(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主要发生在大城市,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状态,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

(4)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虽然有变化,但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

2.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变化和影响

类别

变化

影响

动力变化

从人力、自然力到机械力

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地区差别

城市显著,乡村缓慢

进程变化

先慢后快

技术变化

从引进到自制自研

对象变化

日益平民化、普及化

种类齐全

海陆空全有

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因素

1.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客观影响: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同时,也使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涌进我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2.政府政策的影响:

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中国政府在不同程度上不断推行各种改革,这些改革使中国社会进一步主动发生变化。

3.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都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

4.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近代先进中国人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5.新中国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的影响:

建国后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社会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更是把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奋斗目标。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1.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史料一] 由于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在广大内地农村几乎看不到新生活气息,闭塞和贫穷依然是下层民众普遍的生存状态。

例如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史料二] 同治、光绪年间,中国留学生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下,纷纷“改装去辫”,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建议“断发、易服、改元”。

辛亥革命期间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奴隶标志的辫子。

史证 史料一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变迁体现出了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原因在于政治、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

史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受国内政治运动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

2.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表现

[史料] 

史证 这一组图片体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礼节上的重大变化,即晚清时的跪拜礼(图一)——民国初期的鞠躬礼(图二)——1922年的握手礼(图三),反映了中国社会由封建等级森严到社会地位平等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铁路交通事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史料]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

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

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史证 史料表明了铁路交通发展有助于打破传统习性,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画线部分说明铁路交通促进信息流通、知识传播,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材料一 取火之物,向用火石……光绪乙未、丙申之际,始改用火柴,俗称“自来火”,为欧洲之输入品。

……洗面擦身之布,旧时多用土布……自毛巾盛行,即下至农家,亦皆用之。

洗衣去垢,囊日皆用本地所产之皂荚,①自欧美肥皂行销中国后,遂无用皂荚者。

计时之器,仅有日晷仪,用者亦不多,购买外洋钟表者尤为稀少。

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

——(民国)《嘉定县续志》卷五·风土志·风俗

材料二 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

自油松片以至电灯,②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

——《鲁迅全集》第一卷

[读史三步曲]

粗读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地方县志和文学作品也有珍贵的史料价值,特别是针对社会生活的研究其史料价值更应值得重视。

对史料的信息要进行去伪存真的提取和加工。

如上面材料一中反映出毛巾在农村的普遍使用,这一记载不完全符合历史史实

细读

材料一中①画线部分的关键信息:

欧美肥皂在中国行销,影响了当地生产的皂荚;隐性信息:

外国商品的输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材料二中②画线部分的关键信息:

独轮车和飞机新旧交通工具同时存在,体现了城市和地区的差别

史证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史料应用]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

“毛巾……亦皆用之”的记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2)材料一中,对“计时之器”的记载反映了哪些信息?

(3)导致出现材料二所述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火柴取代火石、毛巾取代土布、肥皂代替皂荚、钟表取代日晷仪。

文中记载不完全符合事实,因为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对农村的影响很小,所以不可能在农村普及毛巾。

(2)计时之器的使用范围很窄,说明当时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差;后来钟表也只是在很小范围内使用,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钟表仍然是“稀罕之物”;但随着轮船、火车的通行,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开始增强。

(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城乡之间的差别极大,地区之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所以新旧事物、新旧工具同时并存。

新潮冲击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临考视窗】 近年随着近代化史观的兴起,社会生活的近代化也成为高考的重点之一。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体现出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交替的特点。

由于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中国近代的社会生活还体现出中西交融的特色。

在复习时注意,社会生活的变化,无不打上政治、经济、思想发展变化的烙印,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起步,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导致了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

[高考例析](2013·高考浙江文综卷)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

这一现象说明(  )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解题流程

审题

题干

《时务报》发行数量的增加说明报刊对开启民智有重要影响,折射新潮冲击下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分析选项

A项

错误选项,《时务报》不属于通俗性报刊

排除

TheChan栧寘Congplank綍B项

错误选项,开创国人办报先例的是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

排除

Gui€?

?

C项

The閲嶅姏Liao忚Chuai鏋?

《时务报》销量增长4倍左右,这反映出维新派在利用其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有效地开启了民智

正确

The鍑HongChuai鍖?

D项

TheKe撳啿Ying樿Chuai错误选项,《时务报》其销量最多时也仅17000份,言其需求“极大”,夸大了影响

TheXian侀€?

Bi勬?

排除

The鍥iswiththe鍌ㄥ

答案:

 C

[借题发挥] 从中西文明碰撞的角度看近代物质社会生活的变化

由于西方工业社会文明的传入,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

近代西方工业社会文明向中国社会发挥其巨大影响,促使中国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着深刻变化。

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TheKe撳啿Ying樿Chuai[尝试应用]

1.(2013·高考天津文综卷)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200万份。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TheYing樿Chuai鎺у埗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

一是时间信息“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二是全国报纸销量大幅增加。

辛亥革命前后是一个社会转轨时期,是由封建帝国向民国转变的时代,人们期望通过阅读报纸了解国家大事和世界形势,所以答案是A项;《临时约法》颁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国报纸业的发展,但不能体现销售量增多的信息,排除B项;C项大力倡导白话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D项“普遍”不符合史实。

鏌ヨChuai答案:

 A

2.(2014·湖北八校联考)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下面两则史料,最适合于研究什么问题(  )

——以上两则史料均摘自英国著名

汉学家雷蒙·道森的《中国变色龙》

A.近代中国满清政府的腐朽与反动

B.西方与近代中国习俗的变迁

C.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D.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根源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外国人讽刺中国人的蓄辫行为,这是对中国陋习的批评,故B项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

答案:

 B

3.(2013·江苏卷)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

“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

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这一描述表明(  )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解析:

 《京华百二竹枝词》描述了当时北京报业的发展状况,并且点明了当时报纸的作用为“教民智渐开通”,说明报纸具有传播信息、开阔民众视野的功能,C项正确。

报纸宣传能推动社会变革,但不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项;“中央”“大同”是报纸的名称,不能反映出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不出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排除D项。

答案:

 C

逆向选择题解题技法★

逆向型选择题,就是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的选择题,也称为否定选择题。

此种题型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

该题型结构特点在题干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提示语。

解答此类题目常用方法有:

(1)排除法。

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2)推理法。

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正误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3)直选法。

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

(2011·高考浙江文综卷)

[点拨] 逆向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理解,解答逆向选择题一要仔细阅读题干,抓住关键信息,找出哪方面不正确;二要特别注意选出不正确的,切忌一马虎选出最佳答案;三要选出正确答案后,再复核一下,以防未按逆向选择题解答。

本题的历史现象是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远远多于新式婚姻,这说明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传统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理解错误的是认为旧式婚姻因为简便节约而更为流行。

[尝试应用]

4.(2013·广东江门高三期末)“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这是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曹先生与徐小姐在剧院看电影     B.张小姐基本上是乘坐电车上班

C.谭先生积极收集全国各地的战况 D.夏太太在家收看上海电视台的节目

[自我解答]__D__

[点拨]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解题关键是“1943年”这一时间限制,1943年上海不可能出现的,再对比电影、电车、电视节目在上海出现的时间,判断出正确答案。

5.下表为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部分纪事,根据该纪事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年份

纪事

《申报》

1918年该报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中央日报》

1932年多次发表“赤化祸害论”的社论

《新民日报》

民国27年,社址所在的县城沦陷,不得不宣布停刊

《救亡情报》

其发刊词说:

“抗战救亡”是全国人民的呼声

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B.民国时期的报纸报道都客观公允

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

D.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自我解答]__B__

[点拨] 本题应按逆向选择题的解题流程解答,抓题眼民国时期各类报纸。

分析题干及选项所给的信息,了解它所要表达的大概意思。

对照题干中各类报纸的纪事,判断A、B、C、D四个选项,找出哪一选项得出的结论过于绝对,并不是根据各类报纸纪事得出来的结论。

6.(2014·辽宁省沈阳二中月考)有人说,中国近代新式交通的发展虽然带有一定的半殖民地性质,但它毕竟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

这些变化的影响不包括(  )

A.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B.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使中国与世界联系增强 D.使中国的经济实现独立

[自我解答]__D__,

[点拨]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考查中国近代交通发展带来的影响,要求判断不符合近代交通变化影响的选项,新式交通虽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不可能使中国经济实现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