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8社会转型高考历史热点专题限时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1244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6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点08社会转型高考历史热点专题限时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热点08社会转型高考历史热点专题限时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热点08社会转型高考历史热点专题限时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热点08社会转型高考历史热点专题限时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热点08社会转型高考历史热点专题限时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点08社会转型高考历史热点专题限时训练.docx

《热点08社会转型高考历史热点专题限时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点08社会转型高考历史热点专题限时训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热点08社会转型高考历史热点专题限时训练.docx

热点08社会转型高考历史热点专题限时训练

热点08社会转型

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陆续将西方有关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医药、火药等方面的知识传人中国。

他们穿儒生的服饰,说汉话,遵从中国的风俗人情,赢得了中国一些士大夫甚至是康熙皇帝的好感。

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

A.传播了西方最为先进的科学成果B.对中国传统观念和认识产生冲击

C.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影响D.促使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的产生

2.下表中总理衙门的设立过程表明,清政府:

A.政治制度的分化趋向出现

B.对外交往仍处主导地位

C.涉外事务的官僚机构膨胀

D.开始放弃闭关自守政策

3.某班在高考历史备考专题复习中,老师要同学们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那么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够准确的是

A.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性B.从君主制过渡到共和体制

C.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D.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

4.某学者指出:

1850年到1899年,中国人翻译的自然科学,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翻译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例为4∶1;1902年到1904年,后者却以2∶1的比例超过了前者;而1912年到1940年,后者比前者多两倍。

这一现象折射出近代中国

A.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B.始终没有找到适合国情的近代化模式

C.科技人才极度匮乏

D.正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地学习西方

5.清末民初,新名词大量传入,如“团体、革命、主义、阶级、公司、化学、公园、冰期、年代、手表、火车”等。

据统计,仅从日本传来被中国人认同的外来词,就有849个之多,这还不包括从西方直接翻译的外来词。

这些新名词遍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

新名词的大量传入

A.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反映

B.破坏了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适应了对外交往的需要

D.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的进行

6.下面为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主题变化表。

这一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

A.社会性质不断变化

B.民族意识逐渐得到强化

C.民主观念持续更新

D.国人西学理念逐渐深入

7.陈旭麓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

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

材料意在说明

A.思想觉悟迟滞于政治觉悟

B.社会变革没有真正出现

C.民族危机引起了思想变化

D.民族意识觉醒比较艰难

8.早期西学东渐时,东渐的“西学”中,对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作用最为积极的是

A.宗教神学

B.天文历算

C.政治思想

D.自然科学

9.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

这种变化表明编者

A.注重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

B.推崇法家富国强兵之术

C.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

D.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

10.据民国初年《泸县志》记载,辛亥革命后各种民间社团应运而生,这些团体均“由人民自动组织,提倡俭朴则有崇俭会、砥砺学行则有学生会,校外有同学会、体育会,促进文化则有文化促进会”。

这表明

A.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政党政治成为时代潮流

C.社会风貌根本改观

D.

民众现代意识增强

11.阅读“中国地区人口(以百万计)表”。

以下对表中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地区

1550年

1750年

1850年

1900年

1950年

东北(满洲)

1

1

2

5

41

北方(河北、山东、山西、河南)

40

60

97

105

142

西北(陕西、甘肃)

10

17

29

29

41

华东(江苏、安徽、浙江)

451

55

112

96

96

华中(江西、湖南、湖北)

30

37

79

74

74

东南(福建、广东、广西)

16

25

52

56

63

西南(四川、贵州、云南)

12

20

58

65

93

合计

150

215

429

430

550

A.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间是20世纪上半期

B.清朝时期经济繁荣使人口出现“爆炸式”增长

C.影响1850-1950年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战乱

D.大量向外移民导致华东东南地区人口增长缓慢

12.春秋战国之后,中国的一般百姓虽有贫富之分和地位高低,却没有永久的贵族与大量永远不能翻身的奴隶。

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转型的完成

B.三公九卿制的创设

C.专制皇权的强化

D.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13.1906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1909年,国立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其余各省图书馆也加紧筹建。

到民国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

A.与变法图强运动相辅相成

B.适应了近代教育的需要

C.以宣传共和主义为其宗旨

D.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

14.下图是载于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上的漫画《自由》。

画中两个懵懂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音。

该漫画反映出

A.儿童成为新思想传播的主体

B.清政府大力宣扬宪政的思想

C.辛亥革命推动自由观念传播

D.社会上进步与守旧思想并存

15.下图为新教教会在华设办的最大文化机构广学会的译书收入变化表。

据此可知

年份

1893

1898

1911

收入(单位:

元)

800

18000

225579

A.西方教会加强对华文化侵略

B.中国文化转型借力西方文化

C.清末新政促使国人崇拜西方

D.广东地区民众心态更为开放

16.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再由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以至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归根到底是

A.生产力发展的结果B.生产关系演变的结果

C.科技文化不断进步的结果D.阶级和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

17.在清末,士人阶层出现了大规模分流,士人阶层流向了工、商、军、学等不同领域,有些士人甚至无以为业。

据此可知

A.时代变革引起社会阶层变动B.科举制度无法选拔新式人才

C.社会阶层流动推动历史进步D.阶层变动导致民众大量失业

18.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清末民初人士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记述(部分)据此可知,当时

记述

出处

“近来吾乡风气大坏,视读书甚轻,视为商甚重。

才华秀美之子弟,率皆出门为商,而读书者寥寥无几”

《退想斋日记》

前闻举贡生监,以考试即停无所希冀,诗书废弃,失业者多,大半流入会党”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

A.民族危机使尚武精神备受推崇

B.科举体制难以选出时务人才

C.社会风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D.重农抑商思想遭到彻底否定.

二、材料分析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

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

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

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

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

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

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

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

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

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

材料二明清时期,国家权力逐渐退出乡村,形成了“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的乡村治理格局。

乡绅主要来自于休假退隐的官员、退休居乡的前官僚、尚未入仕的士人。

乡绅不仅是里甲制(征税)和保甲制(征兵)的主要控制者,还是乡村公共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灾荒之年出面与政府协调要求以减代赈、减免赋税等,同时兴办赈局、义庄,救济乡里。

他们是乡村社会规范的解释者、社会教化的维护者,积极创办义学、私人书院、方志局、文学社团等乡村文化教育机构。

——摘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积极影响。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以下均为西方著作)

13世纪—15世纪

(中世纪晚期)

《鄂多立克东游记》、《马可·波罗行纪》中描述的中国:

地大物博、世俗享乐、宗教宽容、商贸繁荣、强盛。

15世纪—16世纪

(地理大发现时期)

《中华大帝国史》、《利玛窦中国札记》中描述的中国:

疆域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交通顺畅、城市繁荣、制度完善。

17世纪—18世纪

(启蒙运动时期)

《中华帝国全志》、《风俗论》中描述的中国:

崇拜儒家文化,孔子被视为道德与智慧的化身,开明君主制,选官制度公平公正,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特产大量进入欧洲上流社会。

——摘编自邹雅艳《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

根据以上材料,任意选取一个时期,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词,自拟主题,并结合中外史实进行论述。

(要求:

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热点08社会转型参考答案

1.B

【解析】西方传教士将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传到中国.对中国的传统观念和认识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故选B项;“最为先进”从材料信息无法看出,排除A项;传教士的活动没有给中国社会带来根本性的影响,排除C项;传教士的活动并没有促使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排除D项。

2.A

【解析】由材料可知,晚清最初负责外交的是“由两广总督兼领改由两江总督兼领”,后来“外交使节直接与内阁和军机处交往”,说明外交事务的办理权由地方收归中央,由兼领到专职部门的出现,故A正确;近代中国外交仍是被动地位,故B错误;表格说明的是办理外交事务机构的变化,并未体现官僚机构的膨胀,故C错误;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是鸦片战争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故D错误。

3.B

【解析】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没有君主,因而不存在从君主制过渡的可能,英德等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非共和体制。

因此B项错误,符合题意;A项正确,从思想上经历了由神学迷信到科学理性的转变;C项正确,从经济上经历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社会的转变;D项正确,政治文明历程经历了由专制到民主的过程。

故ACD不符合题意。

4.D

【解析】材料中国我国毕竟在向西方学习自然科学,显然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是否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排除B;材料无法反映我国科技人才的信息,排除C;从材料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到“社会科学”说明近代国人向西方学习是一个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历程,即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故D正确。

5.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民初,新名词大量传入中国,体现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特征,故A正确;新名词大量传入不一定会破坏民族语言的纯洁性,故B错误;新名词大量传入与对外交往的需要没有直接关系,故C错误;白话文运动属于新文化运动内容,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

6.D

【解析】依据材料中近代西学东渐主题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从了解世界、求强求富到救亡图存,再到民主革命和科学启蒙,这体现了国人对西方的学习由浅入深,由学习科学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西学理念逐渐深入,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程度不断加深,并未发生变化;B、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并非民族意识的强化和民主观念的更新。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7.D

【解析】由材料“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

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可知陈旭麓认为中国出现的先觉者其思想在群众中影响较少,也就是群众的民族意识觉醒艰难,故D正确;材料未体现政治觉悟,故A错误;社会变革已经出现,如洋务运动等,故B错误;材料认为民族意识觉醒困难,C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错误。

8.D

【解析】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是其社会转型的重要理论支撑之一,因此对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中国也起到了最为积极的作用,故D项正确;宗教神学主要是封建的,与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趋势并不符,排除A项;天文历算主要用于农业社会,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政治思想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最主要的,故排除C项。

9.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国语》记载了各国公卿之“语”,侧重公卿的言论,《战国策》主要记载游士之“策”,主要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由于士阶层的崛起,侧重点由公卿转向游士,体现了社会权力由贵族向士阶层转移,即社会权势的变动,这种变化表明编者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国语》和《战国策》都是国别体史书,编写体例并未变化;B选项错误,两部史书都不是法家思想著作,没有推崇富国强兵之术;C选项错误,两部史书主要记载的是“语”和“策”,不是各国的历史风貌,“全面”一词过于绝对。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0.D

【解析】政治团体数量多并不能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A错误;政党政治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当时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没有建立真正的政党政治,故B错误;C项“社会风貌根本改观”不符合史实,故错误;民主政治是当时的时代潮流,而社会团体是民主政治的表现之一,所以社会团体应运而生说明民众现代意识增强,故D项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选D。

11.C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地区人口(以百万计)表”可知1850年——1950年,中国的东北、北方、西北、华南和西南的人口呈现增加的趋势,但是华东、华中地区的人口却呈现减少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动荡导致人口向偏远地区移动,C选项符合题意。

地区人口增涨率最快的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A选项排除。

清朝前期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社会环境稳定、赋税制度改革和高产作物的引进导致的,B选项排除。

华东东南地区人口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战乱,如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军阀混战等,D选项排除。

12.A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变法改革促进了社会转型,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有力地打击了旧贵族的特权;实行军功爵制度则为庶民入仕提供了方便条件,所以出现了“没有永久的贵族与大量永远不能翻身的奴隶”,故A项正确。

三公九卿制的创设、专制皇权的强化、大一统局面的出现都是在秦朝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CD三项错误。

13.B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教育的发展。

依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一系列近代图书馆的设立具有较强的社会教育功能,有利于普及教育,扩大教育范围,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水平,增强国民素质,适应了现代教育的需要,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维新变法运动发生于189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的国立图书馆和省立图书馆都是清政府设立的,其宗旨不是宣传共和主义;D选项错误,科举制度的废除是190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也与图书馆的设立没有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4.D

【解析】材料中的“儿童”喻接受西方思想的先进的中国人而非年幼的中国人,材料中的“老者”喻拒绝接受西方思想问换的冥顽不化的中国人,可见社会上进步与守旧思想并存,排除A,选D。

材料没有反映清王朝宣扬宪政的信息,排除B;1908年辛亥革命尚未开始,排除C。

15.B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译书的内容,不能体现西方教会加强对华文化侵略,排除A;广学会的译书收入显著增加,说明外国思想文化在中国传播扩大,折射中国文化转型借力西方文化,故选B;清末新政始于1901年,且材料没有反映国人对西方的态度,排除C;材料没有比较广州与其他地区的民众心态问题,排除D。

16.A

【解析】本题审题要抓住“根本”两个字。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根本的决定因素,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故A正确;B、C、D都不符合题意。

17.A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末年,“士人阶层出现了大规模分流”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所导致,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材料并未涉及,排除;C选项中“推动历史进步”的表述材料并未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有些士人失业,而非民众大量失业,D选项错误。

故选A。

18.C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尚武”的信息,排除A;材料不只是提到科举制废止的信息,排除B;从题干中“视读书甚轻,视为商甚重”、“甚且有既游庠序,竟弃儒而就商者”“诗书废弃,失业者多”等信息可以判断传统抑商观念趋于弱化,社会风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故C正确;近代中国,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不可能遭到彻底否定,排除D。

19.

(1)趋势:

由乡里制向保甲制转变;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加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削弱。

原因:

国家统一;封建制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2)特点:

以自治为主;重视伦理道德和社会教化;宗族及乡绅主导;社会功能与政府职能相结合。

背景:

程朱理学的强化及影响;宗族势力的崛起;科举制及官僚制度的发展。

(3)影响:

有利于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农业发展和巩固小农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社会教化;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的积极性。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

”等信息可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转变、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加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削弱等方面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

结合所学从国家统一、封建制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中“形成了‘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的乡村治理格局”、“乡绅……还是乡村公共事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灾荒之年出面与政府协调要求以减代赈、减免赋税等,同时兴办赈局、义庄,救济乡里……积极创办义学、私人书院、方志局、文学社团等乡村文化教育机构”等信息从以自治为主、重视伦理道德和社会教化、宗族及乡绅主导、社会功能与政府职能相结合等方面概括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特点。

结合所学从程朱理学及其影响、宗族势力、科举制以及官僚制度发展等方面分析其背景。

(3)依据两则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从有利于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农业发展和巩固小农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社会教化、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的积极性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积极影响。

20.

(1)主题:

13—15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繁荣昌盛,极少宗教冲突。

理由:

13—15世纪,处于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商品经济繁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但宗教纷争不断。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宋元明时期,实行较为宽松的宗教政策,国家稳定,商品经济繁荣,元朝的泉州更是世界第一大港。

(2)主题:

15—16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城市繁荣、制度完善。

理由: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资本主义不断发展,中西方联系加强,为了获取资本原始积累,欧洲国家对外扩张,期望到中国获取财富。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完备,社会相对稳定,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3)主题:

17—18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政治开明、经济繁荣。

理由:

17世纪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进步,欧洲社会渴望突破封建和宗教的束缚,建立理性与科学的权威。

此时的中国处于康乾盛世,是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保护人的自由和权力,为欧洲提供了一个开明君主制的蓝本。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以上材料任意选取一个时期,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键词自拟主题,并结合中外史实进行论述。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选取13—15世纪提取宗教宽容、商贸繁荣两个关键词拟定主题。

然后结合所学从此时期欧洲经济繁荣但宗教冲突不断、中国宋元明时期宗教宽容、经济繁荣等方面进行论述。

亦可依据材料中信息选取15—16世纪提取城市繁荣、制度完善两个关键词拟定主题。

然后结合所学从此时期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渴望从中国获得财富、中国明朝时期君主专制逐渐强化,社会经济繁荣稳定等方面进行论述。

也可依据材料中信息选取17—18世纪提取开明君主制,选官制度公平公正,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特产大量进入欧洲上流社会等信息拟定主题。

然后结合所学从此时期欧洲社会渴望突破封建和宗教的束缚,建立理性与科学的权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学思想对欧洲建立开明君主制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