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800字8篇.docx
《论语读后感800字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读后感800字8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读后感800字8篇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一):
自古就有一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于这种说法以前也只是听说而已。
当从电视上看到于丹讲《论语》时,立刻被她那浅显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所吸引。
电视上的讲座几乎完整的看了下来,随后又买来书仔细地阅读。
之后才明白,平时常常用以提醒学生的几句格言原先是出自《论语》,如: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
于丹透过白语化的语言,用许多浅显的故事,而使《论语》变得懂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
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
在这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许我们无力去改变事实,而透过《论语》的解读,能够改变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难,如何在工作中把这种缺憾转化为动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孔子说:
不怨天,不尤人,因为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内心的完善,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要求这个社会就应如何如何,要求别人就应怎样怎样,都要重要的得多。
人生百年,孰能无憾?
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应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
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还要尽可能地用自我所能够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
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吾与点也!
的故事所阐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能够照见自我的影子,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从身边朋友的身上也能够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书,他能够打开整个你的世界,让你接触到外面的精彩。
孔子说,这个世界上对自我有帮忙的朋友有三种,即所谓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
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我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我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我的内心选取潜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我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能够包容和悲悯别人的过错,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不是说: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
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
做一个最好的你自我,按照自我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我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能够映射着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我的方向。
我想无论是古贤圣人还是于丹所想表达的好处在于,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让后世的子孙一一去实践,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于丹论语读后感》所给予我们的终极好处吧!
论语读书笔记
(二):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那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
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
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我的思想。
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
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
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
像父母在,不远游。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道不一样,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
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
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
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
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
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
?
中庸之道。
他的思想言论不必须与我们这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这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十分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
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能够说是尽到孝了。
那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一样。
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
父母都期望子女比自我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
所以为父母带给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
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
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
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齐,那么其中必定有能够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我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好处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
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必须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就说我们班上的吧。
在这个近80人的班群众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用心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务必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
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
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意思是指孔子说:
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
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我,努力实践,完善自我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
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礼貌、昌盛、礼仪之邦。
论语读书笔记(三):
孔子,春秋战国时期之文人,其作《论语》流芳百世,流传至今,几乎无人不知,无鬼不晓。
《论语》,封面精致,外壳鹅黄,厚厚的,正上方用宋体写着论语二字,下面写着孔子的智慧几个字,并配有一幅山水画,让人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本书。
翻开书页,一股油墨香味扑鼻而来,啊!
这本书我已经心仪很久了,还是妈妈特意从书店买来的呢!
这本书中字字珠玑,其中我认为最精辟的是: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和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两句话。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
孔子说:
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这难道不快乐吗?
有朋友从远方来做客,这难道不开心吗?
别人不明白我有学问,而我不介意因为学习是为了自我,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吗?
告诉了我们:
常常持续愉快的情绪,做任何事就能够得心应手。
如果别人对你有误会时,不要生气或难过,只要你做的是对的,别人终究会明白的。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
孔子说:
三个人一齐行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必须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是缺点的话,就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看自我有没有一样的缺点,如果有就要立刻改过来。
告诉了我们:
朋友或同学当中,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改正自我的缺点。
这两句话写得真好,我们大家也要好好读读哦!
《论语》,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
做人,就就应要不能只修饰外貌,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做人,就就应要对所有的人都要以爱心对待,也要多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就应要假若发现了自我的任何缺点和过失,务必得勇于改过,不能故意不改,并装作没发现;做人,就就应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态度来做事,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论语》,孔子,传颂千秋万代
论语读书笔记(四):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这是《论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后一则告诉我们:
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我的人请教为羞耻。
这两句话虽是说:
几个人在一齐出自2000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这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好处。
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
孔子就常坦言自我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
他的弟子子贡就以前感慨过?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说: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就是说教师对自我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
《论语》引孔子的话说: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
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样敢当!
我只但是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能够这样说的。
在《论语》里对以前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
他说:
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就应抓住不放。
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我们华夏大地。
这一片绿洲一向点缀装扮着
孔子认为,学习务必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
子曰: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又说: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透过学习《论语》,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态度,真是得益非浅!
论语读书笔记(五):
论语,是记录圣人孔子的言行的书。
读了之后,你能够感受到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负,他的很多高尚品德是当今很少人有的。
他不仅仅教会人们就应如何接物待事,而且十分严谨的规范自我,以行动来做出表率。
他之所以被后人成为圣人,就是因为他在平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累积成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思想带来了无穷的宝藏。
读了论语通译,虽然不能看了古文就明白如何翻译成现代文,但是在注释的帮忙下也能明白孔子所想告诉我们的。
觉得十分感慨,孔子在那时就能明白的这些道理,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到此刻都还不明白。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而篇第一》了。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我,只忧虑自我不理解别人。
是啊,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个个都渴望理解。
人们视理解为沟通感情的纽带和联系心灵的桥梁。
大家都期望人与人的相处就应多一点宽容和尊重,多一点容忍和谅解。
但是,世界何其大,人生何其复杂。
若时时都想得到别人的理解,恐怕是不可能吧。
因为,人生没有相同的路,每个人都不一样,两个思想志趣不一样的人对待同一件事,两种价值取向相异的人看待同一个问题,要彼此理解不是强人所难吗?
人不是从一个模子里造就出来的,你有另人头痛的事,我也有。
我们彼此都渴望理解,可又用自我的要求去看别人,去苛求别人,于是我们之间有了墙,于是你苦恼,我也苦恼。
但是,人们有没有想过,许许多多的小事,为什么必须要他人明白,必须要他人理解?
其实,应对种种的不理解,只要我们给他一个微笑,用宽阔的胸怀去应对,不被理解又何妨?
商鞅是行变法,落得五马分尸的结局;达尔文在说物种进化的时候被人们骂成疯子;助人为乐的雷峰经常被人嘲笑,他们这些举动,又有谁能理解?
如果他们一味的追求理解,又怎样扞卫真理?
他们最初不被理解,是因为他们的追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们最终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敢于在不理解的目光中昂首向前。
在现实中,有多少人能明白理解这个东西。
他们能够追求别人的理解,以别人的议论为自我的主题,以别人的言谈作为自我追求的目标,以别人的反应来调整自我的行为方式,甚至要去讨好别人,为了所谓的理解,写了一些优柔寡断毫无逐渐的可笑人生。
他们真的明白理解吗,他们觉得他们真的是在理解别人,并换取别人的理解吗,不是这样的。
理解不仅仅仅只是你需要别人来理解你,根本就不是同路人为什么要逼迫别人理解你,难道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
这样作难道不会太悲哀了吗?
于是,终日沉浸在观察别人对自我的态度之中,优柔寡断,碌碌无为。
不再努力改造自我的生活,不再努力实现自我的价值,却只是追求理解。
理解不是牵强的,是需要别人有和你相同的东西然后互相共鸣而产生的。
就算不被理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我们能在某些方面理解了别人,想必别人也必须能理解你的吧。
孔子很早就这么说过了,不担心别人呢不了解自我,只忧虑自我不理解别人。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
理解万岁?
不被理解又有何妨。
论语读书笔记(六):
《论语学而第一》第一章
原文是: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今解:
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
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觉得快乐吗?
别人不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有些人念成论(ln)语,也有念成论(ln)语,小时候上学时,老师教我们说,就应念第二声论(ln)语而不是第四声论(ln)语,其实,也不能这么绝对,念第四声论(ln)语时,论是讨论的意思,语是对话的意思,念第二声论(ln)语时,论是修改,语是对话,即把很多对话修改起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上学时,老师教我们的(当然课本上也是这么写的),这句话就应翻译成学习并且经常温习,不也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
此刻想想,这翻译的好扯哟,并且逻辑上也讲不通啊,谁说温习功课是一件高兴的事啊!
其实时在古代很少当经常讲,翻译成适当的时机更好,而习呢,翻译成印证练习更好,而不是温习。
所以,按傅佩荣的观点,这句话应翻译成你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在适当的时机去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
君子,最初的意思是君之子。
君代表贵族社会里那些有身份、有背景的领导,天子、诸侯、卿大夫,都称为君。
他们的子弟称为君子。
之后孔子把这个词的词义扩大了,指一种德行完美的人。
子曰的子,在古代本是一种身份,如公、侯、伯、子、男中的子,之后在民间就把子当老师的称谓了。
朋友,同一师门为朋,志同道合为友。
此刻的朋友就是一般交往的人。
就像同志一样,志同道合才能称之为同志,而此刻只要不是阶级敌人就是同志,同志如今还有同性恋的意思,此刻很多词都被用滥了。
论语读书笔记(七):
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一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
两千5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段段记录下来。
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编纂,之后记成了《论语》。
我们会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1则语录都很简短。
其实,无言也是1种教育。
我们都说孔子是圣人,圣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动潜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
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1种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这样的人1定是从我们的生活里面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而不是从天而降的。
与西方不一样,中国哲学系崇尚的是1种庄严、理性和敦厚之美。
《论语》中孔夫子的形象,就是这样1种审美理想的化身。
在孔夫子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饱和力量。
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1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强大。
这是1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
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十分平和,而他的内心却10分庄严。
因为其中有1种力量――信念的力量。
孔夫子是1个个性讲信念的人。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也以前说过自我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与敬仰。
子曰:
天何言哉?
4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
(《论语》?
阳货)孔子对他的学生说:
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4季在轮转,万物滋生,天而要说话吗?
《论语》的终极传递就是1种态度,是1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
大家明白,儒家理论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东西,除了恕字以外,还有1个字就是仁。
孔子的学生樊迟以前问过孔子什么叫仁?
孔子只回答他两个字:
爱人。
爱别人就叫仁。
樊迟又问什么叫智?
孔子说:
知人。
了解别人,就是智。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
就是这么简单。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论语读书笔记(八):
《论语》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孔子对流水的感叹,融进了他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的感叹。
用逝水象征时光的流逝――一种促人及时行动的紧迫感,一种生命价值只有在奋斗中才会实现的历史职责感,都在一声叹息中流露出来,带给人无尽的思考。
时间――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东西。
一步步、一程程,已经走了多远,永不停留,走过秒、分、时、日,又积成日、月、年代。
高尔基说过:
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他从不多给谁一分。
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的时间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我们不能让时间停留,但能够每时每刻做些有益义的事。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前途。
时间老人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也不少。
时间老人对每个人又是不公平的,在同样的时间内,人们的收获却不一样。
所以我始终相信珍惜时间的人时间也会珍惜他这句话。
懂得珍惜时间的人会好好地使用一分一秒。
因为他们明白时间是宝贵的。
如果你会把握时间,你就会把握生命,你才不会虚度人生,如果你虚度人生,那么在你虚度的一分一秒的时间里,你可能不会感觉到什么,然而有一天你去计算,你会觉得浪费的时间能够干很多你没时间干的事情。
这时,有的人懊恼,有的人想祢弥补,但这是无济于事的。
俗话说的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如果你不想自我以后后悔,那么此刻你就要珍惜时间。
历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十分珍惜时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与朋友约会,他站在桥头一边等一边在纸上写着,雨淋湿了衣服,他也毫不察觉。
朋友来了满怀歉意的说不好意思,耽误了你宝贵的时间。
爱因斯坦却兴奋地说:
我十分有好处地度过了这段时间,因为在这些时候我又想起了一个出色的想法。
时间是宝贵的,它总是不知不觉地从我们身边流走。
你是想把它当作日历一天天撕下去,到最后只留下一个生锈的日历夹吗?
因此我坚信珍惜时间的人才会拥有完美的
明天。
论语读书笔记(九):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计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
货》、《微子》、《子张》、《尧曰》。
《论语》是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的。
其中有孔子的言论,也有弟子们的自相问答,它是儒家思想所依据的经典。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
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
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
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
孔子青年时,曾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
之后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
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
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
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
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回到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68岁的老人了。
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
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
《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
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也能够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孔子从他的政治、哲学和心理学观点出发,认为德育的主要资料是仁和礼。
所以他主张为政以德,这反映了当时人的价值的提高和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特征。
因此,孔子的道德观是适应时代潮流的,具有进步好处的。
孔子所谓礼,其核心是正名。
在孔子看来,周礼最重要的原则是尊尊与亲亲。
为了贯彻亲亲和尊尊的原则,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说: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
子路》)所以,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
颜渊》)作为正名的具体资料。
就是说,为君者要使自我贴合于君道,为臣者要贴合于臣道,为父者要贴合于父道,为子者要贴合于子道。
在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里,上下尊卑的关系是靠礼来维持的。
因此,孔子对于不按自我名分行事的人和事进行批评。
如他批评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