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四种课型的教学思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03782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英语四种课型的教学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英语四种课型的教学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英语四种课型的教学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英语四种课型的教学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英语四种课型的教学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英语四种课型的教学思路.docx

《高中英语四种课型的教学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英语四种课型的教学思路.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英语四种课型的教学思路.docx

高中英语四种课型的教学思路

高中英语四种课型的教学思路

                            -----滕州市高中英语优质课评课

                                              2015年4月

引子:

2015年高考英语试题给英语教学带来的思考是什么?

听力:

30分;

篇章阅读:

  阅读(4篇,阅读7选5 ):

 40分  

完型:

 30分(语言综合运用)

语法填空、短文改错 (语法综合运用):

25分

写作:

 25分

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聚焦在:

 

听:

会听(技巧),能听懂(理解),能做事(处理信息)

读:

会读(技巧),能读懂(理解含义,理解篇章结构及逻辑),能做事(加工并处理信息)

写:

 会写(技巧),能写对(表达)

一、课型

(一)阅读课

1、基于文本特征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已经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模式。

但是也出现了盲目套用县城的阅读模式开展阅读教学现象。

本应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日益僵化,一些阅读教学模式被固化,有些教师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机械的去模仿运用某一阅读教学环节或活动,一个环节不干少,一个步骤不颠倒,阅读课教学环节雷同现象非常普及。

     阅读是什么?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间的心灵对话。

     文本特征是文本外特制的表征和概括。

文本特征指标题、段落形式分布、文本结构、句际关系类型、字体、插图等。

阅读关键是抓住文本主线,创造性的整合和开发阅读材料,用主线理清文本容,使感知文本、解读文本、化文本的过程事半功倍。

(1)初次浏览文本,寻找文本大意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 or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or match the main idea with the passage.

    文眼:

就是指文本中最能传达文本主旨的关键词或关键句。

阅读时要善于抓住文本的文眼,抓住了文眼就能找到文本解读的切入口,明细文本脉络,领会文本意图,高屋建瓴的提取文本结构的精髓和要点。

     找到文眼(最能体现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就能把原本独立的各个段落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把握文本框架,了解文本的建构式,不仅有利于理解文本,更有利于学生作文结构的建构。

    文本阅读切忌肢解文本,只有依寻文本脉络寻找文本激励,才能深入领悟文本谋篇布局的巧妙。

文本结构图能将语篇信息转化为可视的图像信息,并以整体结构的形式帮助学生感知语篇的在语义关系,能准确迅速的把我语篇容。

     

(2)再次读文章,提炼文本容式

再次解读文本,找到文本支撑性信息与文本框架信息,领悟文本形式结构与具体信息之间的关系。

容图示往往以框架形式呈现,是对文本容的提纲式的提炼和浓缩。

(3)微观阅读教学

梳理段落句际关系,习得段落组织方式。

句子是文本的直接外在特征要素。

明晰句子意义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常常被忽视。

学生往往只是从单据层次而不是从句群和句际层面去理解意义,因此要摆脱阅读时只见单词不见句子和句群的习惯。

将文本意义建构在更高语言层次上,超越以单词微阅读单位的低层次阅读,要以短语、词块、单据乃至句群未阅读单位,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

文章的段落关系、句际关系、篇章布局都属于文本的新型特征,需要对文本细心解读后才能从文本中抽取或提炼,否则就是对文本理解浮于表面,也是对文本的浪费。

探究段落文本结构,感知文本建构方式

段落的建构方式也属于文本的结构特征,但也容易背单词、短语、举行、语法等语言知识弱化。

(4)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的过程,就是学生、教师同文本及文本作者(也可能包括教材编写者)展开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通过分析来理解文本之象(文道质)的过程。

什么是文本解读:

从授课的角度来谈,主要指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阅读文本与作者及作者笔下的人与事进行心灵对话,实施“静态文本解读”确立的教学过程预设,实现三维目标,创生三维目标。

解读什么:

(1) 对不同题材文章解读

记叙文重点在于理清人物线索、时间线索、行动线索等;描写文分析的重点是作者如何用形象可感的语言对人物、环境、事物作具体的描绘、摹写,让抽象的意义实感化,平面的东西立体化,静态的物体动态化;说明文的分析重点在于分析过程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议论文的中心任务是“说服”,分析议论文则重在解读作者的观点以及作者想如何说服读者。

我们可根据各类文体的文章重心来设计评判性阅读问题,重点挖掘、评判作者的写作方式对意义表达的有效性的影响。

(2) 对标题的解读

俗话说,标题就好比是文章的题眼,从标题中不仅能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也能预测文章的主题和大致框架,还能获得更多的文本潜含的信息,为文本的深入阅读确定正确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参与自主阅读的激情与欲望。

(3) 对文章容的解读

一篇逻辑性很强的文章,其容是紧紧围绕某一中心(人、事或物)展开的。

我们可以依据作者选取的相关事实,理出一条线索,从而揣测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

2. 问题的有效设置

有效课堂问题是教师与教材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深入对话,更是师生之间思维交流的对话,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核心要素。

课堂提问现状:

 1、问题情景设计零散,层次不清,课堂教学缺少完整性,不利于学生系统构建知识网络;2、学生没有深度思考的实践,不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深层思维;3、缺少反馈评价,不利于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少儿精、层次清晰的框架性问题来整体架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索、充分展示,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什么是框架性问题?

指立意高远、逻辑性强,能高度概括篇章和教学活动的、统领课堂的作用关键性问题。

语篇阅读课型框架性问题特点紧扣语篇阅读材料,针对材料容层层设问,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学生在探究、思考、实践中把握文章结构图式,有利于学生在表达时进行迁移,提升学生表达逻辑性。

教师要根据与片材料的体裁、容、结合阅读策略设计框架性问题。

1、 突出文章容,引导学生把握主旨大意和篇章结构

2、 挖掘细节,引导学生探索文本信息

3、 深入分析,发展学生深层思维

4、 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运用英语

合理有效地问题设置,对于培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心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般说来,我们判定一堂课的问题设计是否有效有三个标准:

1、能否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能否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3、能否加强学生的双基训练。

因此,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情,在学段目标引领下设计好阅读思考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又不要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

另外,问题的表述指向要明,语句要浅显明了,简练准确。

(1)课堂提问的特征:

 整体性:

每堂课都有它的教学目标, 问题的设置总要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 要解决一个新问题,教师必须根据篇章的主要容和体裁, 设置与之相联系的问题, 同时要关注知识的整体性和学生的整体性

梯度性:

 设置问题时,要做到提问的连贯性,环环相扣,问题的提出要由易及难,由浅入深,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搭脚手架,让学生步步攀升,层层深入,逐步完成教学目标。

适度性:

这个“度”包括提问设计的难度,深度,亮度(讲究感情色彩,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新接受信息不适应下而产生的疑问,提出问题,打动学生的心),跨度(抓住教材重点,难点,问得集中,加大问题容量),角度,密度等,尤其是提问设计中的难易度的把握。

 趣味性:

课堂提问最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发问, 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起其惊奇、好奇感。

进而引起学生思考。

非智力性:

  用心倾听学生的回答, 应尽量用表情, 动作来解读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并表现对学生的期待. 

3.读后活动设计原则及类型

     阅读教学采用读前、读中和读后三阶段教学模式。

读前、读中这两个环节侧重初步感知和理解语言材料,读后侧重检查阅读效果以及所学语言的巩固和运用,是学生能在阅读基础上将与阅读材料相关的主题容、观点和所学语言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语言输出。

(1)读后活动设计存在的误区

A、语言输出与输入间缺乏一致性

   读后活动要紧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深化主题容、巩固所学语言。

但是许多教师为了追求活动气氛、热闹,读后任务设计偏离本节课输入的容和输入语言,导致学生不能运用目标语言和话题词汇来完成任务。

B、语言输入与输出间缺少台阶和桥梁

有些教师在导入、阅读、提问或进行True or False练习后就要求学生复述课文,讨论或角色扮演,期间,教师没有帮助学生对所学容进行加工和整理,新知识还没有被学生化并整合成心的能力,学生很难运用所学新知识和话题容进行有效表达。

因此,课堂活动要么是少数学生参与,要么学生输出语言质量低,错误多,没能用上目标语言进行活动,语言输出停留在原有语言基础上。

C、重视课堂活动的量而忽视活动的质

课堂活动是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探究、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思维需要语言,思考需要时间。

许多老师人为活动多意味着信息量大,因此学生忙于完成大量活动任务,导致学生课堂思维活动量不够,语言运用的空间不足,其思维品质、语言能力难以提升。

D、读后活动与学生实际水平不吻合

教师设计的活动难度高,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与学生实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差距,导致学生无话可说或少数学生参与或不参与。

(2)读后活动的设计原则

主体性:

 考虑学生实际水平,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真实性:

读后活动要与教材容相关的明确而真实的语言情景和信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模仿运用语言。

一致性:

输入与输出活动在形式、容、时态、语态方面一致,为学生输出语言搭建合适的支架。

思维性:

 活动设计能适时适度拓展文本话题的广度和深度,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并发展学生思维。

(3)读后活动设计类型

 A、理解型活动

①词汇练习:

用所学的词完成篇章填空。

这类完形填空练习以课文容的缩写为语境,涵盖了课文部分重要的词语搭配,一方面能让学生较为容易的回忆起课文中所学词汇,另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容的理解和记忆。

②课文复述:

把阅读容加以整理,融理解、记忆表、达于一体。

课文复述的形式有问题/答案引导法;主题句+关键词提示法;表格提示法;图画提示法;转换人称复述法;角色扮演复述法;接力赛复述法等。

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③转述:

利用课文语境、容、语言等信息,适度变化结构和词汇语境,考查学生对课文容的理解和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

增强学生对词汇的认知、理解和运用。

B、运用型活动

①角色表演:

激发兴趣和热情,提供了语言运用情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②讨论:

讨论时可以参考课文容,举例支持自己的观点,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表达。

同时教师要加强组织和调控,及时恰当的反馈评价。

③采访、辩论、

④写作:

教师要从课文中的话题着手,灵活设计写作活动,借鉴文体材料的美词佳句,恰当的运用在作文实践中,做到读写结合。

学生实现了语言的输入到输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C、项目型活动

    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以项目主体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

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以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

①调查访问:

让学生在班分小组或自由调查,并就调查作总结报告。

②设计海报或广告:

分工合作完成项目,并展示交流。

4.基于文本理解和文本主题的词汇学习

    

(1)如何处理文本解读和词汇学习的现时进行的矛盾。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深切体会,鉴于学生很难对文本容和词汇学习同时做理性的分析,在处理阅读中的词汇时会产生两种弊端,一是课堂只就课文容进行讲解和问答活动,不关注文本词汇和语言,导致课堂活动有时脱离文本。

二是在分析容过程中暂时脱离文本进行词汇讲解和操练,隔断了学生文本解读的连贯思维。

老师的课题旨在引导学生专注于文本分析和欣赏,并结合文本解读来学习词汇在特定语境中的涵义和用法,从而引导教师在关注文本的同时关注词汇,提高学生语言意识和运用能力。

课题在处理阅读中的词汇教学时始终把握两个要点:

一是词汇学习是为了加深对文本的解读。

二是词汇学习和操练不能脱离文本语境。

 

(2)阅读中词汇教学设计

阅读前的词汇教学:

    既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的语言图式,亦可巧妙呈现课文中课文中的新授词汇,还可以顺势导入新课,自然流畅的进入阅读教学。

先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呈现新词,然后说出新词的英语释义,要求学生根据英语释义说出相关单词。

最后让学生根据构词法导入新词汇。

阅读中词汇教学:

   根据上下文语境和行文逻辑准确理解生词意义是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前提。

设计聚焦难词难句的活动

A、教师给出英文释义,请学生从阅读文本中找出与之匹配的单词。

    ①give a lot of importance to (linees 7--12)

    ② to look after children until they are adults(linees 15--20)

    ③job(linees 16--20)

  B、教师提供不同的英语释义,要求学生根据文本具体语境猜测词义,做出选择。

 

 a. 信心;信念;信仰 Belief is a feeling of certainty that something exists, is true, or is good.  

 b.(对或政治的)信仰,观点,看法 Your religious or political beliefs are your views on religious or political matters.  

c. 信念;坚定的看法 If it is your belief that something is the case, it is your strong opinion that it is the case. 

d. 难以置信 You use beyond belief to emphasize that something is true to a very great degree or that it happened to a very great degree.  

答案是b

  C、教师设计True or False Questions, 检测学生对生词的理解是否正确,并根据反馈调整教学。

此类针对关键词的活动设计对学生理解词汇很有帮助。

因为很多时候,学生对句子的错误解读源于对关键词汇的误解。

加工信息时的词汇教学活动设计:

加工信息的常见形式有笔记、填表格、问答等。

合理设计任务型阅读活动能帮助学生从篇章组织的形式概括和归纳文本重点信息,并巩固部分目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如阅读第一段填表格。

表格要填词是关键信息词和生词。

输出信息时的词汇教学活动设计:

信息输出活动是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化和加工之后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

输出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常见的活动有复述课文或部分课文;吧继续问改成对话形式;用自己的语言续写课文重点信息,这是要求学生运用新词汇。

读后词汇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和大意,读取、加工、输出信息之后,教师引导他们对阅读文本进行评价,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阅读后拓展活动的主要容:

评价所读材料、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读后活动侧重学生对所读材料的整体把握、客观评价和复习巩固。

在设计此类活动时可以紧密结合目标词汇

 

 

                         

(二)语法课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法教学的建议:

高中阶段语法教学,应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把语言的形式、意义和用法有机的结合起来。

“形式(Form)、意义(meaning)和用法(use)是语法教学的衡量标准”。

语法教学的目的有两个:

 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为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提供支持。

语法教学要将枯燥、缺少紧密联系的语法规则串联,引导学生在有意义的大语境中理解、掌握目标语法的形式和意义,在探究中学会运用目标语法。

可以运用本单元话题或创设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大语境或生活实际情景, 使目标语法规则在有意义的语境中得以呈现、运用。

Step1:

直观导入(问题法、图片法等),呈现目标语法

Step2:

  观察、分析、理解、运用

1)语境呈现(Presentation):

呈现含有目标语法的真实语料

2)学生探究(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观察、归纳目标语法规则:

学生观察并分析句子中的划线部分

3)师生互动:

 总结、归纳目标语法规则

4) 语境演练(situational practice):

 在小语境中操练、化语法规则。

句子(sentence)—段落(paragraph)---篇章(passage)

Step3:

 联系实际,运用目标语法

   学生通过step2 已经理解了语法,但为不能在真实语境中进行交流和表达。

因为语法是为表达而服务的,味了表达话题而存在。

表达的得体正确,能交流。

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练习生活实际运用本节课的语法,通过在给定的语境和任务中小组合作交流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学生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对语法的理解和运用。

   课后写一篇passage,层层递进,逐步实现语言的活用。

基于话题设计的语法教学设计的原则:

 

1)情境性原则:

创设情境

2)交际性原则:

根据学生生活经历和实际情境,角色扮演、对话、辩论等

3)趣味性原则;快乐家族,我是歌手,电影等

4)变化性原则:

活动形式变化

5)实用性原则:

(二)听说课

高中英语听说教学

                             英语听力教学常见问题分析

 

         ——从一次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评优观摩课说起    

    为推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我市举办了一次高中英语教学评优观摩课,观摩课的教学容为Book3 Module Five中的Listening部分。

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在这次评优活动中发现的三个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不明确,对听力过程中的困难认识不清

    

(一)问题描述

    明确教学目标与要决定英语听力教学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

教师只有熟谙听力教学的目标与要求,了解学生在听力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依此设计由易到难、步步深入的教学步骤。

但是,不少参赛教师在教案中列出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

比如,“培养学生的听力,听懂全文,理解大意,完成任务”等。

    

(二)问题分析及其解决建议

    1.充分认识听力教学的目标与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为《新课标》)将听力技能分为6~9级,并进行了分级描述。

综观6~9级目标可以发现,听力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侧重培养学生听的策略以及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其中主要包括:

①听大意和主题;②抓关键词;③预测下文容;④确定事物的发展顺序或逻辑关系;⑤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和态度;⑥判断语段的深层含意;⑦评价所听容;⑧听并执行指示语;⑨排除口音和背景音等的干扰等。

    2.把握学习难点和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难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的语言特色。

由于此段听力材料是一篇天气预报,而“能听懂一般场合的信息广播,例如:

天气预报”在《新课标》中属于第7级听力目标。

此外,此段听力材料中的信息比较琐碎,相互之间的关联不大,而且还含有大量的与天气有关的词汇(如typhoon,moist air,showers,thunderstorms,tropical storms,hurricane等)和很多飓风的名称(如Erika,Arlene,Bret,Cindy,Dennis and Emily)。

    

(2)地理背景知识。

听力材料涉及了美国地图、区域划分(the South,the Northwest,the Southwest,the Midwest,the East and the Northeast)和其他地名(the Atlantic Ocean,the Great Lakes region等)。

    (3)信息量大(全文近400字),时间长(3分钟左右)和冗余信息多。

信息量如此大的听力材料对学生来说记忆负担比较重。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去获取特定的信息。

    总之,本节听力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了解美国地图,熟悉6区和主要州的英文名称;②认知相关的表示天气的词汇;③确定各地区及其相应的天气;④培养学生边听边记、排除冗余信息、跳跃生词障碍、捕捉主题和特定信息等方面的微技能;⑤熟悉英文天气预报的语言特点;⑥用所获取的信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步骤不够科学,活动形式单一,任务缺乏梯度

    

(一)问题描述

    部分参赛教师在让学生听录音之前没有设置热身活动,听的形式过于单一,其难易程度也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至于课堂教学过程不够流畅甚至中断。

有的参赛教师干脆向学生呈现听力材料的容,把听力课变成了阅读课。

有些参赛教师在学生听录音后没有设置任何“延伸”活动,不能有效地通过听力活动发展学生说或其他方面的技能。

    

(二)问题分析及其解决建议

    教师可以采用听前(pre-listening)、听时(while-listening)与听后(post-listening)三个步聚来开展听力教学(见表1)

      表1 听力教学中的主要活动

听前活动   听时活动           听后活动

明确目的;    听主题大意和捕捉细节信    根据笔记写出

激发兴趣;    息;判断真伪(冗余与有效信  梗概;

熟悉话题;    息);边听边做笔记;     根据所听容

预测大意;    完成任务(选择、填空、简答、 解决一些实际

处理关键     连线配对、画图、判断、补全  问题;

词;布置任    信息等);          根据所听容

              熟悉口语的特点(连读和重   进行口头或笔

务。

     音等);讨论。

        头转述或续写。

 

   1.听前活动

    在让学生听录音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情景介绍、看图讨论、解释生词和理解话题等活动,导入有关词汇和语法容,激活学生大脑中与话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容进行推测或联想。

听前,教师还应提出听的任务,让学生清楚听的目的以及听时需要做的事情。

    

    2.听时活动

    由于本节课听力材料的难度较大,对学生的听力要求较高,教师可以把听力材料化整为零,引导学生使用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听力模式。

主要教学步骤如下:

    Step 1泛听(Clobal listening)和有选择性的听(Selective listening)

    

(1)泛听就是为把握听力材料的整体意思而听,即让学生听第一遍后获取材料的主旨大意等。

在放录音前,教师可先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①What's the listening text about?

    

(2)有选择性的听是为了让学生捕捉材料中的某些具体信息,尤其是培养学生从语言难度略高于其实际水平的材料中选择信息的能力。

    (3)解释并朗读

    Step 2精听(Intenslve listen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