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02439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施工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铁施工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铁施工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铁施工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铁施工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施工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

《地铁施工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施工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铁施工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docx

地铁施工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⑴昆明地铁3号线工程施工图设计放马桥停车场出入段线区间隧道第一册《暗挖(矿山法)及明挖隧道施工图》

⑵《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⑷《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⑸《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⑹《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⑺《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⑻《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⑼《昆明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文件汇编》(第一版)

⑽《昆明地铁建设工程安全和文明工地标准》2011年4月

2.编制范围

本方案编制范围为放马桥停车场出入段RDK0+557~RDK0+573段左侧基坑防护人工挖孔桩施工。

3.地质及工程概况

3.1地质情况

放马桥停车场出入段线位于古滇池盆地边缘丘陵过渡地质单元,上覆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

粉质粘土,人工堆积层

人工填土;上更新统坡残积

红粘土;下伏寒武系中统陡坡寺组€

d泥岩,粉砂质泥岩;下统龙王庙组€

l白云质灰岩、白云岩。

地下水为孔隙水、岩溶裂隙水,不良地质主要为岩溶,特殊岩土为人工填土和红粘土,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65s。

3.2工程概况

放马桥停车场出、入段线起于东部客运站东端,走向为正线左线向东延伸,于RDK0+189起右偏下穿东连接线快速路(人民东路延长线),于RDK0+461起左偏绕行加油站后进入停车场;出、入段线两线并行,线间距5m,右偏曲线半径300m,左偏曲线半径250m,出、入段线轨面以上最小埋深8.5m,最大埋深38m;线路至停车场沿途地表主要地物为:

起点段线路右侧为东连接线快速道路,RDK0+334~+420地表为东连接线快速道路,RDK0+470处与5m宽道路(碎石路面)相交,RDK0+520~RDK0+680范围线路左侧为加油站,隧道结构边缘距加油站边墙最小水平距离11m,其余地表多为旱地及荒地。

4.主要工程数量

边坡防护(人工挖孔桩)

桩身

挖方

m3

456.00

HRB400

kg

10673.00

HRB335

kg

6121.00

C30砼

m3

240.00

锁口

HPB235

kg

300.53

C20砼

m3

15.15

护壁

HPB235

kg

3167.29

C20砼

m3

152.10

5.施工方案

桩孔采用间隔跳跃式开挖。

孔内普通土、硬土人工用锹、镐挖掘,软石、次坚石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浅孔爆破开挖,桩护壁采用C20钢筋混凝土现浇,厚度20cm。

卷扬机配合吊斗出碴。

桩身钢筋在钢筋加工场地加工制作完成,人工配合吊车吊装。

锁口、护壁混凝土每次浇注数量不大,卷扬机配合吊斗输送到位,插入式振动器捣固;桩身混凝土数量较大,无水时采用导管连续浇筑桩身混凝土,插入式振动器捣固。

有水时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桩孔内采用汇水坑集水,高扬程水泵抽水。

挖深超过10m后,要用鼓风机连续向孔内送风,风管口要求距孔底2m左右。

必要时输送氧气,防止有毒气体的危害;井内照明采用工作矿灯,使用12伏的安全电压。

施工工艺流程图:

5.1施工准备工作

5.1.1施工技术准备

(1)根据所交付的导线和水准控制点进行复测和加密测量,并在施工范围内设置导线和水准控制点,作为施工的测量基准点,编报在复测成果书内,报监理工程师复核、审批。

(2)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规范,编写施工组织,并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按业主及监理工程师要求,备齐施工记录用表。

(4)组织作业人员进行人工挖孔桩安全知识培训,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做好邻近构筑物的监控和保护。

5.1.2施工现场准备

(1)选好临时排水线路,弃碴场地及车辆,以便及时清理现场废物废料。

(2)做好设备进场前的检查验收,材料样品报验,设备停放、材料堆放的场地调查安排。

(3)编制材料和设备供应计划并组织供应。

组织工程机械设备进场,并检查、检修各种施工机械,架设好供电线路;同时,确定材料设备和土方运输的路线;作好场区的临时排水及场地、道路的硬化。

(4)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并作好进行车辆进入施工现场的调配。

落实好出土、运输道路和弃土场地。

保证孔桩开挖中连续高效率出土,加快开挖速度,减少地层扰动,确保水平位移量在规定指标内。

5.1.3设备物资准备

A、出土机具

卷扬机2台,出碴筒自制,一般高度70cm、直径40-60cm,利用吊耳不居中的重心偏移原理进行脱钩倒碴。

B、照明、通风

施工时向孔内的送风量不小于25L/s,利用鼓风机,配直径100mm的塑料通风管。

照明必须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同时注意灯具防水及防碰撞。

C、混凝土护壁模板采用倒锥形钢模。

D、钢筋加工机械就位,物资供应状况良好。

E、测量监控设备:

水准仪1台,全站仪1台,锤球2个,50m钢尺寸2把,5m、3m钢卷尺各5把。

5.1.4劳动力组织准备

根据工程特点及工期、工程量实际情况,配备1个专业挖孔桩队,设队长1名、材料员1名、安全员1名、质检员1名、技术人员1名、开挖工人6人(每孔3个人,2人在孔内开挖,1人进行碴土提升和外弃)、钢筋工2人、电焊工2人、混凝土工5人。

5.2人工挖孔桩成孔施工

5.2.1桩基人工成孔施工

(1)测量定位

施工人员必须按图施工,工程开工前根据设计提供的现场坐标点测放轴线,放出的定位线测放所有的桩位,同时做好各轴线的控制桩,桩位的放样允许偏差为10mm。

设置地表截面、排水及防渗设施,做好锁口。

孔口周围用混凝土制成框架予以围护,防止土、石、杂物进入孔内伤人。

设置对滑坡变形、移动的观测标桩。

制定井下作业和撤出人员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经监理复核验收后,方可进行开挖。

(2)标定中点

挖孔前,以放好的桩位中心点向桩的四周按轴线方向,引出桩心控制点,待第一节护壁浇筑好后,将下中心控制点标定在护壁上,以后每放一节都用线锤吊中,找桩中心及轴线控制点,在挖桩工作面定出桩轴线,确保桩结构尺寸不小于设计要求,桩轴线偏差不大于规范值;每浇完三节护壁,需校核垂直度一次,垂直度偏差小于0.5%。

并做好记录。

(3)成孔施工方法

①采用短把的镐、锹、钢钎等简易工具进行人工挖土,遇到比较硬的岩层时,可用风镐或人工凿除施工,利用卷扬机垂直运土;轴线经复核无误后开始第一节开挖,每进尺1米做混凝土护壁一次,即以1米为一个施工段;当桩孔深度超过10米时用鼓风机和输风管向桩孔中送入新鲜空气,提土桶或吊笼时上下保证联系通畅。

②开挖过程中遇到孤石或其它障碍物时,采用人工及空压机和风镐配合施工。

③成孔过程中,地面派专人修通排水沟,及时排掉桩孔内抽出的水,从桩孔内挖出的废土或石碴由专人负责及时运出场外。

④桩位、垂直度、直径校核:

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

开工前,经复核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应经常复测。

第一节护壁成孔后,由现场技术人员在护壁周围用木桩定出桩位中心线,桩位轴线用正交的十字线控制,作为往下施工模板对中和桩位垂直度偏差控制的依据。

5.2.2护壁施工

,挖孔桩采用人工开挖,倒楔形砼护壁。

孔口设砼锁口,锁口采用C20钢筋砼,高50cm,厚30cm,防止地表水流入孔内。

开挖1米深后,立即支立钢模并现浇混凝土护壁,人工持小型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

自上而下每开挖1米深即进行立模护壁,防止孔壁坍塌,以保证成孔质量和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

护壁形式为倒楔形,便于捣固密实和拆除模板。

护壁应满足以下要求:

A、护壁厚度、拉筋、配筋、混凝土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B、上下节护壁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

C、每节护壁应在当日连续浇筑。

D、护壁混凝土必须保证密实度,并根据土层情况加入速凝剂。

E、护壁模板拆除应在24小时后进行。

F、同一水平面上井圈任意直径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

G、护壁如有蜂窝、漏水应及时补强堵漏以防止造成事故。

5.2.3终孔检查

挖孔至设计持力层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评定,工程桩终孔检查内容包括桩孔中心线位移偏差、桩径偏差、终孔深度、孔底沉渣以及桩底持力层等情况,各项偏差应在设计及规范允许范围内。

报监理、勘察、设计院及业主等部门核验并办理隐蔽验收签证手续。

并将上述测量结果填入终孔检查证,方可进行安放钢筋笼的工作。

5.2.4挖孔注意事项

(1)桩孔的垂直度和直径,应每段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保证位置正确。

(2)桩端终孔深度按设计要求施工,每根桩终孔后必须请勘察、设计、业主、监理人员检查验收,要逐根进行隐蔽检查。

(3)遇塌孔,采取在塌方处砌砖外模,配适量钢筋,再支内模灌筑砼护壁。

5.2.5质量标准

(1)桩孔位中心线位移允许偏差:

≤30mm;

(2)桩孔径允许偏差:

不允许负偏差;

(3)护壁混凝土厚度允许偏差:

±15mm;

(4)孔底沉渣厚度:

不允许。

5.3人工挖孔桩钢筋笼制作安装

钢筋笼制安拟采用主筋焊接,采用孔上制作成型施工工艺。

5.3.1钢筋笼制作

  

(1)材料要求:

  钢筋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书和质量保证书,进场钢筋应分别按规格、型号、批量堆放,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验,请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双方共同现场见证取样,检验结果书面通知技术负责人,报送监理单位审批认可合格后方可加工制作,钢筋现场堆放地点要求挂牌以备检查,明确标示已检查、合格、不合格字样。

  

(2)钢筋笼制作主筋采用闪光对焊或电弧焊,该工艺在地面操作,并按每300个接头为一个验收批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制作时按编号、挂牌、逐根堆放。

5.3.2钢筋笼绑扎施工方法

  

(1)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①桩成孔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已办理终孔验收手续。

  ②钢材原材料具有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③孔内积水已抽干,用通风机具向下输送新鲜空气,且孔内空气经测试合格后。

  ④下井作业前已向班组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

  

(2)工艺流程:

  钢筋井上下料→安装加劲箍→主筋与加劲箍焊接→吊钢筋笼到孔内安装→办理隐蔽手续→桩身砼浇筑。

  (3)钢筋笼制作

  按设计要求及实际桩长,孔上进行钢筋的配料,主筋搭接下料时,保证在35d范围内搭接头的数量不超过主筋的50%,加劲箍制作时应确保桩主筋的保护层不得小于50mm。

5.3.3钢筋笼吊装施工方法

  钢筋笼在孔上制作成型后,为确保钢筋笼吊装安全,决定采用钢筋笼分节绑扎成型,利用吊车分节吊装,孔口焊接成整体。

  

(1)在钢筋笼上部设加劲箍一道与主筋焊牢,作为吊桩的吊点。

  

(2)当钢筋笼制作为一段时,采用一次性整体吊装的方法进行桩身钢筋笼的安装;当钢筋笼制作为分段时,将下一节钢筋笼吊放于孔口并高出1.0m左右,然后把上一节钢筋笼吊起,使主筋对准后进行焊接;最后把整个钢筋笼吊起,慢慢放入孔内就位。

  (3)钢筋笼隐蔽检查

  钢筋笼安装好后,应对其标高、主筋直径、间距、箍筋间距、焊接质量、绑扎质量、保护层等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书面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合格及时办理好隐蔽工程签字手续。

5.3.4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

  

(1)主筋间距:

±10mm;

  

(2)钢筋笼直径:

±10mm;

  (3)钢筋笼长度:

±50mm。

5.4人工挖孔桩砼施工

桩芯砼的运输及浇筑必须严格按具体规范规定执行。

5.4.1原材料要求

  采用商品砼,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5.4.2混凝土供应

  混凝土采用商品砼供应,运输采用罐车运输,浇筑自卸。

5.4.3桩身混凝土浇筑

  

(1)桩体砼要从桩底到桩顶标高一次完成。

如遇停电等特殊原因,必须留施工缝时,可在砼面周围加插适量的短钢筋。

在灌注新的砼前,缝面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和隔离物质。

  

(2)灌注桩身砼,采用混凝土导管灌注,不准在井口抛铲或倒车斜料,以免砼离析,影响砼整体强度。

  (3)在灌注砼过程中,注意防止地下水进入,不得有超过50MM厚的积水层,否则,应设法把砼表面积水层清干,才能灌注砼。

如渗水量过大时,应按水下砼规程施工。

  (4)砼边浇边插实,采用插入式震动棒和人工插实相结合的方法,分层捣固密实,以保证砼的密实度。

  (5)灌注桩身砼时,应留置试块,每根桩不得少于1组,及时完成试验报告。

5.4.4基桩检测

  桩身质量检测:

每根桩均须检测,检测报告须提交有关单位复检。

6.质量保证措施

为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以下质量保证措施:

  

(1)认真学习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对设计变更的意图以及工艺要求做到全面理解;做好各项施工准备的各级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

  

(2)严格遵守国家施工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在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中,按国家工程质量验评标准进行评定。

  (3)成立检查小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工作。

  (4)坚持操作班组自检和各工种及工序之间交接班验收制度,专职质检员跟踪检查,对检查出的质量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并制定有效防范的具体措施。

  (5)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质保书及试验报告。

有关材料进场后,材料员要及时填写“原材料质检通知单”送交试验室,试验室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6)单位工程测量由专门技术人员负责,做好定位测量放线、轴线、标高、垂直监测及沉降等工作,对轴线控制点和水准点必须选择在牢固可靠部位并加以保护。

定位放线以质检员和技术负责人验收复核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并及时办理定位放线记录和定位放线复核记录。

  (7)对轴线、标高、施工图放样、钢筋料单等技术复核工作,须经工程技术负责人和质检员审核后,方可交付施工。

  (8)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在自评、自检、自验的基础上,提前将“隐蔽工程验收通知单”送达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9)桩芯砼采用商品砼,每一批量砼所需的数量,现场有专职技术人员负责。

现场每次浇捣砼必须根据天气预报、现场条件、结构部位确定切实可行的砼浇捣方法;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试块取样,取样砼振捣应密实,不允许有蜂窝麻面的现象出现,还必须有专人定时负责砼养护,确保砼的质量。

  (10)施工管理人员及特殊工种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11)对上级主管部门和监理人员所提出的质量问题或隐患,必须虚心接受认真整改,对比较复杂或双方有争议的时候,应相互探讨,做到实事求是,取长补短。

  (12)搞好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

各部门必须按规定将各种资料,如材料合格证或质保书、试验报告、设计变更、技术核定、技术交底、验收记录、技术复核等收集齐全,送交技术负责人统一整理归档。

  (13)各种材料必须按品种、规格、批量、进场日期、检验报告、使用部位及数量进行登记。

7.安全保证措施

7.1安全技术措施

  

(1)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5M时,应在孔底面以上3M左右处的护壁凸缘上设置半圆形的的安全防护网。

防护网随着挖孔深度适当向下增加,在吊桶上下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防护网下面,停止挖土,注意安全,每天开工前,检查孔底空气质量合格后,方可下井作业,孔深超过10M时,地面应配备向孔内送风装置,孔底凿岩时尚应加大送风量。

  

(2)桩孔内必须放置爬梯,随挖孔深度增加放长至工作面,以作安全使用。

(3)严禁酒后操作,不准在孔内吸烟和使用明火作业。

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

(4)已灌注完砼和正在挖孔未完的桩口,应设置井盖和围栏防护。

  (5)凡在孔内抽水之后,必须先将抽水的专用电源切断,作业人员方可下桩孔作业。

严禁带电源操作,孔口配合孔内作业人员要密切注视孔内的情况,不得擅离岗位。

(6)施工场内的一切电源电线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专管,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

各桩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孔和一闸多用,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7.2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为领导的安全生产机构。

  

(2)制定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承包合同,并认真实施。

 (3)对新进场工人实行严格的教育考核制度,经考核合格后录用上岗。

  (4)所有特殊工种人员一律持证上岗,并严格管理。

  (5)定期进行安全专题检查和日常不定期检查。

  (6)各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由各施工员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交底,由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后交班组负责人签字。

  (7)对施工班级必须严格管理,引导班组开展好班前安全活动。

  ①正确使用好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及漏电保护器,充分发挥“四宝”在施工工程中的作用。

  ②在主要通道口、井架口、出入处挂上醒目的安全标语牌。

  ③进入施工现场一律正确戴好安全帽,任何人不得例外。

7.3钢筋机械

  

(1)拉机操作时应控制冷拉值,不准超载冷拉,拉直钢筋的两端要有防护措施。

  

(2)切断机操作时,应先检查刀片的安装情况,钢筋必须调直后切断,一次切断多根钢筋时,其总截面应在规定范围内,剪切断料时,手与切刀间应保持大于15cm的安全距离,短料长度小于40cm时,应用套管或夹具将短钢筋头夹牢。

(3)弯曲机和工作台的台面要在同一平面上,弯曲时将钢筋一端插入转盘固定的间隙中,另一端紧靠机身固定销,用手压紧钢筋。

7.4木工机械

  

(1)应在设备前挂安全操作牌,规定使用机械操作人员的条件及注意事项;

  

(2)设备要有开关控制,闸箱距设备距离大于2米;

  (3)安全防护装置要齐全完整;

7.5潜水泵

  应安装可靠的漏电保护器,使用前应检查其灵敏程度。

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安全装置及绝缘情况是否良好,发生故障需检查时,应先拉掉电源开关。

8.成品保护

 

(1)钢筋笼的主筋、箍筋和加劲箍筋应按品种、规格、长度编号堆放,以免造成弯曲和错用。

  

(2)钢筋笼放入桩孔时必须有保护层垫块。

  (3)桩头外露的主钢筋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切断。

  (4)桩头在强度没有达到5MPA时,不得碾压,以免桩头损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