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学习精华课件打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6409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9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学习精华课件打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学习精华课件打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学习精华课件打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学习精华课件打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学习精华课件打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学习精华课件打印.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学习精华课件打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学习精华课件打印.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学习精华课件打印.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学习精华课件打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学习课件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我们为何开发自考在线学习系统?

如何使用这个系统早日通过自考?

2.[简单应用]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2)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

时代的需要本身既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各种物质条件和因素。

3.[识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是什么(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200904,201004,201007简答]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4.[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有哪些?

[200901,200904,201007简答]

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

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指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它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2)英国古典经济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时期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

它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成果,最重要的是严密论证了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3)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5.[领会]马克思恩格斯的什么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201007单选]

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6.[识记]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什么?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是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7.[综合应用]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

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条件下,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斗争中,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级,即列宁主义阶段。

(3)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一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

总之,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僵化的理论体系,而是在解决时代和实践的重大课题中不断发展的科学。

8.[识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说明了什么?

[2010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具有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9.[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201001,201007多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0.[领会]简述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内涵?

[200901]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

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2)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了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3)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1.[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什么?

[200901,200910]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在它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12.[领会]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200907]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2)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3)离开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丧失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13.[简单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及其现实意义?

[200810]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把与时俱进规定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首先,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2)其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3)再次,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14.[识记]理想的涵义以及其分类是什么?

理想是人们关于未来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反映。

简言之,理想就是人的奋斗目标。

按照内容来划分,有

(1)生活理想

(2)职业理想

(3)道德理想

(4)社会理想。

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15.[综合应用]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200904,200910,201001]

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对于最高理想来说,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首先,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为实现现阶段的共同理想而奋斗,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具体表现。

最高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共同理想的实现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条件。

没有各个阶段上特定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完成,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我们现阶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高理想而奋斗。

(2)其次,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一心一意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都是以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为指引的。

离开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这个根本目标,实现共同理想的行动就可能偏离方向甚至误入歧途。

16.[领会]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1)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是把它当作教条还是当作行动的指南,这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后继者都坚决反对任何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做法。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并不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

(3)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

(4)在中国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17.[领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18.[简单应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什么?

为什么说它是根本方法?

[200810]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1)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的科学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它同实际紧密结合。

(2)其次,这是由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

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不论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是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或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都是为了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19.[识记]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哪两种倾向?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20.[简单应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以及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现实社会主义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研究课题。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研究课题。

(3)经济全球化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研究课题。

(4)世界新技术革命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5)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研究课题。

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已有基础,这就需要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

21.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章通过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阐述了它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和他的好朋友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后来俄国的列宁和中国的几大伟人都在原有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革命性和科学性是它的根本理论特征,而与时俱进则是它的理论品质。

我们要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明确学习的目的,同时要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识记]世界观的涵义是什么?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识记]哲学的涵义是什么?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从人和世界的关系的角度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普遍的本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3.[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00904,201004]

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4.[识记]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什么?

[200901,201004]

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5.[识记]如何理解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涵义?

[200904,200907,200910,201007单选]

一元论的涵义: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

二元论的涵义: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

6.[识记]唯心主义一元论与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各是什么?

[200804,201001]

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

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

7.[识记]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涵义是什么?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整个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客观”精神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8.[识记]唯物主义哲学经历的三种基本形态是什么?

(1)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2)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9.[识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什么?

[200910]

(1)机械性;

(2)形而上学性;(3)直观性;(4)不彻底性。

10.[简单应用]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现实意义是什么?

[200901,200904,200910]

列宁指出: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11.[识记]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什么?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2.[识记]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的关系是什么?

[201004]

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13.[识记]如何理解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运动观?

[201007单选]

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14.[领会]相对静止的含义及情形是什么?

所谓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1)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2)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15.[领会]承认事物相对静止存在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2)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16.[领会]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有哪些?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1)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2)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17.[领会]简述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关系?

(1)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2)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

(3)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

(4)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与相对性、有限性是不可分割的,其绝对性、无限性存在于相对性、有限性之中,无数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之总和,就构成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

我们要通过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去认识、把握其绝对性、无限性。

18.[领会]实践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是什么?

[200810,200907]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点:

(1)客观性;

(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3)科学实验。

19.[领会]为什么说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1)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

(2)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0.[领会]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说它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200904,201007多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2)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3)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21.[识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

[200810,200904]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2.[领会]联系、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含义是什么?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联系的复杂多样性,要特别注意避免只看到直接联系而忽视间接联系的片面性倾向。

23.领会]认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1)首先,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不要只看到某一部分、某一方面的联系,而忽视其他部分、其他方面的联系。

(2)其次,必须抓住事物中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

对事物的联系要具体分析,要从纷繁复杂的多种联系中找出决定事物的基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向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避免出现对不同的联系不分主次甚至本末倒置的倾向。

24.[识记]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201004,201007单选]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5.[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含义及其区分的根本标志是什么?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26.[领会]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为什么说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

(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

(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27.[领会]为什么说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1)新事物的成长壮大需要经历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曲折发展过程;

(2)旧事物在一定时期内还有相当大的力量,总是对新事物加以压制和扼杀;

(3)社会历史领域内的新事物,被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理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需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历史过程。

28.[领会]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表现有哪些?

[201007简答]

(1)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29.[识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0.[领会]唯物辩证法的构成及揭示是什么?

[200810,200904,200910]

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一系列其他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31.[领会]什么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为什么?

[200901,200907,200910]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之所以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32.[识记]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201001]

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其基本内容是: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33.[识记]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这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具有什么基本属性?

[200907,201004]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这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

34.[识记]矛盾的同一性及包括的含义是什么?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

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35.[识记]矛盾的斗争性是指什么?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36.[领会]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什么?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1)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础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2)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37.[识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说明了什么?

[201004]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作用。

38.[识记]内因、外因的含义及其二者关系是什么?

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

(1)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2)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3)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9.[综合应用]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1)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2)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