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4180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三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高三9月月考

历史试题(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史料记载,在1840年之前,西方人不能带军器进入广州,“夷妇”也不许进去,以防“盘踞之渐”。

这反映当时清政府

A.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

B.禁止发展中外贸易

C.坚持维护国家安全

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D

【解析】

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中外贸易和人员往来。

故答案为D项。

《南京条约》中广州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排除A项;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中外贸易,并非完全禁止,排除B项;清政府并非是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实行这种政策,排除C项。

点睛:

闭关锁国政策是指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

清政府限定中外通商只能通过广州进行,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

2.有学者在谈到中国近代历史时认为,当时生活在“天朝”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标准。

另有一种平等观念。

他们对今天看来为“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

在该学者看来,让当时“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的条款应该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领事裁判权

C.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D.片面最惠国待遇

【答案】A

【解析】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正常的外交行为,在今天是平等条款,当时天朝的人们感到愤愤不平,认为侵犯了天朝的尊严,故A项正确;其余各项虽然在当今看来是真正的不平等条约,但对清王朝而言只不过外在的物质利益与皮毛的损失,因而并不在意。

3.马汉在《海权论》中指出:

“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华帝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

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

”以下能印证作者观点的事件是

A.《北京条约》的签订

B.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武昌起义后列强猛攻武汉

【答案】C

【解析】

材料所述为西方列强重视对长江流域的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开始涉足长江流域,《马关条约》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进一步扩大了在长江流域的在华权益,A错误,C正确。

B没有涉及在长江开埠通商的内容,排除;D和题意无关,排除。

故答案选C。

4.1850年代末,少数中国商人已涉足外资航运企业。

由于华商行船不单要缴纳捐税,亦须支付厘金,他们索性“与外人各图所求,互为结盟”,因此轮船悬挂洋旗之现象相当普遍。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洋商不用缴纳关税B.中外商人勾结损害国家主权

C.近代商人地位低下D.近代企业发展已初现依附性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华商“与外人各图所求,互为结盟”,体现出了华商开始依附于外国,D项正确。

1842年《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这一条款可知,外商进入中国的货物也需缴纳关税,排除A。

由于华商行船不单要缴纳捐税,亦须支付厘金,他们索性“与外人各图所求,互为结盟”,因此轮船悬挂洋旗之现象相当普遍,说明华商的这一行为是为了减轻税务负担,并未体现出对国家主权的损害,排除B。

题干强调近代企业发展已初现依附性,没有涉及近代商人地位低下,排除C。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5.晚清总理衙门成立后,曾参与多份国际条约的签署,如为收回领事裁判权而力图抵制《和解公断条约》,为“善与人同”、“俾各国军队易于辨认以期一律”而接受《改正红十字条约》等。

这最能说明

A.近代民族国家观念萌生

B.朝贡体系受到近代外交冲击

C.主动顺应国际化的趋势

D.文明转型与自强求存的结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参于多份国际条约的签署、收回领事裁判权等,并不能体现近代民族国家观念萌生,故A项错误;材料与朝贡体系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国际化的趋势”,故C项错误;总理衙门的成立与运作,是外交方面的转型,总理衙门为收回领事裁判权而力图抵制不平等条约,体现了自强求存的理念,故D项正确。

6.1888年曾国藩上奏称:

“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盛,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至华商连年折阅(减价销售)”。

这表明

A.中国工业化水平低B.传统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C.清政府与列强交恶D.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描述的受洋茶的影响,中国茶商减价销售,与工业化无关,故A项排除;中国、印度都成了西方国家的茶叶产地、商品市场,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瓦解,故B项排除;“清政府与列强交恶”与史实不合,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故C项排除;中国、印度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商品销售市场,反映的是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

7.19世纪中叶,新名词在中国被不断创生出来,诸如:

“商务”“商战”“商业”“招商”“商办”“商局”“商会”“商部”“商学”“商政”“商校”“商法”“商报”等。

这一时期“商+”思维反映出

A.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受到关注

B.实业救国思想已经蔚然成风

C.重农抑商经济政策遭到否定

D.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当时商的名词非常多,说明大家都非常关注近代工业,体现了中国现代化问题受到社会社会的广泛关注,A项正确。

实业救国的思想在19世纪后期才出现,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

不能通过商的名词非常多,推断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否定,排除C。

题干反映的主要是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要求,而不是政治诉求,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8.1896年,梁启超在代总理衙门起草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指出:

“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

”1898年张之洞出版《劝学篇》,提出:

“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体西用”是当时中国各政治派别普遍接受的主张

B.张之洞把西政作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其思想与维新派思想趋同

C.梁启超与张之洞宣扬“中体西用”都有救亡图存的目的

D.19世纪末,“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表明梁启超与张之洞宣扬“中体西用”,都以救亡图存为目的,C项正确。

A项说法错误,当时中国各政治派别有不同的救国主张,排除。

B项错在“其思想与维新派思想趋同”,张之洞和维新派各自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其思想不会趋同,排除。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标志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失败,故证明不是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强劲动力,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9.轮船进入中国是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材料现象表明

A.西方控制了中国近代运输

B.晚清中国交通发展丧失独立性

C.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缓慢

D.外国侵略阻碍了近代交通发展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的叙述来看,中国的轮船、铁路等重要的交通设备都是与列强有关,都丧失主权控制,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错在“近代”二字,并不是整个近代;C选项与此无关;D选项错误,外国侵略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交通的发展。

10.下图显示了19世纪后期中日海军编制。

两国海军编制的差异

........................

A.表明中国比日本更重视海军建设

B.为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动埋下伏笔

C.源于近代化指导思想完全不同

D.证明中国海军的建制更为先进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中国海军各自为政,多头指挥,日本海军指挥统一,力量集中,这种编制的差异与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日本获胜的结局密切相关,而甲午战争为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动埋下伏笔,故B正确;中国海军各自为政、多头指挥并不能说明中国比日本更重视海军建设,故A错误;当时中日近代化指导思想有相同之处,两者都学习西方科技,并非“完全不同”,故C错误;甲午战争的结果证明中国海军的建制并不先进,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图片的关键信息,学生应该从19世纪后期中日海军编制的差异出发,结合甲午战争的结果与影响,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1.梁启超在1896年给严复的信中自述:

“实则启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

此实吾国虚骄之结习,初不欲蹈之,然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自不免。

”梁启超这一自述旨在

A.批判了严复“中体西用”观点

B.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西学源头

C.深刻认识到西方政治的片面性

D.说明宣传维新思想采取的策略

【答案】D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梁启超在宣传维新思想时是采取了策略的,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涉及批判严复“中体西用”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是西学源头,选项B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认识到西方政治的合理性而非片面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2.1901年2月,流亡在西安的清朝政府发出上谕,宣布今后的对外方针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还声称:

“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

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这体现出清政府

A.以主权换治权

B.主动赔款割地

C.甘心做傀儡

D.失去民心民意

【答案】A

【解析】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

事后追思,惭愤交集”体现出了清政府为了能够继续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惜出卖国家权益,故A项正确;1901年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中并未割地,故B项错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维护在华利益的工具,但清政府依然保留了很大的自主权,并未完全成为傀儡,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民心得失情况,故D项错误。

13.费正清曾断言:

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

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

A.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B.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

C.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D.共和制难植根于中国社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从材料“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以看出,费正清认为共和制的政体与中国国情存在相当大的距离,即共和制难植根于中国社会。

故答案为D项。

材料反映的是新政体与中国社会现实的差距,排除A项;缺乏群众支持是新政体与社会现实脱节的表现,但并非全部,排除B项;材料不是探讨确立新政体的方式,排除C项。

考点: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影响

14.民国时期有人认为,“自工业革命以后,商人反成为工业家的附属,不过略沾其余润,……中国推销洋货的人,即世所称买办阶级者,在中国社会,虽俨然是个富豪,而以世界眼光观之,则仍不免在小贫之列。

”作者主张

A.民族独立

B.工商救国

C.抵制洋货

D.发展工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自工业革命以后,商人反成为工业家的附属”“中国推销洋货的人…虽俨然是个富豪,而以世界眼光观之,则仍不免在小贫之列。

”说明作者主张发展工业才能真正求富。

故选D项。

考点: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发展工业

15.民国时期,中山装上部小口袋的笔架形袋盖,暗喻中国革命需要依靠知识分子才能获得成功。

它坚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融合进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出一种精神焕发、阳刚向上的速度美及力量美。

中山装设计风格反映了

A.近代民主思想的不断成熟

B.国人审美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C.辛亥革命加快了经济融合

D.部分国人的科学意识开始觉醒

【答案】B

【解析】

从“坚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融合进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出一种精神焕发、阳刚向上的速度美及力量美”可以看出它体现出时代精神,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过于局限;C选项与此无关;D选项说法与材料内容无关。

16.胡适认为:

“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

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

A.五四运动遭到了北洋军阀镇压

B.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社会各阶层

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五四运动体现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考查准确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题干中的文化运动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宣传资产阶级民主科学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政治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而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故选C。

其它选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

故选C。

17.1922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这说明当时

A.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必须发展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术问题

C.中国共产党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D.中国共产党还未认清中国的客观情形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1922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可知中国共产党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A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不是成为一个学术问题,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马克思主义者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故C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地结合国情研究马克思主义,服务于中国,故D项错误。

18.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养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

这些情形的出现()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B.促使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

C.有利于团结农民共同抗日D.调动了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国共两党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培养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可知在大革命时期,该做法有利于团结农民,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A项正确。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是在1927年之后,为中共独自领导,排除B。

材料强调国共两党团结农民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斗争对象的是反帝反封,而不是抗日,排除C。

材料强调国共两党团结农民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而不是调动了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国共两党”“广州、武汉等地培养大量农民运动干部”等可知是第一次国共合作,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9.从1840年至1945年这百年来,爱国主义演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萌芽,但并未完形,爱国主义重在行动……在第二阶段,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爱国主义从自发到自觉,从情绪到理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

你认为这两个阶段最确切的分界线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在第二阶段,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爱国主义从自发到自觉,从情绪到理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反映了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维新派主张变化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它产生于甲午中日战争后,B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兴起的洋务运动,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采用西方科技来维护本国封建统治,与材料不符,排除A;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它与维新变法思想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排除C;抗日战争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

所以选B

20.下面是1931年《申报》发表的华北三省农村耕地占有情况抽样调查统计表。

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

河北户(%)

占河北耕地(%)

山东户(%)

占山东耕地(%)

河南户(%)

占河南耕地(%)

10亩以下

51.4

14.6

57.4

19.8

55.0

15.2

10~50亩

41.1

49.6

37.8

52.2

38.4

49.9

50~100亩

5.8

20.3

3.9

16.9

5.0

19.2

100亩以上

1.7

15.5

0.9

11.1

1.6

15.7

A.土地集中在大地主手中

B.农村主要经济形态是小农经济

C.农业经济地域差异很大

D.农村产业结构已发生初步改变

【答案】B

【解析】

从河北、山东和河南三省农村耕地占有情况来看,10亩以下的农户占有最大比例,这就显示出小农经济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50亩以上的农户数量很少;C选项错误,从横向比较来看没有很大差异;D选项无法得出这一结论。

点睛:

本题是一道表格型的问题。

回答表格型的问题关键点有三处:

第一要注意表头,了解表格所涉及到的内容,以便于结合具体的知识点;第二要注意表格的横纵向,了解表格主要展示的项目;第三对比的分析数字以及其余内容的变化。

21.1935年4月3日,“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在上海市江湾市府礼堂举行。

57对新人结成佳偶。

没过多久,汉口、北平等地纷纷效仿,几乎每届都由市长等名流给他们证婚。

这反映出

A.市民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B.追求自由观念深入人心

C.中国传统习俗逐渐消亡

D.政府积极推动移风易俗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在上海市江湾市府礼堂举行”“几乎每届都由市长等名流给他们证婚”等信息可知政府积极推动新的婚姻习俗,这是移风易俗的体现,D项正确。

市民生活习惯涉及范围广泛,而题干则强调政府积极推动新的婚姻习俗,排除A。

B项“深入人心”的说法不正确,且与题干强调政府积极推动新的婚姻习俗不符,排除。

政府积极推动新的婚姻习俗,不等同于中国传统习俗逐渐消亡,排除C。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几乎每届都由市长等名流给他们证婚”,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2.中国近代史上由南向北的国民大革命和由北向南的解放战争都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关于这两次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B.都基本上推翻了当时国内的旧式统治

C.都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

D.前者侧重于民族革命,后者侧重于民主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故A错误;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两者都基本上推翻了当时国内的旧式统治,故B正确;国民大革命以反帝反封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并不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故C错误;国民大革命侧重于民主革命,并不是侧重民族革命,故D错误。

故选B。

23.下面是1937年、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

16%

4.4%

7.3%

1942年

58%

78%

49%

表中数据变化可以反映出()

A.政府调整了工业布局B.官僚资本的壮大

C.工业结构随战争调整D.民营工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注意题干时间“1937、1942年”,这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因抗战的需要,重工业比例有所提升,故工业结构是因为战争而调整的,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中的“工业布局”与表格信息无关;B项不选,材料没有体现“官僚资本”;D项错误,结合所学抗日战争时期民营工业遭到沉重的打击。

【名师点睛】数字表格类选择题试题题干主要是通过表格呈现,考查学生对表格信息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1.两头看,项间比:

两头看:

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项间比:

根据问题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2.察变化、译文字:

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3.联教材、掘信息:

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4.细审题、扣问答:

仔细阅读问题,据问题而作答。

24.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①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英国对华资本输出

B.②的变化根本原因是只学西方科学技术,不学西方政治制度

C.③的趋势表明我国没有完成所有制的转变

D.④的产生促进了抗战时期民族企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代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并不限于英国一个国家,而且对华资本输出是1894年甲午战争以后的主要经济侵略手段,故A错误;②代表洋务派经济,洋务运动失败根本原因是只学西方科学技术,不学西方政治制度,故B正确;③代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956年三大改造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为公有制经济,这表明我国完成了所有制的转变,故C错误;④代表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抗战时期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阻碍了民族企业的发展,故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2分,26题18分,27题12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在社会中无处不在。

18世纪以来,伴随西学东渐,融入西方色彩的礼俗变革悄然伊始。

辛亥革命后,中华礼制简约化与世俗化趋势无可逆转,一些古代礼俗如跪拜礼废止不行,“大人”、“老爷”等官场称呼不再使用、“先生”、“君”“女士”、“太太”等称谓成为时髦用语。

1915年,陈独秀发文宣称:

“中华固有之伦理、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股“国学热”的潮流带动了部分传统礼仪的回归,地铁上大学生的“汉服秀”、中小学校园诵读《弟子规》,举行“冠礼”,社会上朋友相见作揖打拱,夫妻互称“郎君娘子”等现象屡见报端网络。

——摘编自唐翼明《国学热是中国人自发的文化自救》

材料二

法国礼仪制度举世闻名:

法国人一度被誉为欧洲最有礼貌的民族。

1789年,一场攻占巴士底狱的骤变席卷全国,巴黎大街上充斥着互称“公民”的激进男女,在打倒波旁王朝的同时,也将优雅的法兰西礼仪——日常交际礼仪,餐饮礼仪、着装礼仪等视作旧体制的毒瘤,逐一以革命法令彻底废除。

1875年,动荡的法国开始消停,社会重新认可了传统的礼仪文化,礼仪规则在越发高雅,规范的同时又日趋平民化、大众化。

从1914年到二战胜利,礼仪越来越简化快捷。

然而到1991年以后,法国尊崇古典礼仪的社会群众越来越多,人们又开始使用一些早已不太习惯,消逝近百年的礼仪,如吻鼻礼、鞠躬礼。

——摘编自(法)鲁维洛瓦《礼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期中国对待传统礼仪文化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待传统礼仪文化态度改变的原因,并对这种现象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法两国社会礼仪演变的相同之处及其原因。

【答案】

(1)态度:

彻底批判传统礼仪文化.

评价:

打击了袁世凯尊孔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