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91298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工作报告.docx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工作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工作报告.docx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工作报告

2011年12月21日在天津市津南区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津南区代区长 赵仲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津南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要做好,一个走在全市前列”的重要要求,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拼搏精神,大力实施“东进、西连、南生态、北提升”发展战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奋勇争先,圆满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8亿元,是2006年的3.4倍;三级财政收入121.8亿元,是2006年的4.8倍;区属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是2006年的6.2倍。

完成了“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3%,城镇职工劳动报酬年均增长20%,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战略地位明显提升。

海河教育园区投入使用,示范镇、示范工业区加快建设,基本形成了“三区联动、城乡统筹”的发展格局,连续两年在全市区县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三次产业稳步发展。

按照“精一强二兴三”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逐步优化。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50亿元,414家规模企业创造的总产值占到80%以上。

经济园区载体功能增强,新开发、盘活土地面积1.08万亩,引进企业490家,引资规模560亿元,累计嫁改调收低效企业370家。

建筑业规模不断扩大,一级以上企业达到10家,荣获鲁班奖2项。

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86家,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商贸流通业不断提升,休闲旅游业逐步形成特色。

第一产业调优调精,滨海观赏鱼科技园区等8个设施农业项目投入运营。

新增天津名牌产品企业14家、著名商标26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

   项目引进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招商引资总量持续增加,累计完成合同利用外资额15.4亿美元,内资到位额872亿元。

引进了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6所、北邮科技、易华录集团、海尔创新产业园、创新科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86个项目列入天津市重大建设项目,为拉动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成长。

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发展工程,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增强,高新技术企业17家,申请专利6000余件。

完善了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体系,集约利用专项资金,积极推进科技孵化器、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自主培育的经纬电材成为全区首家上市公司。

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申报科技小巨人企业33家。

   楼宇经济成为重要增长点。

编制了楼宇经济发展规划,规划建设面积460万平方米。

滨海创意中心等7座商务楼宇投入使用,联东U谷、恒生科技园等27座商务楼宇正在加紧建设,鑫谷产业园等19座商务楼宇即将开工。

累计注册企业5850家,注册资本315亿元。

滨海创意中心、双港总部经济产业园成为全市首批“亿元楼”。

   二、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市容面貌显著变化

   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

高标准实施七个示范镇和双港地区建设,启动了88个村的土地整合。

累计投资400多亿元,建设还迁房1332万平方米,竣工438万平方米,3.1万户农民过上了安居、乐业、有保障的新生活。

   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取得成效。

天嘉湖周边综合开发加快,海尔家国天下、中信天嘉湖等项目呈现多元开发格局。

海河中游综合开发条件日趋成熟,柳林城市副中心和北方石林园启动建设。

津南新城、碧桂园、沽上江南、京基嶺域、天山水榭花都等高品质住宅区,与示范镇共同勾勒出美丽的城市天际线。

   市政配套能力明显增强。

天津大道、津港高速竣工通车。

新修建天嘉湖路、津南大道等12条道路,形成了环绕全区的15分钟交通圈。

延伸供水干线110公里,镇区实现全天管道供水。

新建84.6公里燃气管道,新增5.6万用户。

改扩建变电站16座,新增主变容量401万千伏安。

建成双林等4座污水处理厂,新增13.2万吨日处理能力。

新增集中供热面积727万平方米,启动了京基百万平方米燃气供热项目,投资引进了供热能力800万平方米的军电清洁热源。

   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完善综合执法管理体制,健全综合考评机制,实现了城市管理全覆盖。

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环卫作业模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实施了街景立面整修、夜景灯光建设和旧小区治理改造。

双桥河镇、葛沽镇成为市级卫生镇。

鑫港园、益华里成为天津魅力社区。

   三、积极推进发展环境建设,经济要素快速聚集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累计投入58亿元,连续四年开展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

完成津沽路、津歧路等10条主干道路和156公里河道的环境提升工程,新建海河故道、小站钻石公园等城市休闲空间,新增公共绿地60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6%。

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城市面貌明显改观。

   智力优势逐步显现。

海河教育园区一期7所职业院校入驻。

建成国家级公共实训中心等设施,成功举办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二期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新校区建设前期工作基本就绪。

津南区正在成为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汇集信息和技术的磁场。

   金融创新卓有成效。

实行了政府投资项目投融资与财政收支一体化管理,建立健全了“借用管还”机制。

整合政府资源,津南城投公司资产总额达到194亿元。

做好银行信贷和信托、基金等多渠道融资,完成84个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工作。

营信担保公司累计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10亿元,18家驻区金融机构累计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超百亿元。

在全市率先探索成功滨海创意中心售后回租融资模式。

设立了津南村镇银行和4家小额贷款公司。

多元筹资模式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证。

我区被确定为天津市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土地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完成“十二五”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升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实现了规划全区域覆盖,规划引领和用地保障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四、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逐步完善

   全民素质不断提升。

扎实开展“改陋习、树新风”和“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津南”系列活动,大力实施“津南新风尚”全民素质提升工程。

深入开展科普活动和“五五”普法工作,我区被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区。

圆满完成农民素质培训阶段性任务。

全民文明素质、科学素质、劳动技能和法制观念明显提升。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和高中阶段普及率均保持先进水平。

建成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新增幼儿园6所,改扩建中小学20所,24所学校达到现代化标准。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强化。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级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稳步推进,18项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实行了社区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零差率销售。

加强了卫生执法监督和疾病防控能力建设。

医疗救治水平逐步提高。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保持全市领先,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8.9%。

我区被命名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区。

   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办好每届文化艺术节,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发展民间文艺团体200个。

举办了四届小站文化研讨会、两届动漫艺术大赛、五次扶贫济困书画家义卖和“盛世之春、魅力津南”大型灯展等活动,编辑出版四卷《海下风情》,电视剧《小站风云》央视热播,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水平。

我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

加强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建成葛沽体育馆,配建健身器材177套,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举办了国际拳击表演赛、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和区全运会等赛事。

我区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中屡获殊荣。

   社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了三级劳动保障服务体系,累计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4.8万名。

我区被评为全国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先进区。

加强劳动就业基地建设,实施就业困难群体托底安置。

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实行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城镇职工三项基本保险综合覆盖率逐年提高,5万名老年农村居民按月领取生活费补贴。

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逐年提高。

建成颐养院。

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档案、地方志、对台、慈善和红十字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五、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主动接受人民政协的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

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全部办复,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区长热线、政民零距离、“8890”家庭服务热线办复率100%,保证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基本完成了镇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搞好军民共建活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成绩。

   大力推进平安津南建设。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八类案件破案率90%以上。

建立健全信访风险评估机制,超前化解矛盾纠纷;坚持信访接待日制度,扎实开展全员大接访活动,畅通诉求渠道;做好排查研判工作,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食品药品监管和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得到加强,我区成为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区。

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体制机制,精心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了自防自救能力。

   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强化。

认真做好经济、人口、房屋安全、水利等普查工作。

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完成“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大提速,减少环节,压缩时限,推行联合审批,强化现场审批,提高审批效率。

加大行政监察力度,加强政府法制和行政复议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了政府公信力。

着力转变工作作风,严格绩效考核,提高了执行力。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强化税收征管。

加强审计监督。

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凝聚了全区人民的智慧、汗水和力量,是全社会大力支持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津南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津南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报告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均衡的突出问题。

主要是:

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不快,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发展质量不够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不足、内生动力弱;公共财政支撑能力不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存在薄弱环节,与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抢抓机遇、借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发挥优势、全面推进城市化的关键时期,是凝神聚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追赶跨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时期。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决不松懈、决不自满、决不畏难,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坚定加快发展信心,立足新起点,攀登新高峰,达到高水平。

   今后五年的基本思路是: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城乡一体化为主攻方向,认真贯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落实“一轴两带、六区八镇”总体空间布局,按照“东工、西商、南旅游、北高端、中园区”发展布局,着力实施六大战略,加快推进“八六五”工程,努力实现三区联动发展、三次产业互动发展、三个层面共动发展,全力打造创新津南、实力津南、民富津南、宜居津南、和谐津南。

   今后五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面完成“2211”目标任务。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5%以上,2016年达到10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5%以上,2016年达到20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25%以上,五年累计完成1000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2016年达到2万元以上。

   今后五年的发展布局是:

围绕“东工、西商、南旅游、北高端、中园区”发展布局,按照“集聚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协调发展”的要求,努力打造具有津南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东部地区,要主动对接滨海新区支柱产业,积极引进发展关联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大项目、好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民营经济实力;培育支柱产业,发展自主品牌,增强创新能力,逐步形成支柱工业集聚区。

   西部地区,要加快高端商贸项目建设,围绕海河教育园区科研成果转化,完善周边配套商业设施,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的层次和融合度,逐步形成商业商务集聚区。

   南部地区,要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丰富旅游资源,策划包装精品旅游线路;扩大旅游产品宣传,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培育特色旅游品牌,逐步形成生态、体验、文化旅游区。

   北部地区,要积极促进海河中游综合开发,以国家级会展中心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创意经济等高端业态,集聚现代服务业项目,逐步形成天津高端服务业标志区。

   中部地区,要按照“五型”园区的要求,依托海河教育园区智力资源,尽快把经济开发区、示范工业区、农业科技园区、民营经济成长示范基地建设成“双十”实力园区,推动经济园区地域连接、功能对接、产业衔接,逐步形成中部园区产业发展带。

   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是:

   一、着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坚持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发展方向,把项目带动作为增加经济总量、提高质量效益、集聚生产要素、发展产业集群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抓手,打造优质投资环境吸引项目,发挥独特区位优势争取项目,营造亲商重商氛围留住项目,精细服务现有企业内生项目。

落实“三个一批”要求,形成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拉动力强的高端项目、龙头项目、关联项目源源不断,增强发展动力,积蓄发展后劲。

每年实施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50个和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40个,实施投资亿元以上的服务业项目40个。

内、外资到位额年均增长20%以上,每年二、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0亿元以上。

狠抓项目建设投达产,每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家和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20家,二、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培育一批年纳税超亿元企业。

   二、着力实施产业集聚战略,提高经济竞争实力

   坚持“精一强二兴三”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优化发展重点产业,促进产业聚集,形成规模效益。

规划建设楼宇经济集群。

着力打造咸水沽商贸科技区、开发区商务办公区等6个片区,着力发展科技研发、总部结算、创意设计、金融投资等新型业态,力争到2016年实现税收50亿元,培育一批亿元楼。

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依托海河教育园区信息、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2016年占到全区经济总量的10%以上。

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

积极推进中滨城等生活性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营造浓厚商业氛围。

以国家级会展中心为引领,大力发展商务会展、现代物流、外包服务、交通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营造高端商务环境,提高服务业比重。

农业和旅游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加快建设“五张名片”,规划建设葛沽民俗文化产业区等18个项目,逐步形成津南特色旅游线路。

充分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引领作用,发展创新型都市农业,增强农业生态、休闲、体验功能,加快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实现休闲旅游业突破性发展。

   三、着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增添创新发展活力

   坚持以增强创新驱动能力为战略基点,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广泛开展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多渠道加大科技投入。

积极支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新校区和高研园建设,放大海河教育园区的辐射效应,发挥智力密集优势,形成科技创新的动力源。

继续实施“1231”科技计划,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700家、小巨人企业110家。

完善人才引进、激励、保障等机制建设,大力实施引进人才千人工程、“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建设一支高端型、领军型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四、着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提升区域发展软实力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积极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着力建设文化强区。

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形成基本道德规范;继续实施全民素质提升工程,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塑造人文精神。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推进图书馆、文体活动中心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构建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挥少年宫、文化馆等文化阵地的作用,支持民间文艺团体发展,广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养健康情趣。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建设小站文化产业基地、八里台文化产业基地等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集群,加强文化精品建设,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数字动漫等产业,构建文化产业链,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把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

   五、着力实施富民强区战略,增强社会凝聚力

   坚持增活力、惠民众、促发展的有机结合,认真落实“三级共动”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创新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和增值的有效方式,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实现强村惠民。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三级劳动就业服务平台,引导群众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全民创业,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实现就业创业惠民。

继续抓好民心工程建设,落实社会保障机制,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实现发展成果惠民。

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人口等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加强平安津南建设。

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广泛开展“六五”普法活动,深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完善公共应急体制,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创建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区。

加强交通、消防安全管理。

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六、着力实施宜居新城战略,打造独特城市魅力

   坚持城乡一体化建设走在全市前列的目标,继续加快推进土地整合,让更多群众过上安居、乐业、有保障的新生活。

完善提升城镇规划和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合理布局城镇建设发展空间。

基本完成八个新型城镇规划建设任务。

加快推进海河中游、天嘉湖地区开发建设进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力争2016年城市化率达到85%以上。

着力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加快推进蓟汕联络线、M6轨道交通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天津大道、津港高速出入口与主干道路衔接,完善15分钟交通圈,形成环形放射强中心路网体系。

加快公共交通体系建设。

积极推进生态区建设,全面完成道路环境建设任务,大力实施清水工程,搞好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做好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工作,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

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继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模式,快速增强城市管理能力。

   七、全力实施“八六五”工程,增强城市化推动力

   全面推进八个新型城镇加快建设。

围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抢抓机遇促整合,加快整合创机遇。

坚持科学性、前瞻性、包容性、可操作性原则,以科学的理念、方式、手段抓好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在全区实行同一安置标准,用心把握和落实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做好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做到阳光拆迁、依法拆迁、和谐拆迁。

坚持规划、融资和建设相衔接,建设质量和速度相协调,组织还迁和后期管理相融合,全面推进还迁房建设,打造精品工程、放心工程,妥善安置好群众生产生活。

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复垦任务,规划利用好复垦土地。

按照总体空间布局和城市化标准,完善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围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扎实推进“三改一化”工作,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全民教育培训,提升全民综合素质,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安居乐业有保障。

全面推进六个实力小区创新发展。

围绕增强园区的发展活力、内生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各园区建设规划,优化产业结构和定位,加快推进“五型”园区建设。

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实施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同步建设,精心打造布局科学合理、配套功能完备、充满现代气息的优质硬环境;强化服务至上的理念,完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打造热情周到、规范高效、富有吸引力的良好软环境。

围绕狠抓大项目、小巨人和楼宇经济,准确把握产业定位,综合策划和运用规划招商、环境招商、专题招商、媒体招商、产业链招商、委托中介招商等方式,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和一批高端高质高新项目,努力形成灵活高效、良性循环的招商引资新机制。

围绕实现“双十”目标,积极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嫁改调收低效企业,盘活资源,提质增效。

围绕六个楼宇经济片区规划建设,完善配套政策,拓展园区空间,提升环境形象,强化二次招商,聚集高端业态,打造“立起来”的开发区,逐步形成与“亿元楼”点片结合的发展格局。

   全面推进“五张名片”项目建设。

围绕打造重点商贸旅游项目集群和构建现代服务体系,继续深化完善天嘉湖、小站练兵园项目建设内容,加快主要景观及配套服务功能建设,尽快完善旅游发展要素,提高吸引力和知名度。

加快北方石林园核心区建设,打造集旅游休闲度假、宗教文化传承、奇石鉴赏加工、艺术收藏拍卖等为一体的多元化高品位旅游景区。

积极推进中滨城、生物谷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基本建成兼具现代产业和休闲观光功能的旅游景区。

发挥“五张名片”的引领带动作用,发掘整合海河故道、柳林风景区等旅游项目,增强一批星级宾馆、旅行社的旅游接待功能,形成“食住行游购娱”一体化资源优势,努力把旅游服务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面推进融资渠道多元化。

加强津南城投等融资平台建设和管理,做到资金、土地、项目“三平衡”,完善政府投融资项目“借用管还”机制,拓宽融资渠道。

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管理和审计监督,防范金融风险。

积极掌控建设用地市场供应量和出让时机,保证政府投融资项目资金良性循环。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积极引进仓单、保单、保理、商标、专利权等多种融资产品,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工作。

加快创新型金融组织的发展,提升金融环境。

 

2012年的重点工作

   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行职责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未来五年奋斗目标的起步之年,做好全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全面落实区第十次党代会的部署,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继续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拼搏进取精神,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201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生产总值增长25%以上,力争达到450亿元;三级财政收入完成14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力争实现4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力争超过1.6万元。

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取得更好效果、达到更高水平。

   一、积极推动重点工程建设

   继续抢抓天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实施的机遇,充分认识规划建设海河教育园区、国家级会展中心、蓟汕联络线、M6线进津南、大孙庄污水处理厂等重大项目,是实施天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