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例题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82446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量关系例题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数量关系例题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数量关系例题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数量关系例题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数量关系例题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量关系例题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

《数量关系例题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量关系例题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量关系例题习题及答案解析.docx

数量关系例题习题及答案解析

平均数问题

  求平均数问题是小学学习阶段经常接触的一类典型应用题,如“求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分数……〞。

  平均数问题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连续数和求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基准数求平均数。

  解答这类应用题时,主要是弄清楚总数、份数、一份数三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除以它相对应的份数,求出一份数,即平均数。

  一、算术平均数

  例1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7厘米和8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分析求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就相当于把4个杯子里的水合在一起,再平均倒入4个杯子里,看每个杯子里水面的高度。

  解:

〔4+5+7+8〕÷4=6〔厘米〕

  答:

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6厘米。

  例2蔡琛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生物五科的平均分是89分.政治、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91.5分.语文、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4分.政治、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6分,而且英语比语文多10分.问蔡琛这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应是多少分?

  分析解题关键是根据语文、英语两科平均分是84分求出两科的总分,又知道两科的分数差是10分,用和差问题的解法求出语文、英语各得多少分后,就可以求出其他各科成绩。

  解:

①英语:

〔84×2+10〕÷2=89〔分〕

  ②语文:

89-10=79〔分〕

  ③政治:

86×2-89=83〔分〕

  ④×2-83=100〔分〕

  ⑤生物:

89×5-〔89+79+83+100〕=94〔分〕

  答:

蔡琛这次考试英语、语文、政治、数学、生物的成绩分别是89分、79分、83分、100分、94分。

  二、加权平均数

  例3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5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酥糖每千克4.40元,水果糖每千克4.20元,奶糖每千克7.20元.问:

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分析要求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的价钱,必须知道混合后的总钱数和与总钱数相对应的总千克数。

  解:

①什锦糖的总价:

×××5=57.4〔元〕

  ②什锦糖的总千克数:

2+3+5=10〔千克〕

  ③÷10=5.74〔元〕

  答:

混合后的什锦糖每千克5.74元。

  我们把上述这种平均数问题叫做“加权平均数〞.例3中的5.74元叫做4.40元、4.20元、7.20元的加权平均数.2千克、3千克、5千克这三个数很重要,对什锦糖的单价产生不同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所以这样的数叫做“权数〞。

  例4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籽棉185斤.甲棉田有5亩,平均亩产籽棉203斤;乙棉田平均亩产籽棉170斤,乙棉田有多少亩?

  分析此题是两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两个数和其中一个数的权数,求另一个数的权数的问题.甲棉田平均亩产籽棉203斤比甲乙棉田平均亩产多18斤,5亩共多出90斤.乙棉田平均亩产比甲乙棉田平均亩产少15斤,乙少的局部用甲多的局部补足,也就是看90斤里面包含几个15斤,从而求出的是乙棉田的亩数,即“权数〞。

  解:

①甲棉田5亩比甲乙平均亩产多多少斤?

  〔203-185〕×5=90〔斤〕

  ②乙棉田有几亩?

  90÷〔185-170〕=6〔亩〕

  答:

乙棉田有6亩。

  三、连续数平均问题

  我们学过的连续数有“连续自然数〞、“连续奇数〞、“连续偶数〞.几个连续数的和求出这几个数,也叫平均问题。

  例5八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44,求这八个连续奇数。

  分析偶数个奇数的和是144.连续数的个数为偶数时,它的特点是首项与末项之和等于第二项与倒数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与倒数第三项之和……即每两个数分为一组,八个数分成4组,每一组两个数的和是144÷4=36.这样可以确定出中间的两个数,再依次求出其他各数。

  解:

①每组数之和:

144÷4=36

  ②中间两个数中较大的一个:

〔36+2〕÷2=19

  ③中间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

19-2=17

  ∴这八个连续奇数为11、13、15、17、19、21、23和25。

  答:

这八个连续奇数分别为:

11、13、15、17、19、21、23和25。

  四、调和平均数

  例6一个运发动进展爬山训练.从A地出发,上山路长11千米,每小时行4.4千米.爬到山顶后,沿原路下山,下山每小时行5.5千米.求这位运发动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

  分析这道题目是行程问题中关于求上、下山平均速度的问题.解题时应区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数这两个不同的概念.速度的平均数=〔上山速度+下山速度〕÷2,而平均速度=上、下山的总路程÷上、下山所用的时间和。

  解:

①上山时间:

11÷4.4=2.5〔小时〕

  ②下山时间:

11÷5.5=2〔小时〕

 

 

 

 

  五、基准数平均数

  例7中关村三小有15名同学参加跳绳比赛,他们每分钟跳绳的个数分别为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求每个人平均每分钟跳绳多少个?

  分析从他们每人跳绳的个数可以看出,每人跳绳的个数很接近,所以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数90做为基准数,再找出每个加数与这个基准数的差.大于基准数的差作为加数,如93=90+3,3作为加数;小于基准数的差作为减数,如87=90-3,3作为减数.把这些差累计起来,用和数的项数乘以基准数,加上累计差,再除以和数的个数就可以算出结果。

  解:

①跳绳总个数。

  93+94+85+92+86+88+94+91+88+89+92+86+93+90+89

  =90×15+〔3+4+2+4+1+2+3〕-〔5+4+2+2+1+4+1〕

  =1350+19-19

  =1350〔个〕

  ②每人平均每分钟跳多少个?

  1350÷15=90〔个〕

  答:

每人平均每分钟跳90个.

习题

  1.某次数学考试,甲乙的成绩和是184分,乙丙的成绩和是187分,丙丁的成绩和是188分,甲比丁多1分,问甲、乙、丙、丁各多少分?

  2.求1962、1973、1981、1994、2005的平均数。

  3.缝纫机厂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生产缝纫机750台,第二季度生产的是第一季度生产的2倍多66台,下半年平均月生产1200台,求这个厂一年的平均月产量。

  4.甲种糖每千克8.8元,乙种糖每千克7.2元,用甲种糖5千克和多少乙种糖混合,才能使每千克糖的价钱为8.2元?

  5.7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988,求这7个连续偶数。

  6.6个学生的年龄正好是连续自然数,他们的年龄和与小明爸爸的年龄一样,7个人年龄一共是126岁,求这6个学生各几岁?

  7.食堂买来5只羊,每次取出两只合称一次重量,得到十种不同的重量〔千克〕:

  47、50、51、52、53、54、55、57、58、59.问这五只羊各重多少千克?

 解答

  1.∵甲+乙=184〔1〕

  乙+丙=187〔2〕

  丙+丁=188〔3〕

  〔2〕-〔1〕丙-甲=3〔4〕

  〔3〕-〔4〕丁+甲=185

  ∴甲=〔185+1〕÷2=93〔分〕

  丁=93-1=92〔分〕

  乙=184-93=91〔分〕

  丙=187-91=96〔分〕

  答:

甲、乙、丙、丁的成绩分别为93分、91分、96分、和92分。

  2.1962+1973+1981+1994+2005

  =1981×5+〔13+24〕-〔8+19〕

  =9915。

  9915÷5=1983。

  3.①上半年总产量:

  750×3+750×3×2+66=6816〔台〕

  ②下半年总产量:

1200×6=7200〔台〕

  ③平均月产量:

〔6816+7200〕÷12=1168〔台〕

  答:

平均月产量是1168台。

  4.〔8.8-8.2〕×5÷〔8.2-7.2〕=3〔千克〕

  答:

与乙种糖3千克混合。

  5.分析奇数个偶数的和,可以用和除以个数求出中间数,再求出其他各偶数。

  中间数:

1988÷7=284

  其他六个数分别为278、280、282、284、286、288、290。

  答:

这7个偶数分别为:

278、280、282、284、286、288、290。

  6.分析6个孩子年龄和与小明爸爸年龄一样,说明小明爸爸年龄是126岁的一半,是63岁.其他6个学生的年龄和也是63岁.63÷3=21〔岁〕,21=10+11为中间两个数,所以其他四人年龄依次为8、9、12、13岁。

  答:

这六个学生的年龄分别为:

8、9、10、11、12、13岁。

  7.解:

设5只羊的重量从轻到重依次为A1、A2、A3、A4、A5.A1+A2=47,A1+A3=50……A3+A5=58,A4+A5=59.10次称重5只羊各称过4次,所以它们的重量和应是:

  A1+A2+A3+A4+A5

  =〔47+50+51+52+53+54+55+57+58+59〕÷4=134

  A3=134-〔A1+A2〕-〔A4+A5〕=28

  A1=50-28=22A2=47-22=25

  A5=58-28=30A4=59-30=29

  答:

这5只羊的重量分别为22千克、25千克、28千克、29千克、30千克.

 

和差问题

  和差问题是大小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为了解答这种应用题,首先要弄清两个数相差多少的不同表达方式.有些题目明确给了两个数的差,而有些应用题把两个数的差“暗藏〞起来,我们管暗藏的差叫“暗差〞。

  例:

“把姐姐的铅笔拿出3支后,姐姐、弟弟的铅笔支数就同样多.〞这说明姐姐的铅笔比弟弟多3支,也说明姐姐和弟弟铅笔相差3支。

  再例:

“把姐姐的铅笔给弟弟3支后,两人铅笔支数就同样多.〞×2=6支,就是暗差。

  “把姐姐的铅笔给弟弟3支后还比弟弟多1支〞,这就说明姐姐的铅笔支数比弟弟多3×2+1=7〔支〕。

例1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分析这样想:

假设第二筐和第一筐重量相等时,两筐共重150+8=158〔千克〕;假设第一筐重量和第二筐相等时,两筐共重150-8=142〔千克〕.

  解法1:

①第二筐重多少千克?

  〔150-8〕÷2=71〔千克〕

  ②第一筐重多少千克?

  71+8=79〔千克〕

  或150-71=79〔千克〕

  解法2:

①第一筐重多少千克?

  〔150+8〕÷2=79〔千克〕

  ②第二筐重多少千克?

  79-8=71〔千克〕

  或150-79=71〔千克〕

  答:

第一筐重79千克,第二筐重71千克。

例2今年小强7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

  分析题中没有给出小强和爸爸年龄之差,但是两人今年的年龄,那么今年两人的年龄差是35-7=28〔岁〕.不管过多少年,两人的年龄差是保持不变的.所以,当两人年龄和为58岁时他们年龄差仍是28岁.根据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就能解此题。

  解:

①爸爸的年龄:

  [58+〔35-7〕]÷2

  =[58+28]÷2

  =86÷2

  =43〔岁〕

  ②小强的年龄:

  58-43=15〔岁〕

  答:

当父子两人的年龄和是58岁时,小强15岁,他爸爸43岁。

例3小明期末考试时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数是94分,数学比语文多8分,问语文和数学各得了几分?

  分析解和差问题的关键就是求得和与差,这道题中数学与语文成绩之差是8分,但是数学和语文成绩之和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可是,条件中给出了两科的平均成绩是94分,这就可以求得这两科的总成绩.

  解:

①语文和数学成绩之和是多少分?

  94×2=188〔分〕

  ②数学得多少分?

  〔188+8〕÷2=196÷2=98〔分〕

  ③语文得多少分?

  〔188-8〕÷2=180÷2=90〔分〕

  或98-8=90〔分〕

  答:

小明期末考试语文得90分,数学得98分.

例4甲乙两校共有学生864人,为了照顾学生就近入学,从甲校调入乙校32名同学,这样甲校学生还比乙校多48人,问甲、乙两校原来各有学生多少人?

  分析这样想:

甲、乙两校学生人数的和是864人,根据由甲校调入乙校32人,这样甲校比乙校还多48人可以知道,甲校比乙校多32×2+48=112〔人〕.112是两校人数差。

  解:

①乙校原有的学生:

  〔864-32×2-48〕÷2=376〔人〕

  ②甲校原有学生:

  864-376=488〔人〕

  答:

甲校原有学生488人,乙校原有学生376人。

  小结:

从以上4个例题可以看出题目给的条件虽然不同,但是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是一致的.和差问题的一般解题规律是:

  〔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

  或〔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

  也可以求出一个数后,用和减去这个数得到另一个数.

  下面我们用和差问题的思路来解答一个数学问题。

例5在每两个数字之间填上适当的加或减符号使算式成立。

  123456789=5

  分析这样想:

从1至9这几个数字相加是不会得到5的,只能从一局部数字相加再减去一局部字后差是5,也就是说1到9的和是45,而两局部的差是5,先要求出这两局部数字,利用和差问题的方法便可以求出。

  〔45-5〕÷2=20,20+5=25

“+〞号,而在组成和是20的几个数前面添上“-〞号,此题就算出来了。

  例如:

5+6+9=20可得到。

  1+2+3+4-5-6+7+8-9=5

  又如:

5+7+8=20可得到。

  1+2+3+4-5+6-7-8+9=5

  又如:

3+4+6+7=20可得到。

  1+2-3-4+5-6-7+8+9=5

  同学们,这道题你还有其他解法吗?

试试看!

习题

  1.果园里有桃树和梨树共150棵,桃树比梨树多20棵,两种果树各有多少棵?

  2.甲、乙两桶油共重30千克,如果把甲桶中6千克油倒入乙桶,那么两桶油重量相等,问甲、乙两桶原有多少油?

  3.用锡和铝制成500千克的合金,铝的重量比锡多100千克,锡和铝各是多少千克?

  4.某工厂去年与今年的平均产值为96万元,今年比去年多10万元,今年与去年的产值各是多少万元?

  5.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1245人,如果从甲校调20人去乙校后,甲校比乙校还多5人,两校原有学生各多少人?

  6.三个物体平均重量是31千克,甲物体比乙、丙两个物体重量之和轻1千克,乙物体比丙物体重量的2倍还重2千克,三个物体各重多少千克?

  7.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1980人,甲队为了支援乙队,抽出285人参加乙队,这时乙队人数还比甲队少24人,求甲、乙两队原有工人多少人?

  8.四年级有3个班,如果把甲班的1名学生调整到乙班,两班人数相等;如果把乙班1名学生调到丙班,丙班比乙班多2人,问甲班和丙班哪班人数多?

多几人?

  解答

  1.桃树的棵树:

〔150+20〕÷2=85〔棵〕梨树的棵树:

150-85=65〔棵〕

  答:

有桃树85棵,梨树65棵。

  2.甲桶油重:

〔30+6×2〕÷2=21〔千克〕乙桶油重:

30-21=9〔千克〕

  答:

甲桶油重21千克,乙桶油重9千克。

  3.锡的重量:

〔500-100〕÷2=200〔千克〕铝的重量:

500-200=300〔千克〕

  答:

锡重量是300千克,铝的重量是200千克。

  4.今年的产值:

〔96×2+10〕÷2=101〔万元〕去年的产值:

101-10=91〔万元〕

  答:

今年的产值是101万元,去年的产值是91万元。

  5.乙校原有人数:

  [1245-〔20×2+5〕]÷2=600〔人〕

  甲校原有人数:

1245-600=645〔人〕

  答:

甲校原有学生645人,乙校原有学生600人。

  6.三个物体的总重量:

31×3=93〔千克〕

  甲物体的重量:

〔93-1〕÷2=46〔千克〕

  丙物体的重量:

〔93-46-2〕÷〔2+1〕=15〔千克〕

  乙物体的重量:

93-46-15=32〔千克〕

  答:

甲、乙、丙三个物体的重量分别为46千克、32千克、15千克。

  7.甲队原有人数:

  〔285×2+24+198O〕÷2=1287〔人〕

  乙队原有人数:

1287-594=693〔人〕

  答:

甲队原有1287人,乙队原有693人。

8.解〔略〕,答:

甲班比丙班人数多,多2名学生.

和倍问题

  和倍问题是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应用题.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弄清两种量彼此间的关系,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两种量间的这种关系,以便于找到解题的途径。

例1甲班和乙班共有图书160本.甲班的图书本数是乙班的3倍,甲班和乙班各有图书多少本?

  分析设乙班的图书本数为1份,那么甲班图书为乙班的3倍,那么甲班和乙班图书本数的和相当于乙班图书本数的4倍.还可以理解为4份的数量是160本,求出1份的数量也就求出了乙班的图书本数,然后再求甲班的图书本数.用下列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解:

乙班:

160÷〔3+1〕=40〔本〕

  甲班:

40×3=120〔本〕

  或160-40=120〔本〕

  答:

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40本。

  这道应用题解答完了,怎样验算呢?

  可把求出的甲班本数和乙班本数相加,看和是不是160本;再把甲班的本数除以乙班本数,看是不是等于3倍.如果与条件相符,说明这题作对了.注意验算决不是把原式再算一遍。

  验算:

120+40=160〔本〕

  120÷40=3〔倍〕。

例2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30本,甲班给乙班多少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

  分析解这题的关键是找出哪个量是变量,哪个量是不变量.从条件中得出,不管甲班给乙班多少本书,还是乙班从甲班得到多少本书,甲、乙两班图书总和是不变的量.最后要求甲班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那么甲、乙两班图书总和相当于乙班现有图书的3倍.依据解和倍问题的方法,先求出乙班现有图书多少本,再与原有图书本数相比拟,可以求出甲班给乙班多少本书〔见上图〕。

  解:

①甲、乙两班共有图书的本数是:

  30+120=150〔本〕

  ②甲班给乙班假设干本图书后,甲、乙两班共有的倍数是:

  2+1=3〔倍〕

  ③乙班现有的图书本数是:

150÷3=50〔本〕

  ④甲班给乙班图书本数是:

50-30=20〔本〕

  综合算式:

  〔30+120〕÷〔2+1〕=50〔本〕

  50-30=20〔本〕

  答:

甲班给乙班20本图书后,甲班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

  验算:

〔120-20〕÷〔30+20〕=2〔倍〕

  〔120-20〕+〔30+20〕=150〔本〕。

例3光明小学有学生760人,其中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40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分析把女生人数看作一份,由于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3倍还少40人,如果用男、女生人数总和760人再加上40人,就等于女生人数的4倍〔见下列图〕。

  解:

①女生人数:

〔760+40〕÷〔3+1〕=200〔人〕

  ②男生人数:

200×3-40=560〔人〕

  或760-200=560〔人〕

  答:

男生有560人,女生有200人。

  验算:

560+200=760〔人〕

  〔560+40〕÷200=3〔倍〕。

例4果园里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共552棵.桃树比梨树的2倍多12棵,苹果树比梨树少20棵,求桃树、梨树和苹果树各有多少棵?

  分析下列图可以看出桃树比梨树的2倍多12棵,苹果树比梨树少20棵,都是同梨树相比拟、以梨树的棵数为标准、作为1份数容易解答.又知三种树的总数是552棵.如果给苹果树增加20棵,那么就和梨树同样多了;再从桃树里减少12棵,那么就相当于梨树的2倍了,而总棵树那么变为552+20-12=560〔棵〕,相当于梨树棵数的4倍。

  解:

①梨树的棵数:

  〔552+20-12〕÷〔1+1+2〕

  =560÷4=140〔棵〕

  ②桃树的棵数:

140×2+12=292〔棵〕

  ③苹果树的棵数:

140-20=120〔棵〕

  答:

桃树、梨树、苹果树分别是292棵、140棵和120棵。

例5549是甲、乙、丙、丁4个数的和.如果甲数加上2,乙数减少2,丙数乘以2,丁数除以2以后,那么4个数相等.求4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上图可以看出,丙数最小.由于丙数乘以2和丁数除以2相等,也就是丙数的2倍和丁数的一半相等,即丁数相当于丙数的4倍.乙减2之后是丙的2倍,甲加上2之后也是丙的2倍.根据这些倍数关系,可以先求出丙数,再分别求出其他各数。

  解:

①丙数是:

〔549+2-2〕÷〔2+2+1+4〕

  =549÷9

  =61

  ②甲数是:

61×2-2=120

  ③乙数是:

61×2+2=124

  ④丁数是:

61×4=244

  验算:

120+124+61+244=549

  120+2=122124-2=122

  61×2=122244÷2=122

  答:

甲、乙、丙、丁分别是120、124、61、244.

习题

  1.小明和小强共有图书120本,小强的图书本数是小明的2倍,他们两人各有图书多少本?

  2.果园里一共种340棵桃树和杏树,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杏树的3倍多20棵,两种树各种了多少棵?

  3.一个长方形,周长是30厘米,长是宽的2倍,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4.甲水池有水2600立方米,乙水池有水1200立方米,如果甲水池里的水以每分种23立方米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种后,乙水池中的水是甲水池的4倍?

  5.甲桶里有油470千克,乙桶里有油190千克,甲桶的油倒入乙桶多少千克,才能使甲桶油是乙桶油的2倍?

  6.有3条绳子,共长95米,第一条比第二条长7米,第二条比第三条长8米,问3条绳子各长多少米?

 解答

  1.①小明的本数:

120÷〔2+1〕=40〔本〕.②小强的本数:

40×2=80〔本〕。

  2.①杏树的棵数:

〔340-20〕÷〔3+1〕=80〔棵〕.②桃树的棵数:

80×3+20=260〔棵〕。

  3.①长方形的宽:

〔30÷2〕÷〔2+1〕=5〔厘米〕.②长方形的长:

5×2=10〔厘米〕。

  ③长方形的面积:

10×5=50〔平方厘米〕。

  4.①甲、乙两水池共有水:

  2600+1200=3800〔立方米〕

  ②甲水池剩下的水:

  3800÷〔4+1〕=760〔立方米〕

  ③甲水池流入乙水池中的水:

  2600-760=1840〔立方米〕

  ④经过的时间〔分钟〕:

1840÷23=80〔分钟〕。

  5.①甲、乙两桶油总重量:

  470+190=660〔千克〕:

  ②当甲桶油是乙桶油2倍时,乙桶油是:

  660÷〔2+1〕=220〔千克〕:

  ③由甲桶倒入乙桶中的油:

220-190=30〔千克〕。

  6.①变化后的绳子总长95-7+8=96〔米〕.②第二条绳长:

96÷〔1+1+1〕=32〔米〕。

  ③第一条绳长:

32+7=39〔米〕。

  ④第三条绳长:

32-8=24〔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