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分裂专题第6节+细胞分裂实验类+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77582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分裂专题第6节+细胞分裂实验类+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分裂专题第6节+细胞分裂实验类+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分裂专题第6节+细胞分裂实验类+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分裂专题第6节+细胞分裂实验类+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分裂专题第6节+细胞分裂实验类+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分裂专题第6节+细胞分裂实验类+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分裂专题第6节+细胞分裂实验类+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分裂专题第6节+细胞分裂实验类+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分裂专题第6节+细胞分裂实验类+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分裂专题第6节+细胞分裂实验类+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片具体流程为:

解离→漂洗→制片→染色

B.使用50%的酒精能够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C.先用低倍镜找到排列紧密呈正方形且有大液泡的细胞,再用高倍镜观察

D.无法看到一个完整的细胞动态分裂过程,因为细胞在解离过程中已死亡

2.某小组将健康小鼠分为7组,其中6组分别用高、中、低剂量的咖啡因腹腔注射,另1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然后对7组的小鼠腹腔注射秋水仙素,4小时后获取小鼠的骨髓细胞,并立刻制成涂片在显微镜下染色观察,结果如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咖啡因对小鼠骨髓细胞分裂指数的影响

组别

咖啡因

[μg/(g·bw)]

秋水仙素

[μg/(g·bw)]

分析细胞总数

分裂其总数

有丝分裂指数

空白组

0

5

8000

507

6.34%

低剂量组

1.25

5

8000

1601

20.01%

中剂量组

4

5

8000

899

11.24%

高剂量组

10

5

8000

659

8.24%

注:

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

A.低剂量咖啡因促进小鼠骨髓细胞的增殖

B.有丝分裂指数越高,表明分裂能力越强

C.实验分组应随机进行,且各组雌雄个体各半

D.秋水仙素使细胞分裂停留在前期,便于观察

3.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一个指标。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PCNA可能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有关

B.PCNA经核糖体合成,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C.曲线表明PCNA可能辅助DNA复制

D.肺癌病人体内的PCNA含量较正常人高

4.细胞增殖严格有序的进行与细胞内的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简称CDK)密切相关,CDK的活性受周期蛋白(简称cyclin)的调节,CDK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一直存在,cyclin的含量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细胞分裂间期积累,分裂期消失,如图表示cyclinB与CDK1活性调节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说明:

CDK1是CDK的一种;cyclinB是cyclin一种

A.CDK1持续保持较高活性的细胞,细胞周期会缩短

B.CDK1的活性下降是因为cyclinB在M期不能合成所致

C.cyclinB在G2期开始合成

D.CDK1一定促进染色质凝缩的作用

5.苦养麦中含有的槲皮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下表为处于G1、S和G2+M期细胞数目的比例,其中处理组为槲皮素处理某胃癌细胞系24h,未处理组为对照。

组别

G1期细胞的比例

S期细胞的比例

G2+M期细胞的比例

未处理组

(41.36±1.39)%

(44.07±2.37)%

(14.57±0.93)%

处理组

(32.53±2.23)%

(31.24±1.14)%

(36.22±2.84)%

据上表推测,料皮素可将该胃癌细胞的分裂阻断在哪一期,从而抑制其增殖()

A.G1期B.G0期C.S期D.G2或M期

6.cdc2蛋白和鱼藤酮处理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三组实验中a峰细胞都可能有大量核糖体的增生

B.a峰和b峰细胞中都可能出现DNA解螺旋现象

C.cde2蛋白和鱼藤酮处理后处于G2和M期细胞比例都增加

D.a峰比b、c峰都更易找到用于分析染色体组型的细胞

7.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

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

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8.实验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实验结果甚至决定实验成败。

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做实验材料,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板的形成过程

B.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时,一般不选用已开放的豌豆花药做实验材料

C.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根据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确定有丝分裂时期

D.菠菜叶下表皮细胞含有丰富的叶绿素,不用经过染色就能观察到叶绿体

9.将洋葱(2n=16)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底部接触水面.待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再将整个装置放入4℃环境下继续培养36h然后取根尖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卡诺氏液的作用是使洋葱根尖的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B.显微镜的视野中可以观察到16、32或64条染色体的细胞

C.显微镜的视野中可以观察到四分体和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

D.4℃的低温通过抑制着丝点的分裂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10.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原理不包括()

A.NaOH与酚酞相遇,呈现紫红色

B.以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

C.NaOH的扩散深度表示吸收速率

D.NaOH的扩散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速率

二、非选择题

11.细胞周期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个时期:

G1、S、G2和M期,如图所示,各时期所发生的主要生理变化及部分调控因子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期

主要生理变化

部分调控因子

G1

为遗传物质DNA的合成作准备

CDK4、CDK2(G1/S转换)

S

DNA

CDK2

G2

主要完成蛋白质的合成,为进入分裂期作准备

CDK1(G2/M转换)

M

核膜消失,染色体等发生变化

CDK1

G0

静息状态,细胞不生长,也不分化

(1)DNA聚合酶作用于细胞周期的期(填字母),纺锤体形成于期(填字母),调控因子的表达量增,促进细胞周期从G1期向S期过渡。

(2)G1期如果缺少某些必需的营养成分(如必需氨基酸),细胞会终止其G1期的进程,进入期(填字母),一旦补充了所缺少的成分后,细胞将回到G1期,这种调节的意义是可以避免。

(3)若图中的1、2、3、4为一个细胞周期中的部分检查点,在DNA发生损伤时有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

当DNA损伤出现在期(填字母)时,CDK1形成的复合物滞留在细胞质中,不能进入细胞核内发挥作用,阻止细胞进入下一时期,可以推测检查点最可能是图甲中的(填数字)。

(4)胸苷(TdR)双阻断法可使细胞周期同步化,若G1、S、G2、M期依次为10h、

7h、3h、lh,经第一次阻断,S期细胞立刻被抑制,其余细胞最终停留在G1/S交界处;洗去TdR可恢复正常的细胞周期,若要使所有细胞均停留在G1/S交界处,第二次阻断应该在第一次洗去TdR之后h到h进行。

12.细胞正常增殖可维持个体稳态,异常分裂可能引发个体患病,一旦癌变并逃过免疫监视,稳态会被打破,甚至危及生命。

医疗人员一直致力于抗癌药物的研发。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部分时期示意图,图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

细胞③的名称是________。

据图推测,最终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图甲中①②③细胞所处时期依次位于图乙曲线中的________段。

(2)一对基因型为XaXa(色盲女性)与XAY的夫妇,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盲男孩。

形成该个体的异常配子可能来源于下图中的________。

(3)丹参酮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脂溶性化合物,其作用机制之一是诱导细胞凋亡。

①假设对照组癌细胞增殖率为100%,给药组癌细胞增殖率(%)=[(给药组各时段癌细胞数-给药组开始癌细胞数)/(对照组各时段癌细胞数-对照组开始癌细胞数)]×100%,下表是通过对照实验研究得到的数据:

分析数据可得出:

________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____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

②将培养48h的培养液离心,去除上清液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及分析,得到对照组和给药组48h细胞周期变化、凋亡率及凋亡蛋白基因Bax和Bcl-2的表达量如下表所示:

组别

G1

S

G2+M

凋亡率

Bax

Bcl-2

对照组(%)

55

36

9

5.6

28

53

实验组(%)

67

24

9

32.6

37

38

据此推测,丹参酮使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________期。

丹参酮可能通过促进癌细胞内________的表达来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13.图1表示洋葱根尖结构的不同区域示意图,图2表示某动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图3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关系曲线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将图1洋葱根尖放在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胸苷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蒸馏水清洗,检测根尖各部位细胞中放射性强度,发现根尖放射性强的部位位于图1的___________(填标号)。

(2)图2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

(3)图2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如果该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定是___________染色体。

(4)图3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图2中_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3中的CD段。

(5)铬是一种对生物有毒害作用的重金属元素。

科学家用铬处理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观察细胞的分裂指数和微核率来研究水中铬的毒性,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注:

细胞分裂指数是指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

微核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通常认为是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丧失着丝点的染色体片段产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在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由图4可知,铬离子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是___________.比较图4和图5,分析当铬离子相对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微核率反而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14.某科研小组利用基因型为Aa的普通二倍体玉米(2N=20),人工诱导得到了同源四倍体玉(植株A),从收获的同源四倍体玉米穗中随机抽取10个穗子,统计完全成熟的粒数并求其结实率如下表所示,为进一步研究同源四倍体玉米的遗传特性,该小对植株A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系列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同源四倍体玉米结实率统计表

序号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应结实数

567

658

514

350

400

384

322

240

480

320

423.3

实际结实数

64

28

85

20

6

45

34

32

15

14

34.3

结实率%

11.3

4.3

16.5

5.7

1.5

11.7

10.6

13.3

3.1

4.4

8.24

(1)获得同源四倍体玉米的育种方式为____________,据上表数据分析可知该育种方式的局限性为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重组能够发生在图甲所示过程______(填标号)中。

(3)为观察同源四倍体玉米细胞中染色体的情况,可取植株A中部分组织,进行______,制片后进行镜检。

若发现染色体出现如图乙所示的异常情况,推测该过程发生在______时期。

在过程③中,最多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为______,可观察到四分体______个。

(4)假设四倍体玉米所有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都能两两配对成功并平均分配,则植株B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15.果蝇(2n=8)的精原细胞要经过精确的四次有丝分裂之后,方能启动减数分裂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科研团队致力于研究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转化的调控机制,用EMS诱变筛选,发现一株果蝇tut突变体,其精原细胞不能停止有丝分裂,而出现精原细胞过度增殖的表型。

(1)显微观察野生型果蝇精巢,发现有15%的细胞是16条染色体、55%的细胞是8条染色体、30%的细胞是4条染色体。

细胞中__________条染色体的出现可能与减数分裂有关。

(2)为探究tut突变体的遗传特性,研究人员做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为隐性性状。

推测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定律。

若F1与tut突变体杂交后代的性状及其分离比为__________,则说明上述推测正确。

(3)经过文献查阅,发现已报道有bgcn突变体与tut突变体性状一样,研究人员为探究tut突变体的突变基因是否就是bgcn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4)研究人员采用缺失定位法对tut突变体的突变基因进行定位:

将一株一条染色体缺失某片段的果蝇(缺失突变体)与tut突变体杂交,如果F1表型会出现过度增殖,则说明__________。

研究人员将tut突变体与一系列缺失突变体果蝇做杂交,发现tut突变体与编号为BL7591、BL24400、BL26830、BL8065的果蝇缺失突变体杂交后代表型均有过度增殖,tut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应该位于这些染色体缺失区域的__________(交集/并集)区域。

研究发现该区域共包含11个基因,通过tut突变体与野生型DNA测序并比对,只有一个位点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的碱基对由G-C变成了A-T,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对应的密码子变为__________(终止密码子)。

与正常蛋白质比较,变化后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将__________。

合成的异常蛋白质在体内往往被降解,导致该基因失去功能。

后经实验证实tut突变体表型确实由该位点的突变导致,之后科研人员将该位点的基因命名为tut基因。

(5)科研人员为进一步研究tut基因与bgcn基因之间的关系,做了如下的实验。

其中tut基因与bgcn基因之间的关系可能有①tut基因(bgcn基因)调控bgcn基因(tut基因)的表达;②tut基因和bgcn基因表达不相互影响,但它们的表达产物共同参与同一生理过程。

实验一:

将外源bgcn基因导入tut突变体并让此基因过表达,一段时间后,观察突变体的性状是否恢复;

实验二:

将外源tut基因导入bgcn突变体并让此基因过表达,一段时间后,观察突变体的性状是否恢复;

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则说明tut基因与bgcn基因之间的关系为①。

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则说明tut基因与bgcn基因之间的关系为②。

后经多方面实验证据被证实tut基因与bgcn基因之间的关系为②,这为揭示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转化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制片具体流程为: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使用15%的盐酸能够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错误;分生区细胞不具有大液泡,C错误;细胞在解离过程中已死亡,因此显微镜下无法看到一个完整的细胞动态分裂过程,D正确。

故选D。

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对解离液成分及其作用理解不正确。

解离液中95%酒精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即杀死细胞,并保存细胞的生活状态,而不是解离细胞。

2[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从实验结果来看,低剂量组处理后,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最多,有丝分裂指数最高,表明该浓度促进细胞分裂,A项正确;有丝分裂指数越高,表明分裂能力越强,B项正确;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干扰,动物的分组应随机,且雌雄客半,C项正确:

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染色体的复制和着丝点的分裂,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使细胞分裂停止在后期,D项错误。

3[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PCNA浓度在DNA复制时期(S期)达到最高峰,随着DNA复制完毕,其浓度又下降,说明PCNA与DNA复制相关,即PCNA能促进DNA的复制。

DNA复制主要在细胞核进行,所以PCNA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由分析可知PCNA与染色体的平均分配无关,A错误;DNA复制主要在细胞核进行,而PCNA能促进DNA的复制,所以PCNA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B正确;PCNA浓度在DNA复制时期达到最高峰,随着DNA复制完毕,其浓度又下降,说明PCNA与DNA复制相关,C正确;细胞癌变后,细胞增殖加快,PCNA含量应升高,D正确。

4[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根据图形和题干信息分析,CDK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一直存在,在间期活性逐渐升高,分裂期活性逐渐下降;cyclin的含量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细胞分裂间期积累,分裂期消失.A、;CDK1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其活性下降是因为cyclinB在M期含量逐渐减少的原因,A错误.

B、CDK1持续保持较高活性的细胞,则细胞周期可能会一直处于分裂期,B错误;

C、图形分析可知cyclinB在S期开始合成,C错误

D、图中CDK1活性在S期开始升高,分裂期M活性逐渐下降,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可能具有促进染色质凝缩的作用,D正确;

5[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与未处理组相比,处理组中G1期和S期细胞的比例没有明显差异,但G2+M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多,这说明槲皮素可将该胃癌细胞的分裂阻断在G2或M期。

6[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选D三组实验中a峰细胞为分裂间期的G1期,可能有大量核糖体的增生(细胞器的增生在间期);a峰为G1期细胞,b峰可以为G2期细胞,二者都可以处于分裂间期,染色质松散分布在细胞核,都可能出现DNA解螺旋现象;G2和M期DNA含量为4/N分析图形可知:

与对照组相比,cdc2蛋白和鱼藤酮处理后处于G2和M期细胞比例都增加;a峰为G1期细胞,此时染色质松散分布在细胞核,b峰为G2和M期细胞,其中分裂期(M期)染色质呈染色体的状态,其中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更适合分析染色体组型

7[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

由于甲没有进行解离,所以细胞与细胞没有分离开来而重叠在一起;由于乙没有进行漂洗,解离液会与染色剂发生反应,导致染色效果不好,所以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由于丙取材是在根尖5~7mm处,此处已不是分生区,细胞不进行有丝分裂,所以染色质不会变成染色体,但操作过程正确,所以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细胞经过解离后已经死亡,因此不会观察到细胞板的形成过程,A错误;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其减数分裂发生在开花前,因此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可选用开放的豌豆花的花药作为实验材料,B正确;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没有分裂能力,C错误;菠菜叶下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D错误。

故选B。

9[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实验所用的琼脂小块上含有酚酞,NaOH和酚酞相遇,呈现紫红色,A不符合题意;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以琼脂块的大小表示细胞大小.B不符合题意;实验中测量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上NaOH扩散的深度相同,因此不可以用NaOH的扩散深度表示吸收速率,C符合題意;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比才可表示细胞吸收物质的速率.并反映出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与细胞物质运输速率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

(1)SMCDK2

(2)G0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3)G23

(4)714

[解析]细胞分裂分为:

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

分裂期(M期);G1期、s期和G2期共同组成间期。

细胞要连续经过G1→S→G2→M。

在一个细胞周期内,间期和有丝分裂期所占的时间相差较大,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5%~10%。

细胞经过一个细胞周期需要的时间要视细胞的类型而定。

DNA聚合酶催化DWA复制的过程,因此其作用于分裂间期中的S期:

纺锤体形成于有丝分裂前期,即期;根据表格分析可知细胞周期从G1期向S期过渡时,调控因子CDK2增多。

G1期如果缺少某些必需的营养成分(如必需氯基酸),细胞会终止其G1期的进程,则将不能进入s期,而是变成静息状态,细胞不生长,也不分化的G0期细胞;一旦补充了所缺少的成分后,细胞将回到G1期,这种调节可以避免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根据表格分析可知,CDK1出现于G2期,主要是促进G2期向期转换,若DNA损伤导致CDK1形成的复合物滞留在细胞质中,不能进入细胞核内发挥作用,阻止细胞进入下一时期,说明DNA损伤发生在发生在期,应该在3处进行检测。

根据题意分析,经常一次阻断,S期细胞立刻被抑制,则细胞至少停留在G1/S交界处,至多停留在S/G2交界处,前者通过7h达到后者,后者通过3+1+10=14h到达下一个周期的前者,因此若要是所有细胞均停留在G1/S交界处,第二次阻断应该在第一次洗去TdR之后7 h到14 h进行。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

(1)次级卵母细胞AB、ab、abCD、EF、EF

(2)AC

(3)丹参酮的浓度、培养时间正相关G1Bax(基因)

[解析]

(1)③着丝点分裂,无同源染色体,且为不均等分裂,故为次级卵母细胞。

大的一极形成卵细胞,基因型为aB,小的一极形成了极体,基因型为AB,结合图①可知:

另外两个极体的基因型均为ab。

①含有染色单体,对应CD段,②③无姐妹染色单体,对应EF段。

(2)基因型为XaXa(色盲女性)与XAY的夫妇,生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盲男孩,基因型为XaXaY。

很可能是母亲提供的卵细胞异常,为XaXa,可能是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或者父亲基因突变产生了XaY的精子,也可能产生该色盲患者。

图A表示初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该细胞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若分裂异常,则可能形成XaXa的卵细胞,A正确;图B是次级卵母细胞,其分裂形成的卵细胞是正常的Xa,B错误;C初级精母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且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可能会形成XaY的精子,与正常的卵细胞结合也会形成XaXaY色盲患者,C正确;D图均等分裂,是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不能产生卵细胞,也不能产生异常的精子,D错误。

故选AC。

(3)①实验中自变量是丹参酮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因变量是增殖率的变化。

由图可知,丹参酮的浓度越大,处理时间越长,增殖率越低,故丹参酮与对癌细胞的抑制呈正相关。

②离心结果显示,实验组Bax的表达量增加,G1期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

故推测丹参酮可能使细胞周期停留在G1期,丹参酮很可能通过促进癌细胞内Bax的表达来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

(1)③

(2)乙、丙

(3)次级精母细胞常

(4)着丝点分裂丙、丁

(5)铬离子能抑制细胞分裂,浓度越大抑制越强高浓度的铬离子抑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