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题库44论述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73415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题库44论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题库44论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题库44论述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题库44论述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题库44论述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题库44论述题.docx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题库44论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题库44论述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题库44论述题.docx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题库44论述题

7.论述税收和公债的挤出效应。

(清华大学2004研)

答:

(1)挤出效应指在政府支出增加时,会引起利率的提高,这样会减少私人支出。

所以原财政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一部分,甚至可能完全不起作用。

其发生机制是:

①政府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

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②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

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加。

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能挤占私人支出。

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

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

但在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之前,“挤出效应”并不明显,此时政府推行的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仍是有效的。

(2)“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其中,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性正相关。

在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最大,接近于1;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取决于政府开支引起利率上升的大小,此时挤出效应一般在0—1之间。

一般来说,从LM、IS曲线的斜率也可以判断挤出效应的大小。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政府收支变动(包括变动税率、政府购买和转移交付等)使IS曲线移动,从而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显然,从IS和LM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越平缓,表示投资对利率敏感度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

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映较敏感,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就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就是挤出效应较大,因此IS曲线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得国民收入增加较少。

而IS曲线较陡峭,说明私人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所以挤出效应较小。

当IS曲线不变时,当LM曲线斜率较大时,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较小,这意味着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较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结果使财政政策效果较小。

相反,当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较大(从而LM曲线较平坦)时,政府由于增加支出,即使向私人借了很多钱(通过出售公债),也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从而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很大影响,这样,政府增加支出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大。

1.假设政府考虑用两种扩张政策,一是直接增加财政支出,另一种是降低税率。

运用IS—LM模型和投资曲线,分析这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和投资的影响。

答:

增加财政支出和降低税率都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都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使利率和收入提高。

但对投资的影响却不同,因而在IS-LM图形上的表现也不相同,

(1)直接增加财政支出。

它使得投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如图4.22(a)投资曲线从I0右移到I1。

如果利率不变,则投资量增加

,即从I0增加到

但是,投资增加会相应地增加国民收入,IS曲线右移,在货币市场均衡保持不变(即LM曲线不变动)的条件下,利率必然上升,利率上升又会增加投资,使增加财政支出的投资增加量达不到

如图4.22(b)所示,IS曲线因投资需求增加而从IS0右移到IS1,结果使收入从Y0增加到Y1,利率从r0增加到r1。

在图4.22(a)中,实际的投资不是增加到I1,而是增加到

,因此只增加了I0I1。

(2)降低所得税。

降低所得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从而增加消费支出,这同样会使IS曲线右移。

假定右移情况也是图4.22(b)得到中的IS0到IS1,则收入和利率分别从Y0、r0上升到Y1、r1,因而投资得到抑制,投资量从

下降到I1。

这就是说,所得税率的降低虽然使消费、收入和利率都提高了,但投资却减少了。

图4.22IS-LM模型和投资曲线

3.试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

(西南财大2003研)

答:

(1)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一般而言,考察一国宏观经济活动水平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该国的国民收入。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动(包括变动税率、政府购买和转移交付等)使IS曲线移动,从而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显然,从IS和LM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2)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缓,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

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下面用IS-LM模型来分析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

①LM曲线不变,IS曲线变动。

在图4.6(a)、(b)中,假定LM曲线完全相同,并且起初的均衡收入Y0和利率r0也完全相同,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现在假定是增加一笔支出

G,则会使IS曲线右移到ISl,右移的距离是EE2,EE2为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乘积,即EE2=KG

G。

在图形上就是指收入应从Y0增加至Y3,Y0Y3=KG

G。

但实际上收入不可能增加到Y3,因为IS曲线向右上移动时,货币供给没有变化(即LM曲线不动)。

因此,无论是图4.6(a)还是图4.6(b),均衡利率都上升了,利率的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这就是所谓“挤出效应”。

由于存在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问题,因此新的均衡点只能处于E1,收入不可能从Y0增加到Y3,而只能分别增加到Yl和Y2。

图4.6财政政策效果因IS曲线的斜率而异

从图4.6可见,Y0Yl<Y0Y2,也就是图4.6(a)中表示的政策效果小于图4.6(b),原因在于图4.6(a)中IS曲线比较平缓,而图4.6(b)中IS曲线较陡峭。

IS曲线斜率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敏感度所决定,IS曲线越平缓,表示投资对利率敏感度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

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映较敏感,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就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就是挤出效应较大,因此IS曲线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得国民收入增加较少。

图4.6(a)中的Y1Y3即是由于利率上升而被挤出的私人投资所减少的国民收入,Y0Y1是这项财政政策带来的收入。

图4.6(b)中IS曲线较陡峭,说明私人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所以挤出效应较小,政策效果也较前者大。

②IS曲线不变,LM曲线变动。

图4.7中,假设IS曲线斜率相同,但LM曲线斜率不同,起初均衡收入Y0和利率r0都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增加支出

G,则它使IS右移到IS1,右移的距离E1E2即Y0Y3,Y0Y3是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乘积,但由于利率上升会产生“挤出效应”。

使国民收入实际分别只增加Y0Y1和Y0Y2。

图4.7财政政策效果因LM曲线的斜率而异

从图4.7可以看出,政府同样增加一笔支出,在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时,引起国民收入变化较小,也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小;而LM曲线较平坦时,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较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大。

其原因是:

当LM曲线斜率较大时,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较小,这意味着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较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结果使财政政策效果较小。

相反,当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较大(从而LM曲线较平坦)时,政府由于增加支出,即使向私人借了很多钱(通过出售公债),也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从而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很大影响,这样,政府增加支出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大。

2.试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

答:

(1)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通过调整财政收入与支出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一般而言,考察一国宏观经济活动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该国的国民收入。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政府收支变动(包括变动税率、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曲线移动,从而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显然从IS和LM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缓,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如下图所示:

图4-11                图4-12

(2)财政政策效果因IS曲线的斜率而异。

在上图中,假定LM曲线完全相同,并且起初的均衡收入Y0和利率r0也完全相同。

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假定是增加一笔支出△G,则会使IS曲线右移到IS1,右移的距离都是EE2。

EE2为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乘积,即EE2=KG·△G。

在图形上就是指收入应从Y0增加至Y3,Y0Y3=△Y=KG·△G。

但实际上收入不可能增加到Y3,因为如果要增加到Y3,则必须假定利率r0不上升。

可是,利率不可能不上升,因为IS曲线向右上移动时,国民收入增加了,因而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了,但货币供给没有变化(即LM曲线不移动),因而人们对于投机需求的货币必须减少,这就要求利率上升。

因此无论是左图还是右图,均衡利率都上升了。

利率的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这就是所谓“挤出效应”。

由于存在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问题,因此新的均衡点只能处于E1,收入不可能从Y0增加到Y3,而只能分别增加到Y1和Y2。

从上图可见,Y0Y1

IS曲线斜率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敏感度所决定。

IS曲线越平缓,表示投资对利率敏感度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

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敏感,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就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就是挤出效应越大。

因此IS曲线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得国民收入增加越少。

左图中的Y1Y3即是由于利率上升而被挤出的私人投资所减少的国民收入,Y0Y1是这项财政政策带来的收入。

上图中右图中IS曲线较陡峭,说明私人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所以挤出效应较小,政策效果也较前者大。

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因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

LM曲线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如下图所示:

       图4-13                 图4-14

(3)财政政策效果因LM曲线的斜率而异。

上图中,假设IS曲线相同,但LM曲线斜率不同,起初均衡收入Y0和利率r0都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增加支出△G,则它使IS右移到IS1,右移的距离EE2即Y0Y3,Y0Y3是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乘积,但由于利率上升会产生“挤出效应”,使国民收入实际分别只增加Y0Y1和Y0Y2。

从上图可以看出,政府同样增加一笔支出,在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时,引起国民收入变化较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小;而LM曲线较平坦时,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较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大。

其原因是:

当LM曲线斜率较大时,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较小,这意味着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较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结果使财政政策效果较小。

相反,当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性较大(从而LM曲线较平坦)时,政府增加支出,即使向私人借了很多钱(通过出售公债),也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从而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很大影响。

这样,政府增加支出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大。

以上说明了投资对利率敏感性和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性,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

此外,支出乘数也会影响政策效果。

这是因为支出乘数越大,对投资所引起的乘数效应越大,从而有较大的政策效果。

然而,如果经济处于投资对利率高度敏感,而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的状态,则即使支出乘数很大也无法使财政政策效果产生强有力的效果。

只有当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或利率上升对投资影响较小时,它才会对总需求有较强的效果。

3.假定政府考虑用这种紧缩政策:

一是取消投资津贴;二是增加所得税,用IS-LM曲线和投资需求曲线表示这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和投资的影响。

答:

取消投资津贴和增加所得税虽都属紧缩性财政政策,都会使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从而使利率和收入下降,但对投资的影响却不一样,因而在IS-LM图形上表现也不相同,见图4-15(a)(b)。

图4-15

(1)取消投资津贴。

取消投资津贴等于提高了投资成本,其直接影响是降低了投资需求,使投资需求曲线左移了,在图4-15(a)中,投资需求曲线从I0左移到I1,如果利率不变,则投资量要减少I1I0,即从I0减少到I1,然而,投资减少以后,国民收入要相应减少,IS曲线要左移,在货币市场均衡保持不变(即LM曲线不变动)条件下,利率必然下降(因为收入减少后货币交易需求必然减少,在货币供给不变时,利率必然下降),利率下降又会增加投资,使取消投资津贴以后的投资减少量达不到I1I0。

在图4-15(b)中,设IS曲线因投资需求下降而从IS0左移到IS1,结果使收入从y0降到y1,利率从r0降到r1,在图4-15(a)中,当利率将为h时,实际的投资就不是下降到I1,而是下降到

,因此少降低I1

的数额。

(2)增加所得税。

增加所得税会降低人们可支配收入水平,从而减少消费支出,这同样会使IS曲线左移。

假定左移情况也是图4-15(b)中的IS0到IS1,则收入和利率分别从Y0和r0降到Y1和r1,由于所得税提高并不会直接降低投资需求,因而投资需求曲线仍为I0,但是由于利率从r0降到r1,因而投资得到刺激,投资量从I0增加到

,这就是说,所得税提高虽然使消费、收入和利率都下降了,但投资却增加了。

1.论述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答:

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

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利用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济目的的宏观经济政策。

其特点是政府用行政预算来直接控制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调节国家的需求水平,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

从其内容上看,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前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税率,后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

从对经济发生作用的结果上看,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前者是指降低税率、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求,以降低失业率。

后者则包括提高税率、减少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此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

(1)财政政策的内容:

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两个方面构成,其中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而政府收入则包含税收和公债两个方面。

①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是一种实质性支出,有着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因而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

因此,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水平是政府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

②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虽然它所做的仅仅是通过政府将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但它是政府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总需求有很大的调节作用,因此,政府转移支付也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手段。

③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部分,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的、无偿的、固定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因此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正因为如此,税收也是政府财政政策的有力手段之一。

④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

政府公债的发行,一方面能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支,属于财政政策;另一方面又能对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扩张和紧缩起重要作用,影响货币的供给,从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

因此,公债也是政府的重要财政政策。

(2)财政政策的运用:

①改变政府购买水平。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应扩大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提高购买水平,如举办公共工程,刺激经济回升;反之,通货膨胀时,政府应缩小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降低购买水平,抑制经济膨胀。

②改变转移支付水平。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要增加福利费用,提高转移支付水平,刺激经济上升;反之,通货膨胀时,政府要减少社会福利费用,降低转移支付水平,以抑制经济膨胀。

③改变税率。

在财政收入中主要是税收,所得税占税收比重最大,改变税率主要是改变所得税税率。

衰退时减税,可增加总支出,是反经济衰退的办法。

通货膨胀时增税,可减少总开支,是反通货膨胀的办法。

④公债的发行。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发行公债,来增加财政赤字,增加政府财政支出,通过政府支出来拉动衰退的总需求,以刺激经济回升;在经济过热,发生通货膨胀时,政府发行公债,使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准备金减少,从而减少货币供给,以抑制通货膨胀,这也是货币政策中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货币供给以影响经济的一种操作形式。

4.试论凯恩斯主义与供给学派在财政政策上的分歧。

答:

(1)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凯恩斯主义强调需求管理的权衡性财政政策,是基于功能性预算理论,根据经济波动周期,通过政府收支调节总需求,以促使经济稳定增长的财政政策。

它的特点是“逆风行事”,即逆经济波动的风向行事:

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财政政策,在经济繁荣时实行紧缩财政政策。

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采取财政手段干预经济的政策有两类: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就是在经济衰退时,采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以扩大消费和投资,刺激总需求,最终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收入水平。

紧缩性财政政策就是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缩减政府支出、增加税收,以减少消费和投资,抑制总需求,最终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收入水平。

(2)供给学派的财政政策。

供给学派注重供给管理的供给性财政政策,强调应当通过减税、增加供给、提高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该理论认为凯恩斯主义需求导向的理论是错误的,以这一理论为依据制定的税收政策是本末倒置。

60年代以来经济“滞胀”的根源,不在需求原因,在于是缺乏利益刺激,导致供给不足。

利益刺激减弱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高税收政策。

政府的高税收政策是万恶之源,它导致生产率下降,逃税漏税,加剧通货膨胀,其结果不仅不会增加政府税收,还会减少政府税收。

因此,必须依靠市场机制,通过减税来刺激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供给增加,这样不仅有助于克服经济滞胀,还可以增加政府税收,实现经济增长。

(3)在政策主张上,供给学派不同于凯恩斯主义。

①减税:

但其减税政策不同于凯恩斯扩张政策的减税。

凯恩斯的减税是从需求效应出发,降低个人所得税的平均税率,重在提高低收入者的消费需求,增加总需求;而供给学派的减税,是从供给效应出发,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重在增加高收入者的储蓄和投资,增加总供给。

而且凯恩斯主义的减税,是从需求管理的角度,根据不同经济状况,“逆风行事”,交替采用减税和增税的权宜性措施;供给学派的减税,则是从增加总供给的角度,大规模、持久性的战略。

②削减政府支出:

供给学派主张在减税的同时,削减政府支出,主要是政府转移支付,即削减政府社会福利支出。

供给学派认为,根据凯恩斯主义扩大有效需求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会福利制度,增加了政府的支出和税收。

但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不仅不能使穷人摆脱贫穷,反而会使自愿失业增加,减少劳动供给。

所以应当削减社会福利支出,以促使人们努力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6.分析财政政策的效果与IS曲线及LM曲线的斜率之间的关系。

(华东师大2004研)

答:

(1)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一般而言,考察一国宏观经济活动水平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该国的国民收入。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果的大小是政府收支变动(包括变动税率、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曲线移动,从而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从IS和LM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2)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缓,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不同。

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

下面用IS-LM模型来分析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

①LM曲线不变,IS曲线变动。

在图4.7(a)、(b)中,假定LM曲线完全相同,并且初始的均衡收入Y0和利率r0也完全相同,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现在假定是增加一笔支出

G,则会使IS曲线右移到ISl,右移的距离是EE2,EE2为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乘积,即EE2=KG

G。

在图形上,收入应从Y0增加至Y3,Y0Y3=KG

G。

但实际上收入不可能增加到Y3,因为IS曲线向右上移动时,货币供给没有变化(即LM曲线不动)。

因此,无论是图4.7(a)还是图4.7(b),均衡利率都上升了。

利率的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这就是所谓“挤出效应”。

由于存在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问题,因此新的均衡点只能处于E1,收入不可能从Y0增加到Y3,而只能分别增加到Yl和Y2。

图4.7财政政策效果因IS曲线的斜率而异

从图4.7可见,Y0Yl<Y0Y2,也就是图4.7(a)中表示的政策效果小于图4.7(b),原因在于图4.7(a)中IS曲线比较平缓,而图4.7(b)中IS曲线较陡峭。

IS曲线斜率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敏感度所决定:

IS曲线越平缓,表示投资对利率敏感度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

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映较敏感,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就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挤出效应较大,因此IS曲线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得国民收入增加越少。

图4.7(a)中的Y1Y3即是由于利率上升而被挤出的私人投资所减少的国民收入,Y0Y1是这项财政政策带来的收入。

图4.7(b)中IS曲线较陡峭,说明私人投资对利率变动不敏感,所以挤出效应较小,政策效果也较前者大。

②IS曲线不变,LM曲线变动。

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因LM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不同。

LM曲线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如图4-8所示。

图4.8中,假设IS曲线斜率相同,但LM曲线斜率不同,初始均衡收入Y0和利率r0都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增加支出

G,它使IS右移到IS1,右移的距离E1E2即Y0Y3,Y0Y3是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乘积,但由于利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