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57951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6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昌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宜昌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宜昌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宜昌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宜昌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宜昌实习报告.docx

《宜昌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昌实习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宜昌实习报告.docx

宜昌实习报告

 

水文与地貌实习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习地点湖北宜昌

实习日期2012.10.26指导教师

实习成绩批阅时间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为了将《水文学》、《地貌学原理》的学习更好地用于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

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于10月26日一早出发,前往湖北省宜昌市进行实地考察学习。

希望通过此次野外实地考察,让我们对从课本中所学的知识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和了解,稳固教学成果,同时也学会一些外出实习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

具体如下:

〔1〕了解和掌握水文观测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

〔2〕通过对野外系列、典型的水文现象观察、认识、描述和分析,不仅获得感性认识,掌握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同时加深对本专业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专业性的思维与分析能力;

〔3〕通过野外实践锻炼,使学生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开阔眼界,激发专业兴趣,同时增强体质,适应野外工作环境。

总而言之,就是通过实践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培养并提高野外实地考察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一〕.水文站

1、简介

宜昌水文站创建于1946年,有系统水文观测资料始于1877年4月宜昌英制海关水位;1882年始有降水观测,1924年始有气温观测,1931年有流量观测;1946年5月,扬子江水利委员会设立宜昌水文站,其测验项目主要有水位、流量、含沙量测验,次年7月开始降水、蒸发量观测;1949年7月宜昌解放,宜昌市军管会正式接管宜昌水文站,当月移交湖北省人民政府水利局;1950年2月,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宜昌水文站调归长江委工程局领导。

从1951年到1964年,宜昌水文站先后更名为宜昌二等水文站、宜昌一等水文站、宜昌中心水文站、宜昌流量站、分属监利一等水文站、沙市水文分站、沙市水文总站、汉口水文总站管辖、1964年6月恢复宜昌水文站、1973年1月升格为宜昌水文实验站、直属长办水文处领导,仍保管宜昌水文站,1991年6月升为正科级单位;1994年8月,成立长江三峡水文资源勘测局后,宜昌水文站隶属常见三峡水文资源勘测局。

宜昌水文站位于长江干流上中游分界点,东经111º17',北纬30º42',控制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55%,是长江上中游的分界水文站,也属国家一类基本水文站。

为葛洲坝水电站和三峡水电站提供了便利。

实习的地点主要位于水文码头上,用吊绳索固定其具体位置。

2、降雨观测

降雨观测,又称降水量的测定,主要分为三种:

林外降雨的测定、林内降雨的测定、树干流的测定。

具体如下:

〔1〕林外降雨的测定方法和测定仪器:

用雨量计观测,主要仪器有雨量筒、虹吸式雨量计、翻斗式雨量计;

〔2〕林内降雨的测定方法和测定仪器:

网格法、受雨器法。

〔3〕树干流的测定:

用不透水的柔软材料作成槽状〔承接槽〕,螺旋形地环绕在树于基部,并用塑料管将树干茎流导入测量装置。

3、水位观测

水位观测,又称水位测定,其内容包括河床变化、流势、流向、分洪、冰情、水生植物、波浪、风向、风力、水面起伏度、水温和影响水位变化的其他因素。

水位观测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在量水堰体上安装的水尺上直接读取水位,另一种是用安装在探井上的水位计观测水位。

用于观测水位的水位计有浮子式、超声波式、压力式等种类。

其中,浮子式与超声波式需要安装在探井上,压力式水位计直接投入水中观测。

在水位观测的计算中,平均水位的计算相当重要。

如果一日内水位变化不大,或虽有变化但观测时距相等时,可以用算术平均法求得日平均水位;如果一日内水位变化较大,观测时距又不相等,可用面积包围法计算平均水位,即将一日0~24时的水位过程线所包围的面积除以24小时。

在宜昌水文站,我们看到了刻在水文站大楼墙壁上的历史上几次大水灾的最高水位线。

其中,这些水位线有明确记录和历史估测之分,年代越久远,估测难度越大,精度越小。

在墙壁上,我们可以看见历史最高水位线有59.50米,它是一八七零年七月二十日发生的历史悲剧的证明。

1870年〔清同治九年〕长江流域大洪水是以上游干流来水为主的特大洪水灾害,其灾情之重,损失之大,范围之广,为数百年所罕见,上游于流重庆至宜昌河段出现了数百年来最高洪水位,至今仍保持历史最高值的记录。

然而,墙壁上还有其他许多特大水灾的最高水位线,即使是最低的,也有55.73米之高,来自于一九五四年八月七日的大水灾。

1954年长江出现百年来罕见的流域性特大洪水,这年汛期,雨季来得早,暴雨过程频繁,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笼罩面积广,长江干支流洪水遭遇,枝城以下1800km河段最高水位全面超过历史最高记录。

宜昌水文站的水位观测为长江中下游防洪提供了有用的数据,为三峡,葛洲坝区水库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4、流量测定

流量测定需使用到的工具和仪器主要有流量测定仪。

流量测定仪是研究物质量变的科学,质量互变规律是事物联系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其测量对象已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管道液体,凡需掌握量变的地方都有流量测量的问题。

流量和压力、温度并列为三大检测参数。

对于一定的流体,只要知道这三个参数就可计算其具有的能量,在能量转换的测量中必须检测此三个参数。

流量测定还需要进行流量计算。

流量计算是根据测验断面及其断面流速测验结果进行的,常用方法有图解法、分析法及流速等值线法等。

图解法和流速等值线法只适用于多线多点的测流资料,而分析法却适用于各种方法的测流资料,应用广泛。

分析法依据相关公式通过垂线平均流速计算,部分面积〔平均流速、流量〕计算,断面面积、断面流量和断面平均流速计算以及相应水位计算等来求算流量。

量水堰是指设在渠道、水槽中用以量测水流流量的溢流堰,其结构有观测室、探井、堰体、引水墙、沉砂池、导水管、水尺等部分。

流量计算也可以根据量水堰的流量公式,利用观测到的水位直接进行计算。

5、浮标法测流

用浮标法测定流速的主要步骤如下:

〔1〕选择观测断面,对观测断面的要求是河道平直、通顺,水流平稳,断面稳定;

〔2〕在观测断面的上下游23-30米处分别选择上观测断面和下观测断面;

〔3〕在上观测断面上游10米左右处设浮标投放断面,在下观测断面处架设经纬仪,测流开始前需要对测流面进行测量;

〔4〕在浮标投放断面处投放浮标,当浮标到达上观测断面时开始计时,并在下观测断面处用经纬仪确定浮标在观测断面处的具体位置〔确定测深起点距〕,并确定测定水深,当浮标到达下观测断面时,停止计时,确定浮标从上观测断面到下观测断面所经历的时间,其中铅鱼的目的是固定浮标位置。

然后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公式——V=L〔上下观测断面间的距离〕/S〔浮标从上断面到下观测断面经历的时间〕,即可得出流速。

计算方法分别为:

〔1〕一点法——V=V0.6或V=k1V0.0(k1=0.84~0.87)或V=k2V0.2(k2=0.78~0.84);

〔2〕二点法——V=(V0.2+V0.6)/2;

〔3〕三点法——V=(V0.2+2V0.6+V0.8)/4;

〔4〕五点法——V=(V0.0+3V0.2+3V0.6+2V0.8+V1.0)/10

面对多种方法,我们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

6、参观各种水位计

水位计,又称为液位计或液面计,是显示锅筒或其他容器中水位的表计,自动测定并记录河流、湖泊和灌渠等水体水位的仪器。

按传感器原理可分为浮子式、跟踪式、压力式和反射式等类型。

水位记录方式主要有:

记录纸描述,数据显示或打字记录,穿孔纸带,磁带和固体电路储存等。

水位计的精确度一般在1~3厘米以内,中国制造的水位计的记录周期有1天、30天和90天等。

在宜昌水文站,我们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相继参观了各类水位计,并认真听取了其详细解说,同时也做了相关记录。

7、泥沙取样器

泥沙测验,泛指流域和水体中泥沙随水流运动的形式、数量及其演变过程的观察和测量,通常指河流的悬移质输沙率、推移质输沙率、河床质测定以及泥沙颗粒级配的分析。

泥沙取样器是用于泥沙颗粒分析的仪器,是测定泥沙样品的粒径及各粒径组的沙重占样品总重百分比的设备。

主要部分有:

〔1〕分析筛,由一组具有各种不同孔径的筛子组成,按筛孔孔径大小自上而下相互套合叠放。

它适用于分析粒径为0.1~100毫米的沙、砾和卵石样品;

〔2〕粒径计,是一长110厘米、内径4.0厘米的玻璃管,用于分析粒径为0.05~0.5毫米的泥沙样品。

与粒径计相类似的分析设备,尚有管径为2.1~10.0厘米,管长为120~180厘米的各种尺寸的可见积累管,用于分析粒径为0.05~2.0毫米的粗、细沙;

〔3〕吸管分析设备,适用于粒径小于0.1毫米及浓度为0.3~2.0%的泥沙颗粒分析;

〔4〕消光法分析仪,仪器由光学系统、沉降盒和记录显示仪等部分组成。

一般适于分析粒径小于0.05毫米和含量为0.05~0.1%的泥沙样品。

8、水文测验产品实验过程

首先需要上级下达任务书,待接到任务水文站负责人开始筹划测验任务书,接下来是仪器设备的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外业测量,不合格的必须停用。

外业测量也是如此,进行外业检验,不合格重新测量,合格后即可进行内业资料的整理计算,随后整理、审查,不合格再计算,合格后才可进行复审,复审通过的才能进行产品交付、归档,不合格需再次审查,直到正确。

9、水文站地貌:

河流地貌

〔1〕河流地貌概述:

河流的水流在流动过程中进行侵蚀,形成各种沟谷地貌,被侵蚀的物质沿沟谷向下游搬运并堆积,形成河漫滩、冲积扇和三角洲等堆积地貌。

凡由河流作用形成的地貌,称为河流地貌。

河流水流来自大气降水。

雨水降落到地表之后,一部分蒸发返回大气层,一部分被植物吸收,一部分渗透到土壤孔隙中或者岩石裂隙中成为地下水,剩下的沿地表流动,通过河流,最后汇入海洋。

有时地下水流出地表,补给河流;在高山高纬地区,融化的雪水也补给河流。

河流中的水流是地表水流最主要的形式。

河流水流受气候控制。

湿润气候区,河流终年保持一定流量,称为经常性流水的河流;干旱区或半干旱区,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沟谷中大部分时间无水,只在雨季时才有水流,称为暂时性流水的河流。

不管是经常性流水的河流,或是暂时性流水的河流,都能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只是它们的作用方式和强度不同而已。

因此,河流作用是塑造地貌最普遍、最活跃的外营力之一。

河谷形态极其多样。

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为谷底和谷坡两大部分。

谷底包括河床和河漫滩,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常有阶地发育。

谷坡与谷底的交界处,称为谷坡麓,谷坡与原始山坡或地面的交界处,称为谷肩,也称谷缘。

从河流纵剖面看,上游河谷狭窄,多瀑布,中游河谷较宽,发育河漫滩和阶地,下游河床坡度较小,河谷宽浅,多形成曲流和汊河,河口段形成三角洲和三角湾。

河流地貌的形成是内营力与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河流水流对地表有破坏作用,即为河流侵蚀作用,可分为冲蚀、磨蚀、溶蚀三种方式,同时按侵蚀方向又可分为下切侵蚀和旁蚀两种类型;河流水流在流动过程中携带大量泥沙和推动河底砾石移动的作用,称为河流搬运作用,分为推移、跃移、悬移三种方式;河流流水携带的泥沙,由于河床坡度减小、水量减少、泥沙增多或断面突然展宽等原因,搬运能力减弱而发生堆积的作用,就是河流堆积作用。

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组合差异,即塑造了不同的河流地貌。

河流的侵蚀、搬运、堆积三种作用是经常发生变化和更替的。

对一条河流来说,上游多以侵蚀作用为主,下游以堆积作用为主,不过在特殊条件下也可能发生相反的情况。

另外,在同一河段,侵蚀、搬运、堆积是同时进行的,例如弯曲河段在凹岸侵蚀,同时在凸岸堆积,其中也就必然有搬运。

〔2〕地貌类型:

按河流作用划分,河流地貌可分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两大类。

其中,河流侵蚀地貌主要包括河床侵蚀地貌、侵蚀阶地和谷坡等,河流堆积地貌则主要包括河床堆积地貌、河漫滩、堆积阶地、冲积平原、三角洲,以及大多数河口地貌。

宜昌水文站所处地段的长江边岸,河流边滩尚有发育,由于河岸陡峭,岩层坚硬,河漫滩较窄的因素,再加上此时正值深秋时节,长江汛洪尚未消退,因此导致河流边滩发育状况不甚明显。

河流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称为河漫滩。

平原河流河漫滩发育,较宽广,常在河床两侧分布,或者只分布于河流的凸岸。

山地河谷比较狭窄,洪水期水位高度较大,河漫滩的相对高度却比平原河流的河漫滩要高,宽度也较小。

在宽浅的河床中,水流常分汊,于是出现两股相对的横向环流,如果河床中部水流上升,便发生底沙堆积,在水下形成浅滩,称为河心浅滩。

随着河心浅滩的冲淤变化,浅滩会扩大或缩小,也会增高,如高出枯水位以上就成心滩,或称心滩式河漫滩。

河漫滩的发育取决于许多条件,如水文、植被、气候、地址和地形等。

具体表现为:

〔1〕水文条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洪水的上涨高度、持续时间和涨落水的速度;

〔2〕流域范围内的地面植被好坏影响地面侵蚀强度,从而影响河流的含沙量;

〔3〕不同气候区的河水水文状况和含沙量的变化都不相同;

〔4〕地质地形因素对河漫滩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流域范围内地面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差异。

在弯曲河道中,由于横向环流作用,凹岸形成深槽,凸岸形成边滩。

宜昌江滩正是长江三峡河段的凸岸所形成的边滩,在宜昌水文站附近地段,长江流经丘陵地区,边滩地貌显而易见。

〔二〕.三峡大坝

1、通航建筑物

我们的第一站是通航建筑物,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均位于左岸山体内。

永久船闸为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其工程规模居世界之最,号称“天下第一门”。

船闸上下落差达13米,船舶通过船闸要翻越40层楼房的高度,平均每级船闸的重量为840吨,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米〔长×宽×坎上最小水深〕,可通过万吨级船队,船通过五个闸门需要3小时。

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式,承船厢有效尺寸为120×18×3.5米,一次可通过一条3000吨的客货轮。

承船厢运行时总重量为11800吨,总提升力为6000牛顿。

在靠左岸岸坡设有一条单线一级临时船闸,满足施工期通航的需要,其闸室有效尺寸为240×24×4米。

枢纽主要建筑物的型式及总体布置,均经过专家们对各种可行性方案的多年比较和研究,并通过水力学、结构材料和泥沙等模型试验研究验证,绝对科学可靠。

水位变化〔阴影部分处〕闸首

2、坝顶

三峡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公里处,可由长江水运直达。

工程开工后,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8公里的准一级专用公路及坝下游4公里处的跨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坝区已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

三峡坝区总面积为15.28平方公里,分为施工区和总建筑面积54.6万平方为主的办公生活区。

办公生活区建有一座四星级饭店——三峡工程大酒店、三峡工程展览馆、三峡工程建设指挥中心、环保公园和现代化生活小区等。

未来的三峡坝区将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宏传的现代化工程与自然生态有机融合的佳境将呈现

在你眼前。

3、下游

〔1〕大坝。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全长2309.47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高181米。

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前缘总长483米,设有22个表孔和23个泄洪深孔,其中深孔进口高程90米,孔口尺寸为7×9米;表孔孔口宽8米,溢流堰顶高程158米,表孔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

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

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08米。

压力输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12.40米,采用钢衬钢筋混凝土联合受力的结构型式。

校核洪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立方米/秒;

〔2〕水电站。

三峡电站计划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和2台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

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安装26台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14台,右岸厂房12台。

水轮机为混流式,机组单机额定容量70万千瓦,合计额定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

2003年7月10日,左岸电站2号机组投产发电并移交三峡电厂,这是三峡工程第一个投产的机组。

2008年10月29日,右岸15号机组投产发电,是三峡水电站右岸电厂最后一台发电的机组。

三峡工程在设计时还为地下电站预留了扩容空间,右岸地下电站共安装6台机组,总容量为420万千瓦。

机组将于2010-2012年相继安装投产。

4、工程建筑

三峡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修建,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峡工程全部施工任务的工期安排分为三个阶段来完成,全部工期为17年。

第一阶段〔1993-1997年〕为施工准备及一期工程,施工需5年,以实现大江截流为标志;第二阶段〔1998-2003年〕为二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为标志;第三阶段〔2004-2009年〕为三期工程,施工需6年,以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全部完建为标志。

经国家正式批准的三峡工程初步设计静态总概算〔1993年5月末价格,不包括物价上涨及施工期贷款利息〕为900.9亿元。

其中枢纽工程投资500.9亿元,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费用400亿元。

三峡工程施工期长达17年,且其资金来源多元化,计入物价上涨及施工期贷款利息动态总投资,估算约为2039亿元。

近年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物价稳定、利率下调,预测三峡工程总投资不会超过1800亿元。

三峡工程建设资金来源采用多元化的方法筹集。

包括:

三峡工程建设基金,葛洲坝电厂发电收入,三峡电站施工期发电收入,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企业债券,国外出口信贷及商贷,股份化集资。

2003年5月5日,三峡至华东电网的输电线路开始运行,起讫点从湖北宜昌至江苏常州。

2003年6月1日,三峡水电站开始下闸蓄水。

2003年6月10日,水库蓄水至坝前水位135米,具备发电条件。

2003年6月16日,永久船闸开始通航。

2003年7月10日,左岸2号机组投产发电,是三峡水电站第一台发电的机组,同时是三峡水电站左岸电厂第一台发电的机组。

2003年10月15日,右岸电厂12台机组开标。

2003年11月18日,中国长江电力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募集资金用于收购三峡机组。

2003年11月22日,左岸1号机组投产发电,至此首批机组全部投产,标志着三峡水电站二期工程的目标全部实现。

2003年12月2日,三峡至南方电网的输电线路开始运行,起讫点从湖北宜昌至广东惠州。

2003年12月29日,三峡电源电站开工。

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主体工程全面竣工。

2006年6月6日,三峡大坝右岸上游围堰爆破工程在下午引爆,其爆破规模被称为“天下第一爆”。

2006年9月20日,三峡工程开始156米水位蓄水。

2006年10月27日,三峡水库坝上水位到达156米高程。

2007年6月11日,右岸22号机组投产发电,是三峡水电站右岸电厂第一台发电的机组,标志着三峡水电站三期工程开始发挥效益。

2008年10月29日,右岸15号机组投产发电,是三峡水电站右岸电厂最后一台发电的机组。

至此,三峡水电站26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2009年8月29日,国务院长江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枢纽工程验收组同意正常蓄水〔175米水位〕验收通过。

此为长江三峡三期枢纽工程最后一次验收。

2009年9月15日,利用秋汛涨水过程,2009年9月15日零点实验性蓄水启动,计划首次蓄至175米最终水位。

此后,工程防洪、发电、补水、航运等综合效应将全面发挥。

2010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水库试验性蓄水首次到达175米最终水位。

5、地貌形态:

河谷地貌

河谷地貌,是河谷形态及河谷内各种地貌类型的总称,是河流地貌的重要类型之一。

河谷是河水所流经的线状延伸的凹地,由河水侵蚀冲刷而成。

河谷是河流作用的产物,其形成与发展有大致有三种途径。

具体内容如下:

〔1〕下蚀作用加深河谷。

河谷形成的最初阶段,水流侵蚀相对高起的地方,侵蚀下来的物质堆积在低洼地区,这两种作用不断地进行,使谷底愈来愈低平;

〔2〕旁蚀作用促进谷坡剥蚀后退,使河谷拓宽。

谷坡苞蚀后退的过程包括坡面上的片蚀作用、沟壑侵蚀作用、块体崩落运动以及支流的旁蚀作用等;

〔3〕溯源侵蚀使河谷向上延伸,加长河谷;陆地抬升或海面下降使河流下蚀作用加强,延长河谷终端,加长河谷。

河谷的形成和发展还受到地壳构造运动的影响。

地壳上升,河流下蚀作用占优势,形成深切峡谷;地壳稳定或下沉,河流旁蚀作用占优势,河谷得以展宽,河漫滩发育。

如果地壳升降在时间上交替出现,河谷就发展成为阶梯状的复式河谷。

在长江三峡地区,有着许多典型的河谷地貌形态,如长江支流下牢溪、“三峡”之一西陵峡等。

以下是具体内容:

〔1〕下牢溪——“万里长江第一溪”

下牢溪位于长江西陵峡北岸的宜昌市夷陵区,发源于宜昌市夷陵区的牛坪垭,自北向南流经柏木坪、白马岭、覃家庙、姜家庙,至“长江三峡起始点”南津关注入长江,全长26.7公里,总面积139平方公里。

下牢溪清澈见底,碧澄如玉,溪流蜿蜒曲折入层峦叠嶂之中,两岸奇峰竟秀,翠林藏莺,繁花戏蝶,飞泉鸣琴,一步一景,幽静美妙,秀丽动人。

溪流两岸峰峦相峙,上合下开,河床由下而上逐渐变窄,地势险峻。

从下牢溪的地貌形态来看,属于“V”形谷,山高谷深,河流下切作用明显,是典型的山区河流峡谷地貌。

〔2〕西陵峡——“西陵山水天下佳”

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自上而下,共分为四段:

香溪宽谷、西陵峡上段宽谷、庙南宽谷和西陵峡下段峡谷。

西陵峡可谓大峡套小峡,峡中还有峡,如兵书宝剑峡、镇山峡、牛肝马肺峡、灯影峡等,峡岸有许多著名的溪、泉、石、洞。

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有新滩、崆岭滩等,这些险滩,有的是两岸山岩崩落而成,有的是上游砂石冲积所致,有的是岸边伸出的岩脉,有的是江底突起的礁石。

滩险处,水流如沸,泡漩翻滚,汹涌激荡,惊险万状。

但是,如今的西陵峡经整治后早已今非昔比,江中千帆奔驰,两岸橘林遍坡,黄绿相映,硕果累累,峡风阵阵,醉人心扉,奇险的景观与悠久的人文历史令海内外游客留连忘返。

西陵峡峡口位于宜昌市西郊地区,距离宜昌市中心有4公里,东起葛洲坝,西至三峡大坝,总面积为142平方公里,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

位于西陵峡口的南津关是长江上游和下游的分界点,因此,西陵峡口是长江由高山峡谷河段向宽阔平原河段过渡的重要隘口。

6、影响

三峡工程是中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更是世界之最,它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75米,总库容有393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平均宽度1.1公里,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

它兼具有防洪、抗旱、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在水文要素和水文效应等方面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防洪。

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就是防洪。

三峡水利枢纽是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其地理位置优越,可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

经三峡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或类似于1870年曾发生过的特大洪水,可配合荆江分洪等分蓄洪工程的运用,防止荆江河段两岸发生干堤溃决的消灭性灾害,减轻中下游洪灾损失和对武汉市的洪水威胁,并可为洞庭湖区的治理创造条件。

〔2〕航运。

三峡水库将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地段六百六十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

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

经水库调节,宜昌下游枯水季最小流量,可从现在的3000立方米/秒提高到5000立方米/秒以上,使长江中下游枯水季航运条件也得到较大的改善。

〔3〕气候调节。

但凡建设大坝都会对地区的局部气候起到调节的作用,如此浩大宏伟地三峡大坝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水分的蒸发,会使三峡地区的上空比较湿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