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4D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55025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F4D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DF4D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DF4D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DF4D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DF4D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F4D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docx

《DF4D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F4D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F4D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docx

DF4D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DF4D(全悬挂)型机车车轴超声波

探伤作业指导书

车轴超声波探伤作业指导书

编号:

版本:

201309

系统:

探伤

部件:

DF4D(全悬挂)型机车车轴

适用范围:

DF4D(全悬挂)型机车车轴小修时超声波探伤检测

作业工种:

探伤工

作业工装:

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2.5P20直探头、8°、12°小角度纵波探头TS-1(TS-1W)试块、车轴实物试块、2.5P14直探头、转轴装置、探头连线、油桶、钢笔、耦合剂、砂布、棉丝、油漆、毛刷、钢直尺300mm、2m钢卷尺、螺丝刀、函数计算器、钢笔、标记笔

作业材料:

红油漆、黄油漆、棉丝

编制依据:

1.铁路机车车轮管理办法(铁运〔2007〕128号)

2.铁路用无损检测材料技术条件(TB/T2047—2011)

3.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JB/T10061—99)

4.机车车辆车轴超声波检(TB/T1618—2001)

5.机车车轴技术条件(TB/T1027—91)

6.50钢车轴技术条件(TB/T2072—1989)

7.铁道车轮和轮箍超声波检验(TB/T2995—2000)

8.机车在役零部件无损检测(TB/T3256—2011)

9.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9445—2005)

注意事项:

1.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机车作好防溜措施,作业时专人进行安全防护。

2.工作前要认真检查所使用工具,严禁使用不合格工具。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序号

作业项目

工具及

材料

作业步骤

质量标准

备注

作业图示

1

探伤前准备

仪器探头、试块、

工具、工件

1.准备仪器、探头、探头线、试块、耦合剂、油桶、毛刷等。

2.用棉丝清除车轴实物对比试块端面的油污、锈蚀。

3.用油桶装好耦合剂,耦合剂采用抱轴油。

4.车轴实物对比试块端面均匀抹好耦合剂。

5.确认探伤仪器设备按规定检定校验合格。

1.超声波探头回波频率2~5MHz,超声波探头回波频率与标称频率误差小于等于10%。

2.仪器须符合《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JB/T10061-1999)规定;探头必须符合《机务系统无损检测设备、器材验收技术条件和测试方法》规定。

3.工件暴露基础金属面。

车轴端面、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6.3,用粗糙度样板比对。

4.TS-1试块B面为探测面,试块表面保持清洁,无锈迹、无油污,搬动时不许磕碰。

5.耦合剂应涂抹均匀。

 

2

纵波小角度探伤灵敏度校准

8°,12°小角度探头、车轴实物试块耦合剂、油桶、刷子、棉纱、钢直尺、钢卷尺

数字探伤仪

1.开机,仪器自检后,选择探伤方式为纵波探伤(小角度)。

2.根据本作业指导书1.1项选择探头,校准声速、零点及K值。

3.设置探测范围为1000mm。

4.设置报警闸门,并使人工缺陷(1mm锯口)回波处于闸门内,闸门高度设置为80%。

5.设置文件名并存盘。

纵波小角度

1.将选定探头置于车轴实物试块轴端探测面上(见图1),移动探头,找出试块压装部(镶入部)人工缺陷(1mm锯口)最高反射回波,固定探头。

2.调节仪器的增益量,使该反射回波为垂直刻度的80%。

3.确认存盘成功。

3

轴向透声检验灵敏度

2.5P20直探头、车轴实物试、耦合剂、油桶、刷子、棉纱、钢直尺、钢卷尺

1.开机自检,选择探伤方式为纵波探伤(直探头)。

2.设置探测范围为2500mm。

3.将2.5P20直探头置于TS—1试块的B面上,找出试块第十次底面最高反射回波。

4.设置报警闸门,使第十次底面回波处于闸门内(失波报警),闸门高度设置为90%。

5.设置文件名并存盘。

1.轴向透声检验灵敏度(TS—1试块)。

2.调节增益量,使第十次底面最高反射回波高度为90%后,增益12dB(端面已打顶针孔但未打螺孔车轴则增益9dB),另加耦合差增益4~6dB。

3.确认存盘成功。

4

贯透性有害缺陷(内部缺陷)探伤灵敏度校准

2.5P20直探头、TS-1试块、耦合剂、油桶、刷子、棉纱、钢直尺、钢卷尺

数字探伤仪

1.开机自检,选择探伤方式为纵波探伤(直探头)。

2.设置探测范围为2500mm。

3.将2.5P20直探头置于TS—1试块的B面上,找出试块第十次底面最高反射回波。

4.设置报警闸门,闸门高度设置80%。

5.设置文件名并存盘。

1.贯透性有害缺陷(内部缺陷)探伤灵敏度。

2.调节增益量,使第十次底面反射回波高度为80%后,增益9dB,另加耦合差增益4~6dB。

3.确认存盘成功。

5

贯透性有害缺陷探伤灵敏度校准

2.5P20直探头、车轴实物试块、耦合剂、油桶、刷子、棉纱、钢直尺、钢卷尺

数字探伤仪

1.开机,仪器自检后,选择探伤方式为纵波探伤。

2.设置探测范围为1200mm。

3.将2.5P20直探头置于车轴实物试块轴端探测面上(见右图),移动探头,找出距端面1155.5mm处人工缺陷(7mm锯口)最高反射回波,固定探头。

4.设置报警闸门,闸门高度设置为80%;

5.设置文件名并存盘。

1.调节仪器的增益量,使该反射回波为垂直刻度的80%。

2.确认存盘成功。

6

纵波小角度探伤

8°、12°小角度探头、耦合剂、油桶、刷子、棉纱、钢直尺、钢卷尺

数字探伤仪

1.根据本作业指导书选定的探头,调出相应的灵敏度工艺文件(灵敏度校准见2.2.1条)。

2.以车轴端面1/2R为中心半径的环形区域为探侧面,探头围绕顶锥孔作锯齿形移动时,应使探头中心线对准车轴顶锥孔。

纵波小角度探伤

1.若耦合良好且无缺陷,压装部内侧应有车轴轮座肩部、齿轮座及压痕线固定反射回波。

压装部接触不良时,齿轮座反射回波较小或没有反射回波,但有车轴轮座肩部的反射。

7

轴向透声检查

2.5P20直探头、耦合剂、油桶、刷子、棉纱、钢直尺、钢卷尺

数字探伤仪

1.调出透声检查工艺文件;

2.透声检查以车轴端面全部区域为探侧面,探头作锯齿形移动。

轴向透声检查

1.在车轴端面中心至1/2R区域外作透声检查时,移动探头,其底面回波变化应有规律性,如发现异常现象(如车轴横截面的变化,表层材质不正常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底面回波大幅变化),应用其他探伤方法验证。

8

贯透性有害缺陷检验

2.5P20直探头、耦合剂、油桶、刷子、棉纱、钢直尺、钢卷尺

数字探伤仪

1.调出贯透性有害缺陷检验工艺文件;

2.轴向探伤以车轴端面全部区域为探侧面,探头作锯齿形移动。

贯透性有害缺陷检验

1.对车轴压装部内部缺陷进行探伤时,探头应在车轴端面中心至1/2R区域内移动;

2.对车轴压装部较大疲劳缺陷进行探伤时,探头可在车轴端面中心至1/2R区域外移动。

9

工件处理

棉纱、红油漆、黄油漆、标示牌

探后处理

1.对于有缺陷车轴,应准确记录缺陷位置、大小、长度,根据缺陷情况确定车轴的处理意见。

2.对需监测使用的车轴按照监探程序处理。

1.合格品:

探伤完成后用黄色油漆在轴身中部标注超声波探伤标记“U”。

2.不合格品:

裂损部位用箭头进行示意标识,并用红色油漆在轴身标注“X”,已确认报废车轴须隔离放置。

10

仪器处理

棉纱

1.清洁设备仪器,并进行日常保养。

1.清洁探伤仪、探头、探头连线,保证探伤仪及配件性能良好,并按规定放置。

2.清洁试块,并抹上防锈油脂。

11

填写记录与报告

钢笔

1.按要求填写探伤记录、监探记录及裂损报告。

2.探伤检查结果须记录在轮对履历簿中。

1.探伤记录的填写应整齐、规范、(对缺陷位置、性质、大小、探伤结论和处置情况等、、缺陷的判定标准见本指导书第四项)、字迹清楚、签字齐全。

2.探伤完成后合格品用黄色油漆在轴身上标注超探标记“U”。

DF4D(全悬挂)型机车车轴超声波

探伤作业流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