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冶金循环经济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54033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西部冶金循环经济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西部冶金循环经济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西部冶金循环经济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西部冶金循环经济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西部冶金循环经济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西部冶金循环经济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1.docx

《中国西部冶金循环经济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西部冶金循环经济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西部冶金循环经济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1.docx

中国西部冶金循环经济综合利用产业基地规划和建设1

 

中国西部冶金循环经济综合利用

产业基地项目规划及建设

(讨论稿)

 

四川省冶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筹)

成都冶金实验厂有限公司

二0一二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

总论3

第二章:

项目规划建设的总体思想5

第三章:

项目概况9

一、项目建设背景9

二、项目战略定位和发展模式10

三、项目基本情况13

四、项目开发模式16

第四章:

项目规划17

一、指导思想17

二、基本原则18

三、功能设计19

四、空间布局20

第五章:

核心产业的建设24

一、核心产业建设的实施单位24

二、核心产业建设内容及所需场地24

三、核心产业工艺及其优势25

四、核心产业应用技术方案26

五、核心产业效益估算30

第六章、项目资金筹措31

第七章、项目效应33

第八章、项目实施保障条件36

第九章、设计、建设和营运单位简介39

 

第一章、总论

人类发展共同面临着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问题,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时代要求。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开发、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消费等融为一体,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社会经济活动的模式,是对传统经济模式“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式直线过程所产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根本变革。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节约资源能源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钢铁工业又是高物耗、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对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在当前国家对钢铁行业“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进行大力整治的形势下,成都市政府制定《成都市地方钢铁企业整合方案》,以成都冶金试验厂有限公司为牵头单位,成立“四川省冶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以大邑沙渠工业点为产业发展基地,以实现成都市钢铁产业提高集中度、提升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整合资源等目的。

本项目利用成都市地方钢铁企业重组整合的契机,以清洁冶炼生产为核心基础,以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以与城市和社会和谐共存为基本理念,以循环经济模式为总体思路,以绿色钢铁产业链为核心载体,全面应用高新技术,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在成都市工业集中发展点之一的大邑县沙渠镇建设中国西部以废钢利用和钒钢新材料为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项目)。

 

第二章项目规划建设的总体思想

本项目将以整体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为目标,以发展钢铁产业循环经济为宗旨,立足“两化融合”,突出特色、建设精品,力争将成都建设成为全国钢铁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以含钒钢铁为主的钢铁新材料基地。

一、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产业水平

并购重组是钢铁行业做强做大和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必由之路。

为加快战略性结构转变和提升行业竞争力,成都市地方钢铁企业的重组整合工作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本项目即其中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按照此次重组整合计划和总量替代原则,通过采取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小钢铁企业,优化存量、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技术水平的措施,示范基地项目的建设将承载整体重组整合工作约70%的产能指标,成为此次程度是钢铁行业重组整合工作的核心工程。

以基地新建的钢铁冶金核心项目完工投产后将形成年产优质钢材350万吨、高附加值特殊钢材200万吨,实现年产值约242亿元、税收约25亿元(含废钢增值税)。

二、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以及人类对生存环境的日益提高,钢铁行业面临越来越严格的资源、能源与环保要求,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钢铁工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本项目将以循环经济模式为总体思路,进一步拓展钢铁企业功能,使其不仅具有钢铁生产功能,而且还具有能源转换、社会部分大宗废弃物处理及为相关行业提供原料等功能,实现物质和能源的大、中、小循环,同时实现资源效益提高、原材料消耗降低、环境改善、钢铁产品成本降低、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的良性循环。

三、打造完整了绿色产业链

现代钢铁企业的竞争方式将演化为产业链竞争,为适应未来市场变化的趋势,本项目将在做强钢铁核心产业的同时,将产业链分别向上游和下游延伸,打造钢铁绿色产业链:

上游延伸计划:

在通过重组从而加强在市场采购行动中的一致性和有序性、提升对上游原材料议价能力的基础上,将上游废钢回收产业整合到钢铁产业链中,既可实现现有废钢回收行业的规范有序经营,又能为钢铁行业生产提供有力的原材料保障,还可以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打造循环经济、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下游延伸计划:

在整合区域市场有效资源的基础上,一方面努力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变,提高服务竞争力,建立长期、稳定、可靠的销售渠道,增强自主定价权,另一方面向下游贸易流通环节延伸产业链条,以合作、参股或控股等方式,进行现代钢铁物流产业园区的建设、运营,共同向服务化、电子化、金融化发展。

四、全面应用高新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水平直接着影响企业的竞争能力。

在本项目建设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水平,确保项目整体技术工艺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节能减排指标符合国家各项要求。

1、清洁生产技术

本项目炼钢技术采用“电炉—连铸—轧钢”短工艺流程,该工艺流程是目前世界钢铁行业的先进技术,无高炉污染,且采用的是全氧燃烧技术,基本上无二氧化碳及硫、氮化合物等废气排放,亦无废水排放,完全达到清洁生产标准。

项目还将同时应用以下节能减排新技术:

①电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

②废钢分拣预处理技术

③废钢预热技术

④连铸坯热送热装技术

⑤钢厂综合节能技术等。

2、新材料技术

钢铁市场的后产能竞争时代已经开启,市场竞争将从量转变到质,研发和生产高性能、低成本的特种钢铁产品,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将成为钢铁行业品种结构优化的主要任务之一。

本项目将在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及自主创新等手段,发挥成都市钢钒产品研发的资源和技术基础优势,研究开发钢铁新材料、新产品,并形成系列的自有知识产权。

3、信息技术(该项内容备选)

钢铁工业是流程工业,规模大、工序多、流程长、高能耗、高物耗、排放物量大,而信息技术为实现全面、实时、动态监测和管理各种资源提供了现代化手段。

在现代化钢铁企业的炼铁、炼钢、轧钢等工艺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和最优工艺控制,可以大大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改善环境。

本项目将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在生产制造、管理、物流等环节的应用,将信息及自动化技术与管理、工艺、流程相结合,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促进节能降耗、改进能源利用效率。

本项目将对生产经营和制造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和实时监控,尤其是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开发应用能源管控系统、环境污染监控系统。

同时加强产销系统或者ERP系统等应用,提高并保证产品质量,以销定产,以产定料,合理调配资源,提高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另外,利用设备管理系统对设备的检点维修状况进行动态管理,防止设备未及时检修造成资源能源的跑冒滴漏现象发生等等。

 

第三章项目概述

一、项目建设背景

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至今,已进入了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战略性结构转变和提升行业竞争力成为我国钢铁行业下一步发展的主旋律,而并购重组不仅是钢铁行业做强做大和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必由之路,也是全行业面临的当务之急。

我国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着手加快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目前主要国有钢企大都已经或者正在通过区域内或者跨区域的方式进行重组,民营钢企也逐步成为重组的目标,并将成为下一步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新特色。

成都是除攀西铁矿石资源产地外四川省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全省钢材集散地和最大的钢材消费市场,现有炼钢、热轧钢铁企业约46户(不含攀成钢),炼钢能力650万吨,轧钢能力520万吨,约占全省钢铁总产能的20%。

为将成都市钢铁行业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成都市地方钢铁企业在政府相关部门引导下,已主动开始进行重组整合工作。

本项目为成都市地方钢铁企业重组整合计划中最核心的建设项目,在承载原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工程的同时,还将成为今后成都市特种钢材研发、生产、供应的主基地,同时也是废钢铁、废旧机动车等社会大宗废弃资源再循环利用的钢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

该项目还将引进相关设备制造企业,配套技术中心、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服务设施,全面打造钢铁绿色产业链。

二、项目战略定位和发展模式

1、战略定位

(1)资源整合战略

首先,在通过对原有企业的重组整合实现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同时,有效利用现有企业的人才、技术、设备、矿产等资源,通过优化配置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成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

其次,有效整合废钢等再生资源,发展废旧钢铁回收、报废机动车拆卸分选行业,为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现代化电炉短流程炼钢核心产业提供可靠的原材料保障。

另外,有效整合现存企业中竞争力较强的以特种钢铁为原料的设备制造企业,延伸产业链,增加钢铁产品附加值,形成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提高产业规模效益。

(2)产品与技术开发战略

按照本报告总论中确定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方向,设立技术(研发)中心,立足我国西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的发展需求,采用引进吸收、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等多种模式,展开新产品与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整体提升成都市钢铁产业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行业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形成系列自主知识产权。

(3)市场战略

一方面,按照钢铁企业产品销售半径在500公里以内具有竞争力的市场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构建和完善钢铁产品的销售渠道,有序发展优质客户;另一方面,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变,与用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不断增强市场的稳定性。

同时,积极利用西部最大的大宗商品交易所—天府商品交易所成立的契机,力争在钢铁产品交易、物流服务、仓储监管等多个方面与其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未来市场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发展模式

本项目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总体发展模式,将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将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钢铁新品种等紧密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绿色钢铁冶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积极延伸产业链,通过整合废钢、报废机动车等再生资源行业,拓展和引进以特种钢铁为原料的设备制造业,真正实现基地钢铁行业的循环经济功能。

(1)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基础,以持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按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金属资源节约、能源高效利用、水资源节约、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以及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追求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最佳化。

发展具有市场潜力和比较优势的钢铁制造系统,延长产品生产链,生产高档次、高附加值的高精产品,以获取更高的资源利用价值和钢材使用价值,构建资源和能源节约、生产与管理高效、环境清洁的运行管理模式。

(2)循环经济目标

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消费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模式。

钢铁企业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在未来社会经济角色中应具备以下功能:

①钢铁产品制造功能

②能源转化功能

③社会部分大宗废弃物的处理一消纳功能

建设循环型企业的目标是“零排放”,实现物质和能源的大、中、小循环:

小循环----以铁素资源为核心的上下生产工序之间的循环;

中循环----各生产分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大循环----钢铁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和能循环。

本项目将按照以上功能目标和循环方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战略发展方向,在企业内部建立资源循环、能源循环、水循环、冶金渣和固体废弃物循环等循环体系的基础上,在废旧钢材的综合回收利用上探索出一条国内领先的产业发展方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循环经济模式。

(3)实施措施

在项目建设和运营的过程中,本项目将按照以下原则贯彻实施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

①减量化

通过大力推广应用大型化技术装备、先进的工艺技术、现代管理理念,最大限度降低燃料、原材料及各种资源消耗,从而降低生产过程中废渣、废料、废次材及污染物的产生,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减少排放、提高效益。

②再利用

首先,实现对含铁固体物的厂内循环利用,通过充分回收及利用钢铁厂生产过程中的铁素资源,使铁素资源得到100%利用。

其次,对非含铁资源循的所有固体废弃物实现综合利用,依据具体固体废弃物的特点,分别采取厂内循环利用和地区经济协作的方式进行有效处理。

第三,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压、余热、余气进行能源转化,最大限度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体现“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的现代新型工业化生产特征。

③再循环

一方面,通过整合废钢铁、废旧机车等上游资源,实现对社会废物钢铁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另一方面,实现钢铁厂废物的社会资源化,积极利用关联企业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无害化及再生产。

通过企业与社会资源大循环,使钢铁厂成为循环型社会的重要部分。

三、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中国西部冶金循环经济综合利用产业基地

2、项目组织业态:

(1)核心及主导产业:

A、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现代化电炉短流程炼钢核心产业;

B、以高强度建筑用钢、特种钢铁和钢钒新材料为原料的设备制造产业。

C、特种钢材深加工企业

(2)配套产业:

A、现代化废钢加工配送基地;

B、现代化报废机动车拆卸、分选中心,废旧电子、电器、电池拆卸、分选中心;

C、现代钢铁仓储物流园区;

D、钢铁类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3)综合服务产业:

A、生活配套服务区;

B、商务配套服务区;

C、技术(研发)中心;

D、能源管理中心。

3、项目建设区域(待选择):

(1)成都市大邑县沙渠工业园;

(2)成都市其他县级区域具备较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能源基础的地域。

4、项目用地规模:

按照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的上下游业态组织及其配套服务、公共设施建设等要素,预计项目首期用地规模约4平方公里,即6000亩左右。

考虑到产业集聚效应,在基地产业未来的发展规划上,对产业基地的拓展可考虑留有发展空间,总体规划可达到6—10平方公里。

首期项目用地规划:

(1)核心、主导产业以及配套产业用地约4200亩;

(2)综合服务配套商务和住宅用地1200亩;

(3)道路、绿化、公用设施用地约600亩。

5、项目开发周期

项目建设采取滚动开发、逐步实施,计划分三个阶段在五年内完成。

建设中按照基地核心产业的建设进度和引入上下游产业的情况,同步进行住宅、商业服务等设施的建设,为基地后援生活服务和商品贸易服务提供保障。

(1)2013年月~2015年月为一期,完成核心炼钢企业的主体建设;

(2)2015年月~2016年月为二期,完成部分设备制造生产企业招商入驻以及物流体系和废钢加工基地的建设,并启动综合服务产业项目的建设;

(3)2016年月~2017年月为三期,按项目规划完成整体建设和投产。

6、项目投资估算:

(不含土地购置费和道路、绿化、公用设施等由政府负责的工程投资)

预计项目总投资约194亿元,其中

(1)核心冶炼产业占地2000亩,投资约130亿元;

(2)设备制造产业项目占地1200亩,投资约24亿元;

(3)废旧钢材、电子、电器等资源化利用产业占地600亩,投资约7.2亿元;

(4)仓储物流及交易市场占地400亩,投资约2.8亿元;

(5)生活及商务配套设施占地1200亩,投资约30亿元

四、项目开发模式

“中国西部钢铁冶炼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的项目开发采取“政府主导、合作开发、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的模式。

即:

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制订相关产业政策支持、税收政策优惠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等条件,营造基地工业地产项目所具备的独特优势,为基地核心产业引入上下游生产型企业创造较好的投资环境;在核心企业入驻且占主导的前提下,核心企业或者基地营运商借助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强大的凝聚力与号召力,通过土地出让、项目租售、合资、合营等多种方式的市场运作,引进相关企业的聚集,实现整个产业链的集成和提高。

 

 

第四章、项目规划

根据区域发展背景和地段区位条件,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规划坚持从现实出发、变通创新,追求特色,在空间结构的塑造和用地布局的完整,强调节约用地和基础设施的合理投入,优化规划编制成果的指标体系,注重基地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以实现一个具有循环经济特色、环境优美、用地合理、管理科学的现代钢铁生产以及上下游产品综合利用的产业集聚区。

一、规划思想

1、协调统一、合理结合: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生态循环经济产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现代生产设备工艺水平、提高经济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2、科学布局、综合开发:

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以实施绿色冶炼工艺为宗旨,发展高强度建筑用钢、特种钢生产和钢铁深加企业为核心和主导,规划合理布局冶炼、加工、仓储、居住、服务、公共设施用地,协调健康的开发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

3、统一规划、分步建设:

规划充分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

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规划有较强的弹性和应变力,有利于滚动开发,达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获效一片。

4、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基地系循环经济利用的综合性园区,生态环保是其规划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在生产、物流、商贸、生活居家等各环节应大力提倡创建生态型循环经济工业园,从选址、建设、及“三废”的排放,都应得到合理组织和处理。

二、规划原则

1、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

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保持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

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对局部地区景观和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以及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

2、生态效率原则:

在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全面实施清洁生产。

通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产品交换,降低基地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

贯彻“减量第一”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3、生命周期原则:

加强废钢等原材料进入基地前以及基地内制造业废循环利用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

鼓励生产和提供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对环境少害、无害和使用中安全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可以再循环、再使用和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和服务。

4、区域发展原则:

尽可能将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与乡镇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通过培训和教育计划、工业开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等,加强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与乡镇、社区间的联系。

将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

5、高科技、高效益原则:

大力采用现代绿色冶炼和制造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佳平衡。

三、规划功能

钢铁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根据其产业链和增值服务等要素主要由如下不同组织形态和功能的企业构成:

  

1、基地核心产业——指以现代化短流程工艺炼钢的绿色冶炼生产企业,包括普钢生产和特种钢材生产企业和特种钢材深加工企业;

2、基地主导产业——以冶炼企业生产的普钢、特种钢材为原材料的建材加工企业以及为汽车、机械生产配套的设备制造企业;

3、废钢加工配送基地——废钢等再生资源的收购、储备和加工基地,为核心产业冶炼生产提供原料服务;

4、现代化报废机动车、电子、电器、电池拆卸、分选中心——承接成都市区域内报废机动车、电子、电器等废旧物品拆卸及分选,形成钢铁冶炼生产特别是特种钢材冶炼原料的重要来源。

5、仓储、物流中心——为基地上下游企业间生产所需原料和产品流动以及终端产品流向全国市场提供必要的仓储和运输服务。

6、生活配套服务区——钢铁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建成投产后,上中下有产业的聚集以及第三方服务的兴起,会带来大约四万左右的人口增长,由此,需要居住、医院、学校、银行、购物、交通、服务业等生活配套区建设;

7、其他商务配套服务企业:

   a、电子商务中心及其服务企业    

 b、从事法律顾问与服务的企业;

     c、从事金融信贷与服务的企业;

     d、;从事技术服务与人才培训的企业或机构;

f、从事产品质量管理监督与服务的企业

四、空间布局

钢铁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是一个以冶炼产业为循环基础,连贯上下游产业,形成基地内物资循环、综合利用的高效利用、高效转换的“资源——产品——资源再生”闭环反馈式循环体系。

基地的建设和运行,以期实现“最佳化生产、最适度的消费、最少量的废弃”,倡导一种与环境、社会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

1、“线形发展,网络布局”的整体结构。

  循环经济产业基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要尽可能符合市场运作规律,基地内部各功能组团均需有比较的区位优势。

在保证一定纵深建设的情况下,既有利于实现基地的阶段性建设和有机生长,又要利于保持空间结构的完整和不同种类型的生产企业之间的联系。

  为了高效利用土地,基地规划要统一管线铺设,在地形允许的情况下,交通道路尽量采用方格式布局,这样使得街廓和地块的形状比较规整,与街道的连接相对便利,而且相对区位的相同用途的地块在地价上差别较小,在经济上比较容易体现公平分配的原则,方便了土地的买卖、批租和开发利用,也有利于用地规划控制和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有关城市形态的研究,结合冶炼行业以及中小型机械加工企业投资和发展调查,我们认为基地内部街廓尺度以400米―600米为宜,该尺度的街廓被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地块时,可以适合一般投资的厂区建设规模,同时保证周边有便利的交通。

如果在未来出现投资大户,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合并小地块,以满足使用要求。

道路过密,街廓太小,会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道路过稀,街廓过大,细分地块较大,不利于节约土地。

2、“功能突出、动静分离”的建设

基地用地在空间上划分为三大区域,因此,我们设计了“生产区、仓储物流区、商务生活区、”的动静分离建设的模式,基地道路规划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采用方格网路形式。

基地按工业综合园区的标准进行设计规划,勾勒了一般工业用地、企业服务用地、绿化用地和公建用地的框架,布局显示各功能区域独立而不失整体,各功能部分规划建设分近期方案和远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