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41903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建设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建设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建设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建设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史.docx

《建设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史.docx

建设史

一、绘图题

1、《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                    2、汉长安城平面图

3、曹魏邺城平面图                        4、隋唐长安城平面图

5、北宋东京城平面图                      6、元大都平面图

7、明清北京城平面图                      8、从辽南京到明清北京的城址变迁示意图

二、名词、术语

1、王城规划              2、三朝五门

3、汉长安城              4、曹魏邺城

5、隋唐长安城              6、北宋东京城

7、元大都                8、明清北京城

9、《平江图》              10、子城——罗城制度

11、里坊制                12、御街

13、瓮城                14、一道三涂

三、论述题

1、《考工记》营国制度的内容

《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说明周代王城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并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有一定的影响;主要制度:

城邑建设体制/礼制的营建制度/三级城邑规划制度/王城规划制度/具体营建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城市主体规划结构/礼制的建设规划秩序/经纬涂制的干道网系统/井田网格系统的规划方法

2、营国制度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中的承袭

3、《管子》的城市建设思想及其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中的体现

管仲,主张“因天材,就地利”,按城市大小、居民多少为标准划分城市等级;关于选址——“高勿近阜而用水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关于居住区分布——普通人和农民靠近门,方便出城农耕,相同近似功能分布在一处。

《管子》在历史上最早以系统的观点论述了城市营建问题,形成了较务实的城市营建思想体系。

他的城市营建思想较之《周礼.考工记》营国制度来说有显著差异和较大的进步,突破了《周礼.考工记》营国制度中封建礼法等级至上的桎梏,更加着重于从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诸方面来探索城市营建方法。

这种观点对后世的城市营建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4、“择中论”与“因势论”思想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指导意义

择中立国的思想是先秦时期都城选址的一条重要原则。

都城的主要作用是统治和控制全国的疆土,只有达到这样的目的,王朝或政权才能长治久安。

在古代交通路线和交通工具都不发达的情况下,国都位于疆域的中心,有利于形成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因势论是管子关于城市选址的一个重要思想。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

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管子·乘马》

5、曹魏邺城的规划特点

a.城市位置:

邺城位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20公里处,南据安阳18公里。

它北临漳河,南望广漠无垠的大平原,使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黄河下游经济文化的中心;

b. 规模形状:

邺城北有山,南有河,故为东西横向的长方形;

c. 城市布局:

用一条东西干道将全城划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半部略大于南半部。

北半部相当于内城,内有宫室、官署、戚里和苑囿,南半部相当于郭城,包括里坊、衙署、市场、手工作坊等,原因是与北方广大部分少数民族通商互市,同时要保证宫城的安全;2城有七门,七门都有大道通入城内;北半部分分为三区,中去是宫殿区,东区是贵族居住的地区“戚里”,西区为内苑;南半部被南墙三成门内的南北大街分割为四区,布置居住的里坊、市和军营;自南半部中阳门大道北抵宫门,正对宫中听政殿一组建筑,形成全城的南北轴线。

在这条街两侧建主要官署。

d. 建筑组成:

宫殿区分为左右并列的两组宫殿建筑群,分别为礼仪性的大朝和日常政务的常明,大朝居中,原因是自汉代以来中央集权逐渐加深,常明成为中央权利运作的真正所在,故与礼仪性的大朝并列;内苑名为铜雀园,其中有三座著名的亭台建筑(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铜雀台居中,因此又称中台。

金虎台在南,冰井台在北,合称“三台”,位于城市的西北角。

e. 城市设施:

城墙土筑,基宽15-18米;邺城内建有完善的饮水渠道;注重人居环境,辟有若干个大型苑囿,植被遍地,树木参天。

6、邺城制度对古代城市布局的影响。

f. 地位影响:

邺城布局统一规整,改变了此前都城的不规则格局,第一次在城市中实现了南北中轴线,既吸收了营国制度的合理之处,又突破了营国制度的樊篱;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从实践上吸取了《管子》因势论的思想。

“于广川之上”、“是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城内功能分区明确,给类建筑均衡对称,分布合理。

宫门前丁字形御街突出了大朝的气势,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邺城的成功被制度化了,被称作邺城制度,在中国城市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此后的中国城市规划以至周边国家的城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前承秦汉,后启隋唐”。

7、汉长安城的布局特点

a.城市选址:

遗址西安北郊台地上:

南倚龙首原,北濒渭河,西临氵橘河,东近灞浐。

b.丰城之说:

“城南为南丰,北为北丰形”(沿等高线修筑,减少土方量,争取城区面积,获得同一水平轮高度廓线的最佳视觉效果)其理不然,因地制宜罢了。

c.宫室区:

1)非“则中立宫”,有南北轴线;2)城内地势南高北低,皇宫占全城2/3处高处,安全且发挥高台建筑艺术效果;3)未央宫平面近方形,固筑宫墙,宽约8m,宫城四面各辟一座宫门,北部集中分布有中央或皇室的文化性建筑;4)长乐宫又称东宫,平面不甚规整;5)桂宫是汉武帝使得后妃之宫;6)北宫是祭祀神君处,亦是宫廷斗争失败被软禁的后妃住处;7)明光宫,汉武帝为千名宫女而筑。

d.集市区:

东市、西市是主要市场,位城内西北部,四周筑墙,各有两条东西和南北道,贯通全市形成井字形。

近渭水布置利于货物运输与交通往来。

e.居住区:

1)按“仕者近宫,工商近市”布局,权贵则居城中及北临宫地段;2)一般居民闾里集中于城之东北角,各户不得直接对街开门,封闭管理,亦有相当多闾里分布在城外。

f.园林区:

1)建章宫内的太液池,为历代宫城、皇城之池所沿用;2)汉长安城西南部之禁苑——-上林苑可客“千乘万骑”,号称300里有宫观70余座苑囿36处。

昆明池为其中楼观分布最为集中的之处之一,约10平方公里,遗址旁有汉代牛郎、织女雕像;3)甘泉宫,皇室避暑胜地,其建筑规模形制依照宫室。

g.手工业区:

官府各门类的手工业作坊散步在城郭内外,都是分专业划区,大致采取环绕宫廷区布置的传统格局。

交换经济发达,城内民间手工业作坊多集结在坊北市民闾里附近,以利供销。

h.礼制建筑区:

1)社稷,遗址位于南郊礼制建筑群最西部,长方形夯土台,固筑围墙;2)宗庙,社稷遗址以东,由12座建筑组成,其中11座围成一个院子,1400m见方,可能为“主莽九庙”遗址;3)辟雍,汉长安城东南部,由中心建筑、围墙、四门、围墙四隅的曲尺形建筑和辟雍周围寰水沟组成。

i.道路:

1)沿用传统经纬涂制,迂?

城市形制而作适当安排;2)十二城门中有8座城门各对一条笔直大街通往城里,即“八街九陌”,一般宽45m,安门大街宽约55m,其间有两条排水沟将大街分为平行的三股道——“一道三涂”,中股道即“驰道”;3)城内侧沿城垣有一周环城道路,宽约35m,守城卫兵专用道;4)长安城还建设了一套悬栋飞阁的空间交通系统——复道网,又称阁道或辇道,各宫之间均有复道相联。

长安城的空间以巨大的体量,表达了一种尊严和需要,尤其宫城以“高、多、大”显示了当时人的审美观、社会意识形态与建筑技术的结合。

巨大的体量是城镇建筑艺术与其它艺术在感染方式上的一个大不同。

古代的人从自然界的高山大川、崇树巨石中体验到超人的体量所含蓄的崇高,从雷雹闪电、狂涛流火中感受了超人力量所包藏的恐惧。

他们把这样的体验移植到建筑中、城市中,于是巨大的体量就转化成尊严和神圣。

马克思曾说过:

“巨大的形象震憾人心,叫人吃惊……精神在物质的重量下感到压抑,而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始点”。

秦汉时期城市空间艺术,表现了广阔无垠的宇宙意识,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精神。

8、隋唐长安城规划的成就

a. 迁都施工:

开皇二年(582)六月下诏营新都,不过十个月光景。

原因一:

主要由于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容易拆卸搬迁再建于新址,而此次迁移距离不过二、三十里范围,易于成功;另一方面,则是规划明确,组织工作得有条不紊,预先明确测量定位,加以标志,各个建筑组群如宫殿寺观署衙第宅乃至居民坊市均各分地段,分兵齐进;目标明确,秩序井然,方能高速度建设。

大兴城的建设是世界城市建设史上一次真正的奇迹,标志着当时中国的高度文化水平。

b. 总体布局:

置宫城于北部中央而官署坊市于南,宫城北垣与京城北垣重合;受到当时已常用于州郡级城市的“子城——罗城”制度的影响(子城——统治机构;罗城——公共部分);中轴线(天街)把大兴城分为对称的东西两部分。

c. 道路系统:

全城以14x11条街道纵横相交相成方格网状道路系统;城东、南、西三面各辟三座城门,对应着全城六条主要干道,合称“六街”;皇城正门朱雀门所值中央大街,称朱雀大街或称天街,宽达147米;土路面,雨天泥泞。

d. 宫城皇城:

太极宫(隋大兴宫),2.7倍紫禁城,前朝后寝;“三朝五门”,《周礼》有三朝五门的记载,三朝就是外朝、治朝和燕朝,分别用以处理特殊政务、重大政务和日常政务。

大明宫:

宣政殿为界,南为矩形,北为梯形,是紫禁城的4.8倍,含元殿内可俯瞰长安城,南望与慈恩寺大雁塔相对,仿太极宫,分朝区、寝区、后苑;兴庆宫:

因建宫,其周围诸坊和东市都受影响,不再规整如前;大同殿:

面阔13开间,正殿,位于次要轴线上;兴庆宫虽号称南内,实为离宫;皇城:

被东西向街一条,南北向街三条划分为3块,“左祖右社”分别在东南角,西南角;玄武门之变——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

e. 里坊形态:

长安的坊是封闭的居住区,里坊规模——内部小径称为“坊曲”,弯弯曲曲,自发生成,宽2米;里坊制——皇城以南朱雀大街两侧的四列小坊,设有东西两门和东西向街一条;其余的坊都设有东西南北四门和十字街贯通,坊内分成四个小区,每区又有十字形小巷,小巷在当时称为“曲”。

*规划布局——性质规模:

三重城(皇城、宫城、廓城),占地83平方公里,加大明宫87平方公里;内城规划要点:

三朝的朝廷制度的确定/集中中央公署的皇城制度的创设/宫城皇城与居民区市区相隔离;道路系统:

宫前横街/丹凤门大街/朱雀大街/通往全兴门及春明门大街/其它干道;坊里:

朱雀大街两侧四街坊/皇城两侧六街坊;市肆:

东市西市;水系及绿化

规划特点——集成了古代的城规的传统,平面布局方正规整;城规布局上“宫殿与居民作相参”,意图明确;具有严密的计划和先进的测量技术;表现了一定的风水迷信思想。

9、隋唐长安城规划的局限

a. 阻碍交通——内城居北部中央,在城北38.5%的范围内隔绝了城市的东西交通;

b. 忽视地形——对称的方格网规划构图,完全没考虑竖向地形,而长安城内有六条岗坡及相间低地(东南角地势高);

c. 规模偏大——规模脱离实际,造成城内空旷地段存在,伸缩调整的余地小;

d. 市场集中——市场过于集中,服务半径过大,不能满足大量里坊的商业需求,东西市都临近皇城和宫城,这只能说明其贸易活动主要是为皇室贵族和官僚集体服务的,而西市的繁荣,又以“胡商”最为著名。

胡商所经营者多为珠宝珍贵,非寻常百姓可问津。

为文人称道的平康里(坊),即青楼,恰好就紧挨着皇城。

看来在古代中国,色情业只有紧紧傍上权贵才能昌盛,早已成为铁定的法则。

e. 里坊僵化——皇城正南的四列三十六坊,因为向北正对皇城和宫城,建筑者认为“北出即损断地脉”,“不欲开北街泄气,以冲城阙”(《长安志.唐京城》),所以只开东西二门,不像其他坊四面开门。

少开两门两街,必然会对坊内居民造成不便。

所有坊里,除三品以上高官权贵住宅可由坊中临街开门外,其余人等一律向坊内开门,不得直通街衢,更是使坊内居民生活受到诸多障碍。

但是,无论你在生活上有多么大的不便,你只能对有幸住在首都感恩戴德,而绝不能对绕着圈儿走路有所怨言。

那些“盲流”之类,更不可能随便“流窜”到这一“首善之区”。

10、试对汉长安和唐长安作比较。

11.北宋东京城的城市布局特点

a. 宫城居中,多重城垣环套,城市干道为以宫城为中心向四周伸展。

b. 以宫城和御街形成城市中轴线,宫城位居城市中心,城南御街拓宽形成宫城前广场,御街西边设“千步廊”布列官署,突出宫城的中心地位,并强化御街的中轴线地位。

c. 开放的街市和各类集市代替了唐代的集中市制,形成遍布全城的商业网,在主要交通干道和宫城附近发展成中心商业区。

符合新型城市经济规律。

d. 改革旧坊制,以街巷式的开放居住区代替旧的里坊制。

虽然几次试图恢复旧坊制,但终因违背经济发展规律而一再失败最终形成开放的街巷居住区。

e. 城市内部街道空间的变化。

由坊墙、市墙隔离出来的封闭的街道空间,转变为由各种行业店铺和居民住宅构成的开放型街道空间。

f. 改变旧的城市分区规划。

12. 北宋东京城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13.平江城的城市布局特点

a. 地理环境与城市选址:

春秋阖闾城——今日苏州,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南邻太湖,四面环水,河流湖泊众多,水网密布。

大运河绕城而过,平江成了南北航运的重要枢纽,是东南水乡物资交流的集散地。

城市周围具有富足的农业生产,城外多山。

b. 历史沿革:

春秋吴王阖闾于即位之初命伍子胥主持修筑吴城;越国灭吴,楚威王伐越,尽取吴地,封吴地予其相国春申君,春申君在子城内修宫殿、仓库,又在外城开凿了纵横交错的河道,这些工程构成了以后的城市基本格局;东晋、南朝佛、道教兴盛,寺观宫痷约计107处,出现最早的私家园林;唐代集中设东西两市,后1922年,钱氏为加强防务,重修苏州城池,首次以砖筑城,里外有深濠。

c. 城市形制:

平江城有内、外两重城垣,分别是外城(或称大城)和子城(又称府城);达成内外设两层护城河,乃古代城市少见之例。

史称平江城“壕堑深阔”,其外城河宽约40丈,本系运河。

因土城年久失修,后来重筑时就地取土,故成内濠;平江图中外城门只开五座,各门皆为水陆两门;城墙外城上马面计60余座。

上宽是底宽的2/3,马面必须长且密,这样利于防守,使敌人难以接近城墙。

d. 平面布局:

平江城平面为略有变化的长方形,古称“亚”字形;平江城外城的东北、西北转交均抹角,西南向外凸出成弧形,东南角又是工整的直角形。

原因是城北护城河水流湍急,城墙抹角后变直角为钝角,对排水和行船都有利,并且可避免急流冲毁河堤;平江城西南多山,地势较高,又接近太湖,一旦山洪暴发,水势凶猛,容易冲到城中造成水灾。

为避免洪水冲灌城内,同时也利于防御,大城的西南角略向外凸出成弧形,且盘门作东南向;城东南角在护城河转弯处有一“赤门湾”,水面较宽阔,有一条河与它连接,因水的流向是沿着城东侧、南侧流向西南角,直接流向“赤门湾”,城东南角作成直角也无妨。

e. 盘门:

五门中盘门规模最大,且保存至今。

盘门上面有闸楼,平时驻有许多士卒,并储存大量武器和物资以为防御之用。

f. 交通系统:

整个城市规划,以城外原有的主要水道为依托,引水入城,在城内开凿和到系统,实质从横交错,构成城市的骨架脉络,同时水路与陆路相辅相成,河与路均规划成方格棋盘形,“水路相邻、河街平行”的双棋盘式城市格局;历史上,水路运输的地位优于陆路,宋代,在全国交通网中水道占据优势,平江城市民多“以舟代步”,城乡物资也主要靠水路运输,其河道之密,数量之多,是中国城市建设史上罕见的;河道蓄水能提供部分城市用水,利于消防、美化城市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

g. 街坊布局:

1)以乐桥为中心,乐桥东南有孝义坊、秀锦坊等17个;乐桥东北有干将坊、真庆坊等16个;乐桥西南有武状元坊、平泉坊等17个;乐桥西北有西市坊、嘉鱼坊等15个,共计65坊。

2)居住街坊,是由城内井字形网状水、陆交通系统划分成的。

多数街坊采用前街后河式。

城市经济发达,人多地少,建筑非常密集,临水而建,构成“楼台俯舟楫”,“家家门前泊舟舫”的水城景观。

3)每个街坊中住宅以南北向为进深的形式,每个住宅南北向为进深的形式,每个住宅邻河的面宽很小。

这样的住宅布局不仅有良好的朝向,而且能保持相当的安宁。

4)平江城的方位是南偏东7。

54‘,夏季的主导风向恰为东南风,这样的城市方位却非常有利于城市住宅的通风。

h.子城建筑群:

1)子城位于平江中部略偏东南,是平江城的府衙,它既是城市的行政和军事管理中心,也是城市的形态中心。

2)其建筑由大厅,府属办事机构,府后宅,郡圃四部分组成,前堂后寝,规模,气势非常宏大并有一条明确的南北向轴线。

3)子城的中轴线,向北止于子城内,向南延伸至外城墙下。

4)从子城南门出来的道路过平桥形成府前直街,两侧并列着一系列衙署:

东有惠民局,提干厅,检法厅,监酒厅,铃辖厅等,西有司法厅,察推厅,四酒务,提干厅,提刑司等。

平桥以及府前直街两侧衙署等建筑群的布置构成的空间序列,对子城及子城内建筑群的城市中心地位及其规模气势起了强化作用。

i.城市景观:

1)桥梁—景观与观景2)街巷入口处的牌坊—小品3)宝塔----借景,对景,观景。

平江图中有13座宝塔,多在城内显要位置,对城市轮廓线有贡献,还有路标,地标的价值。

4)河道空间成为居住生活空间的延伸,水系特色鲜明。

14.元大都城的城市规划布局

a. 元大都依托旧城另建新城。

新都建成之后,旧城区又新建了不少佛寺与道观,因而成了贵官和庶民共同的游览胜地,旧城与新城并“南北二城”。

这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旧城作为建设基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使新城的布局不受旧城原有设施的限制而能追求一种理想的效果,这是元大都规划与建设获得成功一个重要因素。

b. 以太液池水面为中心来确定城市布置的格局是个大胆的创新,可能是蒙古人“逐水而居”深层意识的反映。

c. 新都的南面城墙又受旧城北城墙的限制,因此城市的大部分面积向北推移而使南面显得局促

d. 城市街巷规划整齐,经纬分明,中轴线大街宽28米,其他主要大街宽25米,小街宽14米,火巷(胡同)384条,宽约6~7米。

胡同间距60米,正好适合三进的四合院。

e. 在城市中心设置钟鼓楼作为全程报时的机构。

在元代以前,虽然也在城中用鼓声来号令坊市与城门的启闭,但都利用里门,(讠)焦楼、城楼设鼓报时、单独建造钟、鼓楼并位于城市中心地段,则是没有先例的。

鼓楼上设立计时用的漏壶和报时用的鼓角,钟楼在鼓楼之北,二者相向而立。

《元典章·刑部十九·禁夜》载:

“一更三点,钟声绝,禁行人;五更三点,钟声动,听人行。

”说明钟楼是实行夜禁、控制城内居民活动的重要设施。

f. 在城市管理方面,元大都城内共划分为50个坊,分别又左右警巡院管辖。

g. 居民区的分布:

东城区是各种衙署和贵族住宅的集中区。

商市也较集中,有东市和角市,和一些专业性的市,如文籍纸扎市,靴市等。

西城区的居民也比较密集,但层次低于东城,如买卖牲口的集市如骆驼市、羊市牛马市等。

北城区由于至元末年有郭守敬负责开通了连接大度城内和通州的运量漕通惠河,使皇城北面的海子(积水潭)成了南北大运河的终点码头,促使沿海子一带形成了繁荣的商业区,尤其海子北岸的斜街更是热闹,各种歌台酒馆以及生活必需品商市汇集于此,如米、面、帽、缎、珠宝市等,使这一带成为全城最繁华的地段之一,稍北的钟鼓楼大街也很热闹,令人瞩目的是全城最大的穷汉市,海子周围还有一些园亭如望湖亭万春园等,后者还是进士及第后赐宴的地方,有如长安的曲江。

南城区就是金中都旧城城区和新城前三门附近南城旧居民区以大悲阁周围为稠密,这里集中了南城市、蒸饼市穷汉市三处商市。

h. 市场税务统由大都宣课提举司管辖。

税率三十之一至四十之一,应该说是很轻的,利于商人活动,大都国际贸易亦盛,有不少外国商贩,如波斯,阿拉伯,和高丽的商人。

*继承发展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规的优秀传统手法;规则的宫殿与不规则的苑囿有机的结合;完善的上下水道;规划建设有统一的领导与指挥,规划设计意图得以执行贯彻。

15.元大都城在北京城市历史演变中的地位

16.明南京城与明北京城的比较

明南京城:

明初南京城的规划摒弃了隋唐以来追求方整规则的城市布局形式,根据当时的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结合复杂多变的地形,自由而有机地布置城市各要素,着意追求功能的完美,创造出山水城林交相辉映的一代壮丽都城,这不仅是都城规划思想上的一次突破,也在建筑史上留下了一个独具风采的城市建设范例。

明北京城:

a. 强化中轴线。

北京城延续了元大都的中轴线,并有所延伸。

从形象上强化了“面南而王,唯我独尊”的帝王意识的象征性。

明中轴线的确立和向南伸展,为全城平面设计奠定了基准线,城市职能建筑均在西翼配置,使全城形成对称和谐的平面布局。

b. 市区逐步向南推移,主要原因是居民结集的趋向,城市生活重心由各地向城南倾斜。

皇城区成为皇室生活服务设施和离宫苑园的集中地区,由于整个城市在元大都基础上缩北展南的推移,使原位于元大都南面的皇城区居于北京城中心位置上,造成城市交通的极大不便,从大明门到地安门南北3km距离内没有一条东西方向的道路可通,这是明代北京城布局上的一个突出缺陷。

c. 街道系统沿用元大都原有的布局,规则整齐,但外城是在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交通也较不规则,与内城有明显不同。

胡同的名称那时候就定下来了。

皇城内除大内宫室和太庙社稷坛外,其他地区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为离宫区(包括南内、西宫、太岁山三处),二为为皇室服务的各种内府机构,三为西苑(包括金、明时期留下来的太液池区、南海,约5平方千米,以宫城为中心,环绕皇室的生活区)。

d. 万岁山(景山)是大内镇山,意压胜前朝,也更符合“风水观”中的靠山的原则,在镇山正南方新建紫禁城和皇城。

e. 明北京城参照明中都、明南京形制,将太庙、社稷坛移入皇城,于皇城内午门中心御道东西两侧重新布置太庙和社稷坛,既保持了“左祖右社”的传统,又缩短了与宫城之间的距离,使布局更集中,有利于皇室的礼仪活动和安全。

太庙——工人文化宫,社稷坛——中山公园,祭坛:

五色土,象征全国疆土。

南郊是京城的礼制中心。

天坛:

1400年建是皇帝祭文祈年的场所,外墙图形的轮廓和建筑形式均体现天圆地方,蓝色基调。

回音壁:

天人感应。

28根楠木柱……..

f. 皇城南面T字形宫廷广场,向南至大明门之间的两侧干步廊,广场外两侧布置中央官署,以适应大朝会、祭祀的需要。

这种皇城前保持东西横街与中轴线“天街”的做法是邺城、洛阳、长安设计规制的再现,并为明代城市提供了一个规范-------街署前建T形广场,皇城前安排中央官署的做法是与唐宋京师礼制一脉相承的。

17.试述明清北京城的规划特点

明北京的布局特色:

a. 强化中轴线——北京城沿续了元大都的中轴线,并有所延伸。

从形象上强化了“面南而王”惟我独尊帝王意识的象征性。

明中轴性的确立和向南伸展,为全城plandesign奠定了基准线,城市职能建筑物再两翼配置,使全城形成对称和谐的平面布局。

b. 市区逐步向南推移——主要原因是居民结集的趋向,城市生活重心自然地向城南倾斜。

c. 皇城区成为皇室生活服务设施和离宫苑园的集中地区——由于整个城市在元大都基础上缩北展南的推移,使原于大都南面的皇城区居于北京中心位置上,造成city交通的极大不便,从大明门到地安门南北3km的距离里无一条东西方向的道路可通,这是明代北京city布局上的一个突出缺陷。

d. 街道系统沿用元大都原有的布局,规则整齐,但外城是在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街道也较不规则,与内城有明显不同。

胡同的名称那时候便定下来了。

e. 皇城内除大内宫室及太庙社稷外,其余地区大致可分三部分:

一为离宫区(包括南内、西宫、万岁山三处);二为皇室服务的内府各种机构;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