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分类汇编近3年真题+模拟专题六 地表形态的塑造 2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3385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1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考点分类汇编近3年真题+模拟专题六 地表形态的塑造 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考点分类汇编近3年真题+模拟专题六 地表形态的塑造 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考点分类汇编近3年真题+模拟专题六 地表形态的塑造 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考点分类汇编近3年真题+模拟专题六 地表形态的塑造 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考点分类汇编近3年真题+模拟专题六 地表形态的塑造 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考点分类汇编近3年真题+模拟专题六 地表形态的塑造 21.docx

《高考地理考点分类汇编近3年真题+模拟专题六 地表形态的塑造 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考点分类汇编近3年真题+模拟专题六 地表形态的塑造 2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考点分类汇编近3年真题+模拟专题六 地表形态的塑造 21.docx

高考地理考点分类汇编近3年真题+模拟专题六地表形态的塑造21

专题六 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考试题

考点一地壳物质循环

  (2012年浙江文综,4)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

据此回答第1题:

1.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解析:

C 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主要是玄武岩(喷出岩),故A项错误;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经流水侵蚀而成,而流纹岩属于岩浆岩,故B项错误;岩溶地貌是可溶性的沉积岩——石灰岩经流水作用而形成的,故C项正确;花岗岩常被风化成球状,故D项错误。

(2011年大纲全国卷,2)读图,回答第2题: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

解析:

C 岩浆侵入或喷出地表均可形成岩浆岩。

已经形成的岩石在地表经外力作用后形成沉积岩。

(2010年北京文综,1~2)如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

A.①和②B.②和③

C.③和④D.④和⑤

4.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解析:

3.D 4.C 第3题,图中①为山顶,②为鞍部,③、④为山脊,⑤为山谷,故D项正确。

第4题,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为:

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花岗岩侵入体),没有出露地表,后随着地壳的抬升运动出露地表,裸露地表的花岗岩逐渐风化剥蚀成碎屑物,这些碎屑物易被外力侵蚀搬运。

(2009年江苏地理,5~6)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回答5~6题:

5.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

A.②B.③C.④D.⑤

6.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

A.Ⅰ——①B.Ⅱ——③

C.Ⅲ——⑤D.⑥——Ⅰ

解析:

5.D 6.A 第5题,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结合图示,可知②代表重熔再生作用,③代表冷却凝固作用,④代表外力作用,⑤代表变质作用。

昆仑玉和大理岩都是变质作用形成的,故选D。

第6题,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是古生物死后其遗体或遗迹保留在沉积环境中,然后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而形成的,故选A。

考点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013年江苏地理,7~8)如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下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

读图,回答1~2题:

1.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

A.冰川沉积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D.风化残积

2.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1.B 2.B 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含金刚石的堆积物为砾石堆积物,另据图可得,该堆积物都出现在河流的凸岸,所以其成因最可能是流水的沉积作用。

第2题,金刚石形成于高温、高压、缺氧的环境下,原生矿仅产出于金伯利岩等岩浆岩中,其他都是被河流等搬运过去的。

根据图①为沉积岩,③、④为砂粘土堆积物,不符合金刚石的形成条件,②处为岩浆岩,可能找到金刚石矿。

3.(2013年广东文综,1)如图为某地实景图。

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搬运作用

B.地壳运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解析:

B 通过景观图中岩层的弯曲可判断此处为褶皱山地,是由于地壳水平挤压作用形成的,故选B项。

  (2013年北京文综,8~9)读图,回答4~5题:

4.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①②B.③④C.③⑤D.⑤⑥

5.图中(  )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解析:

4.C 5.C 第4题,峰林为石灰岩地区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

第5题,甲乙距离较近,而乙地侵蚀到砂岩,上覆石灰岩已经被侵蚀掉;乙处是流水侵蚀形成的谷地,丙处在背斜顶部附近,岩层破碎,地势较陡,容易出现滑坡,故C项正确,丁处是向斜山。

  (2013年安徽文综,33)地表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

如图为不同气候—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6题:

6.风化壳厚度(  )

A.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降水量大

B.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蒸发量大

C.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

D.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

解析:

C 风化壳的厚度与温度、降水、植物生长量相关,且是正相关,甲大于丁是因为降水量大,植物生长量较大,热量不是优势;乙大于丙是因为植物量大,气温较高;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是因为气温高,植被茂盛;伊朗高原为草原带,风化壳厚度小于为热带森林带的恒河平原。

  (2013年福建文综,9~10)如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

读图,回答7~8题:

7.该沙丘位于(  )

A.冲积扇B.洪积平原

C.三角洲D.河漫滩

8.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7.D 8.C 第7题,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

题中关键信息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宽谷中的河流堆积地貌只能为河漫滩。

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出山口处,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不可能分布在河流中游;洪积平原是指干旱地区山前地带由一系列洪积扇不断扩大伸展组合而成的平原,与图示信息不符;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洪水发生时被淹没,枯水期出露,是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

第8题,由图可知,沙丘应为波浪形,外力作用应是由河水向河岸一侧作用,且从坡度来讲,应相对较缓,所以应选择C。

  (2013年天津文综,6~7)读图,回答9~10题:

9.据图中珊瑚礁(岛)分布状况判断,珊瑚适宜生长在(  )

A.岛屿周围的浅海B.有暖流经过的浅海

C.温暖清澈的浅海D.有河水注入的浅海

10.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

这些沙滩形成于(  )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

解析:

9.C 10.D 第9题,由图可知,珊瑚礁(岛)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浅海地区,由此可推断珊瑚适宜生长在温暖清澈的浅海。

第10题,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由此可以判断这些沙滩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

  (2012年四川文综,1~2)如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

该山山顶海拔3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

读图,回答11~12题:

11.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A.断裂上升

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12.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解析:

11.A 12.B 第11题,从图中山体呈现出的明显的断层面可以看出该山是由断裂上升形成的断块山。

第12题,该山位于我国亚热带,山体海拔较高,山顶气温较低,尤其是冬季,降雪天气多,所以山顶会出现“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的景观;山顶海拔高达3099米,热量不足,并且该山地形成的原因是断裂上升,地势陡峻,因此不宜开垦梯田;山顶为山地针叶林景观,不会有桑园和桃花盛开的景象。

(2012年北京文综,10)如图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

读图,回答第13题:

13.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  )

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

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

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

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

解析:

A 河流下切作用易形成峡谷景观,故A项正确。

该地位于温带,且山峰海拔较低(2038米),难以有冰川分布,故河流补给来源不可能主要是冰雪融水,B项错误。

瀑布的落差受地形、地质条件,径流量等多种因素控制,故C项错误;火山口形成的湖泊应分布在山顶,而图示湖泊位于坡地上,故D项错误。

(2011年山东文综,3~4)如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

①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②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③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以淤地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15.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Ⅰ、ⅡB.Ⅲ、ⅣC.Ⅰ、ⅢD.Ⅱ、Ⅳ

解析:

14.A 15.D 第14题,甲地位于山前缓坡处,在该处平整土地可提高土地质量,有利于农业生产,故①正确;乙处位于北半球河流左岸并且是凸岸,为河流的沉积岸,护坡堤应该建在河流的侵蚀岸,故②错误;丙地位于山脊处,坡度大,不宜修建水平梯田,故③错误;丁地位于沟谷口处,在此修建挡土坝,会起到拦截沟谷中河流带来的泥沙、淤泥的作用,故④正确。

第15题,析图可知,Ⅰ、Ⅲ是水平岩石,说明是外力沉积而成,Ⅱ处为断层所在,是内力作用的结果,Ⅳ处有岩浆活动,属内力作用,故D项正确。

(2011年北京文综,8~9)如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  )

A.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前

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②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

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17.该聚落(  )

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

B.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

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解析:

16.D 17.C 第16题,从图例及图示中可以看出,河流下切侵蚀到距今2300万年前的岩层,说明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以后,A项错误;根据岩层的形态可以判断出①地经历了先沉积后侵蚀的过程,B项错误;从图例中标注的岩层年龄可以看出,②地岩层分布是不连续的,C项错误;③处位于河流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的左岸是凹岸,右岸是凸岸,D项正确。

第1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的道路和聚落跨越了断层带,说明该聚落出现在断裂产生后,A项错误;图中聚落坐落在河流两岸的高地上,B项错误;欧洲中部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项正确;河滩地带地势低洼,易受洪水侵袭,居住区不宜向河滩扩展,D项错误。

模拟试题

考点一地壳物质循环

(2013泰州期末)图1为某地区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甲、乙代表地球内部部分圈层,A~C代表三大类岩石,①~④代表地质作用,a~d代表水循环环节,e表示洋流流向。

图2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

读图,回答1~2题:

1.结合图示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处属于地壳

B.图2景观的形成和②作用有关

C.A代表岩浆岩

D.e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2.有关图示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环节水量7月大于1月

B.人类能够施加影响的主要是a环节

C.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属于b环节

D.促进全球水量平衡,联系所有圈层

解析:

1.C 2.C 第1题,乙处为软流层,属于岩石圈,但不属于地壳;②为重熔再生作用,属内力作用,图2景观的形成与外力作用有关;e洋流的寒暖流性质据图示信息无法确定。

第2题,因图1所在地区不确定,故A项正确与否无法确定;人类能够施加影响的主要是d环节;b为水汽输送,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属于b环节;水循环可联系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但不能联系所有圈层。

(2013宿迁模拟)下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长白山白头山天池是著名的火山口湖,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  )

A.①岩B.②岩C.③岩D.④岩

4.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

A.与太阳辐射无关

B.只发生在岩石圈内部

C.促进了三类岩石之间的直接转化

D.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解析:

3.A 4.D 第3题,火山口处岩石属喷出型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图中①岩符合题意。

第4题,岩石圈物质循环包括外力作用过程,其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发生在岩石圈外部;岩浆岩只能由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不能由其他类岩石直接转化而成;岩石圈物质循环可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

(2013内江模拟)2012年11月24日,中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深入敦煌附近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

读图,回答第5题:

5.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

A.变质岩B.甲C.乙D.丙

解析:

D 据雅丹地貌景观图判断,该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

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判断,甲为岩浆,乙为岩浆岩,丙为沉积岩,故D项正确。

6.(2012惠州调研)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材料二 某区域图。

(1)图示高大山脉的成因是 。

 

(2)大峡谷岩石从成因上属三大类岩石中的    岩。

试从地质作用过程解释大峡谷的形成。

 

解析:

(1)题,据经纬网和海陆轮廓判定,图示为美国西部和墨西哥境内的高大山地,处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2)题,大峡谷岩石层理构造明显,为沉积岩。

沉积岩应发育于地势低洼之地,现在被流水切割成深谷,说明经过了抬升过程。

答案:

(1)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

(2)沉积 先是外力沉积,后地壳抬升,在地壳抬升的过程中,流水侵蚀下切而形成。

考点二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013蚌埠一检)如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1题:

1.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甲—风力侵蚀

B.乙—流水侵蚀

C.丙—冰川侵蚀

D.丁—人类活动

解析:

B 图中乙处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遭受侵蚀,且图中显示乙处受海洋水汽影响,降水丰富,所以流水侵蚀作用占主导地位。

(2013资阳模拟)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化、冬季冻结。

这种融化、冻结的过程称为冻融作用。

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

读图,回答2~3题:

2.石环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有(  )

①地形起伏较大 ②岩石块颗粒大小均匀 ③有充足的水分 ④气温在零摄氏度上下波动的持续时间较长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3.下列地区中可能发育有石环的是(  )

A.撒哈拉沙漠B.云贵高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D.亚马孙平原

解析:

2.B 3.C 第2题,若地形坡度大,则在重力及其他外力作用下,岩土块下滑,不利于形状比较规则的石环形成;根据材料可知,形成石环的条件是岩石颗粒大小不均。

第3题,石环是在寒冷气候条件下,频繁地结冰、融冰形成的,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

(2013临沂一模)读图,回答第4题:

4.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是(  )

A.甲—河口三角洲B.乙—冲积扇

C.丙—风蚀蘑菇D.丁—冲积平原

解析:

D 甲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山前),形成洪积—冲积平原;乙处形成河口三角洲;丙处流水作用强,风蚀蘑菇是风蚀地貌;丁位于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

5.(2012青岛期末)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地相对高度介于    到    之间。

 

(2)河流剖面图甲、乙、丙由上游到下游依次为 。

 

(3)M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

 

(4)近几十年,丁处0米线向远离大陆方向凸出,说明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解析:

(1)题,从图上看,A处海拔为100米,B处海拔介于300米到350米之间,故A、B相对高度介于200米到250米之间。

(2)题,河流上游河谷呈“V”型,越向下游,河谷逐渐展宽,河流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

第(3)题,M处靠近断层,岩石易被侵蚀。

第(4)题,丁处0米线向远离大陆方向凸出,说明该地地势较高,是泥沙堆积的结果。

原因是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增多,三角洲地区泥沙堆积量增加。

答案:

(1)200米 250米

(2)乙、丙、甲

(3)断裂发育,流水侵蚀

(4)河流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增多,三角洲地区地势增高。

提升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2012嘉兴一模)雁荡山为浙江省著名的旅游地,在不同时期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地层中发育的多级岩嶂、岩槛、瀑布尤为独特。

如图为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中的某三个阶段。

读图,回答1~2题:

1.构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是(  )                  

A.大理岩B.岩浆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2.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

A.③②① 地壳下沉B.②①③ 地壳下沉

C.②①③ 流水侵蚀D.②①③ 地壳抬升

解析:

1.B 2.D 第1题,从题干信息“在不同时期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地层中”有“多级岩嶂、岩槛、瀑布”可知,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故B项正确。

第2题,从图中三个阶段岩层的变化顺序可确定,该景观的发育过程为②①③。

主要内力作用是地壳抬升,故D项正确。

(2013南充检测)读下面地质构造图,回答3~4题:

3.①②③④⑤形成的先后顺序,叙述正确的是(  )

A.③早于④B.④早于①

C.②早于①D.⑤早于①

4.关于该地质构造图说法正确的是(  )

A.④是岩浆侵入形成的

B.⑤处适合工程建设

C.②处可以找到化石

D.③为沉积岩

解析:

3.A 4.D 第3题,④为喷出岩,岩浆穿越了③岩层,故③早于④。

第4题,④是岩浆喷出形成的;⑤处为断层,不适合工程建设;②为侵入岩,不可能找到化石;③为沉积岩。

(2013合肥检测)读“我国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图”,回答5~6题:

5.庐山是(  )

A.背斜山B.向斜山

C.断块山D.死火山

6.九江至黄梅之间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主要是(  )

A.流水侵蚀—断裂陷落—流水堆积

B.岩浆活动—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岩浆活动—流水侵蚀—断裂陷落

D.流水侵蚀—褶皱弯曲—风力堆积

解析:

5.C 6.A 第5题,庐山属断块山,是断层岩块相对上升形成的。

第6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处表层岩石经外力侵蚀作用,变得较为平坦,后来岩层断裂下陷,经流水沉(堆)积作用形成上覆沉积物。

(2013潍坊一模)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及该地某日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7~8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地质构造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丙、乙、甲

B.若在图示地区修建南北向隧道,应选择甲地

C.乙地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D.丙地有地下水出露,可建大型水库

8.图示时刻(  )

A.甲乙两地之间吹西风

B.甲地一定为晴朗天气

C.乙地昼夜温差小于甲地

D.丙地可能有上升气流

解析:

7.B 8.D 第7题,图中乙、丙两处地质构造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条件不足,无法确定;隧道修建应选择背斜构造,即甲地;乙地属向斜山,是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修建水库应避开断层,而丙处存在断层。

第8题,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气压的高低属性相反,据等压面与高度的关系特点可知,甲、丙高空等压线凸向低值方向,则其高空为高压、近地面为低压,近地面可能存在上升气流,同理,乙地近地面为高压,可能存在下沉气流。

故甲乙两地之间吹东风;甲地气流上升,可能出现阴雨天气;乙地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于甲地。

9.(2013济宁模拟)如图中虚线为等压线,且数值a>b。

下列四处河岸中,受侵蚀较重,且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

C 等压线数值a>b,则乙丙两地位于低压槽附近,可能形成锋面,出现阴雨天气;丙位于凹岸,属侵蚀岸;乙位于凸岸,属沉积岸。

  (2013牡丹江一中期末)如图为一山坡地的地质剖面图,某开发商将部分的坡地削平,准备盖房屋出售。

该地区潮湿多雨,地层有滑移的潜在危险。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甲、乙、丙三地中危险性最高的一处及其理由是(  )

A.甲地最危险,因其位于顺向坡地

B.甲地最危险,因其位于逆向坡地

C.乙地最危险,因其位于山顶

D.丙地最危险,因其位于顺向坡地

11.开挖甲地后所出露的岩石在古时代是如何生成的(  )

A.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

B.经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C.在高温高压下变质形成

D.经由生物遗骸堆积形成

解析:

10.D 11.B 第10题,丙地位于顺向坡地且开挖后岩层断裂,岩体易沿滑动面下滑,引发滑坡。

第11题,甲处为砂岩和砾岩,属沉积岩,是经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

二、综合题

12.(2012济南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2154.9米,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

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

这里自古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岩层的相互运动关系。

(2)推测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解析:

(1)题,读图可知,该地区存在断层,其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

(2)题,由材料一可知,华山位于秦岭北部,为断块山。

第(3)题,从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秦岭所在的岩层相对上升,渭河平原所在的岩层相对下降。

(2)断块山。

华山位于秦岭北部,所在岩体相对上升,且其北坡有大断崖。

(3)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所在地区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外力作用(风力、流水等)将沉积物搬运来填充其中。

13.(2013潍坊一模)读“我国东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2)分别指出影响图中①②两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并分析这些外力作用在何季节强度最大。

(3)简述甲山地的形成过程。

(4)由于人口增长,图中乙处森林正在被日益扩大的耕地所取代。

简述这一现象的发生对当地气候或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