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3224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书.docx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书.docx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书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书

 

编著:

钟蕾

 

适用专业:

水产养殖

水族科学与技术

湖南农业大学印制

二零零七年三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1

三、实验考核方式及办法………………………………………………………1

四、实验项目……………………………………………………………………2

五、实验课注意事项……………………………………………………………2

六、课堂实验……………………………………………………………………3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细胞、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观察………3

实验二、血液涂片的制作,血细胞、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的观察…………………………………………………………………………………6

实验三、血管、呼吸、泌尿器官的观察………………………………………11

实验四、消化、免疫、内分泌器官的观察……………………………………17

实验五、生殖器官、鱼类早期发育的观察……………………………………22

七、教学实习……………………………………………………………………24

八、主要参考书…………………………………………………………………28

实验课程编号:

20505B3sy

课程属性:

必修

实验属性:

非独立设课

学时学分:

20学时,计入课程学分

实验应开学期:

春季

先修课程:

基础化学试验、鱼类学实验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组织胚胎学实验是组织胚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动物体的微细结构,并能从细胞、组织和器官三个层次上对鱼类有机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有一个总体认识。

通过胚胎实验课,使学生掌握普通胚胎学的基础知识及鱼类发生的一般规律。

通过实验特别是一周的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生物绘图、切片、染色等一些基本技能或能力,为以后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的

1.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一般构造和使用方法。

2.通过切片观察,掌握细胞的一般构造,四大基本组织的一般构造和器官组织的一般构造。

3.在显微镜下,对照实物切片,如何科学地、真实地掌握生物绘图技术。

4.掌握组织切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制作一般组织学切片标本的程序。

(二)基本要求

1.能熟练掌握显微镜操作技术。

2.能按实验指导书提供的方法进行验证性实验。

三、实验考核方式及方法

1.实验前要求对实验内容先进行预习。

讲解实验内容时可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检查了解。

2.每次实验结束时,对实验的基本内容要进行实地检查。

3.每次实验要求绘2—4个图。

作为当日实验作业上交。

4.对作业图进行认真批改。

成绩计入30%的平时成绩。

5.实验前要对上次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评;不及格者要补考。

平时成绩不及格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6.综合实验每人要求交一张自己制作的切片和一张血液涂片,并进行综合评分。

四、实验项目一览表

水产动物组织胚胎学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要求适应专业学时

1显微镜使用及细胞、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观察验证必做水产养殖4

2血液涂片制作、血细胞、肌肉、神经组织观察技能必做水产养殖4

3血管、呼吸、泌尿器官的观察验证必做水产养殖4

4消化、免疫、内分泌器官的观察验证必做水产养殖4

5生殖器官、鱼类早期胚胎发育的观察验证必做水产养殖4

五、实验课注意事项

1、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要求,了解实验内容和方法,熟悉操作环节,以提高实验效果。

2、实验前仔细清点实验材料。

实验后须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方可离开实验室。

如有损坏,应及时报告指导老师,认真填写好损坏的物品登记。

3、实验时应按照指定方法观察、操作,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4、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作业力求简明扼要,清晰正确,绘图用实验报告纸,绘图要认真,不得草率和照抄。

注明绘物及其各部分的名称,实验报告不合要求者,教师有权要求重做。

5、爱护实验仪器及用具,要特别注意显微镜和解剖镜的正确使用和保护。

遇有故障或损坏时,应立即报告指导老师。

6、爱护实验材料,不得浪费和随意丢弃。

珍惜实验标本。

节约药品。

实验材料、用具等,用后要及时清整,物归原处,由值日生统一归整交还老师。

7、遵守实验秩序,保持室内安静,有事先报告,未经指导老师允许,不得擅自提前离开实验室。

8、每次实验结束后,由值日生作好清洁整理工作,要特别注意水、电等的安全检查,关好门窗,方可离开实验室。

9、实验课不认真完成,未经指导教师通过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成绩以“不及格”论处。

10、每次实验成绩作为平时成绩加权到课程终成绩。

第一部分课堂实验

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细胞、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和观察来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

2、通过对各种组织切片的观察,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各种现象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进行本学科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了解组织和器官切片的一般制作过程,学会在光镜下正确绘图和描述观察到组织或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

4、掌握多种细胞、被覆上皮、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仪器

多媒体教学互动设备,显微镜、切片,以及相关的挂图、相关的教学课件等。

(三)实验内容

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方法和保护

1.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1)镜筒、物镜转换器、滤片槽、载物台、粗调焦手轮和细调焦手轮。

(2)照明器:

是显微镜的灯光照明系统,直接组装在镜座内部。

(3)集光器:

是一个装在载物台下可以沿着光轴方向垂直移动的透镜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时把照明光线聚集在被观察的物体上。

(4)光阑:

在集光器上装有孔径光阑,它对物像的质量和分辨力的大小有着重要的作用。

(5)物镜:

分低倍、高倍和油镜三种。

低倍镜是4×和10×,高倍镜是40×,油镜是100×。

(6)目镜:

常用放大倍数为10×的目镜,物像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目镜内有一黑色指针,可作指示镜下结构。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

拿显微镜时必须一手紧握镜臂,另一手平托镜座底,切忌单手提取以免目镜脱落。

(2)放置组织切片:

将组织切片的盖玻片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然后用标本夹固定。

(3)调节焦距:

从侧面观察低倍镜头,旋转粗调焦手轮使镜头接近玻片为止,从目镜观察,同时旋转细调焦手轮,边旋转边观察,直到视野物像清晰为止。

(4)转换高倍镜:

需转换高倍镜头时,必须先在低倍镜下将要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正中,然后直接转换高倍镜头,此时镜下隐隐约约可见物像,再稍微转动细调焦手轮即可看清楚物像。

(5)收尾工作:

显微镜用毕,取下玻片,物镜转成“八”字形,下降镜头使之轻触载物台,最后将显微镜放入镜箱。

3.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1)不能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或与其他显微镜调换部件,使用前后要检查各零部件是否齐全,如发现损坏应及时报告教师,以便修理。

(2)目镜、物镜和玻片要保持干净。

(3)不要随便用其它抹布或普通纸擦镜面。

必要时可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擦去镜头的污物。

二、切片观察

(一)单层柱状上皮

取材:

鱼肠和猪的十二指肠,

染色:

HE

1.肉眼观察

切片呈长条状。

有凹凸不平突起的一面是腔面,突起称皱襞。

皱襞表面有一层蓝色结构,即为单层柱状上皮。

2.低倍镜观察

在绒毛表面找到单层柱状上皮。

上皮有两个面:

游离面即为空肠腔面,没有任何组织相连接,其对应的另一面是基底面,与结缔组织相连接。

移动切片,选择蓝色椭圆形或杆状细胞核排列整齐的部位转高倍镜观察。

3.高倍镜观察

上皮细胞呈柱状,胞质着浅红色,胞核呈椭圆形或长杆状,着紫蓝色,排列于细胞基底部(思考:

单层柱状上皮还分布在哪里?

有何主要功能?

(二)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正面观

取材:

动物肠系膜,铺片。

染色:

镀银

1.肉眼观察

铺片为一小块方形棕黄色组织,色深的细条状结构是肠系膜中的毛细血管和结缔组织,淡黄色部位是单层扁平上皮。

2.低倍镜观察

可见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或棕色网格(实为细胞间质,嗜银颗粒沉积在细胞间质而形成的)。

网格内即为单层扁平上皮细胞。

3.高倍镜观察

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呈多边形,两相邻细胞交界处呈棕色锯齿状,细胞中央有一圆形或椭圆形白色结构即为细胞核的位置。

(三)复层扁平上皮

取材:

动物食管和乌鳢皮肤

染色:

HE

1.肉眼观察

切片是食管横切面,管腔面收缩形成许多皱襞,使管腔变小而不规则。

沿管腔表面有一层紫蓝色结构,即为复层扁平上皮。

1.低倍镜观察

在管腔面找到复层扁平上皮,其细胞层数约为数十层,基底面呈波浪状以结缔组织连接。

结缔组织形成乳头(色较浅)突到基底层的凹面(为什么?

)。

从基底面到游离面,细胞分界不清,但可从细胞核的形态变化观察其特点。

2.高倍镜观察

从基底面到游离面观察各层上皮细胞形态特点,基底层细胞矮柱状(一层),核呈卵圆形,着色深,排列紧密,胞质很少(有些部位基底层细胞核可见2~3层,是因为切斜了;有些部位在上皮内可见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浅色结构,是因上皮切斜,切到了深处突入基底层凹面的结缔组织乳头,乳头周围染色较深部分即为上皮基底层细胞)。

中间部有几层多边形细胞,分界清楚(细胞间的分界线实为细胞间质),胞质着色浅,胞核圆,位细胞中央。

近游离面有数层扁平细胞,胞核椭圆形,其长轴与表面平行。

(四)疏松结缔组织铺片

取材:

小鼠肠系膜铺片。

染色:

混合染色

为显示疏松结缔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形态特点,在活体小鼠皮下注射台盼蓝染料,存活数日后处死,取其肠系膜,用分离针分离平铺于玻片上,经固定、脱水和复合染色后即可在镜下观察。

这种铺片在光镜下可见有两种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两种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

有时可见成纤维细胞。

1.肉眼观察:

铺片呈紫红色不规则组织块。

2.低倍镜观察

选择薄而较透明的部位观察。

较粗的粉红色纤维是胶原纤维。

混杂在胶原纤维之间的细如发丝的紫色纤维即为弹性纤维。

弹性纤维常为单条直行,有分支,交织成网,断端常卷曲。

网状纤维用浸银法方可显示,故此片看不到。

上述纤维之间有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

胞质中可见紫蓝色颗粒的是肥大细胞。

3.高倍镜观察:

选择纤维较分散、细胞较多的部位观察,可见下列细胞:

①成纤维细胞:

只见浅蓝色椭圆形细胞核,胞核中有1~2个核仁。

细胞质染色很浅,隐约可见淡紫色的细胞轮廓,有的细胞质模糊不清。

此种细胞量最多。

②巨噬细胞:

细胞轮廓清楚,形态多样,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核小着色深(注意与成纤维细胞比较),胞质中可见吞噬的紫蓝色台盼蓝染料颗粒。

③肥大细胞:

细胞三五成群分布,胞体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中充满着色深粗大的具有异染性的嗜碱性颗粒(因颗粒太密集而不能分辨)。

实验二、血液涂片的制作,血细胞、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Giemsa染色血涂片方法,红细胞及各类白细胞的形态;熟悉血小板的形态。

2、掌握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在不同切面的形态结构。

3、掌握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点。

4、掌握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仪器

多媒体教学互动设备,显微镜、切片,以及相关的挂图、相关的教学课件等。

(三)实验内容

一、血涂片的制作

1、Giemsa染液配制

称取0.50g姬姆萨染料放入研钵中,边研磨边加入33ml丙三醇,使之研磨成

糊状,最后加33ml甲醇混匀,放56℃温箱内1~24h,即为姬姆萨贮存液。

临用前在1ml姬姆萨贮存液中加入磷酸缓冲液20ml,配成使用液。

2、血液涂片制作:

从鱼尾静脉(或牛蛙腹部静脉)取血0.01ml于载玻片上常规涂片,自然干燥。

Giemsa染色:

将涂片置于纯甲醇中固定1~3min,自然晾干;稀Giemsa染液(10滴Giemsa染液原液+10ml磷酸缓冲液)染色15min;用蒸馏水冲洗,干燥后,可用人工树胶封片或不封,即可进行观察。

二、血细胞的观察

取材:

人外周血液涂片

染色:

Giemsa或Wright染色

1、肉眼观察

经染色后的血涂片为淡橘红色,因制作方法不同于切片,其外观也有别于切片材料,涂片标本一般较细腻、平整,稍加注意即可辨认。

2、低倍镜观察

数量众多的红细胞分散或成群附着于玻片上,在红细胞群之间可看到细胞核染色成紫蓝色的白细胞。

挑选白细胞较集中的区域,转高倍镜对各类血细胞逐一仔细观察。

3、高倍镜观察

⑴红细胞:

为镜下主要细胞,体积大小较接近,细胞无核,多数细胞周边着色较深、中央着色浅。

⑵白细胞:

观察时应根据细胞大小、胞质内特殊颗粒的类型、胞质染色特征和细胞核形态及分叶特征,区分出五种不同类型的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①中性粒细胞:

数量最多,细胞核呈弯曲杆状或分叶,分叶2~5叶,叶间有染色质丝相连,胞质浅红色,胞质内隐约可见数量较多、细小均匀染成淡紫红色的颗粒。

②嗜酸粒细胞:

标本上较难找到。

胞体较大,数量少于中性粒细胞,核形态较饱满,以2叶多见,核染色较中性粒细胞浅,且核外形较丰满。

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橘红色颗粒。

③嗜碱性粒细胞:

数量少,故标本上及难找到。

细胞大小与中性粒细胞相近。

细胞核着色浅,呈S型或不规则形,轮廓模糊。

胞质内可见分布不均、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的染成紫蓝色颗粒,常覆盖核。

④淋巴细胞:

可以观察到中、小淋巴细胞两种。

小淋巴细胞数量较多,小淋巴细胞圆形,一侧常可见到凹痕,体积大小与红细胞相近,核大圆形,核因异染色质多聚集成块而染成深蓝色,少量天蓝色胞质环绕胞核。

中淋巴细胞体积较大,以卵圆形多见,核染色质略稀疏,染色较浅,胞质较小淋巴细胞多,胞质内可见少量嗜天青颗粒。

大型淋巴细胞在血涂片中不易看到。

⑤单核细胞:

体积较大,细胞形态卵圆、椭圆多见,细胞核呈肾形或马蹄形,但核内异染色质量较少,染色较浅,呈网格状。

胞质较丰富,染色灰蓝,胞质内可见少量嗜天青颗粒。

⑶血小板:

体积较小,形态多样,在制作血涂片时,常发生凝集,造成分布上的不均等和成群现象,观察时应注意。

4.高倍镜观察:

选择纤维较分散、细胞较多的部位观察,可见下列细胞:

①成纤维细胞:

只见浅蓝色椭圆形细胞核,胞核中有1~2个核仁。

细胞质染色很浅,隐约可见淡紫色的细胞轮廓,有的细胞质模糊不清。

此种细胞量最多。

②巨噬细胞:

细胞轮廓清楚,形态多样,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核小着色深(注意与成纤维细胞比较),胞质中可见吞噬的紫蓝色台盼蓝染料颗粒。

③肥大细胞:

细胞三五成群分布,胞体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中充满着色深粗大的具有异染性的嗜碱性颗粒(因颗粒太密集而不能分辨)。

三、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一)骨骼肌

取材:

兔骨骼肌

染色:

HE

1.肉眼观察

切片上有两块标本,长条形的为纵切面,椭圆形的为横切面。

纵切面:

重点观察骨骼肌纤维的结构。

2.低倍镜观察

骨骼肌纤维呈长带状,相互平行排列。

肌纤维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核及毛细血管。

3.高倍镜观察(适当将视野调暗)

每条肌纤维有许多椭圆形的核,位于肌纤维的周边。

注意与周围结缔组织细胞核相区别,骨骼肌纤维的核位于肌膜内侧。

肌浆丰富。

每条肌纤维上可见明暗相间的横纹。

色深的是暗带(A带),暗带中间有色浅的H带。

明带(I带)色浅,其中央有—条细线为Z线。

横切面:

重点观察骨骼肌做为器官的结构。

1.低倍镜观察

标本为一块肌肉器官的横切面,表面有致密结缔组织包绕为肌外膜(即深筋膜);肌外膜伸入肌肉内,形成隔,包裹着每一束肌纤维形成肌束膜;肌束的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

每条肌纤维周围有薄层结缔组织为肌内膜。

(不易分辨)

2.高倍镜观察

肌纤维的横切面呈多边形,大小不一。

核位于肌膜下,呈圆形或卵圆形。

肌纤维内有许多红色点状的肌原纤维,肌原纤维之间是肌浆,呈粉红色。

(二)心肌

取材:

动物心脏

染色:

HE

1.肉眼观察:

标本为心脏壁的一部分,绝大部分着色较红为心肌。

2.低倍镜观察

由于心肌纤维排列方向不一致,有纵、横、斜等切面,故要全面观察标本,熟悉各种切面的部位。

肌纤维之间有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

3.高倍镜观察:

注意与骨骼肌相区别。

纵切面:

心肌纤维较骨骼肌纤维细而短,有分枝,相互吻合成网。

细胞核卵圆形,位于肌纤维的中央。

有时可见双核。

细胞核周围肌浆丰富,故着色浅。

有暗带和明带构成的横纹,但不如骨骼肌明显。

相邻肌纤维的连接处深暗的线条即闰盘。

横切面:

心肌纤维呈圆形或不规则,大小不等。

肌原纤维呈点状,着红色,分布在肌纤维的周边。

细胞核位于肌纤维中央,呈圆形,有的未见核。

肌浆着色甚浅,由于肌浆在核的周围较多,故在末切到核的细胞中央往往可见浅染区。

(三)平滑肌

取材:

动物空肠

染色:

HE

1.肉眼观察:

小肠壁光滑面一侧,染成红色的是平滑肌。

2.低倍镜观察

平滑肌分两层。

纵切面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横切面平滑肌纤维呈大小不一圆点形。

3、高倍镜观察

纵切面:

平滑肌呈梭形,相邻的肌纤维彼此交错相互嵌合,肌浆染色红呈均质性;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呈杆状,由于细胞收缩使核变形而呈螺旋形或边缘为锯齿形,染色质较少,故核着色较浅。

横切面:

平滑肌纤维呈大小不等的圆形,有的切面中央有圆形的核,有的切面不见核。

四、多极神经元、有髓神经纤维和神经、运动终板、环层小体

(一)多极神经元

取材:

猫的脊髓

染色:

HE

1.肉眼观察

脊髓横切面为椭圆形。

周围浅红色的是白质。

灰质居中,着色较红,呈蝴蝶形,两个较短粗的突起为前角,两个较细长的突起为后角。

2.低倍镜观察

光镜辨认灰质和白质及灰质的前角和后角。

前角中有许多体积很大的细胞,着紫蓝色,为前角的神经元的胞体。

后角的神经元较小。

神经元之间可见许多小而圆的细胞核是神经胶质细胞的核。

选择一个切面结构完整的神经元置于高倍镜下观察。

3.高倍镜观察:

前角多极神经元属于运动神经元。

①胞体:

大,呈多角形,伸出数个突起。

核位于细胞中央,大而圆;常染色质多,染色浅,呈空泡状;核仁明显,圆而大,着红色。

胞质中含许多蓝紫色块状或颗粒状的尼氏体。

②树突:

可观察到一个或数个树突的根部,树突从胞体发出时较粗大,逐渐变细,内含尼氏体。

③轴突:

只有一个(不易切到)。

轴突自胞体发出处的胞质呈圆锥形,为轴丘。

轴丘、轴突均不含尼氏体。

(二)有髓神经纤维和神经

取材:

猫的坐骨神经

染色:

HE

1.肉眼观察:

切片上有两块标本,长条状的是神经的纵切面。

圆形的是横切面。

神经的纵切面:

2、低倍镜观察:

许多神经纤维平行排列,由于排列较紧密,故每条神经纤维界限不易辨认。

神经纤维之间有极薄结缔组织。

3、高倍镜观察:

轴突:

神经纤维的中央一条呈紫红色的线。

髓鞘:

位于轴突两侧,呈粉红色稀疏网状结构(因制片时,髓鞘的类脂质被溶解,仅残留蛋白质)。

神经膜:

位于髓鞘两侧,为红色的细线。

某些部位含长椭圆形的施万细胞核,染色较浅。

郎飞结:

每条神经纤维的一定距离上,髓鞘中断,形成一缩窄,呈十字状。

神经纤维之间尚有少量结缔组织,此即神经内膜,内含成纤维细胞,核小且染色较深,可与神经膜细胞相区别。

神经的横切面:

2、低倍镜观察

神经为神经纤维与结缔组织组成的器官。

神经外包裹的致密结缔组织为神经外膜;神经内有多个圆形的神经束,神经束周围的致密结缔组织形成神经束膜;神经束膜的结缔组织伸入神经束内,分布在每条神经纤维周围即是神经内膜(低倍镜下不易辨认)。

3、高倍镜观察

着重观察有髓神经纤维的横切面。

神经纤维呈圆形,粗细不一;中央紫红色小点为轴突;轴突的周围是髓鞘,呈红色网状结构;髓鞘外面是神经膜,很薄,染成红色,有的尚有施万细胞的胞核,呈弯月形。

(三)、运动终板

取材:

蛇肋间肌

染色:

氯化金浸染压片

镜下观察:

骨骼肌纤维呈淡紫色,其上面可见染成黑色的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末端呈扣状或爪状紧贴肌膜,形成运动终板。

(四)、环层小体

取材:

猫趾枕皮

染色:

H-E

镜下观察:

在皮下组织内,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

环层小体中央有一条均质状的圆柱体,圆柱体周围有许多扁平细胞同心圆排列。

实验三、血管、呼吸、泌尿器官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大、中、小动脉的管壁组织结构,熟悉动脉与静脉的组织结构区别,掌握毛细血管管壁的组织结构。

2掌握肺、鳃的组织结构。

3.掌握肾的组织结构

(二)教学仪器

多媒体教学互动设备,显微镜、切片,以及相关的挂图、相关的教学课件等。

(三)实验内容

一、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一)大动脉

取材:

猪的主动脉

染色:

HE

1.肉眼观察:

管壁厚,凹面为腔面,凸面为外膜面。

2.低倍镜观察:

可分为三层,但分界不明显。

(1)内膜:

最薄,由内皮和内皮下层构成。

内皮下层较厚,内弹性膜与中膜的弹性膜相连,故与中膜分界不明显。

(2)中膜:

最厚,主要由数十层环行排列的弹性膜组成,在标本上为红色发亮呈波纹状走行,在弹性膜之间夹有平滑肌纤维。

(3)外膜:

较厚,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其中有小血管和神经,外弹性膜不明显。

3.高倍镜观察

(1)内膜:

分为三层。

内皮:

仅见核突向管腔。

内皮下层:

较中动脉厚,含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平滑肌纤维。

内弹性膜:

有数层,与中膜的弹性膜相连,故与中膜无明显的界限。

(2)中膜:

可见40~70层平行排列的弹性膜,呈波浪形,着粉红色,折光性强。

其间夹有梭行的平滑肌纤维,其核呈杆状。

(3)外膜:

外弹性膜与中膜分界不明显,结缔组织中含营养血管和神经的断面。

(二)中动脉和中静脉

取材:

人中动脉和中静脉

染色:

HE

1、肉眼观察

标本中有两个较大的血管横切面。

管壁较厚,管腔较小而圆是中动脉。

管壁较薄,管腔较大而不规则的是中静脉。

中动脉

2、低倍镜观察:

管壁分三层,界限清楚。

由腔面向外观察。

(1)内膜:

很薄,以一层亮红色波浪状的内弹性膜与中膜分界。

(2)中膜:

最厚,主要由环行平滑肌组成。

(3)外膜:

厚度近似中膜,着色较浅,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

外膜与中膜交界处有外弹性膜。

3.高倍镜观察:

(1)内膜:

由内皮、内皮下层和内弹性膜构成。

内皮:

一层内皮细胞核排列在腔面,并突向管腔,胞质不清楚。

内皮下层:

位于内皮下方,由于内皮下层的结缔组织很薄,看似内皮与波浪状的内弹性膜直接相帖。

内弹性膜:

呈波浪状(血管收缩所致),红色、折光性强。

(2)中膜:

最厚。

主要由几十层环行排列的平滑肌纤维构成,核呈杆状或椭圆形。

肌纤维之间有少量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3)外膜:

与中膜一样厚,由结缔组织构成。

在肌组织与结缔组织交界处有许多纵行的弹性纤维,在标本上多为横切,染色较淡,为外弹性膜。

外膜的结缔组织中所含纤维多为纵行,还有营养小血管的断面和神经。

中静脉

低倍镜观察:

注意与中动脉相区别。

(1)内膜:

很薄,由于内弹性膜不明显,故与中膜分界不清。

内皮细胞核突向管腔。

(2)中膜:

较薄,主要由稀疏的环行平滑肌束组成,肌束间有结缔组织。

(3)外膜:

较中膜厚,由结缔组织组成,无外弹性膜,有时含成束纵行平滑肌的横切面,还有营养小血管的横断面。

(三)小动、静脉

取材:

动物血管的外膜

染色:

HE

镜下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