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2《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28642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2《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2《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2《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2《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2《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2《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docx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2《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2《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2《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docx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52《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

《外交关系的突破》教学设计

瓯海二高高一历史必修一陈瑶瑶

一、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教学要求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知道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二、教材简析

本课时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第二课时||,本专题分别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后等时期介绍了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本课时主要介绍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的外交关系的突破||,主要包括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

其中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国在70年代取得一系列外交关系突破的关键||。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这三个突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事件中的联系与事情发生的时空观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说出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培养学生整理概括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文字史料||,让学生知道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的突破||,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五、教学难点

知道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外交关系突破的关键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1.展示图片(《时代周刊》封面)同学们||,你们认识本期刊吗?

2.这本期刊是创建于1923年的美国《时代周刊》||,如今是在全球都有影响的新闻周刊||。

它的封面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所以这是一本具有历史印记的新闻期刊||。

我这里挑选了两张不同时期的封面||,从这两张封面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第一张:

1950年12月11日和1950年2月6日封面)第一张封面名为“红色中国的毛泽东”||。

封面上有什么?

红色寓意社会主义政权的红色中国||,蝗虫与毛泽东头像放在一起表明了当时美国人对中国怎样的态度?

第二张封面的标题是“尼克松的长征”||,从这张封面上我们有可以看到什么?

由此可见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什么美国人的态度在20世纪70年代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就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认识一下中国外交关系的突破||。

1.预设一:

不知道

预设二:

《时代周刊》||。

 

2.观察封面

回答:

红色的蝗虫和毛泽东;敌视的态度;

汉字“友”||,尼克松和毛泽东、周恩来||。

尼克松参观长城和观看歌舞表演;从敌视到友好||。

通过《时代周刊》

富有特色的封面||。

引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

热情||,以此导入新

课||。

新课讲授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原因)

 

(过程)

1.中美关系为什么能够得到缓和呢?

有人说是美国一厢情愿||,你同意吗?

 

2.所以我们可以从中国和美国两方面来分析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材料结合书本来归纳美国和我们缓和关系的原因||。

材料一:

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讲话

材料二:

周恩来在1971年12月《关于国际形势的党内报告》中说“美帝国主义头子的访问……是美国对华政策破了产||。

苏修利用美国侵略越南的时候||,极力扩张其在欧洲与中东的势力范围||。

美帝国主义没有任何选择||,只能同中国改善关系||,以便与苏修相对抗||。

材料三:

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

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

“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远来看||,必须结束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3.那么从中国的角度看||,中国为什么要美国缓和关系呢||,同样请根据材料||,结合书本回答||。

材料一:

1969年3月||,苏军入侵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两国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冰点||。

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这一切使中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国更富有侵略性||。

材料二:

台湾问题本来属于中国内政||。

但台湾问题之所以形成和长期难以解决||,主要是由于美国的插手||。

长期以来美国采取敌视、遏制中国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支持国民党残存在台湾的政权||,反对和阻挠中国的统一||,成为导致国共双方紧张对峙的一个重要因素||。

4.教师小结:

我们分析了中美关系的缓和的原因||,从美国和中国的角度||,其实归根到底两个是从什么角度去考虑的?

因此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两国共同利益的需要||。

1.尼克松在1970年说过:

“如果我死之前有什么事情可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

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去||。

”可见他访华的决心如此坚定||。

那么中美关系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正常化的?

问:

请同学们根据表格梳理过程||。

(展示表格)

2.首先打开中美两国交往大门的是尼克松本人吗?

那是谁?

3.现在请个同学我们介绍

一下1971年4月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次外交我们称为“乒乓外交”||。

所以到了1971年4月26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变了||,变成了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在长城上的合影||。

(展示封面)

4.乒乓外交之后||,尼克松来了吗?

那谁来了?

5.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受到了周恩来的接见||,两人进行了会谈||,会谈取得了什么结果?

公告一发表就引起了世界震动||,尼克松后来回忆说:

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半钟||,但却成了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新闻之一||。

所以基辛格秘密访华的意义是什么?

1.预设一:

同意

应对:

美国想和我们寻求缓和||,我们中国就愿意吗?

预设二:

不同意||。

 

2.阅读材料||,思考回答: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实行的“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守势||。

 

3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

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中苏关系破裂||,苏联对中国安全构成威胁

 

4.回答:

国家利益||。

 

1.阅读书本||,梳理过程||。

 

2.回答:

不是;是美国的乒乓球队||。

3.回答:

1971年3月||,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举行||。

4月||,毛泽东亲自决策||,批准乒乓求队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

4.回答:

没有;基辛格来了||。

5.回答:

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引导学生从多角

度去分析问题||,培

养学生分析问的

能力||。

 

通过对史料的分

析||,培养学生信息

提取与分析的能

力||。

 

通过表格梳理过程||,培养学生历史信息提取与概括的能力||。

 

再次呈现《时代周刊》封面||,是课堂结构更完整||,线索更清晰||。

二、中国重返联合国

1.其实基辛格不止一次来中国||,第一次他是秘密的||,第二次是公开的||,还和我们的外交部长乔冠华有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现在请两位同学为我们演绎一下这段对话||。

 

2.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为什么要用“重返”这个词而不是“加入”、“进入”?

所以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一直在为重返联合国而努力||。

基辛格的看法是什么?

真的是这样吗?

 

3.所以1971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又变了||。

变成了周恩来||,英文标题写着:

“中国人来了!

”《时代》的封面文章这样写道:

从1949年到1971年||,中国用了22年时间才重返联合国||。

为什么中国在这个时候可以重返联合国||,我们通过两段材料认识一下||。

材料一:

(乔冠华)“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围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

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国际形势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材料二:

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

赞成国:

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缅甸、锡兰(斯里兰卡)、古巴、赤道几内亚、几内亚、伊拉克、马里、毛里塔尼亚、尼泊尔、巴基斯坦、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刚果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索马里、苏丹、叙利亚、坦桑尼亚、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南斯拉夫、赞比亚……

4.刚刚我们分析的了两点原因||,可以说是客观原因||,那么我们中国自己的主观原因有什么?

5.现在请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重返联合国时的具体情况||。

 

6.展示图片(乔的笑)同学们认识这张照片吗?

它有一个标题叫什么?

这张照片中乔冠华的笑被西方媒体称为“可以震碎联合国议会大厦的玻璃||。

”可见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多么令我们高兴的一件事||。

7.中国重返联合会的意义何在呢?

 

8.中国重返联合国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也成为中美建交的重要原因||,因此在1972年||,谁来中国了?

他来中国取得了什么成果?

意义是什么?

1.两位同学看对话||,演绎:

乔冠华:

“博士||,你看今年这届联大我国能恢复席位么?

”“我得到消息||,现在这个时候||,联大正在对恢复我国席位进行表决||。

基辛格:

“我估计你们今年还进不了联大||。

乔冠华:

“你估计我们什么时候能进去?

基辛格:

“估计明年还差不多||。

待尼克松总统访华以后||,你们就能进去了||。

乔冠华:

“我看不见得吧?

2.回答:

中国重返联合的问题;因为中国本来就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

后来由于美国的阻挠||,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集团所占据;基辛格认为要等到尼克松访华后才能重返联合国;不是||,1971年10月就重返联合国了||。

3.阅读材料回答: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亚非拉国家的崛起与支持||。

 

4.思考回答:

中国政府的努力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5.根据书本介绍:

1971年10月25号||,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立即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6.回答:

预设一:

不知道

应对:

进行介绍

预设二:

知道||,他的标题是“乔的笑”||。

 

7.根据书本回答:

重返联合国||,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

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回答:

尼克松;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学生进行演绎||,增

强课堂趣味||,加强

对人物心理的理

解||,增强爱国情

怀||。

三、中日建交

 

1.尼克松来中国以后||,有个国家慌了||,是哪个国家?

2.日本为什么慌了?

二战结束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

这时候美国避开日本和中国缓和关系||,引起了日本的震惊||,日本国内有什么反应?

 

3.于是有个日本人来中国了||,他是谁?

他的到来||,有什么成果?

 

4.中日建交对中国和日本以及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5.日本人抢在美国人之前和中国建交以后||,在1978年12月||,中美关系有了什么进展?

《建交公报》的发表为建交提供了法律依据||。

1979年1月1日||,我们才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6.为什么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到1979年中美建交||,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呢?

这就和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有关||。

我们通过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和1978年的《中美建交公报》中对台湾问题的认识做一个对比||。

美国在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和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中在台湾问题上的认识有怎样的变化?

(展示内容)

美国方面声明: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

7.中国只跟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并且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建交后||,还要断绝和台湾的外交关系||。

8.这节课我们学习了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关系的突破||,都有什么突破?

这几个突破中||,哪个是关键呢?

9.所以我们在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有什么影响时可以从几个角度去分析?

那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10.我们对其影响做个小结:

对世界:

利于亚太地区和平和稳定||,缓和世界局势||。

对日本:

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11.对中国我们又可以从外交、两岸关系、地位、经济方面分析||。

对外交||,请大家看这张图表||。

这是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数量的统计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与其他国家建交的数量变化有什么趋势?

12.所以中美建交打破了中国的外交困境||,迎来建交高潮||。

中美建交也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对美国来说也是有利于美国的发展||。

 

1.回答:

日本

 

2.回答:

二战结束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

日本国内舆论强烈强烈要求尽快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3.回答:

田中角荣;中日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标志着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并正式建立邦交关系||。

4.回答:

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亚洲与世界的和平意义重大||。

5.回答:

中美双方《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6.阅读材料回答:

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但没有说明那一边是合法政府||。

1978年的《中美建交公报》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

 

8.回答:

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关键||。

9.思考并回答:

中国、美国、日本、世界;畅所欲言||。

 

11.观察并回答:

呈持续上升趋势||,在1979年增长较快||。

||。

 

由中美关系为主线||,联系到中美关系的变化对日本的影响有利于解决本堂课的难点||。

 

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白中美建交是建立在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的前提上的||。

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四、展望未来四、英国君主

1.我们学习了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关系||,现在将我们的眼光放到现在||,我截取了有关近期特朗普上台后中美关系的发展的新闻报道||。

从这些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中美关系有什么发展规律?

(展示截图)

2.中美关系时而紧张时而友好归根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3.请你展望一下中美两国在未来的外交中需要注意什么?

 

1.回答:

时好时坏

 

2.回答:

国家利益

3.畅所欲言

由古及今||,从20

世纪70年代中美

关系联系到现在

中美关系||,贴近学

生生活||。

体现历史

教学的时代性||。

小结

同学们说了都有道理||,不管如何中国和美国作为两个大国||,在未来的外交过程中应该互相尊重主权的基础||,加强平等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

板书

外交关系的突破

美国

美国对华政策破产

原因

原因

共同利益

亚非拉国家支持

中国

努力

 

1971.4

1971.7

1972.2

1978.12

1979.1.1

影响

过程

影响

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