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2425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单元测试题解析版.docx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专题7《初识酸、碱和盐》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烧碱D.氯化钠

2.下表是四种常见物质的PH.在这些物质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物质

洁厕灵

柠檬汁

蔗糖水

洗洁精

PH

1.7

2.5

7.0

12.6

选项

A

B

C

D

3.为了防止病虫害,常对生长过程中的蔬菜喷洒农药。

据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冲洗蔬菜,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毒性降低。

因此,我们在用水浸泡蔬菜时可加入适量的()

A.小苏打B.食醋C.白酒D.白糖

4.初中化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5.近段时间,我国某些地区猪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因而有些不法分子常售出不新鲜的猪肉来坑害消费者。

猪肉的新鲜度可以通地测试PH来判断。

有资料显示,PH与猪肉的新鲜度的关系为: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7

猪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强弱的变化为()

A.逐渐变强B.逐渐变弱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

6.分类法是化学重要的学习思想,下列物质分类中错误的是()

A.HCl、H2SO4、NaHSO4都属于酸

B.CH4、C2H5OH、CH3COOH都属于有机物

C.铁、碘、锌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D.KNO3、K2HPO4、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

7.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减少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氢氧化钠D.食盐

8.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SO

、Cu2+、Cl-B.Fe2+、Na+、OH-、K+

C.K+、CO

、Cl-、Ag+D.H+、Cl-、Na+、CO

9.某品牌爽肤水为蓝色溶液,小明怀疑其含有硫酸铜,欲通过检测硫酸根离子就能初步判断,应选用的试剂是()

A.紫色石蕊试液B.Ba(NO3)2溶液和稀HNO3

C.NaOH溶液D.NaCl溶液和稀HNO3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熟石灰在空气中久置不会变质B.烧碱在空气中放置会发生化学变化

C.碱的溶液有滑腻感D.一定浓度的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11.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食盐可作防腐剂B.碳酸氢钠用于制造发酵粉

C.氢氧化钠固体用于干燥SO2D.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

12.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步骤

B.用MnO2来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C.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D.用Ca(OH)2溶液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13.物质的分类非常重要。

下列按酸、碱、盐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H2SO4、Na2CO3、NaClB.Ca(OH)2、HCl、Na2SO4

C.NaOH、H2CO3、NaClD.H2SO4、NaOH、Na2CO3

14.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加热时才能发生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的产物都是化合物

15.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的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10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雨水酸性最强的时刻是:

()

测定时间

16:

00

16:

10

16:

20

16:

30

pH

4.95

4.93

4.86

4.84

A.16:

00B.16:

10C.16:

20D.16:

30

二、填空题

16.性质决定用途。

下面几种物质的具体应用中,分别利用的性质是:

(1)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气用于炼钢、焊接、切割金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石灰用于干燥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制品不易锈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氢氧化钠在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1)管道疏通剂的有效成分包含氢氧化钠,该物质溶于水时,用手触摸容器外壁,会;若将氢氧化钠敞口放置,会变质生成。

(2)青海湖地区素有“冬天捞碱”之说,其中的“碱”是纯碱,可用它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___ ;医院里抢救危重病人时给病人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 .(填化学式)

(2)工业上常采用________ 交换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填“煮沸”或“离子”);家庭炒菜用的铁锅手柄是用________ (填“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做的.

19.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氯分子__________;

②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___________。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碳酸氢钠、熟石灰、氧化钙中,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的物质。

用化学式填空:

①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___

②可作为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的是_______________

③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向NaCl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反位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〇”“

”“

”“

”表示不同离子)。

①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右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

(填离子符号)

___________、

___________、〇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0.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反应:

甲+乙

丙+丁。

(1)若甲、丙为化合物,乙、丁为单质,写出一个符合该反应要求的化学方程式____。

(2)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甲溶液呈蓝色,乙为烧碱,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反应发生时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丙为水,丁为盐,则该反应______(“一定”或“不一定”)是中和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

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为红棕色粉末,G为最常见的金属。

B、D、X、E均为无色气体。

请回答:

(1)X是_______(填化学式)。

(2)B物质固态时的名称是______,该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F+X→B+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2.下图是几项基本实验操作的示意图: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

(2)蒸发结晶时,用玻璃棒搅拌,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加热;

(3)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______________,读出pH。

23.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测定样品中元素的质量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资料:

该种塑料袋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图中碱石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

(1)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2)装置A中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中MnO2粉末的作用是。

(3)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水蒸气,为不影响测定结果,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_____________(写名称)。

(4)判断塑料袋试样中含有碳元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前后装置的质量变化测算出仪器D质量增重5.4g,仪器E质量增重8.8g,则该塑料袋试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6)若实验过程中由于过氧化氢的量不足,塑料袋试样燃烧不充分,则该塑料试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的测算结果(填“一定偏大”、“一定偏小”、“基本一致”之一)。

五、计算题

24.食用小苏打含有NaHCO3外还含有少量NaCl。

为了测定某食用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称取一定量该样品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得到104.4g溶液,再向其中滴加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200g溶质质量分数3.1%的不饱和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H2O+CO2↑)

请计算:

(1)NaHCO3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_g;

(3)该食用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5.往100g含有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变化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试分析计算:

(1)a→b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________反应。

(2)请计算原混合溶液中CaCl2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特性分析判断。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闭保存,故不合题意;

B、浓硫酸有较强的吸水性,需密闭保存,故不合题意;

C、烧碱即氢氧化钠易吸水发生潮解,需密闭保存,故不合题意;

D、通常情况下,食盐的性质相对稳定,不易发生变化,无需密闭保存。

故选D

考点: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酸碱盐的正确存储方法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的浓酸(浓盐酸、浓硫酸和浓硝酸)和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特性,并要学会对特性的应用,在解题中要找出规律,培养知识点迁移能力。

2.D

【解析】试题分析: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碱性溶液,而碱性溶液的PH值会大于7,故选D。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

3.A

【解析】A、碳酸钠溶于水显碱性;故A正确;

B、食醋显酸性,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C、白酒显中性,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白糖显中性,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A.

4.D

【解析】

【分析】

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过滤液体时,“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溶解操作的方法,,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5.B

【解析】由题中信息知,猪肉在变质过程中PH值逐渐变大,酸性强弱的变化为B.逐渐变弱。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PH的应用。

6.A

【解析】A、NaHSO4属于盐,错误;B、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CH4、C2H5OH、CH3COOH都属于有机物,正确;C、微量元素指的是在人体中的含量小于0.01%的元素,铁、碘、锌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正确;D、含有N、P、K三种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属复合肥,KNO3、KH2PO4、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料,正确。

故选A。

点睛:

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

7.A

【解析】A、浓盐酸会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质质量减小,正确;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质不变,溶剂增大,溶液增大,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新的溶质,溶质种类改变,错误;D、食盐水敞口放置则水分蒸发而溶质质量分数增大,错误。

故选B。

8.A

【解析】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离子不共存。

A、各离子间都不会结合生成水和沉淀、或气体,能共存;B、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离子结合生成沉淀而不共存;C、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不共存;D、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共存;选A

9.B

【解析】A.石蕊试液是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并不能检验是否含有SO42-离子.故A错误;B.加入BaCl2溶液和稀HNO3后,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蓝色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故B正确;C.NaOH溶液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但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故C错误;D.NaCl溶液和稀HNO3不和硫酸铜反应,没有现象,不能检验硫酸根.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排除其它杂质离子的干扰,如Cl-、CO32-等是解题关键,欲证明某种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最好加入Ba(NO3)2和稀HNO3,如果产生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某种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此题中溶液为蓝色,可以排除银离子和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的干扰,故可选用BaCl2溶液。

10.A

【解析】A、熟石灰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而变质,错误;B、烧碱在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正确;C、碱的溶液有滑腻感,正确;D、一定浓度的碱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正确。

故选A。

11.C

【解析】A.食盐可作防腐剂,正确;B.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正确;C.氢氧化钠固体用于干燥不与其反应的气体,S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错误;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灯泡中充氮气可防止钨丝被氧化,延长使用寿命,正确。

故选C。

12.C

【解析】A.将含有泥沙的粗盐,进行溶解,得食盐水和泥沙的浊液,过滤后得食盐水,蒸发得食盐晶体。

B.在MnO2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能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而水不能。

C.稀盐酸能与铁粉反应,不符合除杂要求;D.露置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易与二氧化碳反应变质,Ca(OH)2溶液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氢氧化钠不与氢氧化钙反应。

选C

点睛:

除杂时要求只除杂,不引杂;鉴别时要求相同操作或与相同试剂作用时,要有不同的现象

13.D

【解析】试题分析:

A中碳酸钠属于盐,B中氢氧化钙属于碱,C中氢氧化钠属于碱。

故选D.

考点:

物质的分类

14.D

【解析】A、化合物不需要加热也可以发生分解反应,如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错误;B、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不一定都是单质,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物均是化合物,错误;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Fe2O3+3CO

2Fe+3CO2,错误;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的产物都是化合物,正确。

故选D。

15.D

【解析】

试题分析:

pH<7溶液显酸性,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考点:

溶液酸碱度与pH的关系。

16.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石灰能与水反应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解析】

(1)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颜色和异味,具有吸附性,故能用于防毒面具;

(2)氧气具有助燃性,故能用于炼钢、焊接、切割金属;(3)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能做干燥剂;(4)铝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故铝制品不易锈蚀。

17.

(1)发热Na2CO3

(2)Na2CO3+Ca(OH)2

2NaOH+CaCO3↓

【解析】

试题分析:

氢氧化钠,该物质溶于水时,用手触摸容器外壁,会发烫,因为溶解会放出大量的热,将氢氧化钠敞口放置,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钙可以和碳酸钠反应制取氢氧化钠。

考点:

酸碱盐的性质和变化

18.HCl;O2;离子;热固性

【解析】

【详解】

(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氧气能帮助呼吸,在医院中可以用于急救病人,故化学式分别为:

HCl;O2;

(2)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是“煮沸”,工业上用离子交换法;家庭炒菜用的铁锅手柄,应该受热不易变形,所以选“热固性”塑料。

【点睛】

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煮沸”,而工业上用离子交换法;“热固性”塑料指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热塑性”塑料是指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后又可以熔化。

19.2Cl2

CaONaHCO3Ca(OH)2生成白色沉淀NaCl+AgNO3==AgCl↓+NaNO3NO3-Cl-Ag+

【解析】

(1)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

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氯分子表示为:

2Cl2;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因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此表示为:

(2)①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常用来做干燥剂,化学式为:

CaO;

②碳酸氢钠能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化学式为:

NaHCO3;

③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化学式为:

Ca(OH)2;

(3)①NaCl与AgNO3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所以现象为:

生成白色沉淀;

②NaCl与AgNO3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NaCl+AgNO3=AgCl↓+NaNO3;

③反应的实质是银离子结合氯离子生成氯化银沉淀,反应后银离子和氯离子消失,所以“〇”表示Ag+,“

”表示NO3-,“

”表示Na+,“

”表示Cl-。

20.Fe+2HCl=FeCl2+H2↑(合理即可)CuCl2(可溶性铜盐即可)有蓝色沉淀生成不一定某些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或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

【解析】

(1)由一中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若甲、丙为化合物,乙、丁为单质,符合该反应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如:

Fe+2HCl=FeCl2+H2↑(合理即可);

(2)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甲溶液呈蓝色,乙为烧碱,则甲为含铜离子的可溶盐,化学式为CuCl2或CuSO4等,反应发生时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蓝色沉淀生成;(3)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丙为水,丁为盐,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理由是某些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或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

21.CO干冰灭火Fe2O3+3CO 

2Fe+3CO22H2O 

2H2↑+O2↑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故A是甲烷,C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故C是水,甲烷能与E反应生成水和B,故E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水通电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故D和E是氢气或氧气,F为红棕色粉末,故F是氧化铁,能与X反应生成G,G为最常见的金属,故G是铁,X是一氧化碳;铁能与酸反应生成D和H,故D是氢气,

(1)X是一种一氧化碳,化学式为:

CO;

(2)B是二氧化碳,固态时俗称干冰,可以用作人工降雨;

(3)①氧化铁能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3CO2;

②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22.试管夹1/3较多固体时显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解析】

【详解】

(1)仪器X的名称是试管夹;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否则易因沸腾而喷出来,导致人被烫伤或腐蚀;

(2)蒸发结晶时,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或少量液体剩余)时,停止加热,如果将水蒸干,会导致晶体飞溅;

(3)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呈现一定的颜色,然后将显示的颜色和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取pH。

23.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2H2O2MnO22H2O+O2↑;催化作用(3)浓硫酸(4)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4∶1;(6)基本一致

【解析】

试题分析:

(1)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置A中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装置中MnO2粉末的作用是催化作用;(3)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水蒸气,为不影响测定结果,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具有吸水性的浓硫酸;(4)判断塑料袋试样中含有碳元素的依据是生成二氧化碳,故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根据实验前后装置的质量变化测算出仪器D质量增重5.4g,仪器E质量增重8.8g,则该塑料袋试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8.8g×12/44:

5.4g×2/18=2.4g:

0.6g="4:

1;"(6)若实验过程中由于过氧化氢的量不足,塑料袋试样燃烧不充分,则该塑料试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的测算结果基本一致。

考点:

物质成分的的探究

24.1:

4,4.4g,96%。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可以求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该食用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详解】

(1)NaHCO3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6×3)=1:

4;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4.4g+100g﹣200g=4.4g;

(3)设:

该食用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HCO3+HCl═NaCl+H2O+CO2↑

8458.544

xy4.4g

x=8.4g

y=5.85g

则该食用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96%

答:

(1)NaHCO3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4;

(2)生成CO2的质量为4.4g;

(3)该食用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96%。

【点睛】

根据质量守恒求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解题的基础。

25.

(1)稀盐酸;

(2)22.2%

【解析】

(1)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盐酸会先与碳酸钠,溶液的pH值升高,然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溶液的pH值不变,反应结束,溶液的pH值会继续的增大,所以a→b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稀盐酸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