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考博经验心得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14728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大考博经验心得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大考博经验心得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大考博经验心得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大考博经验心得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大考博经验心得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大考博经验心得汇总.docx

《人大考博经验心得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大考博经验心得汇总.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大考博经验心得汇总.docx

人大考博经验心得汇总

三、报考类别

1、非定向:

包括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

全脱产学习三年,转户口、调档案,毕业后工作非定向选择;

2、自筹经费:

交纳学费,全脱产学习三年,转户口、调档案,毕业后工作自主选择;

3、定向培养:

全脱产学习三年(北京生源不提供住宿),毕业后回委托单位工作;

4、校内在职:

只限中国人民大学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本校教师,与人事处签服务期合同,不提供住宿;

5、在职定向:

不脱产学习3—5年,第一年在校上课(北京生源不提供住宿,外地生源只提供第一年住宿),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招收的在职博士生应到校脱产学习一年。

在职定向博士生控制在招生人数的10%左右。

注:

学费中不含住宿费,住宿费另交。

 

贫穷可以在国内读博,这没有问题。

但是,不要理想化!

经济类博士研究生,每月人民奖学金1000以上,够自己吃喝了。

发表点论文,本校兼职上点课(不能太多,耽误学业),就更多了。

但我感觉读博有几个条件:

1、导师要牛,最好既是学科权威又是海龟,人还要相对和善,别拿学生当苦力。

这样,自己才有时间,才能学点东西。

2、自己有潜力,还要方向对头,特别努力。

才能出较高质量的论文。

这样,才能按通常时间毕业,找工作也相对容易。

当然,社科院读博最好,找工作没有问题。

可问题是毕业时硕博通常时间三年(仅博士阶段),单读博士通常四年。

三四年后,省会城市(或较好条件的沿海城市)的经济类博士供给绝对远远大于需求,况且北美(欧洲一流经济类)海龟回国的越来越多。

就更别说其它地方的海龟了。

博士毕业就业范围比硕士、本科生就业要窄的多!

就业关系很重要。

总之,各位后来人国内读博要三思后行。

1、论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50分)

2、入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50分)

时间:

2003年

1、分析通货紧缩的成因及治理对策(40分)

2、试析中国大陆对外开放政策的经济含义(30分)

3、试论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0分)

时间:

2004年

1、论述经济活动中边际效益递增的条件和选择策略(25分)

2、试述技术变革对市场结构的影响(25分)

3、试分析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下劳动工资趋向(25分)

4、试分析我国生产要素总供给和总需求及当前经济情况(25分)

时间:

2005年

1、试分析周期理论主要流派(25分)

2、试用结构—行为—绩效框架分析我国市场经济结构及其效应(25分)

3、试用社会成本、企业成本(私人成本)和**矫正外部性政策原理,论述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5分)

4、运用规模经济原理论述企业成长中进行收购和兼并的经济效益(25分)

时间:

2006年

1、论述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及其资源配置

2、论述熊彼特的周期理论,并分析我国多数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及影响

3、论述技术变革对生产函数、成本函数的影响,利用微笑理论曲线论述技术变革的作用

4、论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国际收支能够做到自动调节

时间:

2007年

1、现代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的理论

2、全球化与信息化对民族企业的影响

3、用效用理论分析价格和品质变化对竞争力的影响

4、IS—LM—BP模型分析宏观政策对企业的影响

时间:

2008年

1、什么叫沉没成本,其对企业决策有何影响

2、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互动关系

3、根据均衡理论,解释国家支持价格和抑制价格的手段和效应

4、用帕累托改进原理,分析我国改革30年经济成就的经验

时间:

2009年

1、给出某商品在价格为40元时,需求量为12单元,请问当价格为60元时,其需求变化情况,要求用中点式方法,计算需求价格弹性E=0,01时需求量的变化情况,对于01时这两种情况具体数值考生可以自己设定,然后计算弹性值和需求量,并说明在每个弹性区间需求量的变化情况。

2、请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说明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企业对高管限薪的效果影响。

3、试用现代经济学观点分析企业理论。

4、分析我国4万亿投资所带来的后果及其对策建议

时间:

2010年

1、关于国民收入核算的计算。

(20分)

2、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发放食物和等价现金是否效果不同。

(20分)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于企业生产函数的影响。

(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要素市场供求的变化对生产函数的影响机理,并说明企业决策的应用原则)(30分)

4、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论述我国结构性减税的政策目标及其理论依据。

(30分)

三年硕士五年博,霜染青丝纹上额。

十年寒窗难破壁,一朝毕业讨生活。

东西外企疑无路,南北国企人也多。

忍看私企门不入,笑闻牛人进院所。

无头苍蝇空扑翼,丧家之犬进油锅。

一骑红尘心暗笑,错把据信当offer汗透重衣梦难醒,一进一退失所措。

自思年年求学事,无花无酒亦无歌。

红袖冥冥无觅处,象牙塔中难造车。

两处茫茫皆不见,四面碰壁无逃脱。

我只有

1.微观范里安的

2.宏观罗默的

指经济学综合

把高鸿业的两本先吃透了,然后,宏观看看曼昆和萨克斯的,微观看看平迪克和平新乔的十八讲,至于政治经济学,随便找本看看吧

今天看到人大研究生网站上我的录取通知书于6月23号发放,悬着的心终于松了口气(别笑话我),把一直想分享的自己的体验写下来,希望或多或少能对需要的朋友有点益处。

先自我介绍下,我考的是人大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的博士,今年30岁性别女已婚。

1.关于考试的准备:

英语的准备非常重要,从今年开始人大的英语风格开始转变,如果保持的话,英语是唯一一项可以在分数上卡人的。

而英语复习要求的词汇量并不算很大,主要对词汇的准确含义和多重意义有要求,最重要的是翻译的准确性,写作的语法,常用英文格式的使用。

所以复习是要重点把握词汇的正确意思,翻译和写作的正确性。

经济学综合:

在复习的时候我复习了很多本书,高鸿业的,中级的高级的等等,因为虽然有耳闻人大经济学是只会考高鸿业那本,但总是担心万一不够怎么办?

事实证明如果看这些书的目的是为了考人大的博士,学习除了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外的其他书都是在浪费时间。

在考试后我以平静的心态总结了历年的试题,可以肯定的总结说,经济学综合的考试内容不会考过这本书(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的范围,并且也只假设考生的基础是只看了这本书。

专业课:

其他的我不清楚,但是财政确实是人大出版的比较基础的一本书就够了,另外要稍微留意下考试前那个学年发生过的专业内的大事和政策等。

2.关于联系导师

我吃了没联系导师的亏,今年上学的事如果不是碰上一个无私的人帮助我,就可能没戏了。

虽然看了很多帖子说一定要找导师,但是自己总是没有去找,原因很多。

事后分析自己的行为,发现实际上,潜意识里是怕被拒绝,宁可等到考试来盖棺定论,也不愿意自己先去试探一下。

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不是应届生没有科研成果,计量也不算很好,只有英语勉强过的去,怕自己提的研究方向导师会不感兴趣等等。

但是之后觉得,无论如何都应该先联系导师。

先联系导师,并不是说招生有黑幕,或者说给导师送礼之类的,用经济学的话讲,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导师都是风险规避的性格,他们需要安排教学计划,需要在4月面试前知道自己9月大概招来的是个什么类型的人,合不合适他现在的团队。

另外由于试卷内容简单,安排的面试时间很短,所以导师觉得更需要通过另外的接触来了解你。

另外不用担心自己不够出色,考生中绝大多出都是不够出色但又足够优秀的人。

所以和导师之间的沟通很重要,一个导师说名额满了或者不合适就找下一个,那么多导师呢,只要心态足够坚强,一定可以挖到一个满意你的导师。

3.关于犹豫是否考博

2种类型的人,一种是内心很想考博,但是又害怕自己的某项条件比较弱,而犹豫不觉。

比如年龄大,比如跨专业等。

对于这种类型,我送一句话,强大的内心可以克服条件的弱项。

我的意思是指无论是怎样的条件,只要符合考生要求,都很有机会考上,但是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不仅仅是保证考试分数过资格线,更重要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去寻找适合你的导师,哪怕会一次又一次被拒绝。

另外一种是考虑考博值得不值得,开句玩笑话,这是个以价值观为基础的评价,所以只有自己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回答的方法也很简单,先明确评判的一条或多条价值基准,再对投入和产出进行估算,对不确定结果的以概率估计预期值,对于概率不清楚的,多收集数据以计算概率,哈哈,玩笑话。

最后,祝所有在努力和准备努力的同学有志者事竟成

最近有朋友犹豫是否要读博,踌躇于付出与收获是否相称等问题,除此之外还听到、看到在读博士、已经毕业的博士一些感喟之声,正好自己的博士二年级收尾,在此对为什么读博闲谈几句吧。

从我个人感受看,读博还是受益良多的。

一、即使是从最消极的角度看,博士读下来至少有个“名”。

这个“名”首先是个防御措施。

单就这一纸文凭,对于目前在大部分机关事业工作岗位求职是个必要的门槛,或者是个保住饭碗的条件。

比如我自己,经历过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对没有本科学历的同事调离了领导岗位,也看着目前就连行政岗位招录留校人员,也都要求有硕士学位。

这种对工作人员学历水平要求的提升,虽然有“一刀切”的弊病,剥夺其中工作能力和素质非常强的一部分人表达和展现的机会,不过事实就是事实,既然改变不了,就要适应。

博士学位到手,不至于连个端茶送水的工作都不让做了吧。

然后这个“名”是个“垫脚石”。

相信不少人都有很好的素质,却因为一个“名”,无奈错失良机。

我自认为如果登台讲课,我会是个不差劲儿的老师,可是没有学历撑腰,大学的讲堂里我没有机会。

我也愿意埋头研究,读书求是,可是没有一个名分在那里,这些爱好和追求很可能就是“不务正业”。

二、假使就是为了通过答辩,混个文凭,还是要多少花些工夫,被迫听听课,参加几次报告会,读点书,写点东西,好歹有点儿印迹,好过浑噩一场。

三、认真一点儿的话,用三四年时间,搞懂一两个问题,进入一两个领域,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收获就更大了。

四、如果天资有点儿欠缺,或者精力有限,就比如我这样呆呆的,恐怕做成个小有成就的专家都吃力,那么至少走入这个大门,让人生立体了一些,除了柴米油盐、早八晚五、娱乐八卦,我们多了一种严肃的感受,多了一个生命的支撑,多了一次认识自己的经历,也不算吃亏。

读博当然不全是好事儿,三四年的生命,万八千的投入,改作他用,或许收获更多。

这就看个人情趣和生命追求的重点了。

读博和入党差不多,坚信则舒坦享受,否则会味如嚼蜡甚至腻烦。

所以,如果希望有个好心境,未入门者多思量,已入门者少彷徨。

我得知我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是十天前事情,当时我没有高兴的跳起来,相反我却在为自己该如何作出选择而痛苦。

我现在我自己的考博经历告诉众多志在考博的朋友,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

在这里虽然我不能成为人大的学生,但我还是要感谢我只见过两次面的那个人大导师,是他让我能有机会继续学习,是他让我感到考博的公平和公正。

 

首先要端正态度。

我硕士是在中部一个学校读的,名气一点都不大。

因为我的理想是当一个大学老师,本科毕业时,阴差阳错的进了一家商业银行。

等到硕士毕业时,硕士已经满天飞,进学校根本无望。

没办法只好选择考博。

我在报考人大之前,许多朋友告诉我人大很黑,劝我报考别的学校。

可是我不相信,我要让自己的博士上一个称心如意的学校。

我在报考人大之前,根本不认识导师,我所做的工作也就是给导师发了一个个人简历,另外打了两三个电话。

导师只是鼓励我好好复习,让我再笔试终考出好成绩,其他的再也没说。

我当初报的希望也不大,因此在和导师联系方面也没多大用心,只是用心的复习和看书。

 

在这里我就介绍我在英语和西方经济学复习方面的经历,希望能抛砖引玉。

 

其实我在看人大以前的英语卷子是我是很害怕英语的。

翻译占20分,要知道的词汇虽然可以,但我最害怕翻译这一部分。

没办法,我只能硬着头皮上。

我买了一本金圣才主编的〈中国人民大学考博英语整体解析与专项训练〉。

这本是的特点是分部分进行训练,词汇、阅读理解、翻译、作文都有针对性训练。

最好能够在看人大的〈研究生英语精读教程〉,因为如果你分部分做人大的历年镇题时,

就会发现考点好多都是那里面的内容。

对于翻译部分,我只有强化训练,把我买的哪本书的题整整作了三遍。

作文部分机会我都能整篇被背下来。

也许有人会嘲笑我这种做法,但是没办法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英语过线。

人大的英语是最后一天考的,考完之后感觉不错,60分不成问题。

分数出来时我也没想到,70多分,我很满足。

 

至于西方经济学,我微观主要看的是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18讲〉,宏观看的是石郎平的〈中级宏观经济学〉。

至于上海财大的高宏、高微我也看过,但我重点看得还是前面提到的两本书。

事实证明经济学院的西方经济学题目不算太难,主要是利用西方经济学原理来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钻研高宏、高微,这样做有点浪费时间。

 

另外一门专业课我就不说了,这里的访问者大多是人大的学生,我不想让自己成为透明人,还是保留一点吧。

 

关于面试,我觉得很公正。

先是英语口语测试,再后来是专业课面试。

说实话我的表现一点也不好,我都不想再参加第二天的体检。

后来想想,既然来了就让自己的考博划上一个句号。

在复试阶段我很想见导师一面,无奈导师不愿意接电话,只好在体检结束后我也没有给导师打电话,匆匆从北京回到学校,参加另外一个单位招聘。

 

现在想想,我之所以能被录取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笔试考的比较高,第二可能我给老师的印象是比较适合从事研究哪种类型的。

不管怎样,我还是要感谢那位导师。

 

复试结束后,我对人大的博考抱的希望很小,4月底就开始急匆匆的找工作。

没想到被我们省的国家开发银行录取。

我并不是通过校园招聘进去的,因为校园招聘条件太苛刻,我的条件达不到。

还好我有比较好的商业银行工作经验,我们省的国家开发银行进行社会招聘,通过笔试、两轮面试被录取,不过现在结果还没正式出来,还要报总行审批。

我心里在想,没考上人大的博士,能进这个单位也不错,算是对自己的安慰吧。

没想到五一我在家期间,我的朋友打电话告诉我,我被录取了。

可是我的是半自费,我听说过硕士有半自费,第一次听说博士也有半自费。

我当时在犹豫自己该如何选择,上学又要花费不小,可是放弃这个求学机会我又感到可惜。

 

就在我为自己该选择那个痛苦是,我的母亲因为重病住院了。

当我急匆匆从学校赶到医院时,看到母亲苍老的面孔时,我流泪了,在那一瞬间我知道自己该如何决定了。

我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我上面全是姐姐,是他们的关心和支持使我能够在外面毫无后顾之忧的学习。

而我从来没关心过他们,我太自私了。

当我赶到医院看到母亲躺在病床上时,看着母亲满头的银发和日益苍老的脸庞,我强忍着泪水没有流出来。

当时母亲正在输液,看到我回来,显得非常高兴,并且费力的叫出了我的名字,拉着我手让我坐在床边。

母亲当时很想和我说话,但是她已经说不出完整的话语,急地眼泪都流出来了。

我知道母亲的心思,我轻轻地告诉她我回来再也不走了。

这样她的心情才平静下来,但拉着我的手一直没有松开,我知道她担心我一出去就不会回来。

母亲的病渐渐有了好转,我已经决定放弃人大的博士,参加工作。

我不能在让父母为我操心,现在也正是我回报他们的时候。

尽管我完全有能力为自己支持学费,尽管人大是我梦寐以求的学校,尽管三年之后毕业我会有一个比较不错的前途,可是一切理由在我父母为我所付出的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父母用他们的健康换来了我今天的成绩,我不能再自私的为自己着想,我要让自己承担起应当承担的责任!

 

在我做出决定后我再一次流泪了,也许这一辈子我再也不会跨进大学的校门,可是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至今父母还不知道我考上博士,我也不会告诉他们,我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过得幸福!

 

当我把决定告诉周围的朋友时,他们都感到不理解。

他们认为我付出了那么多,就这样轻易的选择放弃太可惜了。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的选择使一直默默无闻的我一下子成为了年级中的新闻人物。

毕业论文答辩那一天,好多同学见面的第一句话问候不是论文准备的怎么样,而是“听说你考上人大的博士,不去上了”,我只能告诉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选择也就不同。

我很清楚,假如我坚持去读博士,三年后也许会有一个美好的前途,能够让自己成为一名教师。

我也很清楚,假如我这次放弃了,可能以后再也没机会跨进大学的校门,我的理想就永远会成为一个实现不了的梦想。

但是我为了父母我必须放弃,我不能再让他们等待三年,三年的时间对于年轻人可能很短暂,但对于老年人可能很漫长。

父母挂念的不是我在外面学到多少知识和挣到多少钱,挂念的是常年在外的我是否有一个家。

为了不让父母操心,我要尽快的找到工作安定下来,让他们安心的享受幸福的晚年。

我所付出的与我生我养我的父母对我付出的相比,简直微不足道,因此我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

 

没想到我这个帖子引起这么多关注,谢谢众多网友!

在我作出决定后5月和6月我一直待在家里面,陪伴着母亲,看着母亲一天天的好转,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尽管女朋友离我而去,我唯一能做的是坚定我的选择。

现在的我已经开始上班,大家都知道开发银行进的都是名校的毕业生,而我是在我们省城的一个学校读的硕士。

同时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叫什么,毕业那个学校”。

我非常坦然的告诉他们我毕业的学校。

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屑,有人甚至问我“你们学校的硕士能找到工作吗?

”。

这一切对来说都不重要,我要尽快的融入工作中,我相信我不比那些毕业于名校的学生差,我不相信学校宿命论,我的信念就是我考博时的信念,“努力过我就不后悔”。

在过几个月我就要把父母接过来了,尽管我是租的房子,但我相信父母和我在一起一定很高兴的。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是完美的,正因为缺憾的存在才让我们有动力去拼搏。

我作出选择的时候是痛苦的,但一旦作出了选择我就会坚持下去。

在理想和现实面前,我选择了面对现实,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

我相信,凭借我的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毅力,我会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

在此谢谢你们的关心!

愿所有的朋友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

考博成功的重要因素1、目标明确。

确定了考博,第一件事是先确定报考学校和导师,不要再对考博的前景三心二意。

考博虽然不意味着成功,但至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特别是对于非名校毕业的硕士来说,考个名校博士肯定是得大于失。

不要同时准备两所学校,人的精力毕竟有限。

2、复习时间六个月以上。

能拿到硕士学位再考博的,都差不到哪儿去,想要超越对手,时间是一个宝贵的因素。

复习时间越长,对考试内容的熟悉程度必然越深。

拿南大计算机举例,七门专业课再加外语想要在三个月内拿下来,是很难的。

3、复习方法正确。

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风格。

复习时一定要找到该校出题的规律,切不可到书店找一些资料搞题海战术,要知道,一门课程出到卷子上可能只有二道题,如果你有心把该校近五六年考博卷拿出来看一看,再把近几年的研究生的期末考试题拿来研究一下,估计你可以做出题老师了。

在这方面,外校学生一般会吃大亏,因为有些课程的题目是该校的特色题,且不谈题目你没看到过,就算是题目提前给你,你翻遍书店可能都找不到答案。

如果说考博有什么捷径的话,应该就在于此。

4、导师关系处理恰当,否则你面试、调剂时可能会有麻烦。

一般来说,如果你的技能与导师的项目很对口,或者你在什么核心期刊上发表与导师的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那他肯定会同意你报考。

如果你不具备上述条件,那么找导师的熟人介绍一下,导师一般也会要你。

还不具备的话,那你就脸皮厚一点,让他明白你为报考他的博士,付出了很多,导师也是人,会有同情心的,不要因为一次拒绝丧失信心。

实在不行的话,换一位试试,总有导师会要你的。

不过有一点要记住,导师招学生最根本的衡量准则是你的考分,你成绩不靠前,导师也很难帮你。

5、经济上要有一定的支撑。

最好有三到五千元做后盾,包括人际关系费用,找该校的对口复习资料费用,考试费等等,该花的最好不要省,只要是对考博成功有利的。

因为这些钱对于博士生出来后的待遇来说太微不足道了。

我从去年十一长假之后正式开始了我的复习考博历程,现总结一下供日后考博人大的学弟学妹们参考。

1、人大很公平。

说这句话是相比其他省市的其他学校,因为本人参加了不止人大这一个学校的考试。

如果你的初试是第一名,人大是一定会要你的(除非有很明显的缺陷),人大非常重视初试排名,所以你的一切努力重点都应该放在初试上,考出好成绩才是王道。

2、关于导师。

完全不必要为不认识导师担心,但最好得到所报导师的邮箱地址,向导师介绍下自己并表示出敬意是很有必要的。

3、关于专业课的复习。

高鸿业的教材是基础,所谓基础就是必须打牢的东西,里面的概念公式模型必须熟记于心。

之后我看的是多恩布什的中宏和平狄克的中微,因为人大不指定教材,所以看这两本书是作为扩展知识面的补充,同时把里面觉得生疏难懂的地方抄在笔记本上,反复用心地看。

我看这两本书会觉得很吃力,因为内容多而且翻译得很难懂,但一定要坚持下来,多看就懂了,实在不行还可以XX一下帮助理解。

最后就是看金圣才的《考博专业课真题与难题详解》(宏、微两本),超级有用。

在你之前已经复习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看,你就明白答题的整个过程了。

回答最好图文并茂,要详细并且有条理,最好可以结合实事。

这两本我看了不止五遍,最后达到了看每道题目都有话可说,有理可依就够了。

专业课的复习还有两点要始终贯彻的,一个是对历年真题的研究和揣测,你会发现一定的规律(真题在经济学院可以买到,30元一本,经院各个专业都有,好便宜。

但不能邮购,可以找在京的朋友帮忙),另一个是论文资料的阅读,尤其是用经济学理论解释一些当代热点的文章都是需要认真关注的。

4、关于英语的复习。

这一点来说我的教训大于经验。

复习的时候找了太多各个学校的真题,以至于到最后要考的那几个学校的题都没做完。

建议考人大的朋友先把人大历年的试题找全,再下几份近些年北大的、北师大等偏文科院校的真题一同拿来做(只做同种题型就好)。

重点把词汇、阅读和翻译里面的生词记下来,平时可以不背单词书,背好这些单词更有针对性。

通过比较可以看得出,人大近几年的英语变化非常之大,之前的单词很吓人的,阅读量也很足,到了07年突然越来越容易了,甚至不一定有四级的难度。

(可惜在考试前一天我才发现这个变化)所以复习也要与时具进,不要总是纠结于一些很难很怪的词汇和翻译,要训练自己的准确度和速度。

最后写作就背模板好了,无非就是对一个问题的正反观点比较,不过要多看些文章自己总结得比较好,省得和别人撞衫了就不太好收场了。

好了,就先写这么多吧。

希望各位一切顺利,考试成功。

这是个辛苦和漫长的过程,而且比起考研的庞大队伍,我们比较孤独。

不过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加油吧

学累了记得回个帖子慰劳下我,呵呵:

 

由于太多人问我在哪里买到真题,我也都一一作出回答,但是总是被覆盖掉。

为了便于大家学习,我把我购买并用来复习的真题扫描给大家,下面是链接,大家可以点击进入。

出于某些成本考虑,收7个金子,望见谅。

祝大家成功!

http:

//bbs.pinggu.org/thread-800004-1-1.html

 

考在职博士,优点:

生活上的压力小些,不用担心工作和读书期间的生活问题,而且毕业了回原工作单位的话,房子位置应该都会有。

缺点:

若是考了很好大学的博士,读完很辛苦,出来还会原单位的话,可能不会有很好的氛围,博士头衔只是个护身符,不甘心回来与原单位的人为伍。

考脱产博士,缺点:

无法预知未来的工作状态,读书期间生活压力也很大。

优点:

也许毕业了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实现个人的理想,接触更多有趣和有共同价值观的人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考研与考博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

//bbs.pinggu.org/forum.php?

mod=viewthread&tid=1100515&page=1&fromuid=2678993

第一部:

刻苦备战篇

1.博考之争

博考难

博考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