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基本知识培训.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9139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基本知识培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汽车基本知识培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汽车基本知识培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汽车基本知识培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汽车基本知识培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基本知识培训.doc

《汽车基本知识培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基本知识培训.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基本知识培训.doc

汽车基本知识培训

汽车概述

    汽车是由动力装置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无架线的车辆(含有三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超过1吨的车辆也包括在内)。

它主要用于载送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送人员和(或)货物,或者作为其它特殊用途。

汽车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系统。

底盘是汽车的基础,装有发动机、车身及各种附属设备,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保证汽车正常的行驶。

底盘由传动系(离合器、变速器(汽车变速器:

通过改变传动比,改变发动机曲轴的转拒,适应在起步、加速、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阻碍等不同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及车速不同要求的需要。

通俗上分为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手动/自动变速器,无级式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减速器(主减速比:

对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燃料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主减速比越大,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较强,而燃料经济性比较差。

但如果过大,则不能发挥发动机的全部功率而达到应有的车速。

主减速比越小,最高车速较高,燃料经济性较好,但加速性和爬坡能力较差)、差速器、半轴、行驶系(车架、车桥、车轮、悬架等)、转向系(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器型式:

目前常用的有齿轮齿条式、蜗杆曲柄销式和循环球式。

它的作用是增大转向盘传到转向传动机构的力和改变力的传递方向)、转向传动机构)和制动系组成

车身包括驾驶室和各种型式的车厢,用以容纳驾驶人、乘员和装载货物,车身应为全体乘员提供安全、舒适的乘座环境,因此车身应具有隔声、减震、保温、安全的功能,同时还要有合理的外部形状,还应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要求,以便汽车行驶时有效的引导周围的气流,减小空气阻力和燃料消耗,他由车身壳体、车门、车窗、车前钣制件、车内外装饰件、车身附件、座椅和通风、冷暖风空调装置等组成。

汽车种类和用途:

商用车

   商用车是在设计和技术特征上是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并且可以牵引挂车。

从2005年开始,我国汽车行业实行了新的车型统计分类。

相对旧分类,商用车包含了所有的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

在旧分类中,整车企业外卖的底盘是列入整车统计的,在新分类中将底盘单独列出,分别为客车非完整车辆(客车底盘)和货车非完整车辆(货车底盘)。

商用车分为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共五类。

   

(1)载货汽车:

货车是一种主要为载运货物而设计和装备的商用车辆,其用来牵引或挂车均可。

与新分类的客车类似,新分类的货车含义也小于旧分类中的载货汽车,对应关系为旧分类载货汽车=新分类中的货车+半挂牵引车+货车非完整车辆。

货车的细分是按照总质量、用途和燃料类型来细分的。

根据最大总质量不同,可分为微型货车(1.8吨以下),轻型货车(1.8-6吨),中型货车(6-14吨),重型货车(14吨以上)。

   

(2)越野汽车:

主要用于坏路或无路地区的全轮驱动的具有高通过性的汽车。

适于坏路或无路地区行驶,多用于国防、林区和矿山。

 (3)自卸汽车:

以运送货物为主且有可倾卸货箱的汽车。

适于坏路或无路地区行驶,多用于国防、林区和矿山。

 (4)牵引汽车及半挂牵引汽车:

半挂牵引车是装备有特殊装置用于牵引半挂车的商用车辆。

我国加入WTO后,港口运输量日益增大,为半挂牵引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近年来,该车型发展很快。

在旧分类中,半挂牵引车是列入载货汽车统计的,没有单独列出;其在新分类中是作为商用车的一大类别单独列出的。

对于半挂牵引车,车辆分类依据的质量是处于行驶状态中的半挂牵引车的质量,加上半挂车传递到牵引车上最大垂直静载荷,和牵引车自身最大设计装载质量的和。

   (5)专用汽车:

装置有专用设备、具备专用功能,用于承担专门运输任务或专项作业的汽车。

用于完成特殊任务,如消防车、救护车、油罐车、防弹车、工程车等。

 (6)客车:

具有长方形车厢,主要用于载送人员及其随身行李物品的汽车。

按用途不同可分为长途客车、团体客车、市内公共汽车和旅游客车等。

 

   (7)轿车:

用于载送人员及其随身物品且座位布置在两轴之间的四轮车辆。

按发动机排量大小可分为微型汽车(1L以下),普通级轿车(1-1.6L),中级轿车(1.6-2.5L),中高级轿车(2.5-4L),高级轿车(4L以上)。

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分别指客车底盘和货车底盘。

客车非完整车辆按照长度进行细分,货车非完整车辆按照总质量细分。

乘用车

   乘用车是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

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

乘用车涵盖了轿车、微型客车以及不超过9座的轻型客车。

乘用车下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功能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专用乘用车和交叉型乘用车。

 

   基本型乘用车的概念等同于旧标准中的轿车,但在统计范围上又不同于轿车,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将旧标准轿车中的部分非轿车品种,如GL8、奥德赛、切诺基排除在基本型乘用车外,而原属于轻型客车中的"准轿车"列入了基本型乘用车统计。

由于这些特殊的车型产销数量不是很大,对于分析基本型乘用车的市场发展趋势影响不大。

 

   多功能车(mulitypurposevehicle,简称MPV),属于近年来行业引进的外来称谓,它是集轿车、旅行车和厢式货车的功能于一身,车内每个座椅都可以调整,并有多种组合方式,前排座椅可以180度旋转的车型。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该车型已有较多的企业生产,如上海通用的GL8、东风柳州的风行和江淮的瑞风等车型,而一些企业生产的类似产品在实际统计中可能也列入多功能车统计。

该车型在旧标准中部分列入轿车统计,部分列入了轻型客车统计。

 

   运动型多用途车(sportutilityve鄄hicle,简称SUV),该车型起源于美国,这类车既可载人,又可载货,行驶范围广泛,驱动方式应为四轮驱动。

近几年我国轻型越野车和在皮卡基础上改装的运动型多用途车发展较快,但在驱动方式上不一定是四轮驱动。

行业在分析市场时一般将这几类产品放到一起。

本次新分类改革将这几类车型统一归为运动型多用途车(SUV)类,因此我国的此类产品范围要广于国外。

同时,为了方便了解我国汽车的发展状况,我们在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下又按照驱动方式不同分为四驱运动型和二驱运动型多用途车。

该类车型主要有长丰猎豹、北京吉普切诺基、长城赛弗、郑州日产帕拉丁等。

在旧分类中除了部分切诺基列入轿车中外,其他均列入了轻型客车中。

 

   专用乘用车是运载乘员或物品并完成特定功能的乘用车,它具备完全特定功能所需的特殊车和/或装备。

例如:

旅居车、防弹车、救护车、殡仪车等。

 

交叉型乘用车是指不能列入上述车型外的其它乘用车。

这部分车型主要指的是旧分类中的微型客车,今后新推出的不属于上述车型的车型也列入交叉型乘用车统计。

机动车分类:

1)客车

M1类车辆——至少有4个车轮,或有3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超过1t,除驾驶员座位外,乘客座位不超过8个的载客车辆。

M2类车辆——至少有4个车轮,或有3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不超过5t,除驾驶员座位外,乘客座位超过8个的载客车辆。

M3类车辆——至少有4个车轮,或有3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5t的载客车

2)载货车

N1类车辆——至少有4个车轮,或有3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t的载货车辆。

N2类车辆——至少有4个车轮,或有3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超过3.5t,但不超过12t的载货车辆。

N3类车辆——至少有4个车轮,或有3个车轮,且厂定最大总质量>12t的载货车

几个主要技术参数:

   1)最大总质量(kg):

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2)最大装载质量(kg):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动力性

整车装备质量(kg):

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最大轴载质量(kg):

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

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驱动方式:

前置前驱(FF):

所谓前置前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驱动形式。

这是1970年代后才真正兴起和在技术上得以完善的驱动形式,目前大多数中、小型轿车都采用了这种驱动形式。

其将变速器和驱动桥做成了一体,固定在发动机旁将动力直接输送到前轮驱动车辆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拉”着车辆前进。

前置后驱(FR):

所谓前置后驱,是指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驱动形式。

这是一种传统的驱动形式,广州人所熟悉的广州标致轿车,就是一种典型的前置后驱轿车。

采用这种驱动形式的轿车,其前车轮负责转向任务,后轮承担驱动工作。

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推”着车辆前进。

前置后驱的车辆转弯时易出现转向过度的情况。

   3)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等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由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和最大爬坡度来表示,是汽车使用性能中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性能。

在我国,这些指标是汽车制造厂根据国家规定的试验标准,通过样车测试得出来的。

   最高车速(km/h)是指在无风条件下,在水平、良好的沥青或水泥路面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行驶速度。

按我国的规定,以1.6公里长的试验路段的最后500米作为最高车速的测试区,共往返四次,取平均值。

 加速时间:

汽车的加速性能,包括汽车的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指汽车从静止状态下,由第一挡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强度(包括选择最恰当的换挡时机)逐步换至高挡后,到某一预定的距离车速或车速所需的时间。

目前,常用0--96KM所需的时间(秒数)来评价。

超车加速时间,用最高挡或次高挡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要的时间。

加速时间越短,汽车的加速性就越好,整车的动力性随即提高

   爬坡能力:

最大爬坡度(%):

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以1档行驶所能爬行的最大坡度。

对越野汽车来说,爬坡能力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一般要求能够爬不小于60%或30的坡路;对载货汽车要求有30%左右的爬坡能力;轿车的车速较高,且经常在状况较好的道路上行驶,所以不强调轿车的爬坡能力,一般爬坡能力在20%左右。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汽车以最小的燃料消耗完成单位运输工作的能力,燃油经济性常用于一定运行工况下汽车行驶的百公里燃料消耗量。

汽车的制动性:

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包括坡道)停车,且能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以及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他主要有三个评价指标:

制动效能(指在良好的路面上汽车以一定的初速度制动停车的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指高速或下长坡的连续制动中,制动器的温度显著升高时制动效能保持的程度)、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指汽车制动过程中不发生跑偏、侧滑或丧失转向能力) 等。

制动装置:

是按照需要使汽车减速或在最短的距离内停车,(使汽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发挥出高速行驶的性能的装置。

一般分为鼓式和盘式两种。

鼓式制动器的优点是,成本低,防尘,便于同时作为驻车制动器。

缺点是尺寸大,质量重,制动热量不易散发出去,制动稳定性不好。

盘式制动器:

是目前轿车前轮常用的制动器。

一般都是钳盘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与传统的鼓式制动器比较,有以下有点:

散热条件好,因此制动稳定性好,抗热衰退性强;尺寸和质量小。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操纵性指汽车快速准确的响应驾驶人发出的转向指令的能力;稳定性指汽车遇到外界干扰时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指汽车在一般使用速度内行驶,保证乘员不因车身的震动而引起不舒适以及保证货物完整无缺的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