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90112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诗歌鉴赏专项练习.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固定句式是指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一种固定形式的句子,这些句式在文言中有其较为固定的意义,阅读时,掌握和熟记这些较为固定的意义,有助于掌握和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

1.“不亦……乎”连用,表反问,语气比较委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

例1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

2."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例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文:

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

3."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

例3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

译文:

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

例4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

译文:

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

4."非……而……"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却"。

例5非字而画。

译文:

(纸片上面)不是写的字,而是画的画。

5."非惟……抑亦"连用,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例6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

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6."庸……乎"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

例7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

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7."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

例8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译文:

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

例9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

译文:

(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

8."如(奈、若)……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例10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文:

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

9."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宾语。

"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

例11宋何罪之有?

译文:

宋国有什么罪呢?

10."得无……乎(耶、邪)"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

例12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

译文:

成名一次又一次地思素,这莫非是指给捉蟋蟀的地方吗?

11."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

"、"怎么……呢?

"

例13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译文:

但这座山单单用钟命名,这又是为什么呢?

12."何(奚)以……为"、"何(奚、曷)……"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

"、"要……干什么呢?

"、"为什么要……呢?

"

例1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

颛臾是我们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例15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

译文:

项羽笑着说:

"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

"

13."岂……乎(哉)"连用,表感叹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怎么……呢?

"

例16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译文:

我们日日夜夜盼望项将军的到来,怎么敢背叛他呢?

14."其……乎(也、耶)"连用,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

"、"还是……吧!

"、"难道……吗?

"

例1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15."……孰与(孰若)……"连用,表比较、选择、反问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同、跟)……相比,谁(哪个、哪样)更……"、"……比……怎么样?

例18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我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

例19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译文:

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更厉害?

16."为所"、"为……所"“见……于”连用,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被"。

例20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译文:

否则,你们这些人最终都会被他俘虏!

例21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译文:

却被秦国人多年蓄积的威势所挟制。

17."以……为"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

例2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译文:

认为天下最美丽壮观的东西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例23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译文:

可是蔺相如仅仅只凭借一点说话的技巧作为功劳,职位却在我的上面

18."与其……孰若"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与其……哪里比得上"。

例24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

译文:

与其杀掉这个僮仆,哪里比得上卖了他。

19."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

例25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译文:

但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的攻势呢?

例2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

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20."独……耶"、"独……哉"连用,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

例27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译文:

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

例28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译文:

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吗?

21."无乃……乎(欤)"连用,表揣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

例29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译文:

远方的主人对我军作好了战斗的准备,这样去攻打郑国,恐怕不行吧?

22."非……欤"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例30子非三闾大夫欤?

译文:

您不是三闾大夫吗?

23."宁……耶"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例31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译文:

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

24.有以无以(亡以)所以何以一何何其……也……之谓也

惟(唯)……是其……?

其……?

……,抑……

无…无…译:

无论…还是…

庶几…欤译:

大概…吧?

直…耳!

译:

只不过…罢了。

二、高中文言文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词

李清照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

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

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

曰:

“表弟愿与坐末。

”众皆不顾。

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

名士忽指李曰:

“请表弟歌。

”众皆哂,或有怒者。

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

罗拜曰:

“此李八郎也。

   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

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

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

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

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

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

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

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

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

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

又晏苦无铺叙。

贺苦少重典。

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

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

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1)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   易:

改变                     

B. 众皆不顾               顾:

顾惜

C. 众皆哂,或有怒者       哂:

讥笑                      

D. 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     葺:

修饰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创作始于唐,到了五代的时候,《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曲调,开始流传。

B. 李清照在批评张先、宋祁等人作品时,指出这些人虽然时时有妙语传世,但却整篇破碎,不能称为名家。

C. 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限,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著名观点,她批评苏轼的词是“句读不萁之诗”。

D. 李清照认为诗只有较为简单粗疏的声律要求,而词则特别讲究音律、乐律之规则。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

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

②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对词创作,李清照提出了哪些审美要求?

【答案】

(1)B

(2)A

(3)①到了宋朝,礼仪、声乐、文章、武功都已经齐备了,又休息生养了百余年,才有柳屯田柳永,变乐府旧声为新声,有《乐章集》传世,在世上获得大的声名(确立了他在宋词大家中的地位。

②当这个时候(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

我们出洞以后(已经),就有人埋怨(责备)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4)①浑成,不满张先、宋祁诸家“有妙语而破碎”;②协乐,即特别讲究音律、乐律之规则,要分别无音六律和清浊轻重,不满晏殊、欧阳修、苏轼的词只是“句读不葺之诗”;③典重,不满贺铸的“少典重”。

④铺叙,不满晏几道的“无铺叙”。

⑤故实,不满秦观“专主情致,而少故实”,黄庭坚“尚故实而多疵病”。

【解析】【分析】

(1)B项,“顾:

顾惜”错误。

“顾”,应是注意,在意的意思。

故选B。

(2)A项,“到了五代的时候……开始流传”错误。

原文第2自然段紧承第1自然段,《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曲调在唐时就有了。

属于信息错位。

故选A。

(3)本题翻译赋分点:

①逮,到了;涵养,休息生养;声称,声名;大得声称于世,状语后置句。

②明,照明;或,有人;咎,埋怨;极,尽享。

(4)此题答题区间在四、五段。

文中作者主要用否定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

摘出相关内容,推出正面观点即是作者的审美观。

一,勿“破碎”,是在批评张先、宋祁等人作品时提出来的,这表面看来是对语言的要求,实则包含着对词的意象的要求,要求作品应该有完整的、浑然的意象结构,给人以整体的审美感受。

二,要有“铺叙”。

她批评晏几道的作品“苦无铺叙”。

主张词要展开些,尽可能写的曲折、细腻、有渲染,讲层次,起伏跌宕,前后呼应,这是对以柳永词为代表的长调词的肯定和总结。

三,讲“故实”,她批评秦观词说其“专主情致,而少故实。

”故实即前代、前人的文化掌故,这反映了李清照对词人文化修养的要求。

四,要求词的格调高雅、典重。

她批评柳永词说:

“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批评贺铸词说:

“苦少典重。

”这种典雅美的追求,也可以看作是李清照词学观的综合的体现。

故答案为:

⑴B;⑵A;

⑶①到了宋朝,礼仪、声乐、文章、武功都已经齐备了,又休息生养了百余年,才有柳屯田柳永,变乐府旧声为新声,有《乐章集》传世,在世上获得大的声名(确立了他在宋词大家中的地位。

②当这个时候(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

我们出洞以后(已经),就有人埋怨(责备)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⑷①浑成,不满张先、宋祁诸家“有妙语而破碎”;②协乐,即特别讲究音律、乐律之规则,要分别无音六律和清浊轻重,不满晏殊、欧阳修、苏轼的词只是“句读不葺之诗”;③典重,不满贺铸的“少典重”。

④铺叙,不满晏几道的“无铺叙”。

⑤故实,不满秦观“专主情致,而少故实”,黄庭坚“尚故实而多疵病”。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

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3)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

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4)此题考查把握文章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中寻找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较,不漏过任何字眼。

命题者往往在转述中变换一些信息对答题者进行干扰,故解答这类题重在细心。

【附参考译文】

   乐府的曲调和歌词都很有名。

唐开元、天宝年间,有一位歌者叫李八宝,唱歌妙绝天下。

有一次,刚刚及第的进士们在曲江大开宴席,其中有一位及第的名士,吩咐李八宝故意穿一身旧衣,戴一顶旧帽子,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并装成神情惨淡的样子,一同参加宴席。

然后对众人说:

这是我的表弟,让他坐末席吧。

参加宴会的众人都对他毫不在意。

众人边喝酒边听歌,许多歌者轮流唱歌,其中只有曹元谦、念奴二人歌唱得最好。

唱完后,大家对二人的歌声称叹赞赏不绝。

这时,那位名士忽然指着李八宝对大家说:

请让我表弟为大家演唱一首歌吧。

众人都晒笑起来,甚至还有人生气起来。

等到李八宝一曲歌唱完后,却引得众人都哭了起来。

团团拜伏在李八宝周围,都说:

你肯定就是李八郎啊。

   从此以后,郑地和卫地的乐声在当时更加流行起来,这些声乐的柔糜之处、音节变化也更见烦琐。

唐朝时已经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曲调,不能一一枚举。

   到了五代的时候,各路诸侯纷纷建国,中华大地战乱不断,斯文扫地,更无人作新曲沿途传唱了。

这时只有南唐李璟、冯延巳等君臣温文尔雅,时有新作问世,其中有名的作品有李璟的《浣溪沙》、冯延巳的《谒金门》,“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更是其中的名句。

句子虽然很奇特、很优美,但是要灭亡的国家所唱出来的歌声也带着很深的哀伤,就不能算曲子词中的上品了。

   到了宋朝,礼仪、声乐、文章、武功都已经齐备了,又休息生养了百余年,才有柳屯田柳永,变乐府旧声为新声,有《乐章集》传世,确立了他在宋词大家中的地位。

但柳永的词虽然非常适合于音律,但词句却俗不可耐。

又有张子野(张先)、宋子京(宋祁)宋公序(宋庠)兄弟以及沈唐、元绛、晁次等人辈出,虽然时时有妙语传世,但却整篇破碎,不能称为名家。

到了晏元献(晏殊)、欧阳永叔(欧阳修)、苏子瞻(苏轼)这些人,他们学究天人,填这些小歌词,应该就象是拿着葫芦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如此,细细琢磨他们的词,句子都嫌雕琢得不够。

而且他们的词又往往不协音律,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诗和文章只分平仄,但词却要分五音(宫商角徵羽),又分五声(阴平、阳平、上、去、入),又分六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还要分发音的清、浊、轻、重。

比如当世(北宋后期)的那些词牌名叫《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的,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

《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

本来是押仄声韵的,如果押上声韵则与音律协调,但如果押入声韵,就不能作歌唱了。

王介甫(王安石)、曾子固(曾巩),他们的文章有西汉时风格,但如果他们作词,只怕会让人笑倒,因为这样的词读不下去。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词别是一家,但知道的人却不多。

后来晏叔原(晏几道)、贺方回(贺铸)、秦少游(秦观)、黄鲁直(黄庭坚)一出,才得词中三味。

但是晏几道的词短于铺叙,贺铸的词短于用典。

秦观的词却致力于婉约、情深一片,词中却少了实际的东西,就像一个贫穷人家的美女,虽然长得很漂亮,打扮也很时尚,但骨子里却始终缺乏那种与生俱来的富贵气态。

黄庭坚的词内容倒是充实,却有些小毛病,就象一块美玉,却有些斑点,所以价值自然要打些折扣了。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

祖楷,魏殷州刺史。

父谦,周荆州总管。

彭少孤,事母以孝闻。

性刚毅,有武略,工骑射。

善《周官》、《尚书》,略通大义。

周武帝时,为侍伯上士,累转门正上士。

   及高祖为丞相,周陈王宇文纯镇齐州,高祖恐纯为变,遣彭以两骑征纯入朝。

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遣人谓纯曰:

“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

”纯疑有变,多将从骑至彭所。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纯遽下,彭顾其骑士曰:

“陈王不从诏征,可执也。

”骑士因执而锁之。

彭乃大言曰:

“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

”其从者愕然而去。

高祖见而大悦,拜上仪同。

    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

数岁,转车骑将军,俄转骠骑,恒典宿卫。

性谨密,在省闼二十余年,每当上在仗,危坐终日,未尝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

   上尝谓彭曰:

“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

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

”彭曰:

“臣少爱《周礼》、《尚书》,每于休沐之暇,不敢废也。

”上曰:

“试为我言之。

”彭因说君臣戒慎之义,上称善。

观者以为知言。

后加上开府,迁备身将军。

   上尝宴达头可汗使者于武德殿,有鸽鸣于梁上。

上命彭射之,既发而中。

上大悦,赐钱一万。

及使者反,可汗复遣使于上曰:

“请得崔将军一与相见。

”上曰:

“此必善射闻于虏庭,所以来请耳。

”遂遣之。

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数十人,因掷肉于野,以集飞鸢,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

复请彭射之,彭连发数矢,皆应弦而落,突厥相顾,莫不叹服。

可汗留彭不遣百余日,上赂以缯彩,然后得归。

仁寿末,进爵安阳县公,邑二千户。

炀帝即位,迁左领军大将军。

从幸洛阳,彭督后军。

时汉王谅初平,余党往往屯聚,令彭率众数万镇遏山东,复领慈州事。

帝以其清,赐绢五百匹。

未几而卒,时年六十三。

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

子宝德嗣。

(节选自《隋书·崔彭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B.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C.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D. 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诈纯曰/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彭又曰/将宣诏/王可下马/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官》,亦称《周礼》,它与《仪礼》、《礼记》并称为儒教经典“三礼”。

《诗经》、《易经》、《道德经》也是儒教经典。

B. 践阼,意思是走上阼阶主位。

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

阼阶上为主位。

在这里指皇帝登基,亦作“践祚”。

C. 休沐,休息洗浴,犹休假。

从汉代起,政府机关规定每五日休息一天,称作“五日休”。

唐人改为“旬休”,即每十日休息一天。

D. 炀帝,隋朝皇帝杨广的谥号。

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追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崔彭有军事才能,多受倚重。

周武帝时,官至门正上士。

高祖即位,被任命为监门郎将。

去世后,高祖派使者吊唁祭奠,赠封为大将军。

B. 崔彭胸有胆略,才智非凡。

崔彭奉命带两人去召回镇守齐州的宇文纯的过程,充分展现了他的才智,最终捉住宇文纯,成功完成任务。

C. 崔彭喜爱读书,能学以致用。

年少时喜欢读《周官》、《尚书》,能够在守卫皇宫时给皇上讲君臣警惕谨慎的道理,并得到观者的肯定。

D. 崔彭射术高明,闻名于突厥。

曾在武德殿一箭射中殿梁上的鸽子,因此被可汗请去。

到达突厥国中后,再展射箭绝技,突厥人无不叹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彭未至齐州三十里,因诈病,止传舍。

②上尝谓彭曰:

“卿当上日,我寝处自安。

卿弓马固以绝人,颇知学不?

【答案】

(1)D

(2)A

(3)A

(4)①崔彭来到距离齐州三十里远的地方,于是假装生病,在驿站停留下来。

②皇上曾经对崔彭说:

“你值班的时候,我休息睡觉很安稳。

你射箭骑马的本领确已超人,还稍懂学问吗?

【解析】【分析】

(1)句中“彭”“纯”是人名,“察”的主语是“彭”,“彭出传舍迎之”语意完整,看后面语意是崔彭察觉到宇文纯有观察到宇文纯心中有疑虑,担心宇文纯不听从征召,“因诈纯曰”,推知“彭出传舍迎之/察纯有疑色”断句正确,排除B和C项。

此外,还可依据“纯”是指宇文纯的情况,看“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的断句情况。

看句意,“将密有所道”是崔彭的行为。

“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是说的内容。

“有所”后面应加动词语意才完整。

“纯麾从骑”,是宇文纯的做法。

可知“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纯麾从骑”是正确的断句。

其他选项都存在读破句的情况。

故选D。

(2)A项,解说不正确。

《道德经》是老子所做,乃道家经典。

该选项认为“《道德经》也是儒教经典”,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符合题干要求。

故选A。

(3)A项,分析有误。

从关键词上看,选项与“帝遣使吊祭,赠大将军,谥曰肃”这句话有关。

联系最后一段文字,可知“炀帝即位”的事实,这里的“帝”,应该是炀帝,是炀帝派使者吊唁祭奠,而非高祖。

故选A。

(4)此题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

①“因”,于是。

“诈病”,假装生病。

“传舍”,指驿站。

②“尝”,曾经。

“当上”,当值,值班。

“寝处”,休息睡觉。

“弓马”,射箭骑马。

“固”,本来,确实。

“绝”,超出。

“颇”,稍微。

“不”,通“否”。

故答案为:

⑴D;⑵A;⑶A;

⑷①崔彭来到距离齐州三十里远的地方,于是假装生病,在驿站停留下来。

②皇上曾经对崔彭说:

“你值班的时候,我休息睡觉很安稳。

你射箭骑马的本领确已超人,还稍懂学问吗?

【点评】

(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给文言文语段断句,需要在通读文意的基础上,对不能断开的字词要研究前后语句的含义及联系,看看断在哪里语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后的联系往往都有标志可寻,只要抓住了这些标志,就可以轻松断句,同时,需要掌握语句的大意,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答题时,应根据平时课内对文化常识的知识积累与不断复习,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然后做出判断。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此题要在准确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