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课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901077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工程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工业工程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工业工程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工业工程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工业工程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工程课程.docx

《工业工程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工程课程.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工程课程.docx

工业工程课程

企业投资风险分析

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

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设备更新的技术经济分析

加速资金周转的途径与方法

工程技术经济效益的评价与分析

行为科学:

组织研究

职务评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的行为基本模式与激励方式的研究

企业经营程序再造的实施及其应用前景

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与经营管理体制的设计

论述以人为中心的意识,研究生产系统的设计、管理、革新与发展

先进制造技术:

并行工程的应用前景

精益生产的应用前景

成组技术的应用实例

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实例

制造策略的变迁及其对策

合并制造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智能制造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全球制造的基础——虚拟企业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实例

面向21世纪的全求制造的企业集成的探讨

加工工业中的洁净制造的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市场与营销:

市场调查与预测

市场策略的研究

新产品的开发与设计

营销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品牌及品牌策略的研究

21世纪的市场特点预测

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国际市场及其营销策略的研究

市场营销组合的特点及其作用

市场和市场信息收集与方法的研究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所应采取的对策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及其条件的研究

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特征及采取的营销策略

世界经济一体休趋势及跨车公司的现状研究

区别于传统规模大生产时代的市场剧变的研究

设施规划与设计:

物料搬运设备的选用与设计

现代仓储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定量方法在设施规划中的应用实例

现场管理优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实例

战略设施规划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

企业物流系统的类型、特点及实现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物料搬运系统在新建(或改建,或扩建)企业的应用实例

生产率研究:

生产率管理研究

生产率测定的研究

降低能耗的途径与方法

提高生产率的途径与方法

影响企业生产率的因素研究

提高材料利用率的途径与方法

生产与库存管理:

库存控制与分析

降低库存的途径与方法

最优生产技术的应用前景

生产的组织、计划与控制

降低在制品的途径与方法

准时生产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21世纪的产品特点及其对策

21世纪的生产过程特点及其对策

21世纪生产模式的趋势及其对策

制造资源计划在企业中的应用实例

物料需求计划在企业中的应用实例

人机工程:

人机界面设计

事故与可操作性分析

人机系统分析与评价

影响工作质量的环境因素研究

降低作业疲劳提高作业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人体测量学在人机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价值工程:

提高价值的途径

方案创造的原则与方法

产品功能分析的实例研究

价值工程在企业中的应用前景

以最低成本实现产品功能的途径与方法

工作研究与效率:

动作研究的经济效果分析

方法研究在企业中的应用设计

利用作业测定制订科学的工时定额

利用作业测定对企业减员增产的设计

运用方法研究优化工厂物流系统的设计

运用方法研究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设计

利用作业测定改善企业作业条件的设计

运用方法研究对工厂生产系统的改进与设计

系统规划与设计:

生产结构分析

系统评价与决策

产业政策的研究与制订

科研政策的制订与规划

系统方法及其类型研究

产业技术政策的研究与制订

系统仿真在生产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前景

系统工程在工程系统及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IE的规划、设计、评价与创新职能在企业中的应用实例》IE动态IE学习IE之路IE资料IE论坛

 

 关键路线法

2003-05-1117:

10:

11  阅读:

975次

关键路线,是指在项目网络图中,决定项目最早完成日期的活动路线。

它是项目网络图中最长的路线,并且有时差。

时差是指一项活动在不耽误后继活动或项目完成日期的条件下可以拖延的时间长度。

当某些活动超前和滞后于计划完成时,关键路线通常将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路线反映了项目的最短时间。

在实际项目中,虽然通常是计算整个项目的关键路线,但也可以确定达到一个里程碑或子项目的关键路线。

通常按照总时差小于或等于某个指定的值(通常是0)的活动来确定关键路线。

关键路线是网络图中最长的路径,但是它却代表了为完成项目所花费的最短的时间。

如果关键路线上有一项或多项活动所花费的时间超过计划的时间,而项目团队又没有采取任何纠正措施,那么总体项目时间就可能拖延。

需要注意的是,关键路线名虽如此,但这里的“关键”并不是指关键路线中的活动是最重要的,而只是与项目的时间纬度有关。

另外,关键路线表示的是最短时间,而不是最短路径。

一个项目中,可能会存在两条或更多的关键路线。

遇到此种情况,项目管理者应该同时注意这多条关键路线上的项目活动执行情况,以及时进行调整。

关键路线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项目的进展,可能发生变化。

关键路线法(CPM):

通过分析哪个工作序列(哪条路线)进度安排的灵活性(浮动时间)最少来预测项目历时的一种网络分析技术,是进度控制最常采用的方法。

利用关键路线法可以直观的表示出所以项目工作环节的顺序及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能够将各种分散、复杂的数据加工处理成项目管理所需的信息,从而方便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各种资源的分析和配置,并进行有效的项目控制。

运用关键路线法时,可以按规定的开始日期用正推法计算各个最早日期;然后从规定的完成日期(通常是正推法计算后得到的项目最早完成日期)用逆推法计算各个最晚日期。

在利用关键路线法的过程中,要确定合理的工作细分程度。

不能分得过细,因为那样就会增加编制网络图的难度和费用,并可能导致高频度的网络调整。

也不能分得过于简单,因为那样可能会在项目实施中出现较大的偏差

SWOT分析

(二)

2003-05-1117:

20:

36  阅读:

1431次

SWOT分析

(二)

2.机会与威胁分析(OT)

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方面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过程的加快,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企业所处的环境更为开放和动荡。

这种变化几乎对所有企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环境分析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企业职能。

环境发展趋势分为两大类:

一类表示环境威胁,另一类表示环境机会。

环境威胁指的是环境中一种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战略行为,这种不利趋势将导致公司的竞争地位受到削弱。

环境机会就是对公司行为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中,该公司将拥有竞争优势。

对环境的分析也可以有不同的角度。

比如,一种简明扼要的方法就是PEST分析:

即从政治(法律)的、经济的、社会文化的和技术的角度分析环境变化对本企业的影响:

政治的/法律的——垄断法律;环境保护法;税法;对外贸易规定;劳动法;政府稳定性;

经济的——经济周期;GNP趋势;利率;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失业率;可支配收入;能源供给;成本;

社会文化的——人口统比收入分配;社会稳定;生活方式的变化;教育水平;消费;

技术的——政府对研究的投入;政府和行业对技术的重视;新技术的发明和进展;技术传播的速度;折旧和报废速度。

产业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进入本行业有哪些壁垒?

它们阻碍新进入者的作用有多大?

本企业怎样确定自己的地位(自己进入或者阻止对手进入)?

供货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货商的品牌或价格特色,供货商的战略中本企业的地位,供货商之间的关系,从供货商之间转移的成本等,都影响企业与供货商的关系及其竞争优势。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本企业的部件或原材料产品占买方成本的比例,各买方之间是否有联合的危险、本企业与买方是否具有战略合作关系等。

替代品的威胁:

替代品限定了公司产品的最高价,替代品对公司不仅有威胁,可能也带来机会。

企业必须分析,替代品给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带来的是“灭顶之灾”呢,还是提供了更高的利润或价值;购买者转而购买替代品的转移成本;公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降低成本或增加附加值来降低消费者购买替代品的风险?

现有企业的竞争:

行业内竞争者的均衡程度、增长速度、固定成本比例、本行业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程度、退出壁垒等,决定了一个行业内的竞争激烈程度。

显然,最危险的环境是进人壁垒、存在替代品、由供货商或买方控制、行业内竞争激烈的产业环境

【责任编辑:

gogo】

【关闭窗口】

 

投资收益法

2003-05-1117:

03:

55  阅读:

783次

投资收益法,即利用一些衡量投资收益的指标进行方案的选择。

(1)净现值法,是以净现值为标准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的方法。

所谓净现值是项目按部门或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当未制定基准收益率时),将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建设起点(建设初期)的现值之和。

运用净现值法的好处有二:

一是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是一种反映在计算期内获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二是若有投资风险因素,也已包括在系数之中。

不足之处是基准收益率不易准确,计算也比较复杂。

适用于投资额相同的不同方案。

(2)内部收益率法,是将计算求得方案内部收益率与事先制定的基准收益率进行比较,若方案的内部收益率高于基准收益率,则方案可行。

如果二者相等,应视情况而定。

在多种方案比较时,内部收益率最高的为最优方案。

(3)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是当有投资额大小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时所采用的方法。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是指两个方案各年净现金流量差额的现值之和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基准收益率时,投资大的方案较优;反之,投资大的方案较差。

效率与效益的利器--现代工业工程

日期:

2005-4-812:

26:

39来源:

编辑:

35  

--------------------------------------------------------------------------------

效率与效益的利器--现代工业工程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教授郑力--

 

不管是在北美还是欧洲,经常有人笑话工业工程说:

你们讲不太清楚什么是工业工程。

我看到在美国伯克利大学工业工程系的主页上有一段话,描述什么是工业工程:

“当你看到一个静止的物体的时候,那就是土木工程;当你看到一个物体在运动的时候,那就是机械工程;当你闻到味道的时候,那就是化学工程;当你看不到东西的时候,那就是电子工程;当你想都不能想象的时候那就是工业工程。

”所以工业工程的特性是研究一个包含人的系统的学科。

如果我们把工业工程的定义拿来用,你就会发现这个定义非常的复杂,不要说第一次接触的人,就是我们常年接触工业工程的人,也看不太懂这个定义到底想说明什么问题,所以我想简单介绍一下工业工程的历史,希望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我们今天的思路是:

第一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什么是工业工程,工业工程从近百年历史发展中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中了解什么是工业工程。

第二,我们从工业工程在产业中的应用的角度来看什么是工业工程。

整体内容两大块,一块是历史,一块是方法,特别是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这里有几段话是对工业工程的说明:

第一段讲,工业工程的产生是同工业革命的产生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大规模生产这种模式就没有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产生的背景是当时管理的手段已经不能很好的管理这种大规模的生产组织,为有效管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而产生的一门学科,我们今天称之为工业工程,当时还没有叫工业工程。

第二段话是抄自于美国工业工程的一本书:

“设计未来的工厂是具有挑战性的复杂任务”这是指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最后一段话是最经典、最传统的对工业工程的理解,说工业工程就是效率工程,杜绝各种浪费,有效的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把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边缘学科。

所以工业工程的特点是强调效益,杜绝浪费。

我们经常说工业工程是“硬管理”,如我们很少给学生讲课谈什么是领导艺术等,但我们会告诉你如何来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怎样设计生产线使的生产效率更高和怎样来判断产品质量,这些都是“硬管理”;另一方面它又是“软技术”,如我们不会讲机器怎样设计,但我们会讲机器怎样摆放使得生产效率更高等等,所以它是技术与管理有机结合的问题,它是一门以系统的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学科,工业工程整个学习的目标就是研究系统的效率和效益。

工业工程的历史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科学管理阶段。

在上个世纪20年代称之为工业工程,不在叫科学管理,改称工业工程。

在50年代我们把运筹学的内容加到工业工程研究,使得工业工程从定性的学科变成定量的学科。

到今天我们越来越多的工业工程城之为工业与系统工程,我们更侧重强调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工业工程的产生是以工业革命作为它产生的前提;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我们称为工业工程的第一个阶段,或奠基阶段,这时期有两个人对工业工程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是泰勒,一个是吉尔.布雷斯,当然还有其他人,如甘特发明了“甘特图”,福特装配了第一条生产线等等。

最著名的还是前两个人。

泰勒最著名的是“铁锹实验”,在一个企业里,他是一个总工程师,他发现工厂里面有一个堆料场,大概有几英里宽,半英里长。

每天有500-600个员工在里面工作是铲料,他发现一个现象,从来没有人研究过,如何铲料是每天铲料量最大,比如铲铁矿石很重,一铁锹可能有20公斤,而另外一部分焦碳很轻,一铁锹可能只有几公斤,他就找来两个一般体质的工人作实验,结论是铲料量在11磅时每天的铲料量是最多的,于是他就发明了一个办法,铲轻料的用大铁锹,铲重料的用小铁锹,保证每锹都在11磅上下。

泰勒是第一个对作业进行研究的人,他发明的办法是怎样能改进作业的效率,他的方法在今天我们常称之为效率工程师。

另一个著名的人物是吉尔.布雷斯夫妇两人,夫人是个心理学家,所以一直到今天,工业工程都同心理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他们改进了泰勒的方法,泰勒方法我们称为“工作研究”,而他们的方法,我们称为“运动研究”,其差别在于,泰勒是基于在生产线上找工人作实验的方法,吉尔布雷斯夫妇发明了一个“动素”的概念,把人的所有动作归纳成17个动素,如手腕动以下称为一个动素,就可以把所有的作业分解成一些动素的和,对每个动素做了定量研究之后,就可以分析每个作业可以化多少时间。

他们是第一个把工业工程从一种实验和经验的办法,变成一种比较科学的办法,他们两人的工作对于工业工程的诞生起了非常决定性的作用,一直到今天,工业工程发展的思路依然没有脱离他们两个人当初所设定的思路,到今天我们的系统更大了,但我们所追求的仍然是效率和效益。

就象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里表现的那样,反映了在20年代人们对工业工程的看法或对科学管理的看法,早期在美国或西方,对科学管理并没有好印象,认为是非常残酷的,太强调机器特性的学科。

所以到20年代,美国国会有一个听政会,禁止工业工程研究中使用的一个最简单的工具---秒表(测量工作时间用)在政府机关使用,也就是从哪个时候起,工业工程遭受重要打击,名称就从原来的名字“科学管理”该为“工业工程”。

原因在于那些工程师决大部分来源于工业界。

其实工业工程中“工业”一词,在英文中是“Industrial”应翻译成“产业”,这些工程师来源于产业第一线,就改成工业工程。

讲这段历史,大家更容易理解工业工程从何起源,为什么是现在这样的状态。

早期工业工程的成果在现代得到比较广泛的认识。

工业工程在50年代以后,从原来的基于经验的越来越强调基于科学的研究,第二个发展时期,就是运筹学的广泛应用。

在二战中大量的运筹研究,在50年代运筹学被大量的应用于工业工程的基本方法中,从比较定性的转为比较定量的研究。

所以现代工业工程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方向,一个是运筹学的应用,第二个是工业生理学、工业心理学应用。

在20年代人们对工业工程最大的意见就是:

工业工程把人看成是个机器。

在50年代以后,更多的研究作为一个人怎样在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工业生理学、工业心理学在这个时期在企业中,在工业工程的整个学术领域里得到广泛应用。

到60年代以后工业工程比较重要的事件就是质量革命。

在20年代人们把效率和成本看的最重要。

到50-60年代,随着日本产品进入到美国人们才发现质量问题也很重要,这个时期质量变成工业工程的一个重要的研究目标,也发明了一些方法,这些方法直到今天还是非常的行之有效。

最著名的人物就是戴明,是个质量学家,但是很遗憾,这样一个人在美国并不出名,他到日本,在日本企业中用他的方法,用的比较好,等产品反映到美国的时候,美国人才发现他的方法这么有用。

他是第一个把统计的方法用在质量中的学者。

在这里有一个例子,是从戴明的著作中抄来,这是一张表格,表的左边是一些职员的名字,表的右边是这些职员一年中所犯错误的次数,如果你是经理,负责管理这些员工,你要给他们发工资或奖金,现在要你判断谁是干的最好的,谁是最差的,决大部分的人会说:

犯错误最少的干的最好,犯错误最多的干的最差。

那么这是不是一个正确的答案呢?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

原因就在于错误的产生来源于两个,一个是个体的原因,另外一个是系统的原因,系统本身就具有随机性,这种随机性人控制不了,如果由于系统的随机性而惩罚个人,管理将会变的十分混乱。

戴明在这里例子中分析了整个统计的规律发现,数据在13.9--23.2之间的数字都认为正常。

也就是说,误差在这个范围内都是由于系统误差造成,而不是由于个人原因。

戴明发明这套统计原理,通过这样的例子,可以告诉人们,很多事物现象和本质之间有很大的距离,并不是可以一目了然。

统计的方法在60年代在日本等到非常成功的应用。

在今天在美国、欧洲都用的非常好,现在最著名的我们叫六西格玛。

现在也有很多培训,都是原于这样的理论而产生。

到现代工业工程最主要的突破是因为信息技术的突破。

信息技术的突破对于工业工程的影响在于两点;第一点在于传统上我们不能求解的问题,我们可以求解了。

比如,做一个资源的规划问题,你要投资,购买很多设备,往往是要解一个几百个未知数的方程,根本不可能求解,计算机的产生,这样的方程有可能求解。

所以今天我们能看到为什么我们的航空公司,我们的火车公司,我们的物流公司,我们的服务企业效率会这样高,原因在于我们有计算机可以对这样的大系统进行有效优化。

另一个影响是仿真技术的应用。

我们知道工业工程是研究包含人的系统,然而,包含人的系统作实验非常难,并且作为一个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你要改变布置非常难,因为你改变布置之后不知道有什么后果,所以计算机的产生,我们有可能用仿真的办法来研判不同的方案对我们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工业工程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前半部分我们简单回顾了工业工程的历史,下半部分我们讲一下工业工程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的角度。

工业工程的方法基本上分为三块,第一个领域是意识;当你学工业工程的时候,你要理解,你要用工业工程思维方法去想问题,有时候,很多事物别人看没什么问题,而你学了工业工程就能发现问题,意识很重要。

第二个领域是方法,就是一些理论,工业工程有很多种理论,这些理论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

第三个领域是实践,工业工程是管理和工程相结合的学科。

管理学科的特点就是实践,不是听了就会,必须在企业中去做才能理解这个方法具体是怎样用的,怎样才能有用。

意识、方法和实践是工业工程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其中意识最重要,实践是最终的归宿,最终工业工程是要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工业工程意识大体分为五个意识。

成本效率意识,系统意识,成功环境意识,简化和标准化意识,人本意识。

我只挑选的谈一些,关于成本和浪费的意识。

但当我们到一个企业真实去看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车间主任骄傲的说,看我们车间所有的人都在忙,他认为这是一个环境很好的局面,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忙与忙不一样。

例如,上个月我们去一个企业研发部,他们每年要开发几十个产品,每个人都很忙。

厂长对我讲:

他喜欢一个技术人员,因为什么时候给他打电话他总是不在办公室,总在车间里帮着解决一些实验问题,而另一些技术人员不行,总是在办公室坐着,不愿意下车间。

正好我们在为他们改变产品开发流程的效率问题,学生们去做调研,了解技术人员为什么有不同的情况,结论是凡是设计比较差的工程师就总在车间里,工人做不出来,就叫他下去解决问题,而有经验的工程师就不需要这样做,做出的设计工人马上会做,就不用找你。

所以工业工程师象这样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当你看到一些现象,你会问这些是浪费吗?

举例来说,加工过剩的浪费,明明要求的加工精度是一毫米,你要加工到0.5毫米,领导认为工人干的比他要求的还好,但是从工业工程的角度来讲,这就是一种浪费,因为不需要。

还有如我们看到在车间现场有各种各样的搬运,如果从工业工程的角度来讲,所有的搬运都应该取消,因为搬运不产生任何的价值。

还有很多种浪费,如动作浪费、等待浪费等。

我上个月去一家著名民营企业,厂方带我去看车间,我说你这个厂管的有问题,在制品太多了,满车间堆的都是料,这里面一定有改进的余地。

所以当你简单到车间走走就会发现,这些浪费的地方到处都是,而浪费掉的都是效益。

工业工程另一个重要的意识是系统意识,工业工程永远强调你不要只关注单个的元素,你要关注整个系统。

工业工程研究从泰勒时代我们研究的动作经济性和流程经济性,到五六十年代,我们研究的是作业管理,是整个作业系统如何更好的优化,而到了今天工业工程视野更加广泛,不仅优化自己还要优化别人,研究做整个供应链上怎样运作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所以工业工程是一个不断进化的学科,是个系统越来越大的学科,我们总是希望在一个大系统中达到最优的效果。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讲,供应链管理是作业方法和作业系统的高级阶段,但是如果没有前两个的基础,你是爬不上去的。

就好象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做ERP,MRP,要做生产计划,可是连作业标准都没有,实际上做了不可能有好效果,大家想想,每个作业都不确定,每个作业的时间有可能两分钟,有可能两个小时,你的生产作业计划能排的很好吗?

所以我想90%的企业在用MRP、ERP的时候都遇到这个问题。

所以工业工程的三个阶段,尽管是一个比一个更高的阶段,但又是相互关联的阶段,是互为基础的。

工业工程的另一个系统意识是指营造一个成功的系统。

要在一个企业里获得成功是需要一个努力。

成功包含三个方面,一个叫战略,定位的战略要很准确;第二是你的作业,你的系统要正确,我们称之为作业改进。

第三我们称为实现成功的环境。

假如你的目标正确,你的系统也很好,但是大家不与你同心协力,你还是不能成功,或是企业外部环境不好,如公众认为你有污染,也不能成功。

所以一个企业要做成功,要有三个方面。

传统的工业工程的作用是第二个方面,是作业改进,是工业工程最经典的功能。

但今天工业工程师要在大系统中发挥作用,就要在三个方面都要发挥作用。

这里强调一个观点,一个叫“做正确的事”,一个叫“正确的做事”工业工程传统的功能是讲正确的做事,我们总是发明更好的办法,做事做的更漂亮,成本更低。

今天工业工程也要放一只眼盯住不要做错误的事情,两个方面都要关注,这是问题的辨证意识。

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

简化是是消除浪费,标准化是说大家要有一个群体习惯,才能使系统达到最佳。

人本意识就是安全、愉悦。

我刚从上海的一个工厂里回来,看到一个事情不合理,所有的工厂机床边都有一个工人站的木版,工人要站在木版上操作,大概所有的机床厂商在设计机床是,不会考虑你的木版有多高,所以工人操作的时候腰弯的很低很难受。

我在想,这就是人本意识。

你在设计这个机床是就要考虑到这个问题,如果设计机床是没有考虑,那么在设计木版时就要考虑,你不能让工人很劳累。

我们在那里作实验工人的效率很低,他要来来回回的腰弯,我在那里待了半天觉得很累,工人会更加辛苦。

传统的工业工程给人一个坏名声,把人看作机器,就象刚才的电影片段一样。

但是现代工业工程我们非常强调人本,所以,我们有时把工业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