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19讲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教学文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97421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三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19讲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教学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三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19讲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教学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三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19讲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教学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三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19讲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教学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三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19讲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教学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三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19讲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教学文档.docx

《人教版高三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19讲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教学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三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19讲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教学文档.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三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19讲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教学文档.docx

人教版高三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19讲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教学文档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考点一 DNA分子的结构和相关计算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1.DNA分子的结构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元素组成:

C、H、O、N、P。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2)基本单位: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3)平面结构

①基本骨架:

磷酸、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的反向平行长链。

②碱基对:

(4)空间结构: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的特性

(1)相对稳定性:

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的方式不变,两条链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不变。

(2)多样性:

不同的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目不同,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若某DNA分子中有n个碱基对,则排列顺序有4n种。

(3)特异性:

每种DNA分子都有区别于其他DNA分子的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了特定的遗传信息。

(1)DNA分子中存在几种化学键,这些化学键分别是如何形成和断开的?

提示:

②磷酸二酯键

(2)如何根据碱基的种类和比例确定核酸的类型?

提示:

根据碱基的种类确定是DNA还是RNA,若含有碱基U则是RNA,若含有碱基T而不含有碱基U,则是DNA;根据碱基的比例确定是单链还是双链,若嘌呤数/嘧啶数=1,则一般是双链,若嘌呤数/嘧啶数≠1,则是单链。

1.DNA分子的结构分析

(1)图解核酸的结构层次

(2)准确辨析DNA分子的两种关系和两种化学键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相关计算

DN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在DNA分子形成碱基对时,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的一一对应关系。

推论如下:

(1)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相等,即A+G=T+C。

简记:

“DNA分子中两个非互补碱基之和是DNA分子总碱基数的一半”。

(2)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所占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分子中都相等。

设在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条链上A1+T1=n%,则

⇒A1+T1=A2+T2=n%,所以A+T=A1+A2+T1+T2=

=n%。

简记为“配对的两碱基之和在单、双链中所占比例相等”。

(3)双链DNA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所占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

设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

=m,

=m,互补链中

简记为:

“DNA两条互补链中,不配对两碱基之和的比值乘积为1”。

(4)双链DNA分子中,若

=b%,

%。

【误区警示】

(1)DNA初步水解产物是4种脱氧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是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

(2)如果已知A占双链的比例为c%,则A1/单链的比例无法确定,但是可以求出其最大值为2c%,最小值为0。

(3)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C+G)的值不同。

1.(2019·上海高考)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若仅用订书钉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并构建一个含10对碱基(A有6个)的DNA双链片段,那么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  )

A.58    B.78    C.82    D.88

(1)关键知识:

脱氧核糖、磷酸、碱基的连接方式,碱基对的连接方式。

(2)隐含信息:

A—T对含2个氢键,G—C对含3个氢键。

【解析】 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需要2个订书钉,20个脱氧核苷酸总共需要40个订书钉;一条DNA单链需要9个订书钉连接10个脱氧核苷酸,两条链共需要18个订书钉;A—T之间有2个氢键,G—C之间有3个氢键,已知A有6个,则可知有6个A—T,4个G—C,双链间的氢键数共有6×2+4×3=24个。

总共需要订书钉40+18+24=82个。

【答案】 C

高考母题变式 

变式1 碱基数目计算

上题中DNA片段,鸟嘌呤占DNA单链的最大比例是40%。

变式2 DNA稳定性分析

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越高,结构稳定性越大的原因是什么?

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所以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稳定性相对越大。

2.(2019·济南模拟)如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DNA的稳定性与⑤有关,生物体内DNA解旋酶、RNA聚合酶、DNA聚合酶、逆转录酶等可以断开⑤

B.④是一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DNA连接酶可催化⑥或⑦键形成

D.A链、B链的方向相反,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

解答本题应关注两个方面:

(1)正确识别DNA的平面结构。

(2)明确DNA结构中一个完整脱氧核苷酸的组成,如图中的②③和其下方的磷酸基团组成一个完整脱氧核苷酸,而不是与①组成一个完整脱氧核苷酸。

【解析】 结构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磷酸、脱氧核糖、胞嘧啶。

磷酸和脱氧核糖的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链、B链方向相反。

图中①②③不是同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的组成成分,其中①是上面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⑤是氢键,生物体内的解旋酶和RNA聚合酶可将其断开,并且RNA聚合酶和DNA聚合酶及逆转录酶分别将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连接成核苷酸链。

【答案】 D

3.(2019·山东理综)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

【解析】 根据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可知,若DNA分子双链中(A+T)/(C+G)的比值均为m,则每条链中(A+T)/(C+G)比值为m,由此可判断C正确、D错误;DNA分子中(A+C)/(T+G)=1,而每条链中的(A+C)/(T+G)不能确定,但两条链中(A+C)/(T+G)的比值互为倒数,故A、B错误。

【答案】 C

【解题归纳】

DNA分子结构的分析思路

(1)明确DNA分子中基本组成单位的连接:

在DNA分子单链中,两个基本组成单位之间是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的,该键也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的作用部位,如题组2C项中DNA连接酶只能催化⑦的形成。

(2)明确DNA分子中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的数目:

在整个DNA分子中,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三者的数目相同,并且每个DNA分子片段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且分别存在于脱氧核苷酸链的一端。

考点二 DNA分子的复制 

1.概念

以DNA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3.过程

4.特点

(1)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边解旋边复制。

5.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1)所有的细胞都存在核DNA分子复制吗?

复制后的两个子DNA将在细胞分裂的何时分开?

提示:

不一定。

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无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而不能进行核DNA分子复制;不分裂的细胞不存在DNA分子复制。

复制后的两个子DNA分子将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时,随两单体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2)不同生物中DNA分子复制的场所都相同吗?

提示:

不都相同。

真核生物中,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原核生物中,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有拟核、细胞质。

1.相关计算

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若将亲代DNA分子复制n代,其结果分析如下:

(1)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

①含有亲代链的DNA分子数为2个。

②不含亲代链的DNA分子数为2n-2个。

③含子代链的DNA分子数为2n个。

(2)子代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1条。

①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条。

②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1-2条。

(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①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

②第n次复制所需该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个。

2.利用图示法理解细胞分裂与DNA复制相结合的知识

最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4个细胞都是

 第二种情况:

2个细胞是

1个细胞是

1个细胞是

第三种情况:

2个细胞是

2个细胞是

【误区警示】

(1)由于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子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故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其双链DNA所带的放射性状况应由每条染色体两单体如何移动决定,决不可将所有染色体的单体移动“统一”看待。

(2)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DNA只进行一次复制,复制后的子代DN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精细胞(或一个卵细胞和极体或两个极体)中。

4.(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解析】 因为该物质可使DNA双链不能解开,DNA复制时需要解旋,所以若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该物质,会导致细胞中DNA复制发生障碍,A正确;由于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因此,RNA转录前需要DNA解旋,B正确;因为该物质使DNA复制不能完成,所以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错误;该物质能抑制DNA复制,因此,可抑制癌细胞增殖,D正确。

【答案】 C

5.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

该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C.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以下两点:

(1)用15N标记的DNA作模板,含14N的培养基为原料。

(2)该DNA分子中含有100个碱基对,即200个碱基。

【解析】 DNA连续复制4次,形成16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含15N,所有的DNA分子都含14N;最初的DNA分子中含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2×100-2×60)÷2=40个,复制4次,共需40×15=60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答案】 C

6.某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中DNA分子的双链均被32P标记(不考虑细胞质DNA),将其放在含31P的细胞培养液中培养,正确的是(  )

A.若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则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产生的子细胞100%具有放射性

B.若该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均不具有放射性

C.若该细胞是精原细胞,则其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50%具有放射性

D.若该细胞为精细胞,则其增殖产生的子细胞具有放射性

【解析】 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子细胞内所有染色体均具有放射性;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时DNA分子也进行复制,子细胞内也会出现放射性;精原细胞中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产生的精细胞全部具有放射性;高等动物的精细胞一般不分裂。

【答案】 A

7.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上

B.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C.DNA解旋酶只作于①部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作用于②部位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

【解析】 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中,少量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由双链DNA中A(腺嘌呤)占20%,且DNA中A=T、C=G可知,C+G=100%-(A+T)=60%,故该基因中(C+G)/(A+T)=32=该基因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DNA解旋酶破坏的是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即②),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以及DNA连接酶作用于DNA分子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共价键;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培养,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占2/23=1/4。

【答案】 B

8.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

经过连续3次细胞分裂后产生8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只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B.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至少占1/2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不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解析】 若该生物细胞内含一对染色体,且只进行有丝分裂,分裂三次形成8个细胞,则含放射性DNA的细胞最多有4个,占1/2;若该生物只有一对染色体,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再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共产生8个细胞,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占1/2,若该生物有两对染色体,则占的比例会更高;若该生物含有多对染色体,则不管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子细胞都有可能含放射性;D选项所述的情况不可能出现。

【答案】 B

【解题归纳】

(1)有丝分裂的过程图解与规律总结:

①过程图解(一般只研究一条染色体):

复制一次(母链标记,培养液不含同位素标记):

转至不含放射性培养液中再培养一个细胞周期:

②规律总结:

若只复制一次,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若复制两次,产生的子染色体只有一半带有标记。

(2)减数分裂与DNA复制:

①过程图解:

减数分裂一般选取一对同源染色体为研究对象,如图:

②规律总结:

由于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DNA只复制一次,因此产生的子染色体都带有标记。

考点三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染色体、DNA、基因和脱氧核苷酸的关系

(必修2P55“本节聚焦”)

(1)DNA分子是如何携带遗传信息的?

提示:

遗传信息蕴藏在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中。

(2)DNA分子为什么能够携带丰富的遗传信息?

提示:

碱基的种类有四种,数量较多,排列顺序多变。

9.据图回答问题:

(1)据图1可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排列。

(2)图2中的字母分别为:

a.染色体,b.________,c.基因,d.________。

(3)基因的本质:

具有______________。

【答案】 

(1)线性 

(2)DNA 脱氧核苷酸 (3)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0.(2019·天水模拟)以下关于基因、染色体和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

C.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D.基因突变一定能够改变生物体的表现型

【解析】 同源染色体上也可出现非等位基因;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性别相关联;性状可能由多个基因控制;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体的表现型,如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为隐性基因。

【答案】 B

模拟母题变式 

变式 生物体内的基因是否都存在于染色体上?

解释原因。

否。

真核生物的核基因都存在于染色体上,细胞质基因存在于叶绿体或线粒体上,原核生物的基因存在于拟核或质粒上,病毒的基因存在于其核酸分子中。

[构建知识网络]

[必背答题语句]

1.DNA分子复制的时期:

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2.DNA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有:

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

3.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4.DNA分子复制的意义是:

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5.遗传信息是指:

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6.基因的本质描述是: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练真题[感悟高考 展示规律]

一、选择题

1.(2019·上海单科)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  )

A.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必定与嘧啶环互补

B.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相似

C.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不一定与嘧啶环互补

D.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不同

解析:

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长链盘旋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两条单链之间由嘌呤和嘧啶组成的碱基对相连,遵循互补配对原则。

由此可知:

DNA分子双螺旋模型粗细相同,且由嘌呤环和嘧啶环构成的碱基对的空间尺寸相似。

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2.(2019·课标Ⅱ卷)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DNA和RNA的相关知识。

DNA一般为双链结构,其碱基对间为氢键,RNA虽然一般为单链,但tRNA形成的“三叶草”结构中,也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也存在氢键;DNA病毒只含DNA,RNA病毒只含RNA,一种病毒不可能同时含有DNA和RNA;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一样,既有DNA,也有RNA;叶绿体和线粒体均含有DNA和RNA,而核糖体只含有RNA。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3.(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

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

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

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________(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________(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

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题意知,该酶可催化ATP水解产生ADP,此过程中断裂的应是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从而使ATP中γ位上的磷酸基团脱离,此磷酸基团可在该酶的作用下转移到DNA末端上。

(2)脱氧核苷酸中的磷酸应对应于dATP的α位上的磷酸基团,若用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则dATP需脱去β位和γ位上的磷酸基团形成脱氧核苷酸,所以参与DNA分子组成的脱氧核苷酸中只有α位上的磷酸基团。

(3)1个噬菌体含有1个双链DNA分子,用DNA分子被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由于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即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在复制中保留下来,且分别进入不同的DNA分子中,所以理论上不管增殖多少代,子代噬菌体中只有2个噬菌体含有32P。

答案:

(1)γ 

(2)α (3)一个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带有标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