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之人际关系.docx
《社会心理学之人际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之人际关系.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之人际关系
第三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看,人际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
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切方面,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心理关
系等。
显然,这种定义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概括,没有揭示出人际关系的特殊性。
从
狭义上看,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它反映
了个人或群体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它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
在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各自的社会需要得到了满足,相互之间就能形成接近的心
理关系,表现为友好、接纳的情感;如果人们之间的社会需要受到了损害或人与人之间发
生了矛盾和冲突,心理上的距离就会拉大,彼此之间就会形成不愉快的关系甚至敌对状态。
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中较低层次的关系,受生产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制约;同时,它又
渗透在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是社会关系的“横切面”,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环境和社会
环境。
每个个体都是活在各种各样现实的、具体的人际关系之中。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它有以下特征:
首先,人际关系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
它反映
人与人之间心理关系的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如友好关系、亲密关系、敌对关系等。
这种心理上的关系是由心理倾向性及其相应的行为反映出来的。
其次,人际关系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等一系列心理成分所构成。
认知成
分是心理关系的基础,反映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认知和理解。
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
往往是由认知成分的改变而引起的,相互之间信息交流越多,了解越深刻,彼此之间的心
理距离就越接近。
情感成分是对交往的评价态度的体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如何是人际关
系的动力成分。
它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亲密情感,促使彼此心理相容;二是分离性情感,
促进人们疏远排斥。
行为成分是双方实际交往的外在表现和结果,如言行举止、仪表风度
等。
这些行为越相似,越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再次,积极地进行交往是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因为,人际关
系是在彼此交往是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没有人际交往,就无所谓人际关系。
人际关
系建立之后,也需要通过不断的交往加以巩固和发展。
人际关系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产物,
离开现实客观的生活活动是不可能产生人际关系的。
人际关系一旦建立,就会对人的各种行为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它在人们的工作和生
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和认识,不但有利于优化人们的工作和心理环境,
丰富个体心理活动的内容,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
和道德规范,扮演好相应的社会角色;也有利于个性的自由发展,有利于个体的幸福生活,
为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健康人格的合格人才提供必要的基础。
同时,在社会生产过程
中,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社会和各种组织的有机性增加,群体的凝聚力提高,
促进人们团结统一,协调工作,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先前发展。
(补,研究人际关系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个体的社会化和人类
文明的传承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交往中形成的良好社会关系使社会成为一个网络状的
有机整体,这又为建立和发展新型的良好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
第二,有利于发展社会生
产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第三,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第四,有利于促
进个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的全面发展。
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总之,人际关
系的研究不但是历史的必然性,更是现实的需要。
)没有郑雪的好,可不看。
二、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1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研究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之
间的联系和区别,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弄清人际关系的地位和性质。
准确地把握人际关系的
内涵和外延。
社会关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它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结成的
一切关系的总和。
这是广义上的社会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
可以说,社会关系
是人与人一切关系的科学抽象。
另一种是狭义上的社会关系,指一定生产过程中人们所结
成的相互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关系是个复杂的多层次系统,这个系统可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层次,一是生产关
系,它是各种各样社会关系的基础;二是社会意识形态关系,这是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形
成的其他一系列性质不同的社会关系;三是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其他关系都必须透过
人际关系这一中介因素对人们发生作用。
这 3 种关系在整个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
其中生产关系是最高层次的。
它决定
着意识形态和人际关系的性质。
社会意识形态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由生产关系所
决定,但是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关系和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
的一种社会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一样,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要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
响,因而应该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各种人际关
系背后的社会意义及其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直接关系。
作为两个级别的概念,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
它们的不同之处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而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从个体、
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
西方心理学将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混淆起来是不利于研究的。
前苏
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烈耶娃认为,“要正确认识人际关系的性质,就不要把人际关系和社会
关系放在‘同一类’,而要把它看成是社会关系中一个特殊的‘类’,它产生于每一种社会
关系之中,而不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外。
”她还进一步指出,在人际关系之外再也找不到某
个地方有“纯粹”的社会关系。
(2)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一方面,它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如产生资料
的分配和继承;另一方面,它还包括意识形态的关系,主要有法律关系和道德关系等。
而
人际关系则是人与人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受社会关系所制约,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却具有
某种相对独立性。
(3)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从属关系,同时,社会关系决定着人际关系的性质。
人类
从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活动是人际关系变化的基础。
一旦个人参与的社会活动和社会
关系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自然也就发生了变化。
补(1、人际关系隶属于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
人际关系
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
人际关系不是游离在
其他社会关系之外,而是产生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
所以,分析人际关系是认识其他各种
社会关系的必要条件。
在分析人际关系时,必须把它放在社会关系的总体中去认识,只有
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各种人际关系背后的社会意义及其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直接关系。
如果不对人际关系进行分析,那么对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将是抽象的、空洞无物的。
2、人
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人际关系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
个方面:
①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必然
有特定的人际关系存在。
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也就无所谓人际关系的存在。
②人际关系
的根本特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
③人际关系的变化由社会关系的变化
所决定。
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当然,我们强调人际关系
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并不否定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受到双方心理特征以及群体心理气氛
的影响。
但归根到底,个体的心理特征和群体的心理气氛同样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
2
)
补:
研究社会关系应注意下列几点:
第一,社会关系不仅要研究形式,也要研究内容。
第二,不仅要从静态研究,还有从动态研究。
从静态研究,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固定
结构形式;从动态研究,社会关系是指人与人各种社会关系过程中的互动形式。
第三,不
仅要从社会关系本身研究,更应从社会行为的关系中研究。
社会行为是社会关系的外在表
现,社会关系是社会行为的内在本质。
补:
社会关系网络结构:
人类社会是由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的。
社会关系及其结
构层次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关系系统中存在着至少三个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
层次结构。
⑴生产关系。
⑵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⑶心理关系。
上述三各层次的社会关系,
构成了社会关系的网络结构,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三、人际关系分类
人际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具体表现是十分复杂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个
种类:
①根据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媒介分类:
血缘、趣缘(友谊是纽带)、业缘、地缘人际
关系。
②根据人际关系的固定程度分类:
固定的人际关系,又叫长期人际关系或恒定人际
关系。
这种关系对人的作用大,影响深,对人的内在心理作用强,人对其依赖性也大。
非
固定的人际关系是随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
两者可以转化。
③根据人
际关系的不同维度:
纵向的人际关系—不考虑心理距离,只对人际的社会地位高低作出认
识上的反应的一种心理关系,以社会角色认知为基础;横向的人际关系是不考虑人际的社
会地位高低,只关注人际心理距离,以人际情感为基础。
在现实中交织在一起。
④根据人
际关系的外部表现:
外露型、内涵型和伪装型。
外露型对亲疏关系反应非常明显。
内涵型
的人对人际关系亲疏不动声色,看似平静实际上内涵深沉。
伪装型的人表里不一,反复无
常,待人处世以利益和环境为转移。
⑤根据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
利害关系和非利害关系。
根据物质和精神利益的密切程度划分的。
⑥根据人际关系的需求分类:
包容型、控制型和
感情型。
包容型的人主要表现为希望和别人进行交往,希望和别人建立和维持和谐的关系。
由此产生的行为特征是交往、沟通、协同、参与等。
控制型的人在交往中主要专注于权力、
权威等问题上,行为特征为运用权力、权威控制和领导他人。
感情型的人特别需要的是喜
爱、亲密、同情、友善和照顾等,主要表现在爱情和友谊上。
人际关系的层次和结构是非常复杂的。
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用简单的一种人际关系类
型对人们的心理关系进行归纳和描述。
四、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一定的社会关系表现出一定的人际行为模式,它对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巩固有着重要的
影响一般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规律是:
一方表示的积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积极行
为。
反之,一方表示的消极行为会引起另一方相应的消极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李雷运用心理统计的方法,从几千份人际关系的研究报告中,归纳出以
下八类人际关系行为模式:
1、由一方发出的管理、指挥、指导、劝告、教育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尊敬和服从。
2、由一方发出的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信任、接受等反应。
3、由一方发出的同意、合作、友好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协助、温和等反应。
4、由一方发出的尊敬、信任、赞扬和支援,导致另一方的劝导、帮助等反应。
5、由一方发出的害羞、礼貌、服从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骄傲、控制等反应。
6、由一方发出的反抗、怀疑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惩罚、拒绝等反应。
7、由一方发出的攻击、惩罚、不友好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敌对、反抗等反应。
8、由一方发出的激励、拒绝、炫耀等行为,导致另一方的不信任、自卑等反应。
这个研究是对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总结,说明人际关系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单纯
3
的行为模式是很少发生的,并认为一方的刺激必定引起另一方的若干反应,强调人际关系
双方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对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有积极意义。
但是这种描述非常笼
统、表面,缺乏对行为产生过程的研究。
因此,使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研究停留在现象上,
并忽视人在行为过程中动机和需要等因素的作用。
五、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
莱文格和斯诺克以图解的方式,对人际关系的各种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的递增关系
作了直观的描述。
他们把共同心理领域和情感融合范围作为描述人际关系状态的指标。
(人
际关系双方心理世界并没有完全重合的情况,每个人都保留有自己最隐私的部分。
)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需要经过不断地积累和演化,彼此相互作用的水平由低级向高
级发展,由弱逐渐变强。
补:
从人际关系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来考查,一般可以把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分为
三个阶段。
当然这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候是相互交叉和重叠的。
第一,注意阶段。
即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
由开始时的彼此无关,即零接触状态,逐渐实现选择性注意。
这种选择本身反映着交往着
的某种需要倾向、兴趣特征和个性心理特征。
只有当对方的某些特质能引起自己情感上的
共鸣,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把对方纳入到自己的知觉对象或交往对象的范围。
如果
双方互相注意,这种状态更为良好,说明双方进行了互相选择,处于一种互动状态中,这
就为人际关系的建立准备了更好的基础。
但是,必须认识到,这种作为初步沟通的注意,
仅仅是使自己明确是否有必要与对方作进一步的交往,只有在价值观念等方面达成共识时,
才有可能成为进一步交往的对象。
有时,这个阶段是非常短暂的,且引起注意的原因也可
能是偶然的,但它是形成人际关系的一个必经阶段,是人际关系的准备阶段、起步阶段。
第二,接触阶段。
即由注意阶段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
此时开始建立初步的心理联系。
在这个阶段,交往双方开始了角色性接触,这种一般性的
人际接触,目的是为了探索彼此的共同情感领域,并经过一定的情感探索、情感沟通,双
方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有所增加,但仍未进入双方的私密性领域或隐秘敏感区,双方都
遵守交往规则,即不涉及对方守护的根本方面。
此时,双方在一起能友好相处,离开对方
也无关紧要,彼此没有强烈的吸引力。
这个阶段也是普通的人际关系阶段。
一旦情感卷入
的程度有所加强,交往的频率和深度有了新的进展,人际关系也就进入到第三阶段。
第三,融合阶段。
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
定交往阶段。
随着交往频率的增加,彼此间的了解不断加深,情感联系越来越密切,心理
距离越来越小,在心理上逐渐有了依恋和融合,这标志着人际关系性质已经发生了实质性
的变化。
此时,双方交往的安全感已经确立,并有中度或深度的情感卷入,自我呈现的广
度和深度大大扩展,心理相容性也有进一步增加,对事物的看法、评价趋于一致,并引起
情感上的高度共鸣,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不再“失真”,彼此已成为知己好友。
当然,人
际关系的融合阶段仍然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在其低水平的层次上,主要表现为交往双
方的适应与合作,即求同存异;在其高水平上,才是知交和融合。
(以上都是北师版)
郑雪的:
我们可以按照情感融合的程度,将人际关系分为轻度卷入、中度卷入和深度
卷入三种。
轻度卷入阶段的特点是:
交往双方所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较少,双方的心理世
界只有小部分重合,双方情感融合的范围也是于此相对应的。
中度卷入阶段的特点是:
交
往双方发现较大的心理领域,双方的心理世界也有较大的重合,彼此的情感融合范围也比
较大。
深度卷入阶段的特点是:
双方发现的共同心理领域大于相异的心理领域,彼此的心
理世界高度重合,情感融合的范围也覆盖了大多数的生活内容。
(二)人际发展过程
4
奥尔特曼和泰勒以自我暴露的程度作为参考指标,对人际关系发展的进程进行了描述。
通了解别人对我们的自我暴露程度如何,就可以知道别人与自己的关系深度如何,知道别
人对我们有多高的接纳程度,因为,自我暴露的程度越高说明对一个人的接纳。
性和信任
感也越高。
他们认为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
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1)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
活动。
在公共场所和工作环境中,我们对交往的对象和交往的深度是有选择的,并不是和
任何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对方的某些特质能引起我们情感上
的共鸣,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成为我们知觉的选择对象。
选择交往对象的过程本身
就反映了交往者的某种需要倾向、兴趣特征等个性心理特征。
注意性的选择可能是自发和非理性的。
当我们理性地思考可以进行交往的对象并与之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时,已经属于抉择过程了。
只有在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共识时,才可
能成为进一步交往的对象。
初步沟通是我们在选定一定的交往对象后,试图与之一对象建立某种联系,希望对对
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便使自己知道是否有必要与对方进行更进一步的交往。
同时,我
们也希望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可能形成的稳定的人际关系准备更好的心理基础。
(2)情感探索阶段(和接触阶段一样)
(3)情感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这一阶段,双方谈话开始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
并有中度的情感卷入。
双方关系的性质已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此时交往双方的安全感已
近确立,如果关系在这一阶段破裂,将会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心理压力。
在这一阶段,双方
的表现已近超出正式交往的范围,正式交往模式的压力已近趋于消失。
此时,人们会相互
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4)稳定交往阶段。
随着交往双方解除次数的增多,情感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并伴随着
深度的情感卷入,人们心理上的共同领域会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深刻广泛。
此时,
人们已近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个人领域。
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达到
这一层次的友谊关系。
与自我暴露相对应的是自我的层次理论,鲁宾等人把自我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自
我的最表面水平,即我们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如饮食、偏好、日常情趣、娱乐活动的选
择等。
第二层是我们队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如对某一政治事件的评价、对某个人的看法等。
第三层是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如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自己的夫妻关系、自己
的自卑情绪等。
第四层是自我的最深层次,属于一个人的隐私部分,不会轻易向别人暴露。
知道别人在怎样的层次上对我们表露自己,就可以了解别人对我们的信任和接纳程度,了
解我们与别人关系的状况。
第二节 人际关系理论与测量
一、人际关系理论概述
作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人际关系问题一直是许多理论流派涉及的内容。
不
同的理论流派从自己的人性观和基本范式出发,对人际关系进行了多角度的解释,但是,
每一种理论都只能解释人际关系的某一方面问题,很难对人际关系的整体进行全面系统的
解释。
同时,很多观点还只是现象学上的描述,实证研究相对较少。
二、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舒兹提出了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
需要,只是有些人表现得明显些,有些人表现不明显而已。
人际关系的描述大致可以通过
三种人际需要,即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的来加以解释。
在舒兹看来,人
5
行为表现
需要性质
A 型
B 型
主动型
被动型
包容需要
主动与他人往来
期待别人接纳自己
控制需要
主动支配他人
期待被别人领导
感情需要
主动与他人表示亲密
期待别人对自己表示亲密
际需要就是个体要求在自己和他人之间建立一种满意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三种最基本的人
际需要,而且每一类需要都可以转化为动机,产生一定的行为倾向,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
(一)包容的需要
指个体需要与别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个
体就会产生沟通、相容、相属等肯定性的行为特征,反之,个体就会产生孤僻、退缩、排
斥、忽视等否定性的行为特征。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包容的需要长期没有得到满足,
他就会在人际关系中产生低社会的或超社会的行为。
低社会行为的人会尽量与他人保持一
定的距离,不会主动参与社交性的活动,其行为特点是内向、退缩、避免与他人建立关系,
拒绝加入团体等。
超社会的人则与之相反,主动与别人交往接触,故意引起他人的注意,
但其行为强度和方式表现得太过分而引起别人的反感。
舒兹认为适当的行为应该是社会行
为,即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二)控制的需要
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权力上有要求控制别人的愿望,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个体就会
形成使用权力、权威、影响、控制支配、领导等行为特征,反之就是抗拒权威、忽视秩序、
受人支配等行为特征。
控制需要的满足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于此相关,舒兹把个
体的行为分为拒绝型、独裁型、民主型 3 种。
拒绝型的人倾向于谦逊、服从,与他人交往
时拒绝权力和责任。
独裁型的人则好支配、控制别人,喜好最高的权力地位。
民主型的人
能顺利地解释人际关系中与控制有关的问题,能根据情况使当地确定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范
围,是最好的行为方式。
(三)情感的需要
指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建立并维持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
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
个体就会产生喜爱、亲密、同情、友好、热心等行为特征,反之就是憎恨、厌恶、反感、
冷淡等行为特征。
同时,舒兹也划分了相应的三种情感行为类型,即低个人行为、超个人
行为和理性的情感行为。
(表现同
(一))
舒兹不仅区分了人际关系需要的是那种类型,而且把人际关系的取向划分为两种:
主
(以下是补充的):
根据舒兹的观点,这三种需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表现为:
1、如果包容需要强烈,行为主动、积极,就喜欢与别人交往,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2、如果包容需要强烈,而且感情需要强烈,就会处处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尊重别人,
在人际关系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重视友谊,受人爱戴。
3、如果只有控制需要,没有感情需要和包容需要,就必然争权夺利,脱离群众,使人
憎恨、厌恶,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舒兹的理论重视人际关系的需要及其变化的分析,有助于人们对人际关系实质的了解,
有助于预测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交互作用,而采取恰当的配合行为,这是建立良好人际
关系的基础。
但是这种理论忽视了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及意识形态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巨大
作用。
另外,霍妮根据个体与让人的关系,把人际关系分为三种类型(略)
6
三、符号相互作用论
(北师版)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
旨在分析社会的多元性和冲突性,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主观解
释的重要性,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自我的社会结构性。
美国学者米德使这个
理论的奠基人。
主要观点如下:
(1)米德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
用。
所谓象征,就是用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展现出来的具体人来衬托交往另一方的形象,
使交往双方的关系明朗起来、清晰起来,并且明确意识到自己在交往中所担任的角色。
简
言之,这个理论就是以交往着在人际关系中所担任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
(2)米德最感兴趣的是研究个体、群体、社会如何发出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对方的反
应。
人类能够通过语言和相互作用来形成、分享、变化和交流符号的意义。
该理论认为,
每个交往着都有一套自己的符号系统。
所谓符号就是一种刺激物,是代表着一定的人、事
或物。
符号有两类,一类是具体的自然的符号;另一类是抽象的人为的符号,人们用它来
指代交往中信息的涵义,以及语言中所蕴含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作为交往的外在载体。
语言是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是影响人际关系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工具。
自我意识的
形成对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它是交往着运用信息符号作用的结果。
(3)米德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公式:
刺激→
符号的意义→反应。
由此看来,米德强调主观的我和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