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循环经济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93504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循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广东循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广东循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广东循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广东循环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循环经济发展规划.docx

《广东循环经济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循环经济发展规划.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循环经济发展规划.docx

广东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支持免费下载靠大家

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一○年九月

前言……………………………………………………………………..………1

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前言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通过大规模生产要素投入扩大再生产,实现了年均增长13%以上的高速发展,在全国先行一步,成为我国经济总量最大的省份,形成了一大批电力、石化、机械、冶金、建材、家电等基础产业和规模生产能力。

但粗放型发展方式带来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使全省资源环境变得十分脆弱,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进入新世纪,我省经济正处于由轻型化向适度重型化转型的发展阶段,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增大。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途径,是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广东省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将广东省建设成为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力省,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行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作用。

当前,发展循环经济既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巩固和保持我省在全国的先行优势,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本《规划》按照当好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全省循环经济发展作了总体设计和安排,是一项带有战略性、综合性、指导性的规划,可作为编制和实施我省循环经济专项规划、各地级以上市、各县(市、区)循环经济规划以及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政策的依据。

规划适用范围为广东省行政辖区,规划实施期限为2010-2020年,近期为2010-2012年,中远期为2013-2020年。

第一章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基础

(一)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2009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9082亿元,占全国比重由2002年的九分之一提高至八分之一,人均生产总值达40748元。

来源于我省的财政总收入达到9052亿元,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为我省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资源节约工作成效显著。

2009年单位GDP能耗为0.684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27%。

2008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869吨标准煤,单位GDP电耗1085.49千瓦时,居全国先进水平,同比分别下降11.32%和6.17%。

2009年全省关停小火电机组553万千瓦,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超过240万吨,淘汰落后水泥产能1039万吨。

2008年,单位GDP用水量129立方米,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80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5.3%;全省投产垃圾发电厂16座,发电能力达25万千瓦;节约集约用地成效显著,单位土地GDP产出达到1985万元/平方公里。

(三)环境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

减污减排成绩突出。

2009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比2008年减少5.76%和5.28%,超计划完成国家确定的5%和4.5%的年度减排任务,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连续四年实现“双下降”。

至2009年底,全省共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39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354.7万吨/日。

2008年,已建成烟气脱硫的火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已达2780万千瓦,全省共开展城市河段和河涌综合整治工程600多项,已基本完成450项。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89.7%。

21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主要江河、重要水库和珠三角河流干流水道水质优良。

江河断面水质优良率达68.1%。

2008年,全省67个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95.5%。

饮用水源地水质总达标率为94.2%,森林覆盖率达56.3%,全省共建成各类型自然保护区367个。

城乡环境景观得到积极改善,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四)基本建立省级发展循环经济管理体制及工作机制。

一是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省政府2005年成立了广东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工作,2009年后并入广东省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

二是建立工作会议制度。

对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和协调。

三是加强法规政策建设。

省人大先后颁布(修订)《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条例》等涉及循环经济内容的法规;目前正抓紧制定《广东省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

四是设立专项经费。

省财政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省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经费;从2008年起,每年安排2亿元节能专项资金用于节能降耗工作。

(五)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是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

二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截至2009年底,认定八批共299家自愿开展清洁生产的企业为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并予以奖励,共公布四批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262家。

三是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认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967个。

一批再生资源示范园区(基地)项目已进入实际运作阶段,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四是搞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全省有13个单位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有84家单位(69家企业、8个园区、7个市县)被列为省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

五是积极开展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组织实施节能减排与可再生能源重大科技专项。

六是着力抓好节能降耗工作。

着力抓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建筑节能、绿色照明、公共机构节能以及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建立GDP能耗指标公报制度,定期公布各市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各市单位GDP电力消费量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加强对全省千家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管,全面推进监管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

七是着力抓好节水工作。

组织编制《广东省“十一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和《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制订节水目标和行业用水定额。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全省水资源综合利用、节水型城市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八是着力抓好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强化土地用途管制,积极推进土地市场建设,盘活消化存量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效益。

近五年单位GDP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比上一个五年下降62%;每平方公里土地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881万元上升到2008年的1985万元,增幅为125%,土地利用效益居全国前列。

九是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每年六月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在全省广泛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舆论氛围。

同时,积极做好资源节约培训工作,将资源节约贯穿于各个层次的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中。

二、发展机遇

(一)具备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

“十五”以来,国家先后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促进企业节能、节材、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标准和管理制度。

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

系统性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

(二)具备良好发展契机。

为推动科学发展,2008年以来,我省作出了深化粤港澳合作、加大“双转移”力度、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列为重要内容之一。

以上工作将在未来一个时期发挥积极效应,在客观上有利于我省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契机。

(三)具备较好的工作平台。

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将“循环经济系统工程”确立为我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八大载体之一。

“广东循环经济系统工程”要求,在全省逐步建立起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集清洁生产企业、循环生态工业园区和节约型城市于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区,到2020年,成为我国循环经济高水平发展区。

这为我省发展循环经济搭建了良好的工作平台。

(四)国际金融危机对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更迫切要求。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造成了强烈冲击,对我省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对我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出了迫切要求。

这次金融危机对广东是“危”中蕴藏着“机”,是传统发展方式之“危”,科学发展方式之“机”,客观上对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将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三、面临的挑战

(一)资源和环境约束趋紧。

我省是我国典型的人口大省、资源小省和消耗大省。

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在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里集中出现,今后一段时期,随着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变化,资源和环境约束将继续趋紧。

1、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很低,对外依存度高。

截至2008年底,全省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3公顷,不及全国平均数的1/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拥有常规能源储量不到全国水平的1/20,大宗国民经济所需矿产资源贫乏;铝、铜、煤、钢、成品油等重要资源主要靠省外调入和进口满足需求,全省100%的煤炭、86%的油品、90%的天然气、25%的电力需要依靠省外调入或者进口解决。

2、总资源消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省是能源消耗大省,2008年能源消耗总量折标准煤2.23亿吨。

单位GDP能耗比美国、日本、英国分别高2.3倍、6.2倍和3.2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

单位GDP产出的总资源消耗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发展阶段性特点加大了我省资源环境约束强度。

我省以占全国1.87%的土地面积承载了全国5%的工业废气和11%的工业废水排放。

目前,我省经济正处于由轻型化向适度重型化转变的发展阶段,适度重型化经济所固有的资源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特点决定了我省今后控制环境污染的难度加大,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强度将更大。

特别是在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过程中,以煤、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将长期存在,防治工业“三废”污染等任务将更加艰巨。

而这个时期正是我省城市化加速发展,土地资源高消耗时期,资源环境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随着城市人口和建设面积的增加,加剧我省人地矛盾,生活垃圾和污水、危险废物的安全无害化处置将成为一大难题,水、矿产、森林等各种资源的消耗也将加大。

在社会消费转型中,家电废弃物、汽车旧废配件、机动车尾气、有害建筑装饰材料等新污染从类型到数量均呈加速上升趋势。

(二)循环经济工艺流程和技术基础薄弱。

一是存在工艺流程障碍。

现有企业工艺或流程多数缺乏绿色设计,缺乏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工艺与技术流程。

二是技术创新基础薄弱。

部分企业生产技术与工艺落后,大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还在运用,节约能源、清洁生产和“三废”综合利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总体上比较少,水平也比较低,特别是高水平共性关键技术严重匮乏。

同时,缺乏相关重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企业在节能、节水、减污、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等方面的技术能力不足。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差,自主创新水平不高。

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生产技术和关键设备制造技术。

四是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

缺乏系统完善的国家技术标准及各种相关的地方性标准和技术规范。

缺乏与循环经济有关的市场准入、运营与退出机制、能效与环境标志、示范项目建设以及相关技术、设备和产品性能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三)亟待建立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

现有循环经济体系主要局限于企业和产业内部,尚未在企业之间、园区之间、产业之间、区域之间、上下游产品之间建立循环、反馈、共生耦合的生产流程,没有形成生态产业链和生态性功能布局,远未形成社会循环经济运行机制。

各经济要素单位之间难以自觉形成循环网络,未能形成循环效应最大化。

同时,缺少信息交流和合作,很多跨园区、跨区域、跨行业的循环经济项目无法从更高区域层面进行协调处理,难以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形成物质循环链,尚未形成多层次循环经济体系。

(四)地方立法工作和政策扶持激励滞后。

亟待进一步制定完善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倡导绿色消费、绿色采购、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推进循环经济尚未全面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未形成明确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和建立完善发展循环经济评价分析指标体系。

尚未建立完善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统计和核算制度、政府绿色采购和引导社会绿色消费的政策、制度。

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政策激励与支持,资源性价格改革滞后,尚未建立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

(五)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等基础性工作亟待加强。

一是部分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微观工作环境基础薄弱。

由于发展循环经济成本高于粗放经营成本,企业在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标准规范以及产业化示范和推广等涉及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缺乏研究和自觉行动的动力,没有形成适宜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环境。

二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各类人才不足。

环境经济和生态经济学方面人才严重不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循环经济相关人才奇缺。

三是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滞后。

目前行政分割的经济管理体制导致在实施某项区域性循环经济措施时,利益格局调整难度大,影响跨区域、跨行业共生耦合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定程度的行业垄断现象,也严重限制了资源跨产业循环利用,影响跨产业行业共生耦合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壮大。

(六)对循环经济认识不足。

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深入认识和切实重视。

少数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仍未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二是多数企业对循环经济知识了解不多,没有真正把握循环经济发展基本模式要求。

一些行业中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优化,重利润增长、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还相当严重,不少企业满足于达标排放而不愿转向低污染、零排放的生产方式。

三是社会公众对发展循环经济缺乏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章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目标与重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认真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加快推进我省循环经济发展步伐。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的,以废弃物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延伸产业链和建立耦合共生关系为切入点,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法制建设和强化监管为保障。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生态经济,着力打造多元化、多层次的循环产业链,建立完善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法规体系、能效标准体系、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循环型经济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社会消费模式,建立起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集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园区、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社会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把我省建设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一)“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举,减量化优先。

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实现废物再利用、资源化。

(二)全面布局、点线面结合。

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项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中,融入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消费结构和消费、文化观念调整转变的各项工作之中。

注重点、线、面有机结合,政府、企业、全民共同参与,积极推进。

(三)体现特色、力求实效。

推进工作必须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切合实际,体现特色,力求实效,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效破解我省能源资源环境难题。

把发展循环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有机结合起来,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扶持发展环保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在一些重点地区、领域、行业、企业和关键项目,先行试点推动,抓好示范工程。

将珠三角作为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地区,先行先试。

有关指标分解应反映地区差异,区别对待。

(五)法制保障、制度推进。

将发展循环经济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完善法规规章和运营制度体系。

强化基本制度建设,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各项制度。

三、发展目标

(一)发展阶段定位。

2010-2012年,示范推进阶段。

在前几年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基础上,总结试点经验,完善工作方案,将试点工作逐渐转入示范带动阶段,充分发挥示范工程对循环经济的带动推进作用。

2013-2020年,全面推进阶段。

在示范推进基础上,在企业、园区、产业、社会四个层次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工作,促进循环经济向高水平方向发展。

(二)2012年发展目标。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法规规章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以及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起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长期战略目标框架和分阶段推进计划;单位GDP能耗降到0.64吨标煤,2012年单位GDP水耗比2005年下降3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0%;废旧物分类收集系统和综合利用处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废旧物综合利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省建成200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创建一批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节能先进企业、节水示范企业;建成30个省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全省地级以上城市超半数、珠三角九个城市开展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工作,形成若干个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城市;初步建立起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集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园区、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社会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成为我国循环经济示范区。

(三)2020年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法规规章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及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建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循环经济体系。

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能源消费结构明显优化,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占有较大比重。

建成完善的废旧物分类收集系统和综合利用处理系统,建立起较高水平的再制造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废弃物最终处置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基本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单位GDP能耗降到0.57吨标煤,单位GDP水耗比2005年下降5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0%。

试点企业逐步形成示范企业,形成循环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工业企业全面建立循环经济体系,主要园区全面建成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态工业园,全面推进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循环经济建设,建成循环型城市。

在全省全面建立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鲜明特征,集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园区、循环型产业和循环型社会四位一体的高水平循环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成为我国循环经济的高水平发展区。

(四)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

规划指标值

2005年

2010年

2012年

2020年

一、资源产出指标

1

能源产出率(亿元/万吨标煤)

1.27

1.52

1.56

1.75

2

土地产出率

二、资源消耗指标

3

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

0.79

0.66

0.64

0.57

4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煤/万元)

1.08

0.90

0.87

0.78

5

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限额)

火电供电煤耗(克标准煤/千瓦时)

358

340

335

320

吨钢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712

686

665

635

10种有色金属综合能耗(吨标准煤/吨)

4.3

4.0

3.95

3.8

炼油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102

95

92

80

乙烯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931

850

830

750

建筑陶瓷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360

330

315

270

水泥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吨)

170

145

140

120

平板玻璃综合能耗(千克标准煤/重量箱)

21

18

17

15.5

百米棉布综合能耗(千瓦时/百米)

32

28

27.4

25

棉纱综合耗电(千瓦时/吨)

2440

2129

2123

2100

机制纸和纸板综合能耗(吨标准煤/吨)

0.91

0.70

0.69

0.65

千吨自来水综合能耗(千瓦时/千吨)

360

355

354

350

6

单位GDP用水量,相比2005年下降

(2005年为绝对值,单位为立方米/万元)

211

25%

30%

50%

7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相比2005年下降

(2005年为绝对值,单位为立方米/万元)

127.73

20%

24%

40%

8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40

0.55

0.57

0.65

三、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9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77

85

86

90

10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34.2

65

70

80

1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

2.0

5.0

8.0

20.0

12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处理率(%)

82.9

≥90

≥92

100

13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50.6

≥80

≥82

>90

14

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40.2

≥60

≥64

≥80

四、废物排放指标

15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

13.9

10.0

9.0

7.0

16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率(%)

93.5

100

100

100

17

工业废水排放量(亿吨)

23.2

25.5

25.0

25.0

18

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

129.40

≤110

≤116

≤100

19

COD排放量(万吨)

105.8

≤89.9

≤87.5

≤80

注:

表格中数据按2005年价格计算。

四、工作思路

(一)突出一个主题。

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两个转变。

实现经济发展由依靠传统生产要素支撑发展向依靠现代生产要素支撑发展的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生活消费从传统消费模式向现代消费模式转变,大力提倡和推动绿色消费,引导公众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三)构建三个层面、四个层次循环。

构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企业、园区、产业、社会四个层次的循环经济框架体系。

微观层面即企业层面循环经济体系,重点推进企业的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中观层面即园区和产业层面循环经济体系,重点通过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形成循环型园区,通过产业耦合链接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循环型产业;宏观层面即社会层面循环经济体系,重点建设循环型社区、城市和社会。

(四)落实四项任务。

一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在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

二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和服务源头减少能源及原材料消耗,削减污染物。

三是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