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禳镇科仪及其功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89012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教的禳镇科仪及其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道教的禳镇科仪及其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道教的禳镇科仪及其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道教的禳镇科仪及其功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道教的禳镇科仪及其功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教的禳镇科仪及其功能.docx

《道教的禳镇科仪及其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教的禳镇科仪及其功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教的禳镇科仪及其功能.docx

道教的禳镇科仪及其功能

道教的禳镇科仪及其功能

道教的禳镇科仪,是道教正一派科仪的重要内容,也是历代道教徒所从事的主要科仪。

禳镇,即祈禳镇灾,属"清醮"类科仪。

它具有漫长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广泛的内容,千余年来,一直为广大道教徒所重视。

禳镇科仪的目的,在于调和心性,整洁身、心、口三业,使与神灵相通,赐福消灾,却病延年,具有丰富的社会思想内涵。

道教自东汉创教以来,就以清微科仪行世,这是道教教理教义所决定的,也是道教区别于其它宗教(特别是佛教)的根本所在。

道门历来就有"僧不打醮,道不超亡"之说。

但是,元明以后,随着儒、释、道的相互融合和相互吸收,道教的科仪也得到到一步丰富和发展,其内容开始出现"清、亡"并重,科仪繁复,名目繁多。

特别是清末以来至近代,道教科仪出现了"弃清重亡"之趋势。

故有必要将道教的禳镇科仪作一简要介绍,以为同道所重视。

一、禳镇科仪的形成与发展

道教的禳镇科仪,是在古代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和殷周帝王祀神、祈福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战国时期,巫觋祭祷以悦神的活动尤盛。

先秦时代的巫,就以通神、事神、降神、娱神之本领,为国家祭祀与军事、政治活动服务;民间巫师,则司掌民间的祈禳求福、驱邪消灾和医疗病患等。

早期道教在创教过程中就吸收并继承这一祭祀活动。

汉明帝时,张角创"太平道"以默祷神灵的方式自行首过,"五斗米道"承袭古代祭礼形式,书病人姓名及服罪之意于纸上,使有疾病者皆俱录生身以来所犯的过错,亦以"首过"法设斋戒以告鬼神,又信奉天、地、水三官,并设坛以祭。

这种以祈祷之法告之神灵,以求赐福消灾、除疾治病的祭祀活动,是早期道教科仪的基本思想。

东晋时,随着上清、灵宝经系的出现,道教斋醮科仪也日趋完善,醮坛仪式名目也日益繁多。

尤其是《灵宝经》出现后,道教进入重斋醮仪式的阶段,其教义也别开生面,宣扬"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崇拜原始天尊为至高神,又述十方有度人不死之神,以及三界、五帝、三十二天帝、地府丰都等鬼神系统,叫人齐心修斋,六时行香,诵念道经,以求降福消灾,并能登仙。

这是道教禳镇科仪的早期内容。

北魏寇谦之改革道教,提倡以礼度为主,改醮坛直诵为音诵,坛醮之仪大为充实。

谦之时,嵩山道士四十余人曾至京,起天师道场,重坛五层。

皇帝给道士一百二十人衣食,命斋戒肃沐,六时礼拜,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南朝刘宋时,陆修静第一次整理道教三洞经书,并编制仪范,撰有关仪范之书百余卷,皆为祈禳科仪。

唐代道教兴盛,斋醮仪范繁复,灵宝斋法大兴。

晚唐时,斋醮就有二十七种,醮仪祭神之位,"其小者惟二十有四,其多至三千六百"(《道藏》第8册,809页)。

其时,斋醮科仪之规模已十分隆重。

五代杜光庭又收集编纂了南北朝以来的各种醮仪,撰《道门科范大全集》八十七卷,是道教仪范集大成者。

开篇首录《清旦行道仪》,其多为祈福消灾、禳镇类科仪,教义思想仍以宣传"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为宗旨。

元代全真派创立,道士林灵素据留传的三洞领教科及历代所作典籍,撰辑《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三百二十卷。

其时,虽然出现了部分度亡科仪,但仍以清微法事为主,禳镇科仪仍为其主要内容。

元明以后,度亡科仪进入道教醮坛的数量不断增加,明代的《大成玄教立成斋醮仪范》等几十种科仪中,开始出现了清亡兼并的趋势。

此后的《灵宝济度大成金书》更是清、亡兼收,其中度亡法事还略多于清微法事。

可见,道教的斋醮科仪,经历了初创、成熟、发展和繁荣等阶段,其基本内容皆以清微的祈禳法事为主。

二、禳镇科仪的主要内容

道教的禳镇科仪,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容也十分丰富,主要可分为:

安土镇宅、治病除鬼、求福延寿等三大类。

安土镇宅。

即为使当境岳渎土地之神各安方位,以镇宅解犯,安神辟邪,属祈祷平安类醮仪。

唐末五代杜光庭编撰的《道门科范大全集》就收有:

安宅解犯仪、安宅解犯忏方仪、安宅解犯谢灶仪等。

元代林灵素等撰辑的《灵宝领教济度金书》收有:

安宅仪、安镇真文仪、起镇真文仪等,还收有:

安宅辟土诸符、安宅保命北帝存思等。

明代道士周思德编撰的《灵宝济度大成金书》收有:

安宅三朝仪、土府行道仪、三官行道仪、五土灯仪、安宅灯科、土府设醮仪等。

治病除鬼,消灾解厄。

即运用醮坛法术,召请真神灭邪消魔,斩妖除怪,以达到治病保身之功效。

《道门科范大全》收此类科仪有:

忏禳疾病仪、消灾星曜仪、誓火禳灾道场仪、解禳星运仪等。

《灵宝济度金书》收有:

催生仪、禳蝗设醮仪等,还收有:

禳火驱蝗符、折晴符、保命断瘟诸符、禳星度厄存思符等。

《灵宝济度大成金书》收有:

消灾三朝仪、保命三朝仪、禳蝗三朝仪、禳荧三朝仪、祈雨三朝仪、祈晴三朝仪、本命灯仪、保胎灯仪、禳瘟灯仪、消灾设醮科、祈雨设醮科、祈晴设醮科、禳蝗设醮科、禳荧设醮科、瘟司醮科等。

求福延寿。

即通过醮坛之法,为信士消灾祈福,延年益寿。

《道门科范大全集》收此类科仪有:

生日本命仪、文昌注禄拜章道场仪、祈嗣拜章大醮仪、南北二斗同醮仪、北斗延生清醮仪、北斗延生捍厄仪、北斗延生仪、北斗延生忏灯仪、北斗延生醮说戒仪、北斗延生道场仪等。

《灵宝领教济度金书》收有:

度星仪、延寿仪等,还收有:

祈寿延年符、祈嗣符、祈禄求官符、辟水火保寿禄诸符和祈寿表、祈嗣表以及雷霆祈禳存思、度星资福存思等。

《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收在:

普福三朝仪、祈嗣三朝仪、祈禄三朝仪、祈寿三朝仪、延生九朝仪、延生三朝仪、普福行道仪、祈福保安诵经仪、寿星灯科、普福设醮科、资福斋醮科、祈嗣设醮科、祈禄设醮科、祈寿设醮科等。

可见,道教的禳镇科仪在道教斋醮科仪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度曾为道教斋醮科仪之主流,在其传演和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至今仍为道教斋醮科仪的重要内容。

三、禳镇科仪的功能

道教的禳镇科仪,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社会思想内容,具有多样的禳镇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神功能。

禳镇科仪中,道教徒可以通过行仪而申达神灵,祈求神灵降坛,以求赐福消灾。

《金录大斋启盟仪》称:

"道家所先,莫近于斋。

斋者甚多,大同小异,功德甚重,实能贯通乎上下,以归于最上一乘也。

其威仪节度总二百四十条,秘于三元宫中,造端举要,以诏后学。

由此观之,则所谓动天地、感鬼神、福邦家、济幽显,舍此道则何以哉。

"(《道藏》第9册,73页)禳镇科仪中,高功法师皆要召请神将,最常用之法是用存神的办法。

一般是奏请玄元始三气降入自己身中,召出值日功曹、捧香玉女、驿龙骑吏等,在奏请之后,即有一段存想,想象诸神严装盛服,列于左右待命。

《灵宝玉签?

存神召将论》云:

"诸品道法行操之时,皆以存神召将为首。

其为运念呼吸,咒诀罡步固各有其说,若专用一法则可自依本法作用,如行斋则不可为也。

善法官所有诸法之将吏,悉皆召之以佐助行持,惟当存自己灵宝祖气以为之主。

次则中理五百神气,以混合百神,先召后遣,无所不可。

"《玉堂大法》中告斗科仪,则强调九皇夫人内妃玉女掌章奏通达,"若不存降,则章奏不达,徒劳修设",天神降恩命,则又另有仙官主持,"若不存降,则真诚不达,仅有香花供养,并无济于事"(《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29)。

"存想"即是存想该神降临,沟通仙凡之通道。

禳镇科仪的通神功能,主要在于沟通人神,传递信息,以虔诚之心感动神灵,以达到赐福消灾的目的。

因此,要求高功法师要具有较高的道学修炼。

在禳镇科仪中,由存想而入圣境的行仙法,无论在那一种场合,存想都是沟通人神的最重要、最关键的桥梁。

所以,我们道教认为"修身济物,要在存思。

存思不精,烂漫无感,感应由精,精必有见。

见妙如图,识解超进"(《道法会元》卷245)。

这种存神之法,使禳镇科仪的神学得到灵验,使信士的祈愿得以满足。

2、心灵的安慰。

道教的禳镇科仪不仅具有一定的通神功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有一定的镇静功效。

无论是进庙烧香的香客,还是前来举行斋醮科仪的信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不是祈求赐福消灾,就是祈保平安。

许多香客都有来道观还愿了愿的习俗,这种传统就使信士在心灵上得到安慰,从现代科学来讲,同样有益于身心健康。

早期道教的斋醮科仪"三官手书",是用"请祷之法,书写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于天,其一沉于水,其一埋于地",以求神灵赦过免病,神灵自然会被其虔诚之心所感应而免其病。

陆修静认为设斋建醮的目的,是使人们去欲自定,返静归虚,醮坛之威仪,能去内乱外烦,调节精神。

可见,禳镇科仪在心理上的作用,是借助自然的宗教情感,使祈福者精神得到调节,情感得到释放,并寄托自己对超人力量的想象,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平衡。

3、驱邪治病的功能。

道教的禳镇科仪,历来就有禳镇却患、驱邪降福之功效。

仪式过程中,又都是符、咒、诀、罡相连并用,其功效往往是比较显著的。

从符、咒、诀、罡本身来说,就具有一定的法术效应。

符,又称"神符"、"道符",原为古代调动军队,代表一定权威的信物。

汉代巫师、方士已经模拟符信,而托之神仙所颁,施之于鬼神世界,谓用它可以召劾鬼神,镇压精怪。

在道教徒手中,符本身就有一定的治疗功效。

禳镇科仪中的符,无论是用色或用纸都十分讲究,"大抵吞服之符,须用真朱砂,漂净研末,其色鲜红如血者良,画在表黄纸上,服之为宜。

次解禳之书符,在梅红纸上者,均须用松烟墨"(《道藏》29册,440页)。

而朱砂本身就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因此,更能达到除邪治病之功效。

另外,符又有驱邪压胜之用,在理论上,符是能代表神灵权力的神通信物。

"符者,上天之合契也,群真随符摄召下降"(《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卷36)。

魏晋以后,又将符与精气学结合起来,称符原为天上云气自然结成,由天真摹写,始传于世,故有召劾鬼神、安镇五方诸灵奇效验。

咒,乃禳镇科仪中的重要法术之一,认为咒乃天神所颁,得之者可以役使鬼神。

咒语念动起来有不可抗拒的巨大威力,能改变被咒的事物或厌劾鬼神精魅,"咒金金自销,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灭,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缚,咒鬼鬼自杀,咒祷祷自断,咒痈痈自决,咒毒毒自散,咒诅诅自灭"(《太上正一咒鬼经》)。

禳镇科仪中使用的咒语,大多用于祈禳、治病等。

诀,又称掐诀,禳镇科仪中重要的法术之一。

指在手掌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手指之间结合成某些固定的形状,起到感召鬼神、催伏精邪的治疗作用。

它与步罡一起为道法行持中最为重要的形体动作。

"夫步罡者,乘于正气以御物,诀目者,生于神机而运化。

修仙炼真,降魔制邪莫不基于此"(《道法会元》卷160)。

又称"祖师心传诀目,通幽洞微,召神御鬼,要在于握诀"(同上)。

罡,原指北斗星的斗柄,此指禳镇科仪中的步罡踏斗,是道教科仪的重要内容。

在行仪过程中,高功法师假借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和二十八宿星象的罡单,作为九重之天,然后在罡单之上,脚登云靴,随着优美的道曲,沉思九天,并按头宿之象,默念咒诀,徐步踏之,以召请神将,伏魔降邪或者神飞九天,奏达表章。

步罡踏斗,一般总是与符、咒、诀结合使用,这样就可以"召日值功曹,疾速赴坛,依律奉行"(《道藏要辑选刊》第8册,601页),并达到伏魔降邪的目的。

综上所述,道教的禳镇科仪,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而且也是历代道教斋醮科仪的主流。

近代的道教,斋醮科仪虽然也较为繁复,但是禳镇科仪大多为人们所遗忘,有的甚至被神汉巫婆所利用。

因此,我们在倡导弘扬道教文化的今天,更应该大力宣传和弘扬道教的传统科仪,使濒临失传的禳镇科仪重新回到道观,发挥其积极的社会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