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排入河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84395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水排入河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雨水排入河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雨水排入河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雨水排入河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雨水排入河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雨水排入河道.docx

《雨水排入河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水排入河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雨水排入河道.docx

雨水排入河道

雨水排入河道

【篇一:

雨水收集利用全】

1.城市化对城市排水的影响(雨水管理的必要性和趋势)

1)自然雨水的排放

2)城市化发展的结果

城市化前,雨水落到天然的土地时,大多随着城市住宅、商业及工业的发展,城市数的雨水直接渗入地面,然后慢慢地渗透到地建设的增多,人工铺装地面增多,导致了大量下水或溪流及江河中,其中一部分渗入地面的的地面被不透水地面如屋面、停车场及公路等雨水会通过植物蒸发掉,仅有大约20%的雨水直所覆盖。

当雨水降落到这些下垫面时,大多数接从地面流入河道中。

的雨水迅速流入排水沟,然后排入附近的溪流及江河中,下垫面径流量增加到80%。

2.国内城市水环境现状

1)水资源严重短缺

①我国目前660多个建制市中缺水城市占2/3以上,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多个;

②我国北方尤其缺水。

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流域所代表的北方地区人均水资源

量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③目前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用水量陡增,水资源短缺日益严峻。

2)水环境严重失衡

①水环境污染严重,城市河道,湖泊面临严重的污染;②地下水位偏低,引起地面沉降问题;

③城市热岛效应加剧,水份蒸发量下降,空气干燥。

3)城市雨洪灾害频繁发生①我国城市暴雨积水严重;②城市防洪的任务繁重;

③设计标准偏低的城市排水体系难以承担城市发展需要。

3.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1)可持续发展

1992

年里约联合国世界首脑大会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著名概念,

定义为:

满足本代人需要的发展进程,但不应以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的需要为代价,主要内容包括:

◆更好的医疗,教育和物质生活;◆每个人都有改善生活的可能性与机会;◆家庭和社会关系能够得到自我提高;◆享受具体的安全环境;◆享受基本的文明和政治自由;

◆享有美好的自然环境,呼吸无污染的空气,饮用干净的水,生活在多样的植物与动物之中,不被破坏的自然更新和生产过程。

2)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

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是西欧国家为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探索出的一种方法,通过设计的手法,对城市排水系统统筹考虑,同时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措施。

传统的地表水(雨水)处理和排放一般分别考虑水的流量、水的质量和环境的舒适(娱乐性)。

将这三个因素综合考虑解决地表水(雨水)的排水问题就称之为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stainableurbandrainagesystem,简称suds)。

该系统比传统的排水处理系统更具有可持续性,因为该系统的目标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为前提。

采取这种方法能够适当扩展当前某些地区即将饱和的排水系统,使它们继续发挥作用,允许新的开发建设,特别是城市建成区;排水容量能够得以扩展,可以有新的开发和建设,同时减少雨水的流失。

4.雨水管理系统

根据欧洲的经验以及国内的现状,中国引入了先进的雨水管理系统。

1)雨水治理系统2)雨水渗透系统3)雨水滞留系统4)雨水收集系统5)雨水回用系统6)雨洪控制系统三个主要的目标

1)水的流量:

将发展区内的雨水径流量控制在开发前的水平2)水的质量:

改善雨水径流的水质3)娱乐性:

改善环境的舒适度

雨水管理系统的构成和分类一、雨水治理系统(生物治理系统)雨水污染物有空气中的悬浮物;屋顶、草地、路面、停车场和人行道等表面的污染物,有些甚至有毒,如锌、铜和铅等重金属的沉积;其它还有腐烂的有机物养分;洗涤剂和动物病原体物质等等。

每次降雨,雨水都会带着这些雨水污染物流入排水管网(道)。

如果没有适当的管理,这些污染物将会污染我们的海洋和河流,甚至会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

雨水过滤控制坑(gpt`s)只可以有效地清除固体,如生活垃圾、沉淀物和有机废物等。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治理和过滤掉腐烂的有机废物、无机物质和重金属等化学污染

物。

这只是初期过滤的一个方法。

中期过滤必须是采用生物治理技术的一种过滤方式。

如采用其它类治理类过滤方法:

人工湿地,砂过滤器和雨水治理系统。

百海雨水管理系统引进的先进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创建一个中期雨水处理系统。

该系统已被证明能非常有效地治理污染的雨水。

所有的小到中等降雨时,雨水径流到系统期间进行处理。

在大暴雨时,系统能充分治理“初期雨水冲刷”径流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

1、植被2、未经处理的雨水3、检查口4、干净的粗河砂5、干净的砾石6、雨水模块7、土工织物8、洁净的雨水

二、雨水渗透系统

我们城市的持续发展和绿色家园建设,这些都需要我们提供现场雨水管理系统。

系统可补充地下含水层,防止暴雨排泄可能导致下游洪水。

“百海”渗透矩阵系统被证明是一种最有效和低成本的能够有效解决对环境问题的雨水管理方案,在各地都会有对雨水现场渗透和雨水滞留的要求。

渗透矩阵由坚固的模块组成,暴雨被捕获并快速地流入被土工布包裹的储水矩阵中,暂时滞留,并经土工布回渗到地下,自然消散。

回渗的速率需根据土工布的性能及周围土壤的状况而定,矩阵可以被安装在各种类型的土壤,由于卓越的渗透性,事实证明,效率比砾石填充的渗透系统高达6倍。

高抗压强度的模块

可以应用在可通车的各区域如停车场和道路。

预过滤的暴雨水在系统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

结合雨水过滤井和适当的雨水排泄控制井,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暴雨渗透系统。

1.渗透设施

a.绿地、透水铺装地面;b.浅沟与洼地(干塘);c.浅沟渗渠;d.渗透管沟;e.埋地渗透池;2.渗透系统的优势

a.渗透池由渗透单元拼装而成,埋地布置,节约地

面空间;

b.地下渗透池可承受交通负载及动态载荷;

c.布置灵活,根据地形或土壤渗透系数的要求,可带状、网状、放射状布置等;d.安装方便,无须大型设备,施工时间短;

e.渗透单元的空间利用率95%,是传统的砾石的3倍,节约地下空间及施工工程量。

3.渗透系统设计应注意的几点

b.地下渗透池距地下水位至少1m;c.地下渗透池距建筑物至少5m;

d.地面径流已污染的区域不宜采用雨水渗透系统;

e.易发生陡坡坍塌、滑坡灾害的危险区域不宜采用雨水渗透系统;

f.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和高含盐土等特殊土壤区域不宜采用雨水渗透系统;g.其他。

4.渗透池布

雨水箱可以随意组合,根据不同情况设计地下渗透池的布局,图例是几种推荐使用的高效率的沟槽布局方案。

5.土壤的渗透率

1、屋顶花园2、排水网络3、重力雨水管4、过滤井5、雨水模块6、干净的粗河砂7、地表渗水8、虹吸雨水管9、土工织物三、雨水滞留系统

“百海”模块雨水滞留矩阵可以方便容易安装在任何工程项目中,相对于混凝土建造的水池,不需使用地基、砖、预

制混凝土等。

不仅施工工期短、而且建造成本低廉。

滞留矩阵包裹在一个耐用、高强度的防水层里,坚固、耐用。

“百海”模块雨水滞留矩阵创建所需的存储空间,暴雨时雨水流入存储箱内,待雨洪过后,再排到指定的雨水排放口。

减轻城市雨水管网暴雨时的排放压力,有效防止暴雨带来的城市洪涝。

雨水滞留矩阵模块可安装在所有的园林绿化区域及行车道、停车场等行车区域。

模块化的特性使得设计、使用更灵活

方便。

雨水经过雨水井或雨水控制排泄坑来过滤,有效提供了水源的质量,减轻滞留矩阵的维护。

然后透过节流装置减缓

【篇二:

雨水施工方案】

雨水管道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济南市西客站片区市政工程(一期)腊山河西路工程,北起清河南路,南至经十西路,道路全长4390.60m,合同段内有道路及多种管线。

1.1雨水主管线

腊山河西路雨水管线南起经十路,北至清河南路,在道路西侧设臵d500~d1000雨水管,管中心距道路中心线19米;在道路东侧设臵d500~d800雨水管,管中心距道路中心线17米;雨水管道根据道路坡向就近接入与之相交的东西向雨水主干管中,排入腊山河。

1.2管材、管道基础、管道接口及检查井

1.2.1管材:

管径≥1350mm采用平口式钢筋砼管(Ⅱ级),管径≤1200mm采用承插式钢筋砼管。

1.2.3管道接口:

承插管管道接口采用橡胶圈接口做法详见国标06ms201-1-23;平口管管道接口做法详见国标06ms201-1-28。

查井,做法详见06ms201-3-16。

管径d1000mm时,采用矩形砖砌雨水检查井(盖板式),做法详见国标06ms201-3-31。

检查井每隔100m左右设沉泥井一座,做法参见同规格的检查井,沉泥坑深0.6m。

1.3雨水口:

采用偏沟式双箅和多箅雨水口,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300、d400、d500钢筋砼管。

雨水口间隔为25~35m,并在道路纵坡最低点处道路两侧加设雨水口。

雨水口设臵沉泥坑,深0.3m。

1.4雨水支管:

沿新建道路雨水管每间隔100~150m预留雨水支管,在与本次工程范围内的设计道路相交的规划道路下预留雨水支管,雨水支管预留至施工范围线。

1.5井盖井箅:

按图纸要求,检查井井盖、雨水口箅子及井口均采用重型球墨铸铁材料(防盗型)。

1.6出水口:

管道排入河道时,采用直排出水口,做法详见国标06ms201-9-4。

1.7回填材料

管顶50cm以下及沟槽部分采用5%水泥石屑回填,管顶50cm以上采用素土回填。

管顶50cm以下回填材料压实度要求见国标

06ms201-1-7,管顶50cm以上回填材料压实度要求参见路基压实度要求。

2、工程气象水文地质简况

2.1气象条件

工程所在地位于济南市西部槐荫区,春季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

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在14.3℃,极端最低气温-19.7℃,极端最高气温为42.5℃,发生在1942年7月26日。

降水量:

济南市年平均降水量669.3mm,一年之中降水主要集中在

六、七、八月份,多以暴雨形式降落,三个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5%。

2.2水文

腊山河:

位于场区东部,属小清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腊山,于演马庄东北流入小清河,全长8km,目前排泄污水雨水。

2.3地质情况

根据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济南西客站片区安臵一区道路桥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区位于山前倾斜平原与黄河、小清河冲击平原交汇地带,总体上北低南高。

场区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杂填土、素填土、粉质粘土、粉土、中粗砂、砾砂、粉质粘土、砂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砂姜粉质粘土、粉质粘土混卵砾石、粉细砂泥质胶合物。

二、主要施工方法及总体安排

1、主要施工方法

腊山河西路雨水管线南起经十路,北至清河南路,在道路西侧设臵d500~d1000雨水管,管中心距道路中心线19米;在道路东侧设臵d500~d800雨水管,管中心距道路中心线17米;埋深在2.0米左右。

沟槽土石方开挖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装车,用15t自卸车内倒

和外运,施工时及时清理洒落的渣土保证施工现场清洁及便道畅通。

雨水管采用d500~d2000钢筋砼管,d600以下采用人工下管,d600及以上管道采用机械下管,人工配合。

2、总体施工安排(k3+914~k4+280)

经过现场勘察,k2+240~k3+914段部队驻地、联通信号塔、线杆、房屋等,还未清迁安臵,本段暂缓施工;k3+914~k4+280段已拆迁完毕,初步具备施工条件;k4+280~k4+390.6段未拆迁,暂不安排施工。

三、施工技术措施

(一)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阶段是项目部实施生产的首要环节,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开工前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现场施工准备工作

1.1接通施工临时供水、供电线路。

1.2组织材料、半成品的加工、订货和分批进场。

1.3施工机具的维修、组装、试验、测试和鉴定。

2、建立施工的技术条件

2.1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2.2编制工程计划成本。

2.3编制工程计划横道图。

2.4编制工程材料、机械计划。

3、建立施工的物资条件

3.1对材料市场进行调查、询价、订购、检验,对原材料进行提前储备。

3.2现场用水临近使用水,并配备洒水车备用;考虑现场动力用电情况,配备发电机作为应急电源。

3.3落实商品砼、管道及其它工程用材料的供应能力。

4、组织施工力量

4.1落实劳务队伍,签订劳务合同。

主要包括:

4.1.1考查施工队伍资质,包括施工能力和技术水平两个方面,择优选择,并签订劳务合同、安全合同。

4.1.2根据本工程技术水平的要求,按照劳动力计划,及时组织各种人员如瓦工、土建工、管道工等,以满足工程需要。

4.2组织特殊工种、新技术工种的技术培训。

5、作好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

5.1建立以责任制为核心的规章制度,包括:

5.1.1岗位责任制。

使人人有基本职责;有明确的考核标准;有明确的办事细则。

5.1.2经济管理规章制度,如内外合同制度、考勤、奖惩制度、领用料制度、仓库保管制度、内部计价及核算制度、财务制度等。

5.2标准化工作,包括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和管理标准的制定、执行和管理工作。

5.3制定各类技术经济定额。

根据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反映项目水平的劳动消耗定额,以便指导完成对施工队伍的管理。

【篇三:

大陆城市雨水为什么排不出去?

大陆城市雨水为什么排不出去?

《人民日报》2011年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

城市内涝,主要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城市接受的降雨,一部分渗透土壤中成为地下水,城市的路面硬化率会影响渗入雨量;另一部分雨水会积存在地面的低洼处,并沿着地面的坡度流动,形成地表径流。

城市雨水排水系统的功用就是及时汇集并排除这部分地表径流。

雨水排水系统是由雨水口(如常见的雨箅子)、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所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

在它的设计中,管渠是主要的组成部分。

雨水通过路面的雨箅子,流入支管,再经由支管汇入干管。

通常情况下,雨水管渠会尽量依照自然地形坡度铺设,以最短的距离靠重力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池塘、河流、湖泊等水体中。

而当地势平坦,且地面高度低于河流水平面高度时,就需要在出水口前设置雨水泵站,将雨水抽升后,注入周边自然水系。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使得雨水无法在短时间内排出,造成城市内涝。

降雨太集中

中国多数地区降雨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较大,强盛的夏季风造成丰沛降水。

此外,热带气旋大部分集中在7月下旬至9月中旬在中国登陆,亦使降水集中于夏季。

以北京为例,北京的年降雨量并不大,2008年的数据显示,北京全年的降雨量为626.3毫米。

同一年上海的降雨量为1086.5毫米,广州则更是高达2284毫米。

但值得注意的是,仅在6月至9月4个月,北京的累计降雨量就达445.6毫米。

即全年71%的雨,在这4个月里集中倾泻。

且由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短历时强降雨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北京水务局排水处的工程师付朝臣介绍:

“北京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雨量年度分布非常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即6月至9月。

同时汛期降雨又主要集中在?

七下八上?

(注:

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这20多天里下了。

北京出现暴雨的概率虽不高,但是暴雨的强度不低。

这不仅对排水管网的设计标准是一大挑战,且对北京的河道构成压力。

管网不是越强越好

北京河道排水能力本就不足。

城区就有部分中小河道多年没有疏挖整治,河道淤积堵塞。

此外,一些原用为农田排涝的沟渠,现用于城市排水,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城市排水需要。

下游河道排水能力也明显不足,护城河、温榆河、北运河的排水能力较低,汛期极易形成倒灌,更不必说在短时间内受纳大量雨水。

“单纯强调提高排水强度无法很难应对这样大的暴雨。

”去年“7.21”暴雨之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水利部防洪抗灾减灾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程晓陶指出:

“就算把管网标准都提高了,雨水进入管网后又到哪里去?

必须还要排到河里去,可是北京的这几条排水河,行洪能力都有限容量太小,而且沿河两岸都城镇化了,全线拓宽河道虽然可以加宽、加深,但又要必然涉及到拆迁,且也不能增加多少流量,代价太很大。

作为一个平原城市,北京城区的扩张速度令人瞠目。

1949年时,城区面积还不到100平方公里,到2009年,北京的城区面积已经膨胀到1368平方公里。

同时,排水管网的长度,也从1949年的300多公里,延长到5227公里。

这5000多公里的排水管网,如全部按较高标准修建,则因北京降雨量不高而使得利用率低下,造成浪费。

且一旦暴雨到来,面对高标准管网带来的大量排水,北京的河道亦无法

“这就是北京的特点。

并不是把管网建得越强大越好,过去才排100平方公里内的雨水,外面有的是地方能承受,现在要把1000多平方公里的雨水都排出去,保证这1000平方公里内不被淹泡,这是很难做到的。

谁来承受你排出去的这些水?

你排到河北,涝时,外围河北、不下雨吗?

你排到天津,天津就不下雨吗?

”程晓陶无奈地说。

对此,中国城市规划院主任工程师王佳卓王家卓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将北京的排水系统的病灶归结为“有上游没下游”。

“北京市属于海河流域,下游排水渠道不畅,海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对北京每秒下泄流量是有规定的——不得超过2100立方米每秒。

上海和广州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这两个城市外围是开敞的受纳水体。

自然水域被挤占

缓解城市排水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有着天然蓄水池作用的河湖。

老北京核心城区众多湖泊所发挥的正是这样的功能,如中南海、北海、什刹海等。

在出现强降雨时,一部分雨水向湖泊汇集,减轻排水管道的负担。

然而,大陆城市建设肆意挤占河湖水域的现象十分普遍。

为解决交通拥堵,许多城市将河道填埋改建成道路,甚至作为房地产开发。

这种方式因拆迁矛盾小、成本低、见效快而备受青睐。

以浙江温岭市为例,2007年至2009年,全市各类建设项目“合法”占用河道面积达59.75万平方公里,年均近20万平方公里。

1995年至2009年,新老城区及结合部各类占用河道面积达88.85万平方公里,区域水域面积缩减了20.5%。

武汉的数据亦不乐观。

该市水务局统计,2002年武汉市共有200多个湖泊,10年之后只剩下了160多个。

其中,消失最快的是中心城区,新中国成立初的127个湖泊现在仅保留了38个,平均每两年消失了3个湖。

大量湖泊水面消失导致城区雨洪调蓄功能锐减。

我国《防洪法》第三十四条明文规定了“城市建设不得擅自填堵原有河道沟汊、贮水湖塘洼淀和废除原有防洪围堤;确需填堵或者废除的,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

但现实中,即使北京这样管理能力相对较强的城市,问题亦十分严重。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有湖泊200余个,目前仅存50余个,市区水域所占比例由5%降低到2%。

河湖遭填埋的后果,便是雨水汇积地面。

程晓陶的应对建议是多建立各类雨水蓄滞设施调蓄池。

“老城市建成设区面积域已经达到90%以上,你不可能再去挖个湖出来,但是分散的雨水蓄滞设施调蓄池是可以的,每栋楼房、每片绿地、每个小区都可以有办法“把雨水留住”。

而且雨水蓄滞设施调节池应该尽可能具备渗透的功能,因为北京总体是缺水的,雨水蓄滞调蓄池如果有渗透既能够减轻排水系统负担,又的功能就可以回补地下水,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

这样雨水就不是非要急于排出去,而是把它留住了回补地下水,一举两得。

北京排水集团退休高级工程师谭乃秦亦持同样看法:

“对于2000多万人口、一直在超量开采地下水、一直让河北和山西顾全大局做贡献的北京来说,每一场降雨都非常珍贵。

排水设施落后

去年“7.21”暴雨之后,舆论多质疑北京市的下水道设计标准过低,难与发达国家比肩。

例如香港市区排水干渠系统是200年一遇标准,支渠系统是50年一遇标准。

在日本,城市雨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原则上为5-10年。

而美国芝加哥市雨水系统的设计重现期标准为5年,其他市按类型不同设计重现期,从10年到25年不等。

按照我国现行城镇排水设施建设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城市一般地区排水设施的设计暴雨重现期为0.5至3年(即抵御0.5至3年一遇的暴雨),重要地区也只有3

而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城市普遍采取标准规范的下限。

根据住建部对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进行的调查,我国70%以上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的设计暴雨重现期小于1年,90%老城区的重点区域甚至比规范规定的下限还要低。

“北京城区的排水管网,大部分重现期标准是1/3年,也就是说可以抵御一年三遇到一年一遇的降雨。

只有小部分地区达到5年一遇的标准。

”付朝臣告诉记者。

北京市下水道的排水量设计标准是按照“一年一遇”,即每小时36毫米雨量,超过这一雨量,北京的排水系统就无法承担,路面即会出现积水。

此外,武汉市的城市排水标准也为“一年一遇”。

北京作为首都,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与投入资金已高于国内其他城市,但在“2004.7.10”、“2006.6.31”、“2011.6.23”几场暴雨中,仍形成了严重的内涝,因此其他城市的糟糕状况即可想见。

除了标准之外,中国城市排水管网的覆盖面及附属设施并不完善,更新养护上也存在诸多问题。

以上海为例,2008年城市排水管网覆盖率约为60%,其中内环以内98%,内外环间61%,外环以外仅有36%。

武汉市目前外排泵站按规划形成率仅为56%,管网系统完善率仅为55%,部分已基本建成的地区的系统出江抽排能力甚至只有规划需求能力的20%左右。

中心城区仍有相当一部分区域管网系统欠账较多,排水标准仅为0.33至0.5年一遇。

城市排水管网的更新亦遇难题。

典型如北京老旧城区胡同,管网很难铺设。

且管网上方多已形成新的建筑群,无法拆迁。

所以老旧管网只能是打补丁,发现一处补一处。

有些已建排水管线被占用、封堵、因工程施工造成破坏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而排水设施得不到及时养护和维修,也造成降雨时排水系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

无法忽视的行政成本

城市排水系统建设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施工难度,尤其是施工过程中巨大的行政成本。

开工之前,诸多繁杂的准备工作必须完成,其主要内容包括:

施工现场的征地、拆迁;

完成施工用水、电、通信、路和场地平整等工程;

必需的生产、生活临时建筑工程;

组织招标设计、咨询、设备和物资采购等服务;

组织建设监理和主体工程招标投标,并择优选定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承包队伍。

此外,项目法人或其代理机构,还须依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中的管理体制和职责条款,明确分级管理权限,向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报建手续,项目报建须交验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关批准文件。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法人或其代理机构还须按审批权限,向主管部门提出主体工程开工申请报告,并经其批准。

只有当上述种种繁复的流程全部走完之后,主体工程方能正式开工。

之后,还有海量的行政协调和沟通接踵而至。

已建排水系统的改造难度很大,程晓陶向记者举例道:

“譬如北京要解决莲花桥下积水的问题,涉及到7公里长地下管道的改建,否则你再加大泵的排水能力,雨水也排不走。

可是你要修7公里长的管道,就需要把路面挖开,就会影响到交通和出行,不仅成本高,而且协调工作的难度也很大。

2011年“6.23”暴雨之后,北京市决定将城区84座没达标的雨水泵站升级改造。

去年的

“7.21”暴雨更促使政府加快步伐。

原本计划三年完成的改造被缩短至两年。

截至去年年底,已由20个泵站完成改造并因地制宜地配建了调蓄池,现已启动运行。

作为水务局的工程师,付朝臣负责了这20个泵站的改造,“行政沟通的成本太大了,涉及的部门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