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6500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研究.docx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研究.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研究.docx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研究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研究

  摘要:

2007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中小外贸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少,许多企业不堪重负,纷纷破产倒闭。

我国中小外贸企业怎样躲过这场灾难性的危机,求得生存和发展已成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中小企业;困境;策略

  2008年以来,受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外贸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少,许多企业不堪重负,纷纷破产倒闭。

2008年9月,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波及全球,中国亦不能幸免。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中小外贸企业怎样躲过这场灾难性的危机,求得生存和发展已成为政府、社会、专家、学者、企业、民众等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我国中小外贸企业面临的困境

  

(一)高成本使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中小企业的高成本负担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资金成本高。

自2007年以来,由于中央政府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存款准备金率已连续提高15次,最高时达%;连续加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高达%,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普遍上浮30%~40%。

二是劳动力成本高。

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用工成本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成本平均增加了20%~30%。

三是企业原材料成本高。

由于进口的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带来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导致国内市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成本。

  

(二)融资困难。

融资困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比重只有10%左右,80%的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得不到满足。

据银监会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万亿元,其中,只有约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占全部商业贷款的15%,比去年同期减少300亿元。

广东的一项调查表明,95%以上的中小企业缺乏资金。

  (三)“双率”变动使中小企业难于回避。

外汇汇率和出口退税率的变动对中小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影响。

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达到20%,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同时,出口退税率或下调或取消,一些传统行业出口退税率从13%骤降至5%~8%。

在汇率、退税率的双重压力下,相当多的传统制造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四)危机爆发使外贸企业出口订单减少。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全球蔓延,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正在日益显现。

事实上,次贷危机以来,美国消费者消费意愿不断下降,由此也导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订单减少;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正相关程度很高,美国经济的放缓也导致了德国和日本经济的放缓,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和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数量也相继减少。

由此直接导致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企业出口减少。

2008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增速比去年同期放缓个百分点,对美出口增速较2007年同期回落9个百分点。

在内外交困的环境下,我国中小外贸企业陷入生产经营困境。

  二、解困之策

  中小企业要走出困境,需要各级政府的扶持,更需要中小企业自身的改进和完善,也就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帮助中小企业尽快跳出困境,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宏观方面

  1 实行税收优惠。

国家应对中小企业实施各种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减轻要素成本上涨的压力。

如,推进增值税转型,扩大中小企业增值税抵扣范围;对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采取加速折旧、放宽费用列支标准、设备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多种税收优惠形式;对技术开发的中小企业进行财政补贴;清理行政审批费用和治理滥收费等。

另外,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对于保持进出口贸易尤其是出口的平稳增长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出口成本中的重要一项,出口退税一直被出口商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考虑。

由于2008年外部环境变化,出口退税作为重要因素之一,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增加的共同作用下,其作用会被企业更加看重。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8年10月21日宣布,从11月1日起,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这对翘首期盼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利好,对于减缓中小企业高成本之压力,抑制通胀,确保中国经济发展的稳步推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2 给予金融支持。

首先,国家应实施“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货币政策,减轻金融紧缩对中小企业的冲击。

对全国性金融机构和地方性金融机构之间的放贷额度应有所区别,一是适当提高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放贷额度,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更为宽裕的资金支持;二是对不同规模企业的贷款有所区别,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三是对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应有所区别,应该加强对高成长性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加强对中小企业节能环保、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信贷支持。

其次,国家应积极构建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拓展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可以积极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探索多种形式的债券融资方式;壮大风险投资事业,拓宽风险投资基金的来源,让保险资金、银行资金、社会资本都可以参与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鼓励民间天使投资,在有条件的地方给予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家等先富人群加入天使投资网络。

①再次,国家应放松金融管制,引导民间资本发展中小银行,让中小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

发展与创业企业规模结构和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银行体系,社区中小银行是一种有效的形式。

中国未来的社区银行可以借鉴我国村镇银行和美国硅谷银行的模式,可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民营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试点。

  3 政策引导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由于我国西部和欠发达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东部中小企业可将已经成熟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进行生产,而集中东部资源进行高端产业的开发,同时将出口制造行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这就需要各级政府为中小企业向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投资,搞好政策引导,解决进一步兴业的土地困难,国家应出台相关规定,放宽中西部与欠发达地区土地使用,激励和引导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向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投资,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也应主动出击,吸引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向本地转移。

  4 建立风险担保机制。

政府应尽快健全担保风险的分散、补偿和激励机制,完善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

当前需要加快建立多层次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政策性担保机构,完善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

同时,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建立风险担保基金,提高商业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解除后顾之忧,一心一意谋发展。

  

(二)微观层面

  1 鼓励中小外贸企业开拓市场,寻找新的契机。

一直以来,中国很多外贸企业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要市场的,这些国家虽然消费水平很高,但遭遇危机的风险也很大。

相对于美国和欧盟而言,中东、拉美和非洲那些资源丰富的国家都比较富裕,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很多国家连股市都没有,所以根本不用担心股票的涨跌,他们似乎离目前席卷欧美的金融风暴很远。

因此,在危机席卷欧美发达国家的时刻,中小企业把目标市场转向拉美、中东和非洲市场未必不是一个新的契机。

  2 立足内需,避金融危机之害。

面对来势凶猛的金融危机,回避风险的最佳方案就是暂停与风险较高国家发生贸易往来。

中小外贸企业与其去动荡不安的世界市场腥风血雨,不如踏踏实实地立足于国内市场。

抓住消费升级的契机,为内需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我国庞大的内需市场足以让中小外贸企业大展宏图。

首先,作为外贸型企业,相对于国内市场有着商品质量上乘的优势,国外客户对质量的严格要求造就了外贸企业的质量提升能力。

其次,外贸企业有迅速反应能力方面的优势。

外贸企业长期为外商贴牌生产就会遇到不同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而且要对产品进行相关认证,但交货期却是既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求各个部门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才能满足外商客户的需求。

中小企业要想法维持和发扬自己的优势,把优势展现于市场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同时要和做得比较好的内贸同行进行合作,或者收购具有一定资源的企业,通过合作或收购将自身的优势资源注入这些企业并与这些企业的有用资源整合,从而达到优势互补。

通过自己的努力,中小外贸企业一定能在国内市场上开辟出另一番新天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避开美国金融危机风险的强劲势头,在国内相对安全的市场上暂避风浪。

  3 进行产品创新,提高抗风险能力。

面对当前的高风险,中小企业内部要重视技术进步,苦练内功,加强产品创新和技术革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抗高成本风险的能力。

危机前,国际市场需求旺盛,我国中小企业一直忙于定型产品的生产制造,无暇顾及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主动创新较少。

当前,国际市场日渐萧条,中小企业利用当前国际市场的萧条期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迎合市场需求,既能维持较高的就业率,使企业度过难关,又为将来企业更好地发展打好基础。

  4 加强管理。

在动荡的经济和金融形势下,中小外贸企业处在风险的风口浪尖,过去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已不合时宜,与时俱进加强管理才是当务之急。

具体来说要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资信管理制度,加强对国外客户资信的了解,对已有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加强对不良客户的监控,完善客户档案,逐步建立主要客户的数据库;对老客户要及时掌握其商业信用、债务偿还能力等动态信息;对新客户可借助信用管理公司对客户信用度进行调查,避免盲目签单出口。

二是要规范合同管理,完善合同责权利条款,严格履行合同,对合同各个环节进行监控,避免对方以不符合同为由拒付货款,规避货物出口后收不到货款的风险。

三是在贸易中应尽量利用好各避险工具,预防拒收货物风险。

在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时,国外进口企业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以种种借口拒收货物,达到撕毁合同的目的。

因此在特殊时期,如果中小企业决定进行某项贸易活动,为保险起见出口企业可通过银行向进口方收取一定的保证金。

保证金可视进口方的资信情况规定为贸易额的一定比例,这样可使进口商品履行到期付款的义务。

还要积极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等避险工具,保障出口收汇安全。

  “危机”是一个组合词,就是危险与机遇并存。

中小企业应思考和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并试着探索一条适合自己今后走的道路,要密切关注危机的发展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尽可能地去防范风险,使自己免受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