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留学申请指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63995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留学申请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理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留学申请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理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留学申请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理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留学申请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理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留学申请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留学申请指南.docx

《理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留学申请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留学申请指南.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理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留学申请指南.docx

理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留学申请指南

理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留学申请指南

作者:

李远时间:

2010.1.10

一、五项基本的指标

1.推荐信

2.科研成果(包括,论文,专利,竞赛获奖)

3.GPA(平均绩点)

4.GRE,TOFEL成绩

5.PS,CV等文书

其实最重要的本来是1和2,但是,大家国内学生,一般1,2出彩的地方不多,所以。

主要看3,4.因为5其实基于前4项,所以,差异反而不大,尤其对于研究生。

对于这5项,我还是分别做一些解释。

1:

在人类中混,关系永远是最重要的,所以推荐信最重要。

因为他是一个牛人鉴定完了以后给另一个牛人的诚信协议。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公认的牛人认为你强,并用他的信用作保证,那么另一个牛人团体,也会认可。

其实,这种方式,是最科学的。

在此,我引入D同学的补充:

我很幸运地拿到了一封非常牛的推荐信。

如果总结我能得到这封推荐信得原因,我想有三:

一、主动。

这位老先生曾经来交大做过讲学。

我因为之前看过他的书籍,所以一听到他来的消息后,马上就去打听上课地点和时间。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大家可能的话一定要留意学校的一些讲座活动。

交大的讲座其实数量相比而言是非常少的,所以大家一定争取抓住每一个机会。

当然,没有人会给你发邮件,通知你谁谁谁会在什么时候来交大讲课,时间地点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你去主动打听的。

于是这里又设计到一个你在交大的关系圈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们在另一个专题细谈。

继续说推荐信的事情。

二、努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我得到推荐信可以说是一个巧合。

当时去上课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过去找这位老先生要推荐信,只是想去一睹大师的风采。

我有个毛病,就是喜欢问问题。

如果你每天去问一个老师问题,问到他总是打断你,你想想,他怎么可能对你没有印象。

你可能会问,那你问什么问题。

说实话,我的问题都是最基础的,因为其实那门课我听不太懂,问题都是课下看书想到的。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问题真是弱智无比,不过大牌教授是不会表现出不耐烦的,这点大家一定要落下老脸,好学的学生,永远是老师的最爱。

三、做别人不做的事情。

老先生之所以对我印象深刻,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是本科生,而他的课是给研究生开的。

而我在那个最后大多数交大同学不去参加的考试中得到了很高的分数更是让他对我非常赞赏。

我一直坚信,从一个群体中脱颖而出就是你要独特。

我想正是我的主动,好学和比较超前的意识,让我非常幸运地得到了这封非常难得的推荐信。

所以我非常想告诉大家的就是,在一个机会相对稀少的环境中,如何抓住机会,比不停地抱怨机会少,要重要的多。

2:

论文很重要,尤其是高水平的国际认可的刊物,比如物理中的PR系列(PRL,PRB…),AIP系列(APL,JAP…),更不用说Science和Nature系列的。

如果是国内的物理学报或者中国物理,也能凑合。

而一般的SCI或者EI意义就不大了,更不用说核心刊物这种。

当然,有,总是比没有好。

但搞物理的,不能太相信SCI,要看的是,国际物理学家,他们知道并且看重哪些刊物。

除了物理类的,几个材料类的刊物,也是物理学家经常发表论文的地方。

比如AdvancedMaterial,FunctionalAdvancedMaterial,Nanoletter。

另外一些工程类的IEEE,比如EDL也不错。

在发论文上,如果有问题,尽可以跟我沟通。

我觉得发好论文,除非你老板很强,或你有超人的运气,否则,把问题挖深刻,研究透,是根本。

比如做有机太阳能电池,如果你是搞化学的,您最好能自己合成聚合物,也就是你能懂得合成新聚合物的原理。

如果是搞物理的,也就是我在做的(可以说得详细些),光场模拟会吗?

激子离化率和复合率的数学模型掌握多少,可以自己独立计算了吗?

如果这些不具备,更不必谈你对原子层面更深的挖掘,又何以能搞发表高水平的论文。

有时,听到一些同学对自己研究的抱怨,觉得自己的研究过于偏而不是主流。

但我请问,凭借我们今日的水平,主流的研究,我们有多大概率可以挤进“引领者”的范围。

其实,做研究,在这个不是物理学大爆破的荒凉的年代,我们选一个小的有点偏的课题,然后做大,让之后,凡是涉及这个领域的人,都知道你。

你也因此成为了这个领域的奠基人。

这才是一个太平盛世的求生手段。

我校的数学建模竞赛非常火热,王兵团老师也经验丰富,很多同学都有这方面的奖项,包括全国的和美国的数模竞赛。

这些都属于出彩的项目,至于作用有多大,要视对方学校的委员会而定。

如果你的数模竞赛题目和物理学有相关,申请的时候CV尽量解释。

这还要提及诸如“挑战杯”,“机器人大赛”等学科竞赛。

我的建议是,找一个对应专业的人入伙,是获奖的一种方法。

总之,竞赛获奖这东东,有总比没有好,但有多大作用,要视对方学校的具体老师而定。

建议,如果你获了很多的奖,就去早一些的联系美国的教授,他们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此处,再补充一些D同学的补充

作为一个本科生,我在科研能说的不多。

至今也没有科研成果。

不过我在这方面有些自己比较独到的看法。

首先,我觉得本科科研最重要的不是成果,而是学会如何科研。

我不太赞同花费大量时间呆在实验室里。

做实验是非常耗费时间的。

前期准备要花费半天,做实验要一天。

而且做实验不太方便,因为本科生没有资格约实验。

(其实连拿药品都没有资格,除非你混熟了)。

在这些人际关系上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所以我更建议大家多看看论文和书籍。

关于看论文,我有很多话要说。

我走了很多弯路,看了无数的垃圾论文。

刚开始没有人告诉我PRL是比较应该看得,SCIENCE,NATURE的一定要看。

好的经典综述一定要看等等。

我是在看了大量垃圾文章以后,知道谁是大牛,什么文章才有意义,这个学习过程虽然有意义,但是过程有些过于漫长。

看文章一定要总结。

我建议大家看完多篇经典文章和综述后可以做一个总结,copy没有关系,但一定要自己能看懂。

作为以后的学习和参考资料,尤其在你忘记的时候,非常有用。

大家可以按照专题来做(比如organicsolarcell/hybridsolarcell/interface),也可以按照作者来做(StephenRForrest,AntoineKahn等等,也就是一些在某一个小领域发文章很多的小牛或大牛),在这个时候,你其实就已经在开始为你的申请做准备,看看有没有自己心仪的教授,从此以后时刻盯住他是否来中国。

其实APL之类的文章如果不做实验看起来意义并不是非常大。

大部分看完也就忘了。

关于书籍,我觉得大家最好问问自己认识的老师,让他们推荐,市面上垃圾书太多,没什么意义。

如果你有能力,建议看看原版的书。

借不到可以去找北大的同学,那个图书馆不是一般的大。

之后,科研所产生出的副产品就是给你提供一个关系圈。

你因为科研所认识的老师,学长,都是你的财富。

我参加会议和听讲座的事情都是从这个圈里打听出来的,他们虽然也不会总是追着你屁股后面,主动告诉你什么,但是你要是足够热情,还是可以知道一些对你有用的消息。

我一个同学被香港理工全奖录取也是因为她的关系圈。

所以说,做科研好处多多,大家最好在大二下学期就做此准备。

我是大二暑假开始的,现在想想,觉得还是晚了。

3:

如果前两项你一般。

GPA要冲击4,至少是3.5.

说说光科的GPA。

其实,光科的GPA通常比信科的低,至少01级-03级这几年是这样。

所以,如何选课尤为关键。

4:

GRE保1300,冲击1400;TOFEL,保90,冲击100.

5:

这个一言难尽,大家看网上的说明吧。

但是,凡是有简历书写上的问题,我免费帮忙修改。

(简历农场出品)

二、Schedule

我给一个简单的日程表,因人而异。

时间段

事情

大一第一学期

  

  

大一结束

先把GPA好好提高吧,另外,明确一下自己的出国目的和树立决心很重要。

出国申请这事情,一旦开始,结束的代价和成本高了点。

  

对于性格彪悍,精力充沛者:

试探性的找个老师,做点科研吧。

切记,先找师兄,问问他的选老师的建议。

毕竟,选了不好退,好老师也不是处处都有。

大二第一学期

  

到大二结束

这时候除了保持高昂的GPA,可以参加一定的科研竞赛和学术研究。

  

对于性格彪悍,精力充沛,英语基础好的者:

可以开始考GRE了。

因为大三还要靠sub。

大三上学期

这时候一定要开始备考GRE了,或者先考TOFEL也可以。

总之,尽量这个学期考完一门。

大三下学期

要考完GRE和TOFEL的另外一门

  

对于猛人,此时可以考虑GRE-sub

大三结束的那个暑假

把CV和PS写完。

也就是说,这时候,科研成果应该已经成型。

推荐信也有了大概的眉目。

  

要开始投递第一份陶瓷信了。

可以先从自己不敢兴趣的老师入手,试试。

大四上学期

对于准备不充分的同学。

这个学期的11月份以前,您的GRE,TOFEL也一定要考完了。

  

另外,申请物理和化学的同学们,请10月份(11月份)考GRE-sub。

但要8月份报名。

  

10月份是疯狂的申请时期。

大四下学期

等待吧。

或者,等待。

  

然后是签证。

具体参加太傻和寄托。

三、光科的研究选项

所谓的研究方向,就是你在本科四年,刷论文或者科研成果的地方。

除了好的研究所,跟对好老板也很重要。

首先,先说所研究所:

理学院的物理方向,分为大致几类

1.光电子研究所

以光电子研究所为主的光显示,太阳能电池,TFT和材料。

其中的光显示主要是OLED,做聚合物和小分子的居多。

又可分为磷光和荧光。

具体来看,效率和性能是研究的具体方向。

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光电子所主要做的还是相对效率,对于性能,反而发的论文很多。

对于太阳能电池,虽然也有做无机的。

但以有机聚合物的太阳能电池为主。

具体来看,多数以P3HT:

PCBM体系的聚合物材料为主,也有辅助ZnO纳米棒的。

而TFT,也是当前的热点之一。

但本人没有参加过其中的研究。

材料学,也有些论文发表,但依然不是本人的研究范围,不敢评论。

凡是对于OLED,和太阳能电池感兴趣的,尽可以和我联系。

总之,光电所是个好发论文的地方。

如果想出国,此地是个选择。

其中的导师,我认为无所谓绝对的好坏,要看你如何的把握。

有的老师,研究认真,学术能力强,但发论文过于苛刻严谨,可能好几年都不出一篇论文。

如果你运气好,赶上要发论文的一年,那你算是碰到大的了。

反之,你也许花一年的努力,也不会被批准发论文,因为导师可能认为你积累的还不够深。

当然,有些被舆论认为过于忙着“公关”的老师,其实放松对学生的制约,也就造成了相对宽松的发论文环境。

当然,也同样可能造成“将怂怂一窝”的现象,也就是,整个课题组都没有人能发好论文。

建议,去之前,多多咨询师兄师姐。

当然,这样就是说,大一的时候,认识几个高年级的师兄师姐,并且能力和人品出众的,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怎么认识他们呢?

除了基本的交际能力,进入一个高年级联系紧密的社团很重要,记住,要高低年级联系紧密,且每年都有出国或者进研究所的。

比如理学院的辩论队。

里面很多人出国,而且沟通通畅,自然少不了研究所的师兄师姐了。

2.光信息所和光检测所

我没有在研究工作过。

听同学谈论,此处更偏向通信和电子,所以找工作的同学反而适宜。

如果出国,并非不可,只是论文发表不如光电所容易。

当然,牛人不适用这条。

四、可申请专业

通常,光科可以申请的专业,主要有Physics,ElectricalEngineering(EE),MaterialEngineering(ME)

相对来说,Physics好申请,但要考物理的GRE-sub。

关于考sub,我稍后会请校友来补充。

EE和ME都不容易申请,但不需要sub成绩。

五、学校选择

光科出国读书,通常以博士为主。

(硕士方面,我稍后找人补充)。

其途径,无非自己的申请,拿到对方的奖学金,或者是公派留学。

(这个可参加厉军明的公派留学建议,附件1)

六、联系教授

联系教授,大家通常叫做陶瓷,即套词。

我还是引用D同学的补充:

我的申请第一是靠推荐信。

第二就是靠陶瓷。

我的套辞是“当面陶瓷”。

这种方式的“中奖率”比邮件套辞要高的多。

邮件套磁一般是没有意义的,除非你提到了一个对方非常熟悉的人:

比如他以前的学生,和他一起工作过的人,还有你的老板。

当然这种情况对于交大的申请人来说貌似没有太多意义。

于是我们唯一有可能陶瓷套到的方式就是:

参加会议,听牛人讲座。

我非常荣幸地旁听了一个国际会议。

其实当时很沮丧,由于我涉猎面有限,那次会议并没有出现我比较熟悉的大牛教授,于是我其实比较盲目,但我依然坚持,只要能听懂,就去找教授交流的原则。

而我套辞就是源于N次私下交流中的一次。

有了这一面之缘,以后发邮件教授是一定会回复的。

一来二去,你也就可以和教授熟悉起来。

其实不用说非常多,最重要的还是要表现出好学。

如果可能可以给他发一些你写的或者总结的小文章,但是主题一定和他研究的方向非常match.记住!

match非常重要。

教授通常在录取中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教授真的很想要你,那么你申请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高了。

这就是套辞的最大意义。

一定记住:

尽量“面套“。

还是那句话,在一个机会相对稀少的环境中,如何抓住机会,比不停地抱怨机会少,要重要的多。

附件1.厉军明公派出国留学建议

 

一:

申请提交材料

1.《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出国留学申请表》(学生类)

在留学基金委网站(

官方说明:

申请人需先登录网上报名系统,并按要求如实填写网上申请表;在填写完申请表并确认无误后,可按系统提示完成网上提交并打印。

申请表中的有关栏目应视实际情况和项目要求进行填写,如无相关情况可不填(如工作经历)。

申请人提交的书面申请表应与网上报名信息内容一致。

网上申请表正式提交后不能再修做信息修改(如留学期限、留学国别等)。

申请人需在每份申请材料“申请人保证”栏中签名。

2.《单位推荐意见表》

此表格填写完成后自动生成,总共为3份,只需要签字盖章1份即可。

官方说明:

单位推荐意见表在申请人打印申请表时由网上报名系统自动生成(申请人在网上表明阶段此表不在报名系统中显示)。

推荐意见应由申请人所在部门(院、系、所等)针对每位申请人填写。

上级批准意见由所在单位负责选拔工作的主管部门在认真核对申请人所填信息后填写,应加盖推荐单位公章。

3.校内评审意见表

我的邀请函里明确说明我的学费由德国老板支付,所以没用到这个表格

官方说明: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申请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人员,如所在单位推荐申请学费奖学金资助,应另行提交校内评审专家/专家组对被推荐人选的评审意见,由校内主管部门审核并加盖公章。

其他申请人无需提交上述材料。

4.专家推荐信

同上,我的邀请函里明确说明我的学费由德国老板支付,不需要这个表格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申请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人员,如所在单位推荐申请学费奖学金资助,应另行提交两封专家推荐信(校内外各一封)。

推荐人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推荐信应使用推荐人所在单位专用信函纸(有单位抬头名称)打印并由推荐人本人签字。

其他申请人无需提交上述材料。

5.身份证复印件

官方说明:

请申请人将身份证正反面(个人信息、证件有效期和发证机关)同时复印在同一张A4纸上。

6.成绩单复印件(自本科阶段起)

我的成绩单是到理学院盖章,然后去研究生院培养办盖章。

官方说明:

提供成绩单应包括本科、硕士(如有)、博士(如有)学习阶段,直至最近一学期的成绩。

成绩单应由推选单位教务处、研究生院或有关学生管理部门开具。

7.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官方说明:

应届本科毕业生无需提供。

硕博连读生、直博生申请人应提供大学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8.学籍证明

见北京交大研究生院网站,需要盖理学院和研究生院的章。

官方说明:

申请人的学籍证明应由申请人所在单位学籍管理部门出具,说明申请人目前的学籍情况,内容包括:

被推荐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院系,所在年级(是否进入博士学习阶段),进入博士阶段学习的时间和目前所在年级。

学籍证明应使用带有推选单位抬头的信函纸打印并加盖主管部门公章。

9.主要科研成果

还好我有文章,写这个不是很麻烦。

官方说明:

主要包括申请参与科研及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10.推迟答辩、毕业证明

我是攻读学位的,攻读学位的不需要提交这个材料

官方说明:

该项申请材料只适用于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申请人。

如其无法在既定毕业时间内完成所申请的的留学计划,则需要推选单位的研究生院/部出具同意申请人推迟答辩、毕业的书面证明,内容包括:

被推荐人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院系,目前在学年级,原定毕业时间,申请出国留学时间,推选单位关于同意其推迟答辩、毕业的意见。

推迟答辩、毕业证明应使用带有推选单位抬头的信函纸打印并加盖主管部门公章。

11.详细的国内外导师介绍

我提交材料的时候林葵老师说怎么这么多,我说没办法啊,老板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获奖,一直获奖到现在。

现在看到北京交大的网站明确指出每个导师介绍3-5页为宜。

官方说明:

主要包括国内外导师的学习、学术背景,科研、论文发表情况。

12.获奖证书复印件

惭愧啊,找来找去,近5年就获得两个奖。

官方说明:

申请人仅需提供最近5年内获奖级别最高的证书复印件,最多不超过3个。

13.外语水平证明复印件

我的邀请函里明确写指出:

你的英语符合我们的要求。

所以就没提供这个文件。

官方说明: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人应提交符合申请留学院校(单位)入学要求的有效外语考试成绩单复印件,如IELTS、TOFEL成绩单。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申请人应提交有效外语考试成绩单复印件(如IELTS、TOEFL)或推选单位(国内学校)出具的外语考试(核)证明。

14.联合培养计划或学习计划(外文)

这材料巨麻烦,官方要求多。

我接到通知就是9月中旬了,然后9月25号就要把材料上交到学校,我就和德国老板说这个文件我只是用来向CSC申请奖学金用,具体的学习计划咱们再根据实际情况商量,德国老板也没说啥。

和我一起去柏林洪堡的北大一哥们,学习计划改了4遍。

我的学习计划见附件(仅供参考,写得太差,我在交大研究OLED,研究计划写的OPVC)

官方说明: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申请时应提交英文联合培养计划(1000字以上),并由中外双方导师签字。

联合培养计划如为英语以外语种书写,需另提供经国内推选单位审核的中文翻译件(需加盖审核部门公章)。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生申请人应提交英文学习计划(1000字以上),并由外方导师签字。

如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人选拟在国外进行硕博连读,暂时无法确定导师,则无需外方导师签字。

学习计划如为英语以外语种书写,需另行提供经国内推选单位审核的中文翻译件(需加盖审核部门公章)。

联合培养计划/学习计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博士研究课题名称;

b.科研课题背景介绍;

c.申请人国内科研准备工作概述;

d.出国学习预期目标;

e.科研方法;

f.科研工作时间安排;

g.回国后续工作介绍。

15.国际旅行健康证书复印件(受理机构留存,不提交留学基金委)

交大不需要这份材料,交大相信自己的学生健康,^_^

官方说明:

申请人需前往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进行体检,并办理《国际旅行健康证书》。

16.正式邀请信复印件或入学通知复印件

这份材料是最主要的,有了这份材料,所有的一切都好办。

小木虫上关于邀请函的模板很多,可以下载几个看看。

官方说明:

(1)申请人应提交正式邀请信复印件/入学通知复印件。

邀请信复印件/入学通知复印件应使用拟留学院校(单位)专用信纸打印,并由主管部门负责人/导师签字。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人,如因拟留学院校(单位)行政审批手续规定限制,在申请截止时间前无法出具正式入学通知,则须出具使用拟留学院校(单位)专用信纸打印并由对方主管部门负责人/导师签字的明确意向入学通知。

(2)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人提交的入学通知,应为无条件入学通知(unconditionaloffer),但不包括如下条件:

a.入学通知在申请人取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后方可生效;

b.入学通知在申请人提供本科毕业/硕士毕业证书后方可生效;

c.入学通知明确申请人在拟留学院校/单位须完成硕士课程后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申请硕博连读申请人)。

(3)邀请信/入学通知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a.申请人基本信息:

申请人姓名、出生日期、国内院校等。

b.留学身份: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或联合培养博士生。

c.留学时间:

应明确起止年月。

d.国外指导教师信息。

e.留学专业或受邀人拟在国外从事主要学习/研究工作。

f.所需费用及数额:

例如,须交纳的学费、注册费等有关费用名称和数额。

g.联合培养博士生申请人可在邀请信中注明被邀请人外语水平符合接受方要求,否则应单独出具外方认可申请人外语水平的证明(同材料第13项)。

h.外方负责人签字与联系方式。

(4)如邀请信复印件/入学通知复印件为英语以外语种书写,需另提供中文翻译件。

翻译件应由国内推选单位加盖审核部门公章。

(5)如申请部分留学基金委与国外高校/机构设立的研究生奖学金项目,根据项目要求可能对邀请信/入学通知有特殊要求,则根据具体项目简章的规定执行。

17.收取学费明细表、免学费或获得学费资助证明复印件或有关学习费用证明复印件

我的邀请函里明确指出了学费由老板出,所以不需要这个文件。

官方说明:

如在提交的邀请信复印件/入学通知复印件中未注明留学所需费用及来源,申请人须另行提交收取学费明细表复印件、免学费或获得学费资助证明复印件或有关学习费用证明复印件,如:

a.国外拟留学院校(单位)不收取学费/其他费用(如注册费等)的证明(部分不收学费国家可免交,如德国、法国等)。

b.国外拟留学院校(单位)出具的需要收取学费/其他费用的明细表复印件和同意提供学费/其他费用的奖学金证明复印件。

所提供学费/其他费用的奖学金应可支付明细表中注明需支付学费/其他费用的总和。

c.国外拟留学院校(单位)出具的需要收取学费/其他费用明细表复印件和同意提供ResearchAssistant或TeachingAssistant职位,且工资总计足以支付学费/其他费用(如注册费等)的证明。

所有奖学金证明应使用拟留学院校(单位)专用信纸打印,并有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不接受电子邮件或无签字的奖学金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