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园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园区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清镇〕华丰国际物流城工程
园区道路路基、基层施工方案
中国二十冶集团
〔清镇〕华丰国际物流城项目经理部
一.编制依据
1、《城市道路-沥青路面》05MR201;
2、《城市道路-人行道路铺砌》05MR203;
3、《城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1-2008;
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
5、《奥地建筑设计施工图修改》2013.12.03;
6、《关于道路施工疑问的相关事宜工作联系单》;
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
二.工程概况
2.1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华丰国际物流城1号地块物流市场园区道路。
本施工区域根本上为回填土,回填深度较深,回填时间较晚,土质以红粘土为主。
道路完成标高约1250.000~1260.650车行道路主要宽度为12m、7m。
车行道横向坡度1.5%,纵向坡度约为1.2%,结构层总厚900mm。
主要设计概况如下:
编号
车行道
人行道
1
细粒式沥青砼AC-13C(40mm)
高强度地砖或混凝土路面砖〔由甲方确定〕
2
中粒式沥青砼AC-20F(50mm)
M10水泥砂浆〔30mm〕
3
粗粒式沥青砼AC-25II(60m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0mm〕
4
沥青封层
5
4.0MP水泥稳定碎石基层〔400mm〕
6
级配砂砾底基层〔350mm〕
2.2路基处治概况
为确保园区道路运行质量,对土路基局部进展处理:
车行道,路床40~80cm掺40%碎石处理,路床0~40cm掺6%石灰处治;人行道,路床0~30cm掺6%石灰处治。
2.3地质地貌
规划区域用地属于平地加丘陵缓坡的综合地貌,地势较平坦,通视条件较好,场地相对高差大于1m。
场地基岩面起伏不大,产状平缓,覆盖层厚度大,在自然条件下不具备形成滑坡、泥石流的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
2.4水文气象条件
场区海拔高度在1255米左右,处于费德尔环流圈,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年雷电日数平均为49.1天,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35.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48.3小时,年降雪日数少,平均仅为11.3天。
夏无酷暑,夏季平均温度为23.2℃,最高温度平均在25-28℃之间,在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也仅为23.7℃,全年最高温度高于30℃的日数少,近五年平均仅为35.8天,大于35℃的天数仅为0.3天;紫外线强度仅在中午很短的时间达到4级,其余时间均为弱或很弱;夏季雨水充沛,约500毫米,夜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
冬无严寒,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
三.施工部署
3.1进度目标
2014年06月8日开工,2014年11月15日实体完工,2014年11月30日竣工交付。
3.2质量目标
符合施工质量验收相关规,确保一次性验收合格。
3.3环境与安全目标:
〔1〕责任事故伤亡率为零,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有效有运行;
〔2〕控制、预防环境污染对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噪音、扬尘进展有组织控制确保达标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严格遵循“ISO-24001环境管理标准〞对本工程进展管理,争创市环境保护达标工地。
3.4总体施工安排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拟以园区南侧150米道路作为试验段,根据试验段施工结果指导园区道路整体施工。
大面积施工时,根据现场情况分施工段施工,为减少土方运输,施工作业时应相邻施工段连续施工。
四.施工准备
4.1施工技术准备
1、施工进度控制实施
〔1〕确定工程进度控制目标,编制施工作业计划;
〔2〕认真落实施工资源供给计划,严格控制工程进度目标;
〔3〕协调各施工部门之间关系,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4〕收集工程进度控制信息,做好工程进度跟踪监控工作。
2、施工质量控制实施
〔1〕确定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体系;
〔2〕跟踪监控施工质量,分析施工质量变化状况。
3、复核施工图纸
4、编制实施性施工方案与技术交底
项目技术负责人根据施工图纸、图纸会审记录以与适用于本工程的各种施工规,结合现场实际条件和同类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编制完善的实施性施工方案,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同时将工程施工概况、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技术措施等与时向有关施工人员进展详细技术交底,以便工程能顺利进展。
4.2人员组织
1、项目管理人员准备
根据施工要求,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管理机构,项目经理负责生产组织、指挥、协调工作。
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职责清楚,各司其责,按制度办事。
2、施工队伍准备
开工前,确定施工班组,根据施工现场进度,陆续完成全部所需人员的进场。
4.3物资设备组织
4.3.1材料准备
〔1〕取土试验
本工程路基所用土源均来自于施工场地临时施工道路回填土,必须事先送检,测定其最正确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不得使用淤泥、冻土、有机质土、含有草皮、生活垃圾、树根和腐植土的土方作为土路堤的填土〕。
同时,依据工程需要按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的规定,对路基土进展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CBR试验等,必要时应做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膨胀和膨胀量等试验。
本工程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如下:
填方类型
路床顶标高以下深度〔cm〕
最小强度〔CBR%〕
路床
0~30
6.0
路基
30~80
4.0
路基
80~150
3.0
路基
>150
2.0
〔2〕水泥稳定碎石
①、水泥
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复验合格方可使用。
水泥贮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应进展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碎石
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37.5,压碎值不大于30%。
〔3〕级配砂砾底基层
级配中最大粒径宜小于53mm,天然砂砾应质地坚硬,含泥量不得大于砂质量〔粒径小于5mm〕的10%,砾石颗粒中细长与扁平颗粒的含量不得超过20%,级配砂砾颗粒围与技术指标如下:
〔4〕级配碎石〔用于路床40~80cm处治〕
碎石中不得有粘土块、植物根叶、腐殖质等有害物质,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得超过20%。
碎石应为多棱角块体,软弱颗粒含量应小于5%,扁平细长碎石含量应小于20%。
级配碎石原材料技术要求:
指标
塑性指标
液限
压碎值
要求
<6
<28%
<35%
级配碎石采用连续性级配类型,级配应符合下表要求(参考次干路):
筛孔
53
37.5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级配围
上限
100
100
88
65
43
30
25
18
10
下限
100
85
69
40
19
10
8
6
0
〔5〕石灰
①、石灰应符合Ⅲ级以上标准,块灰应在使用前2—3天完全消解,未能消解的生石灰块应筛除,消解石灰的颗粒不得大于10mm。
②、对储存较久或雨季的消解石灰应先经过试验,根据活性氧化物的含量决定是否使用和使用方法;
4.3.2施工机具准备
按施工机具进场计划,组织机具进场,对进场设备作相应的保养、检查和试运转工作,以保证施工机械能正常运转。
主要施工机具: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性能指标
数量
1
履带式反铲挖掘机
ZX200
0.8m3
1台
2
履带式反铲挖掘机
ZX350
1.6m3
1台
3
履带式反铲挖掘机
ZX240
1.0m3
1台
4
推土机
TY220
1台
5
水稳摊铺机
ABG423
2台
6
装载机
ZL50E
3.1m3
2台
7
自卸汽车
T815
10t
6辆
8
振动压路机
CA25PD
20T
1台
9
双钢轮振动压路机
BW203AD-4
13T
1台
10
全站仪
GTS-3002N
1台
11
水准仪
DSZ2
1台
12
50m钢尺
50m
1把
13
5m卷尺
5m
3把
14
塔尺
5m
1把
4.3.3安全设备用具准备
包括以下容:
反光背心、反光锥、安全标示、减速警示牌、夜间安装施工警告灯、注水式塑料防撞墙、安全帽等。
4.4施工现场准备
1、尽快落实施工配套条件,对现场原有的情况进展调查,进场后尽快安排现场控制网测量,搞好平面布置。
在道路施工围的各种材料,与时安排人员进展转移。
2、场容整齐清洁,道路畅通,符合防火安全与文明施工的要求。
4.5生产准备工作
1、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定位桩进展接测,确定道路中心线和标高,报监理复核和认可。
2、按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所需的机械设备进展检查、保养,作进场准备。
3、掌握气象资料,综合组织施工全过程的均衡施工,制定雨季的施工措施。
五.施工方法
5.1试验段施工
路堤试验路段施工应包括以下容:
1填料试验、检测报告等;
2压实工艺主要参数:
机械组合;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碾压速度;最正确含水量与碾压时含水量允许偏差等;
3过程质量控制方法、指标;
4质量评价指标、标准;
5优化后的施工组织方案与工艺;
6原始记录、过程记录;
7对施工设计图的修改建议等
在试验段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分析,与时与设计人员商定有关结果。
铺筑完毕后,项目部应就试验容进展总结,作为大面积、规化施工的依据。
5.2土方开挖
5.2.1、施工工艺流程
5.2.2具体施工方法
1、清表
由于本工程路基所用土源均来自于施工场地临时施工道路回填土进展路基填筑,开挖前对临时路面的淤泥、有机质土、含有草皮、生活垃圾、树根和腐植土的土方进展清理,清理厚度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确定。
2、测量放线
根据路基断面设计图,坡比按1:
1与《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验收规》6.3.9-9路基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规定宽50cm放出开挖上口线与开挖下口线(见附图)。
施工放样时,直线段每15~20米一个控制桩,曲线段按5米~10米设置一个控制桩,并撒白灰作为标记。
3、土方开挖
由于开挖深度约2米左右,可采用一次由上到下开挖到位。
开挖前应计算路床回填所需土方量,存储在基坑安全距离外,多余土方可就近运至市场根底回填或运至场地东北角〔4工区〕。
挖方至路床底面终止标高,应考虑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
在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要做好标高控制,随挖随测,以免超挖。
5.3、40~80cm掺碎石路床施工
5.3.1工艺流程
5.3.2具体施工方法
1、基底处理
开挖完成后,应对基底土方进展检查分情况进展处理:
〔1〕如基底土方遇软土底层或土基土质较差时,应对不符合规要求的土方进展换填或进展其它处治。
换填前应通知监理、设计与业主,对换填厚度与换填围或相应处治技术措施进展确认。
〔2〕如基底土方符合规要求或对不良土层处理完成后,用人工配合推土机进展整形,并碾压成活。
成活后,外表应平整、坚实,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要求。
根据规要求,本工程路床底压实度应>90%。
基底处理完成后,通知监理对基底宽度、标高与压实度等进展验收。
2、测量放线
按直线段每15~20米一个控制桩,曲线段按5米~10米设置一个控制桩放出路床中线、边线。
并通知监理进展验收。
3、拌合
本工程40~80cm围路床掺碎石量为40%。
由于施工场地限制与减少运输,利用开挖好的路基作为拌合场地,利用挖机进展拌合。
由于施工现场不易于存放,一次拌合量应根据施工需求进展拌合,随拌随用。
一次拌合量确实定:
根据土:
碎石=60:
40与现场实测填土密度和碎石密度,计算出拌合一方碎石土所需土与碎石的体积,从而可计算出拟铺设场地所需碎石与土的方量。
可将铺设围按10m一段分成假设干拌合段〔长度可根据拌合难易程度进展调整〕,将每段所需碎石集中堆放,然后用挖机将预存土方按配比所需量翻挖至各拌合段,与碎石进展拌合,拌合应均匀。
在拌合过程中,如存在大于10cm的土块应打碎或剔除。
4、洒水晾晒
由于本地雨水较多,当天拌合的填料应当天完成铺设,当天铺设的填料应当天完成碾压。
拌合完成后、摊铺前应作含水量检测,一般应在最优含水量±2%,但不允许超出试验段压实工艺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量限值。
当拌合料含水量较低时,应与时进展洒水,洒水时对拌合料重新进展拌合;当填料含水量过大,粗平后进展晾晒。
考前须知:
如各工序未能连续施工,时间间隔过久,下道工序施工前应重新对含水率进展检测,如含水率不符合要求与时进展处理。
5、摊铺
根据设计要求,沟槽回填土须分层碾压密实,每层厚度不≤25cm,本工程40~80cm路床分两层铺设。
每层铺设厚度为20cm。
碎石土拌合好后,根据测量位置和标高,将拌合料人工配合推土机进展摊铺,摊铺的碎石级配分布均匀一致,无明显颗粒别离现象,严禁用四齿耙拉平料堆,造成粗细料局部集中。
填料推铺平整应用推土机进展初平,平地机终平,控制层面无显著的局部凹凸,填筑层面应做成向两侧2%的横向排水坡。
在初平过程中,应配备人工对超粒径骨料进展挑除与对推土机无法碾压的外表或死角进展找平。
终平过程中,人工挂线找平,以细石料找平坑槽。
摊铺过程中应随机抽样,检查碎石含量。
如局部含量不均匀可借用多铧犁进展翻拌。
6、碾压
碾压采用振动压路机进展,压实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均匀一致〞的操作程序进展碾压,碾压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展,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
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间压实重叠不小于40cm。
碾压速度控制在3-4Km/h,碾压遍数应按压实度要求,经现场试验确定。
第一遍和最后一遍为静压,其余为振动碾压。
碾压除结构物边上可采用横向碾压外,均应纵向碾压。
对路肩两侧边角压路机不易压到的地方,可采用小型压路机或夯实机与人工夯压。
压实度应达到要求,且外表应无显著轮迹、翻浆、起皮、波浪等现象。
施工中还要注意路拱的形成,排水畅通,以利于雨天排水。
碾压成型后,如遇雨淋,无论验收与否,雨后必须重压。
7、检测、验收
碾压完成后,与时进展压实度检测。
检测合格后,上报监理进展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展上层路基铺设。
5.4石灰改善土路床施工
本工程车行道0~40cm围路床掺6%石灰进展处治,人行道路床0~30cm掺6%石灰处治,根据《公路路面层施工技术规》中“用12~15t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cm;用18~20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对于石灰稳定土,采用能量大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或对于石灰土,采用振动羊足碾与三轮压路机配合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可以根据试验适当增加。
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分层铺筑,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为10cm,下层宜稍厚〞的要求。
车行道与人行道路床铺设分两层铺设,车行道每层按20cm铺设,人行道按每层15cm铺设。
5.4.1施工工艺流程
5.4.2具体施工方法
1、准备下承层
在准备施工路段,下层路基外表应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宽度、高程、平整度、压实度符合规要求。
并应通过监理验收。
2、施工放样
在下层路基上恢复中线、边线并用石灰洒出坡脚线,每册坡脚线应比设计宽出50cm。
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曲线段每5~10米设一桩,边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石灰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3、备料
〔1〕应先将基坑边预留土树木、草皮和杂土去除干净。
〔2〕土中的超尺寸颗粒应用20mm方孔筛筛除。
〔3〕计算材料用量:
根据拟铺设施工段石灰土层的长度、宽度、厚度与预定的干密度与筛分好土的实际密度,计算该段需要的土的数量,并用挖机均匀翻挖至下承层上。
根据拟铺设施工段石灰土层的用量和预定的干密度与石灰剂量,计算每段石灰土需要的石灰用量。
〔4〕在预定堆料的下承层上,在堆料前应先洒水,使其外表湿润,但不应过分潮湿而造成泥泞。
〔10〕土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应过长。
4、摊铺土
〔1〕用推土机、平地机将土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外表应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
粗平后检验土体含水量,如含水量过小,应在土层上洒水闷料。
洒水应均匀,防止出现局部水分过多的现象;如含水量过大,采用翻松晾晒的方法来减低土体的含水量。
根据实验段松铺系数,检验松铺土层的厚度,应符合预计要求。
〔2〕轻压
平整后,用6~8t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外表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5、摊铺石灰
根据计算所需石灰量,将石灰均匀卸在施工断面上,用刮板将石灰均匀摊开,并注意使石灰的摊铺面积相等。
石灰摊铺完后,外表应没有空白位置,也没有石灰过分集中的地点。
量测石灰的松铺厚度,根据石灰的含水量和松密度,校核石灰用量是否适宜。
6、拌合与洒水
①、由于本工程填料土体为红粘土,塑性指数为15.9,应采用两次拌合,第一次加70%~100%预定剂量的石灰进展拌和,闷放1~2d,此后补足需用的石灰,再进展第二次拌和。
拌合时,采用专用稳定土拌和机进展拌和并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
拌和深度应达稳定层底并宜侵入下承层5~10mm,以利上下层粘结。
严禁在拌和层底部留有素土夹层。
当使用生石灰粉时,宜先用平地机或多铧犁将石灰翻到土层中间,但不能翻到底部。
②、在上述拌和过程完毕时,如果混合料的含水量不足,应用喷管式洒水车〔普通洒水车不适宜用作路面施工〕补充洒水。
水车起洒处和另一端调头处都应超出拌和段2m以上。
洒水车不应在正进展拌和以与当天计划拌和的路段上调头和停留,以防局部水量过大。
③、洒水后,应再次进展拌和,使水分在混合料中分布均匀。
拌和机械应紧跟在洒水车后面进展拌和,减少水分流失。
④、洒水与拌和过程中,应与时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
含水量宜略大于最正确值。
⑤、在洒水拌和过程中,应配合人工拣出超尺寸颗粒,消除粗细颗粒“窝〞以与局部过分潮湿或过分枯燥之处。
⑥、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即无明显粗细集料离析现象,且水分适宜和均匀。
7、整形
〔1〕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
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展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侧向外侧进展刮平。
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
对于局部低洼处,应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展找平。
〔2〕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
应将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不应形成薄层贴补现象。
〔3〕每次整形都应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并应特别注意接缝必须顺适平整。
〔4〕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8、碾压
〔1〕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订碾压方案,应使各局部碾压到的次数尽量一样,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2〕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正确含水量±2%时,应立即用轻型压路机并配合12t以上压路机在结构层全宽进展碾压。
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时,应重叠40~50cm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碾压遍数应满足压实度要求。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1.5~1.7km/h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
〔3〕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应保证稳定土层外表不受破坏。
〔4〕碾压过程中,石灰土的外表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与时补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
〔5〕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与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的石灰〕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6〕经过拌和、整形的石灰土,碾压完成后应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同时没有明显的轮迹。
〔7〕在碾压完毕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符合设计要求。
终平应仔细进展,必须将局部高出局部刮除并扫出路外;对于局部低洼之处,不再进展找补,可留待上层基层时处理。
9、接缝和调头处的处理
〔1〕纵、横接缝均应设直茬。
接缝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
接缝应做成阶梯形,梯级宽不得小于1/2层厚。
②、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
〔2〕直茬的设置方式:
在已碾压完成的石灰土层末端,沿石灰土挖一条横贯铺筑层全宽的宽约30cm的槽,直挖到下承层顶面。
此槽应与路的中心线垂直,靠稳定土的一面应切成垂直面,并放两根与压实厚度等厚、长为全宽一半的方木紧贴其垂直面,如以下图:
用原挖出的素土回填槽其余局部。
〔3〕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形式。
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5~8m不进展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应与前段留下未压局部一起再进展拌和。
不能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先填路段应按1:
1坡度分层留台阶,使前后两层搭接长度不小于2m,且将接缝修整平顺。
〔4〕拌和机械与其他机械不宜在已压成的石灰土层上调头。
如必须调头,应采取措施保护调头局部,使石灰土表层不受破坏,一般可在准备用于调头的约8~10m长的土层上,先覆盖一厚塑料布或油毡纸,然后铺上约10cm厚的土、砂或砂砾。
〔5〕纵缝的处理
石灰土层的施工应该防止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不应斜接。
纵缝应按下述方法处理:
①、在前一幅施工时,在靠中央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方木或钢模板的高度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一样;
②、混合料拌和完毕后,靠近支撑木〔或板〕的一局部,应人工进展补充拌和,然后整形和碾压。
③、养生完毕后,在铺筑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撑木〔或板〕;
④、第二幅混合料拌和完毕后,靠近第一幅的局部,应人工进展补充拌和,然后进展整形和碾压。
10、养生
不能与时覆盖上层结构层的灰土,养生期不少于7天,采用洒水养生法,养生期间要保持灰土外表经常湿润。
养生期应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外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灰土完成后经验收合格,即可进展下道工序施工。
5.5级配砂砾底基层
5.5.1工艺流程
5.5.2具体施工方法
根据相关规要求,级配砂砾底基层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18cm。
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
因此,本工程中级配砂砾底基层分两层施工。
1、准备下承层
在准备施工路段,下层路基外表应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宽度、高程、平整度、压实度符合规要求。
并应通过监理验收。
2、施工放样
在下层路基上恢复中线、边线并用石灰洒出坡脚线,每册坡脚线应比设计宽出50cm。
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曲线段每5~10米设一桩,边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石灰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3、计算材料用量
根据各施工段底基层的宽度、厚度与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段需要的集料数量。
根据料场集料的含水量以与所用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材料的堆放距离。
4、运输与摊铺
〔1〕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根本相等。
〔2〕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由远到近将集料按计算的距离卸置于下承层上。
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防止料不够或过多
〔3〕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
〔4〕通过试验段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并确定松铺厚度。
〔5〕用平地机或其他适宜的机具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外表应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
应同时摊铺路肩用料。
〔6〕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