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种植技术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5368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6.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瓜种植技术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黄瓜种植技术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黄瓜种植技术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黄瓜种植技术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黄瓜种植技术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瓜种植技术全.docx

《黄瓜种植技术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瓜种植技术全.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瓜种植技术全.docx

黄瓜种植技术全

 

黄瓜

最新栽培及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公司简介

潍坊德孚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水溶肥料、农药增效助剂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

荣誉累累

长期以来,公司坚持生产高品质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先后被评为“消费者满意单位”、“文明诚信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山东土壤肥料学会理事单位”、“国家监督检查产品质量稳定合格知名品牌”、“全国守信单位”、“中国著名品牌”等荣誉称号。

知识产权保护

在致力于市场开拓和品牌延伸升级的同时,我公司也十分注重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

由于受到国内部分市场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的影响,意识到商标侵权危害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后,我公司果断采取保护措施。

近几年先后将“德孚尔”、“就苗”、“菌司”等及连体包装技术提出了专利申请,取得了知识产权主动保护的先机和优势。

目前,德孚尔公司已获得22项国家专利,其中就苗、赛生等多个海藻酸产品,获得国家农业部批准登记,产品畅销大江南北,其显著的抗病抗逆、增产增收功效,受到用户、经销商和同行业人士的一致好评。

再创佳绩

德孚尔公司产品凭借过硬质量、优异的效果得到广大用户及合作伙伴的认可,据权威部门统计,截止2010年10月,德孚尔产品已连续5年销量增长全国第一。

其中德孚尔就苗产品成为最受用户欢迎的单品,平均每天就有8万个新增用户使用,已经创下了连续三年单品销量增长全国第一的记录!

 

产品广告语、卖点、公司标志

冲之道:

作物不长病,瓜果摘不完

就苗:

想救苗,用就苗

赛生:

赛生配菌司,抗菌抗毒增产,三效合一

就根就果:

前期用就根,根好,棵壮,抗早衰;后期用就果,花好果好产量高

花果医生果能钙、多元素:

用花果医生,丰收就有保障

德孚尔产品连续三年销量增长全国第一!

 

目录

一、综述2

蔬菜大棚有关知识2

黄瓜的生长特性怎么样?

如何适应大棚生产?

4

温室黄瓜大棚栽培季节与特点是怎样的?

4

二、种子处理及育苗技术5

适合温室栽培的黄瓜品种有哪些?

5

露地黄瓜栽培应选用哪些品种?

6

黄瓜保护地育苗的催芽技术7

黄瓜育苗苗床布置8

黄瓜春播,种子需要消毒该怎么做?

9

黄瓜育苗营养土的配制9

三、栽培技术10

秋季露地黄瓜栽培技术10

大棚黄瓜栽培技术11

四、黄瓜嫁接技术13

黄瓜怎样嫁接?

13

大棚黄瓜嫁接育苗技术14

温室黄瓜苗期灾害性天气管理管理措施16

五、轮作16

轮作的作用16

轮作的概念及病虫害防治原理17

常见蔬菜轮作特点17

六、黄瓜移栽和管理18

温室秋黄瓜移栽后的管理措施18

棚室黄瓜落蔓前后话管理18

黄瓜结瓜前期瓜蔓的管理19

怎样防止黄瓜只开雄花19

七、黄瓜施肥技术20

越冬黄瓜追肥放风技术20

黄瓜的施肥技术20

八、黄瓜后期管理21

低温、阴雨的春季如何促进大棚黄瓜的保花、保果?

21

黄瓜落花落果的原因及措施22

温室黄瓜增产新技术22

大棚黄瓜增产增效三招23

大棚黄瓜中后期增产技术24

增加雌花数量促黄瓜增产24

九、黄瓜常见病害防治技术25

一、综述

蔬菜大棚有关知识

蔬菜大棚蔬菜大棚是一种具有出色的保温性能的框架覆膜结构,它出现使的人们可以吃到反季节蔬菜。

一般蔬菜大棚使用竹结构或者钢结构的骨架,上面覆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膜,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温室空间。

外膜很好地阻止内部蔬菜生长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流失,使棚内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1、常用蔬菜大棚类型

竹木大棚

  以竹或竹木为拱架材料。

优点是取材容易,建造方便,造价低廉,每亩约3000元;缺点是拱架强度低,抗风雪能力差,易朽烂,每年需要维修和更换,有立柱的操作管理不太方便。

装配式镀锌钢管大棚

  以热镀锌薄壁钢管为拱架材料。

优点是强度高,抗风雪能力强,防锈蚀性能好,透光率高,操作管理方便等,使用寿命长达10-15年。

缺点是造价高,一次性投入大,每亩约10000元。

2、竹大棚建造技术

1、定位放样

⑴棚向。

以南北向为好,如受田块限制,东西向也可以,尽量避免斜向建棚。

⑵规格。

棚宽4-6米,长30-50米,高1.6-2米。

建立大棚群时,应使棚间距达到1.2-1.5米,棚头距离4-5米,有利运输和通风,避免遮荫。

⑶放样。

在地势开阔、非风口的地方,按照设计好的大棚长、宽尺寸确定大棚四个角,用勾股弦定律使四个角均成直角后打下定位桩,在定位桩之间拉好定位线,并沿线将插竹架的地基铲平夯实。

2、插绑拱架

⑴选用架材。

架材选用新砍的青竹,要求直径2-2.5厘米,长3.5-4.5米,上下粗细一致。

⑵打孔插架。

沿大棚两侧定位线,从一端向另一端按70-80厘米的等距离用钢钎打30-40厘米深的孔,将青竹基部逐一插入孔中,为使拱架两侧肩高一致,同一拱架的两根竹子新旧、粗细应尽量相同,然后填土踏实,再将同一拱架两侧的竹竿按统一高度标准弯成弧形,并用布条或包装绳顺一定方向包扎,使青竹两头包裹在其中。

⑶绑拉杆。

在拱架顶部和距地面60-80厘米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绑上3道纵向拉杆,绑时拱架之间应保持原有距离,并尽量绑牢,使拱架不前后滑动。

为提高大棚牢固性,5-6米宽棚每隔3-5米要有一立柱,4-5米棚可以用交叉式斜撑代替两侧的拉杆,方法是在棚内每隔4-5道棚架,用4根入土30-40厘米的长架材按45°角固定在棚架上,从上往下看像个“X”形。

⑷建棚头。

在两端的拱架下,插入4-6个支柱,将支柱与棚架绑在一起形成棚头,在背风处棚头中部设门,门宽0.7米,高约1.3-1.5米。

为减轻风对膜的损坏,迎风的棚头可采用逐步降低棚架高度的办法过渡。

3、盖大棚膜

(1)固定裙膜。

裙膜宽6.8米,长度比大棚长1-2米,将1米宽的薄膜一边卷入麻绳或尼龙绳,用电熨斗等烙合成小筒,盖在棚架两侧的下部,两端拉绳拉紧后固定在棚头上,中间用细铁丝将拉线固定在棚架上,在插拱架的边路开深10厘米浅沟,将超过围裙的20厘米薄膜埋入沟中踩实。

(2)固定顶膜。

顶膜宽度为拱架弧度-80厘米。

长度为大棚长+2倍棚高+40厘米,在无风条件下上顶膜,顶膜绷紧后用铁丝固定在棚头立柱上。

(3)埋地锚。

相邻两道棚架两侧的中间各埋一个地锚,具体方法是:

用粗铁丝捆一块整砖,沿边线埋入土中,上面留一个环用来固定压膜线。

压膜线必须贴棚膜拉紧。

(4)装门。

将门处薄膜切开,上边卷入门口上框,两边卷入门边框,用木条钉住,门用竹木作框,绷上薄膜,再用粗铁丝固定在门框的一边。

4、建小拱棚

(1)竹弓。

竹弓长3-4米,宽2.5-4厘米,厚0.8-1cm,跨度1.5-2.4米,弓高0.6-0.8米,弓距1米左右。

(2)小棚膜。

膜宽与竹弓相等,长与大棚相等。

(3)草帘。

宽1米,长与竹弓相等。

5、棚内地面利用

多数为两畦,畦宽1.6-2.4米,高10-20厘米,中间过道与两边过道各宽30-40厘米。

  

黄瓜的生长特性怎么样?

如何适应大棚生产?

  黄瓜原产于潮湿地带,它喜湿、又能适应温暖多雨气候,但不耐霜冻。

在所有蔬菜中,黄瓜是对环境反应比较敏感的蔬菜。

  黄瓜是根系发达而分布较浅的浅根蔬菜。

在黄瓜幼苗期和根瓜采收之前,它的根系容易发生烂根或烧根损伤,造成植株生育不良或早衰减产。

因此,在保护地栽培中,黄瓜育苗的主要关键是幼苗根群发达,茎叶鲜润,花芽分化早,并且雌花多。

  黄瓜幼苗的同化面积大大超过营养面积,并且能够迅速形成大量雄花、雌花和分枝,构成了黄瓜特有的丰产性。

在温室的温暖潮湿环境和黄瓜密植肥培条件下,应该充分发挥这些特性。

为了保证黄瓜正常生长发育,经常要协调黄瓜根、茎、叶和瓜的平衡关系。

从叶片的大小、厚薄、色泽、植株生长点、瓜条的形态表现,可以看出温室环境条件的调节和黄瓜栽培管理是否得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协调这些关系。

  黄瓜是雌雄异花同株,采收嫩瓜的蔬菜。

它的第一朵雌花着生节位高低以及后来是否连续着生雌花,除与品种特性有关外,主要还与保护地育苗技术和定植以后的栽培管理有关。

在温室环境适宜,肥水充分供应条件下,可以结成丰硕的顺直的无籽嫩瓜。

如果保护地内光照不足、温湿度不正常,肥水不能及时供应,造成植株早衰易病,出现畸形瓜条而减产。

这是黄瓜冬季温室生产的主要问题。

  由于黄瓜喜温不耐低温,它的生长适温范围是17~29℃。

温室昼夜变温管理,可使黄瓜充分发育,早熟、优质、高产。

黄瓜要求地温也比较严格。

保护地栽培主要依靠太阳辐射提高地温,采取人工补充加温方法提高室内气温,也可相应提高一些地温。

温室生产上采取高畦栽培或在栽培床底填充酿热物或用加温管道提高地温。

冬季温室地温是黄瓜栽培中一个关键问题。

  黄瓜是丰产蔬菜,它有较多而大的叶片,蒸腾面积大,又有连续结瓜、连续采收嫩瓜的特点。

这些特点与根系吸收能力较弱是相矛盾的,再加上它对土壤溶液浓度忍耐力也弱,这就决定了保护地黄瓜栽培应当大量施用营养完全的有机肥料为基肥;在定植后随着黄瓜生长发育要求勤浇水,轻浇水,勤追肥,轻追肥。

  黄瓜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0~90%,结瓜期要求土壤湿度也在80%以上。

随着提高土壤湿度,也可增强对干旱的忍耐力,即使空气相对湿度下降到60%,黄瓜仍然正常生育,还可防病。

因此,在保护地中栽培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有一定的温湿度。

  黄瓜喜光,又耐弱光。

因此,我国北方温室内冬春两季都能栽培黄瓜。

当然,有充足的光照,又有其他环境条件配合得当,更有利于温室黄瓜生长发育。

  由于黄瓜具有喜温暖、耐湿润和适应弱光的特性,因此能够适应大棚的环境条件,其生长发育还能盛过温室或露地栽培的黄瓜。

所以在大棚中栽培黄瓜,如果条件管理得好,它的产量可以超过温室或露地,而且增产的潜力很大。

温室黄瓜大棚栽培季节与特点是怎样的?

  有严密的防寒设备和人工补充加温设备,受到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小。

但我省由于冬季严寒、光照不足,温室黄瓜冬茬产量很低,夏季高温多雨,病害较重,所以温室只进行冬春茬和秋茬黄瓜生产。

1、冬春茬栽培的特点

  它的育苗期正处于外界气温低、日照较短的冬季,在能够保证室温的情况下,可以培育花芽分化早的幼苗。

定植以后到结瓜初期,每天日照时数在8小时以上,地温和气温也逐渐上升,室内地温可达到20℃以上,蒸发量大,容易调节浇水量。

特别是结瓜盛期的环境条件优越,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外界条件,可以获得高产。

但是,黄瓜生长后期的室温过高、光照过强,必须加大浇水量和通风量,以免造成黄瓜植株徒长、早衰而减产。

2、秋茬黄瓜栽培特点

  秋茬栽培育苗期时,外界气温较高,空气相对湿度也较大,光照充足。

在这样条件下,幼苗生长快,但幼苗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不易协调,抗性差、发育慢,结瓜节位上升,育成壮苗比较困难。

  定植后,一直到盛瓜期,外界逐渐降温,日照时数显著下降,再加上棉被的揭盖管理,温室每天受光时间只有8小时左右,同时光弱。

特别是在盛瓜期每天受强光时间更短。

到了黄瓜生长中后期,温室的地温也低,造成黄瓜生长慢、生长势弱、抗性差、结瓜不良。

因此,要严格掌握温室的水、风管理技术,否则这茬黄瓜产量低。

二、种子处理及育苗技术

适合温室栽培的黄瓜品种有哪些?

1、中农9号

生长势强,第一雌花始于主蔓3-5节,每隔2-4节出现一雌花,前期主蔓结瓜,中后期侧蔓结瓜为主,雌花节多为双瓜。

瓜短圆筒形,瓜色深绿一致,有光泽,无花纹,瓜柄短,刺瘤稀,白刺,无棱,瓜长15-20厘米,品质中上等,亩产60000千克/公顷以上。

抗霜霉病、枯萎病、黑星病。

适宜春棚、早春茬日光温室以及秋棚延后栽培。

栽培要点:

华北地区早春荐日光温室1月中旬育苗,2月中旬定植,3月中旬始收。

春棚2月中旬直播,9月始收。

栽苗37500-45000株/公顷,畦宽1.4米(大行90厘米,小行50厘米,株距36厘米)施足底肥,勤追肥,勤采收。

侧枝留二叶一瓜摘心。

2、津春2号

早熟,第一雌花着生节位3-4节,以后每隔1-2节结瓜,单性结实率强,从播种至始收65天,前期产量比长春密刺提高20%,总产量提高30%。

植株生长势中等,株型紧凑,主蔓结瓜为主。

分枝少,叶片较大厚实,回头瓜多。

瓜棍棒形,深绿色,白刺较密,棱瘤明显,瓜长32厘米,单瓜重200克。

瓜柄短,肉厚,商品性好。

抗霜霉病、折粉病能力强。

适于早春大、中、小棚栽培,也适用于春、秋露地和秋延后大棚。

栽培要点:

华北地区2月下旬至1月上旬播种,苗龄40天。

栽苗52500-60000株/公顷。

商品瓜及时采收。

3、津春1号

植株生长势强,叶片中等大小,以主蔓结瓜为主,节成性好,不易化瓜,适宜密植。

单果重150克,刺瘤中等,白刺,瓜条深绿色,瓜柄较短。

高抗黑星病,兼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早熟丰产,适于早春保护地栽培。

栽培要点:

从播种到始收65天,苗龄35天,栽苗52500株/公顷,商品瓜及时采收。

4、长春密刺

植株长势较强,茎粗,节间短,分枝力踵,叶片深绿色,主蔓3-4节开始结瓜,瓜码密,雌花节率高,回头瓜多。

嫩瓜青绿色,棍棒形,棱不明显,瘤密,白刺,瓜长30-40厘米,单瓜重200克。

春季大棚定植后25天开始采收,产量75000-150000千克/公顷,品质好。

抗枯萎病,不抗霜霉病,耐寒性较强,喜肥。

适于北方地区保护地种植。

栽培要点:

在天津早春大棚栽培,1月上旬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苗龄55天左右。

变温育苗,促进花芽分化。

尽是降低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每公顷栽苗75000-82500株。

5、中农12号

生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第一雌花始于主蔓2-4节,每隔1-3节出现一雌花,瓜码较密。

瓜条商品性极佳,瓜长棒形,瓜色深绿一致,有光泽,无花纹,瓜柄短,刺瘤稀密中等,白刺,无棱。

瓜长25-32厘米,质脆,味甜。

前期产量高,丰产性好,产量75000千克/公顷以上,抗霜霉、白粉病、黑星病、枯萎病等多种病害。

适宜春茬日光温室、春棚及春露栽培。

栽培要点:

华北地区早春茬日光温室1月中旬育苗,2月中旬定苗,3月中旬始收。

春棚2月中下旬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4月中下旬始收。

春露地3月中旬播种,4月中下旬定植,5月底始收。

栽苗52500株/公顷。

6、中农7号

植株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主蔓结瓜为主,侧枝强,第一雌花始于主蔓2-3节,雌株率50-80%,早熟性强,从播种到始收60-65天,前期结瓜集中。

瓜长棒形,瓜色深绿,有光泽,无花纹,刺瘤中密,白刺,无棱,瓜长30-35厘米,瓜粗3.5厘米,单瓜重150-200克,瓜柄短,心腔小、肉厚、质脆、味甜、品质佳。

高抗黑星病、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

产量75000-112500千克/公顷。

适宜华北、西北、华东地区春季大棚及日光温室早春茬栽培。

栽培要点:

育苗每公顷用种量2250克。

北京地区春季大棚2月中旬育苗,苗龄30天,日光温室1月中旬育苗,苗龄30-35天,小苗2-3片叶定植,每公顷栽苗45000-52500株。

喜肥水,施足优质农家肥,勤追肥、勤采收。

本品种较耐低温,抗病性强,雌花多,苗期不需要嫁按和喷施乙烯利。

相反,嫁接后延迟采收期7-10天。

7、津杂2号 

早熟品种。

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能力强。

植株长势较壮。

叶片中等,有侧蔓4-6条,主蔓先结瓜,第一雌花多发生在第3-4节上,侧枝瓜较多,生长期150天左右。

瓜条棍棒形,深绿色,白刺,瘤棱较明显,长37厘米,单瓜重300克,瓜头有黄色条纹,不易生苦味,皮甜脆,品质好。

喜短日照适于早春温室和大、中、小棚栽培,也适于春季地膜覆盖栽培。

产量120000千克/公顷。

露地黄瓜栽培应选用哪些品种?

1、碧春: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培育的春早熟一代杂种。

植株生长势强,叶粗大,早熟性好。

主侧蔓结瓜,瓜长30~35厘米,质脆味甜肉厚,品质好。

适于露地早熟栽培。

2、旱黄瓜系列品种:

①吉杂一号:

生育期55天,植株繁茂,分枝性强,果长20厘米左右,单果重200克左右。

②吉杂二号:

生育期60天,生长势强,分枝性弱,叶片肥大,主蔓结瓜,果长25厘米左右,单果重300克左右。

③吉杂三号:

生育期55天,主蔓结瓜,果长20~25厘米,单果重25克,果实耐老化。

④吉丰:

生育期70天左右,植株繁茂,果长25~30厘米,单果重300克左右,果实耐老化性强。

3、“禹杂一号”、“禹研二号”

这两种品种为早熟旱黄瓜。

播种到收获约60天左右,瓜长25~30厘米,单瓜重250~300克左右,果皮嫩绿色,肉质细脆、微甜、有香气、商品性好,抗霜霉病,角斑病枯萎病、炭阻病等多种病害。

4、“龙杂黄七号”

早熟旱黄瓜,以主蔓结瓜为主,瓜条棒形,瓜长20~30厘米左右,单瓜重280克左右。

肉质脆嫩清香、微甜、耐低温抗性强。

5、“柏乐一号”

早熟、高产、抗性强,第一节雌花位于3~4节,主侧蔓结瓜,单株瓜重25克左右,采收期60天,喜高温、耐低温、亩产8000公斤左右,适于春秋露地和春秋大棚栽培。

此外还有“津研七号”、“新研四号”、“吉杂四号”等抗病、高产优良品种。

黄瓜保护地育苗的催芽技术

据对多种黄瓜侵染性病害的调查,种子带菌传病的约占34.6%,主要有炭疽病、黑星病、黑斑病、枯萎病、立枯病等,所以在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

消毒方法很多,其中以热力杀菌法较好,具有操作简易、杀菌谱广、节省费用等优点,适于广大农户采用。

1、浸种

①温汤浸种法:

较常用的是温汤浸种法,即先用50~55℃的热水浸种15分钟,热水量是种子量的5倍左右,热水处理时要不断地搅拌种子,使之受热均匀。

然后在常温下再浸种4小时左右。

一定的高温有利于杀死种子所带的病菌,同时可促进种子吸水膨胀早发芽。

浸种要用干净的水和容器,同时,结合浸种将种子揉搓,把种皮上的粘液洗净,漂去秕籽,去掉杂质。

将干种子投入55℃~60℃温水中不断搅拌,处理约10分钟,待水温降到28~30℃,浸种4~6小时,淘洗干净后进行催芽。

②种子包衣:

种衣剂中包含杀灭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杀菌剂、杀虫剂,以及能促进种

子发芽和黄瓜生长的微量元素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现在部分商品种子在出厂前已经包衣,使用这样的种子不需要再进行消毒处理。

③温汤浸种:

温汤浸种是利用干种和病菌对高温的耐受力的不同,通过高温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的一种方法。

将干种投入55-60℃的温水中,不断搅拌,并不断添加热水,保持55-60℃的水温10分钟。

温度降低到28-30℃再浸种4-6小时,淘洗干净后进行催芽。

④药剂浸种:

第一,用72.2%普力克水剂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20分钟,可防治黄瓜苗期真菌性病害。

第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0分钟可防治炭疽病、茎枯病。

第三,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包衣消毒不仅可杀灭潜伏在种皮的病原真菌,还可渗入种子内部,杀灭侵入种子内部的病原真菌,有效防治瓜类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

第四,为防止种子带病毒而引发病毒病,可以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

第五,1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500倍稀释液浸种2小时可以防治细菌性病害。

无论用那种药剂浸种,都要在浸种后用清水把种子进行淘洗,防止造成药害发生。

2、催芽

将已经消毒和浸种处理的种子,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促进黄瓜种子迅速发芽,再用出芽的种子播种。

黄瓜种子催芽的适宜温度是28~29℃,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湿度,约1~2天即可发芽。

具体催芽时可采用各种方法以达到上述黄瓜最佳发芽温度。

有条件的可用恒温培养箱进行恒温催芽,将经浸种后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入28~29℃恒温箱内即可,此法速度快、整齐,但需购买恒温箱。

  家庭种植少量的黄瓜时(用种量在250克内)可用体温催芽法。

可将经浸种等处理后的种子先用湿纱布包好,再装入塑料袋内,然后装入内衣口袋内,每半天解开塑料袋通气。

这种催芽法较安全,不会冻坏或烧坏种子。

  也可用电灯泡加热进行催芽。

用一口缸,在缸底盛10厘米左右的水,在水上10厘米处设1个40瓦的灯泡,再在灯泡上10厘米处放一篾子,铺上湿纱布,把要催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摊在湿纱布上,在其上再盖上湿布,把缸口盖上盖。

缸周围加设保温材料,把缸内电灯打开,使之产生热量,保持缸内温度在25℃左右,缸底的水有利于保持种子湿度。

如果加上一个自动控温仪,可根据缸内温度自动接通和切断电源。

3、低温处理与抗寒锻炼

将浸种吸胀后开始萌动,胚根还未露的种子放在0℃下1~2天,或在-1~2℃的低温下2~4小时,再放在冷水中缓慢升温后催芽。

这种方法处理后可提高黄瓜幼苗耐低温能力2℃左右。

4、种子用量

黄瓜50克种子约有2000粒左右,除秕籽和考虑育苗中的保苗率,一般50克种子能得到1500株左右的幼苗,栽植1亩地黄瓜约需优质黄瓜种子200克左右。

黄瓜育苗苗床布置

1、育苗方式选择

育苗方式可分为:

(1)、温室育苗主要在寒冷冬季或早春为日光温室冬春茬、早春茬黄瓜栽培,以及春保护地黄瓜栽培育苗。

(2)、冷床育苗和温床育苗冷床育苗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培育秧苗,是冬春季节为露地栽培的舂茬黄瓜育苗。

温床育苗是在冷床的基础上,利用酿热物或电热线加温进行育苗。

(3)、温室、冷床配套育苗这种方式是在温室内播种育成小苗,然后栽到冷床,或塑料小拱棚内培育成苗。

2、育苗床准备

育苗苗床夏天可在日光温室外用拱棚进行育苗,秋冬季节可在日光温室内进行。

地址选在旱能浇、涝能排、肥力较高的地块。

无论是棚室内育苗还是棚室外育苗都要先挖1个宽1.2~1.5m、深20~30cm、长度视用苗量多少而定的苗床。

首先,底部整平压实,以备填充营养土和育苗墓质,在苗床内填充基质后浇透水,按10cm×10cm或8cm×8cm的方格划线,在缝隙中填入草木灰,防止移苗时根系受损。

3、大棚黄瓜苗床制作

采用大棚内架小弓棚电热温床育苗;苗床置于大棚内中间部位,床宽120厘米左右,深低于畦面5厘米,长按所需营养钵数而定,床底要平整。

电热温床布设,床底先铺一层1厘米厚的稻草,做隔热层,避免床内热量散失。

稻草上再铺一层土。

然后布线,一般冬季播种每平方米苗床需要电功率100瓦(一根800瓦,100米长的电热线可铺苗床8~10平方米。

)布线时先准备好两根与苗床宽度相等的木条,固定在苗床两端,木条按布线间距钉上长3.3~5厘米的钉,然后按间距8~9厘米将电热线拉紧来回缠绕在元钉上,不能剪断不能打结,并检查线路是否畅通。

再在电热线上撒细土或砻糠1~2厘米,将电热线覆盖严密。

黄瓜春播,种子需要消毒该怎么做?

1、温汤浸种

将种子筛选整理干净,投入55~60℃的热水烫种,不停地搅拌种子,当水温下降时,再加入热水,使水温始终保持在55℃左右,10~15分钟后把种子从水中捞出,置入30℃温水中再浸泡4~6小时,保证种子吸足水分。

热水量约是种子量的4~5倍。

浸种时可以在容器内放置一个温度计随时观察水温状况。

2、福尔马林消毒

把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2~3小时,再把种子放入100倍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15~20分钟,捞出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入密闭的容器中,闷2~3小时,充分发挥药剂杀菌效力,然后用清水将种子上的药剂冲洗干净。

可以防治黄瓜炭疽病和枯萎病的发生。

3、高锰酸钾消毒

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入0.1%的高锰酸钾的溶液中浸泡30~60分钟,浸泡后即可催芽。

4、多菌灵消毒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溶液,泡种子半小时,用清水冲净后再浸种催芽,可防治多种病害。

此外,还可以使用70%的敌克松粉剂或50%二氯萘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可防治黄瓜立枯病。

5、抗寒锻炼

将浸泡萌动的种子,放在0℃条件下,处理1~2天。

或者将萌动的种子放在-2°C~4℃的冷冻环境2~3小时,然后用凉水冲,再进行催芽;催芽时先放在20℃下处理2~3小时,然后增温到25℃。

经过锻炼的种子,发芽粗壮,幼苗抗逆能力增强。

黄瓜育苗营养土的配制

(一)、营养土组成及配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