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期中试题李颖.docx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期中试题李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期中试题李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期中试题李颖
第Ⅰ卷(22小题,44分)
一、选择题: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以下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 )
①粟 ②小麦 ③玉米 ④水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
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
促使这一节日形成的原因是( )
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3.唐诗《夜看扬州市》: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犹自笙歌彻晓闻。
”从诗句中能捕捉到的信息是( )
A.扬州的草市在当时很繁荣
B.扬州的夜市是当时商业发展的一个特点
C.扬州出现了私人经营的邸店
D.扬州成为唐朝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清初学者唐甄说:
“为政之道,必先田市。
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
”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C.重商主义D.自由主义
5.1784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打破英国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
“中国皇后号”在中国停靠的港口应该是( )
A.宁波B.上海C.厦门D.广州
6.16世纪初,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
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不到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葡萄牙人已经找到通往东方的航路②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③促进了西、葡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西、葡的封建主获取了暴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
1619一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
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8、“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得以“傲视全球”的直接原因是( )
A.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B.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C.成为最早的工业国家
D.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9、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
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10、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①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②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③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
他把英国的小刀、玻璃球和酒等商品运到非洲。
他经常挑动非洲部落间的战争,然后用他带来的东西从战胜者手中换取俘虏;有时候,他也亲自抓捕黑人,然后把这些黑人运往美洲出售。
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但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
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工业家。
由此可以判断黑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印第安人惨遭虐杀,美洲需要大批劳动力 B黑人身体健壮,远不易逃跑
C黑奴贸易能给殖民者带来巨大财富 D欧洲殖民者对黑人比对印第安人熟悉
12、1895年,美国三百家大企业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
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
这表明( )。
A美国国家袭断资本主义产生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D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13、泰坦尼克号船撞到冰山后,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下列说法最确切的是()
A它是18世纪以前的轮船
B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D它是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14、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时间英国美国德国
1860年27.59.16
1900年191312
A.经济危机的影响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交通运输的改进D.世界市场的形成
15、史书记载:
“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
”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B.小农经济已完全破产
C.商品经济陷入困境D.纺织品产量高、品种多
16、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丝等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自然经济全面解体 B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丝茶生产商品化程度高 D西方人喜欢喝中国的茶、穿中国的丝绸
17、“上海轮船招商局创设三年后,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这说明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D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18、有资料记载,广州顺德县“自西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佛山自1854年、后“纺业停顿”。
另有资料记载:
在通商口岸,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些商办企业,“这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端,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生重要变化的一个标志”。
这两段材料说明( )
A.广州失业人口很多,经济萧条
B.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指的是通商口岸的商办企业
C.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的经济一蹶不振
D.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创造了条件
19、1872年,侨商创办继昌隆剿丝厂,投产后“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逐获厚利”。
这种性质企业出现的原因有( )
⑴外资企业的影响⑵洋务运动的刺激
⑶爱国华侨的努⑷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A、⑴⑵⑶ B、⑴⑵⑷ C、⑵⑶⑷ D、⑴⑵⑶⑷
20、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比较恰当( )
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
21、1892年,张弼士在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他总结的“张裕”创业史中写道:
“备历艰阻”,“掷无数之金钱,耗无量之时日,乃能不负初志”。
张弼士的“初志”应是( )
A.推翻清朝政府B.支持革命事业
C.打造中华第一品牌D.“实业救国”
22、鲁迅曾经这样描述近代中国某一政治派别:
“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
”下列企业属于该政治派别创办的是( )
A.上海发昌机器厂B.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C.天津机器制造局D.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23、大生纱厂的创办,是张謇“舍身饲虎”的第一步。
它的诞生,使一方原本荒芜冷僻的乡野,很快转变成一座举国瞩目的近代化工业城镇;经济史学家们所称的“南通模式”,也由此而奠定基础。
大生纱厂与下列哪一企业性质相同( )
A.江南制造总局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D.耶松船厂
24、影片《三毛流浪记》以主人公三毛的生活及其工作中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为主线,反映了一个普通打工者在都市中艰苦奋斗的历程。
20世纪40年代,三毛流浪到上海,看到美国商品充斥着各家店铺,他非常困惑……请指出他困惑的原因( )
A.三毛的观察不全面,英、法、日等国的商品也充斥着中国市场
B.是因为蒋介石为了打内战的需要,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大量出卖国家主权
C.美国经营商业的技术比其他国家水平高,中国人只喜欢美国货
D.四大家族的经济严重受损,不得不依赖美国商品
25、《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中记载过下面的情况:
“公司十四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
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
此厂已濒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
”该公司“濒于停业”根本原因是( )
A、原料昂贵,生产成本高,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B、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束缚
C、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
D、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26、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
”面粉厂被迫关闭。
材料说明民族工业( )
A、发展迅速 B、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C、内部管理不善 D、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27、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在创办永利碱厂时,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起初反对,后又要求合作,范旭东以“股东以享有中国国籍者为限”将卜内门公司拒于永利大门之外,打破了卜内门公司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
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
A、范旭东时个爱国资本家
B、民族企业可以从根本上破除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C、民族工业的发展处境艰难 D、民族工业与列强企业存在矛盾
28、有关“工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B在工业革命时代,企业家不能自由解雇工人
C它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
D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开始于工业革命进行中
29、下列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使工业布局摆脱了河流的限制 ②使企业由分散走向集中
③使科技人才成为决定性因素 ④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0、鲁迅先生说:
“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
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
”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 )
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31、人们日常生活中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
①打电话拜年②乘公共汽车上班③坐飞机旅游④网上炒股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32、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其主要表现是()
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②将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③冲击了旧思想和旧制度④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西方的附庸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3、矛盾先生的《春蚕》曾描述:
“老陈老爷做丝生意‘发’起来的时候,老通宝家养蚕也是年年都好,十年间挣得了二十亩的稻田和十多亩的桑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
……可是以后,两家都不行了;老通宝现在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陈老爷家也早已完结。
”两家“不行了”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A、经营与管理不善 B、不进行扩大再生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外国经济的入侵
34、阅读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统计表(单位:
亿元)
1952年1956年1957年
工业总产值343.3703.6783.9
农业总产值483.9583.9604.0
工农业总产值827.21287.51387.9
对以上数据信息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经济快速发展B.当时工业发展比农业发展快
C.“一五”计划成就突出D.中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35、“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
”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 )
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 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 ③中国社会出现一种盲动急躁情绪 ④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6、打油诗“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
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只能产生于( )
A.“文革”时期B.“大跃进”时期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37、十一届三中全会继承了八大的正确探索,同时又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全新的思想,其新思想主要表现在( )
A.科学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C.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形成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38、20世纪50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 )
A.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
C.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中共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39、下图为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时的题词。
此后不久,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苏开放的沿海城市是( )
①苏州 ②南通 ③连云港 ④盐城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40、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
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
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
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41、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
“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
”下列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 )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2.唐代诗人陆龟蒙名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你认为诗句中描写的应是()
A.白瓷 B.青瓷 C.青花瓷 D.彩瓷
43.有一关于西汉历史的电视剧,一些剧情发生在都城长安的“市”里。
下列关于该剧有关西汉“市”的场景,哪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实况
A.“市”的四周建有高大围墙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市”门白天定时开关
44.1866年创办的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俱用华人”,但其自身的技术力量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
后来,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发昌机器厂的发展历程说明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快捷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
C.中国民族工业经营管理混乱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外国支持
45.“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业,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胜利后之压迫榨取也!
吾民何辜,惟此浩劫!
”文中所言压迫榨取者主要是指
A.外国资本主义B.封建专制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闭关锁国政策
46.下图为中国近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红金龙香烟广告。
其主要文字表述为:
“今有烟二种:
一为国货,其一则否。
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之利权。
……”
从该广告词中你所能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洋烟开始传入中国
B.大力倡导使用国货
C.中国出现了最早的香烟广告
D.洋货垄断中国局面彻底改变
47.1983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通告全国:
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
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说明
①中国的棉布生产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
②中国当时已经全面达到了小康社会水平
③中国已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8、“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
……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
”下列各项,不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走人民公社化道路B.鼓励发展个体企业
C.大力发展乡镇企业D.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49、下列图中人物的哪一服饰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ABCD
50、《申报》记载20世纪初中国文明婚礼的新现象: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B.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C.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判断题:
判断正误。
正确的在答题卡上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涂B。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31.“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A筒车,而不是B耧车、C曲辕犁、D水排。
A.筒车B.耧车C.曲辕犁D.水排
32.唐代开辟了丝绸之路,华美的丝织品远销到地中海地区。
粮食产量(单位:
亿吨)
33.分析上面《1949年到1960年中国粮食产量变化图》,可知,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粮食产量变化的趋势是下降的,其主要原因是受“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严重的自然灾害、“左”倾错误危害以及中苏关系开始恶化等。
34.《中国丛报》是国人最早在国内创办的报刊。
《民报》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影响较大的报刊。
35.在我国出现的通信方式,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邮政、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报。
三、材料题
1.阅读下列材料:
(16分)
材料一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
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二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
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三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写道: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说明清政府实施政策的名称及其主要内容。
(4分)
(2)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一种怎样的心态?
(2分)
(3)你是如何看待清朝实施的这种政策的?
(4分)
答案:
(1)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
(2分)只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并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2分)
(2)天朝上国无比的优越感,盲目自大,目空一切。
(2分)
(3)闭关锁国政策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使用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2分)使中国与世隔绝,未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2分)(有其意即可给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1898年清政府才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料二火花是贴在火柴盒上的商标,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下列一组火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状况。
材料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
但总体来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革命的和进步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请回答:
(1)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的商业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
(1分)中日甲午战争前,它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
(1分)
(2)据材料二,分析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3分)在商品宣传方面有何特点?
(1分)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民族工业“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4分)
答案:
(1)①通商口岸受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自然经济最早开始瓦解。
(分)(如答“交通便利”等其它符合题意的也给1分)
②清政府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工商业实行严格的限制。
(1分)
(2)①辛亥革命的推动;(或答民国建立以后政府采取的措施)当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群众反帝斗争的推动。
(3分)②将商品宣传同爱国结合起来;(或答宣传国货,宣传爱国)注重商品品质宣传。
(1分)
(3)民族工业的发展进一步瓦解了封建的自然经济,推动了中国进代化的进程,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也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或答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还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和统治地位。
(4分。
只要答出2条,即可得4分。
答多不加分)
3.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
——《农村政策文件选编》
材料二:
1958年工业总产值比上年猛增54.8%,农业由于数千万农村劳动力被占用,总产值后来核实只比上年增长2.4%。
……生产和人民生活发生困难。
1958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6000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户的99%以上参加了公社。
……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房屋、家具。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老南京阿德师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常去外地出差。
他出差前,拿了“江苏地方粮票”到粮管所兑换成“全国粮票”。
这样才能解决出门在外的吃饭问题。
有一次他出差去北京,看中了一段布料,只是付了钱就买了下来,送给他的爱人。
阿德师傅家经济比较宽裕,他到发放票证的部门用高价买了一张自行车票。
后来,他又从单位搞到一张电脑票。
街坊邻居都说阿德师傅是个能人。
请回答:
(1)材料一分析了农村中不利于工业化建设的诸多因素,请加以概括。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