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364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

《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课程申报表.docx

精品课程申报表

 

精品课程申报表

 

申请学校华东师范大学是否部属■

是否已获市级精品课程□获奖年度

课程名称国学专书系列讲读

课程层次(本/专)本

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践(验)课所属一级学科名称文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中国语言文学

课程负责人胡晓明

申报日期2006年5月8日

 

 

填写要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名

胡晓明

性别

出生年月

1955年8月

最终学历

研究生

职称

教授

电话

62641967

学位

文学博士

职务

教研室主任

传真

同上

所在院系

人文学院中文系

E-mail

Huxiaoming1955@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062)

研究方向

中国文学与批评

1-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本科生课程有:

1、昭明文选讲读,专业基础课,周学时二,共五届,学生总数为160余人。

2、中国古代文学史,基础课,周学时三,共二届,学生总人数为130余人.

研究生课程有:

1、唐宋诗词研究,专业课,周学时三,共五届,学生总数为185人。

2、中国现代文史名著导读,专业基础课,周学时三,共五届,学生10人。

3、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专业基础课,周学时三,共二届,学生总数为60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本科毕业论文16人,本科函授论文9篇、自学考试论文17篇、夜大学论文7篇、三结合论文8篇,研究生毕业论文24篇。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文化经典专书讲读》(“全国百门精品课程建设计划”),2004年—2007年。

2、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国学专书导读》,2004年—2005年。

3、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建设基金项目,2003—2004年。

4、华东师范大学教材建设项目,2005—2006年。

5、华东师范大学文科基地班课程改革项目,2000-2001年。

教学研究论著:

1、《文选讲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2、大学文化与古典文学《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6期

3、读《庄子》《文选》札记(《纪念施蛰存教授百岁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

4、什么是诗文考证的正途?

《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5、古典文学有什么用?

《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5、二十世纪中国诗学史小言《社会科学家》2003第3期

6、龙舟舵手与陶渊明:

以冈村繁《陶渊明新论》为中心的讨论

《中国学术》2003年第1期

7、国学的当今作用《新周刊》2002年,总第131期

8、春者天之本怀也《文汇报》2004,4,1

9、卡尼曼的启示《解放日报》2002,11,18

10、《答苏武书》正解《文汇读书周报》2002,5,3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中华文化经典专书系列讲读》获2005年度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文科基地班课程改革》获2001年度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多次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最受欢迎课程”。

4、获1999年度华东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华为奖。

5、获1995年度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1-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主持《上海近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重点学科项目(1999年-2003年)。

2、主持《晚清诗学与近现代学术文化》,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2002-2004)。

3、主持《陈衍沈曾植陈三立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003-2005)。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论钱锺书的以诗证史《思想与文化》第四卷

2、种花还负旧时人:

陈散原陈寅恪父子海棠诗疏证

《九州学林》2005夏季号

3、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解放日报》2004,9,5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续)《解放日报》2004,9,12

4、客观了解与文化意识《文艺争鸣》2004年第2期

5、《石遗室诗话》与晚清民初士人诗歌生活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一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

1、专著《中国诗学之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获华东地区理论读物一等奖。

2、专著《跨过的岁月:

王元化画传》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获上海市新闻出版署2000年度十佳图书奖。

3、论文《生生之证:

中国诗学的时间体认》获1992-94年度上海市社联优秀论文奖。

4、论文《论陈寅恪先生的学术性格及思想史意义》获1996-98年度上海市社联优秀论文成果二等奖。

5、论文《论陈寅恪的古典今事解诗方法》获1998-2000年度上海市社联优秀论文成果三等奖。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

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

2.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⑴-1

基本

信息

姓名

方勇

性别

出生年月

1956年6月

最终学历

博士后

职称

教授

电话

52752559

学位

博士

职务

传真

所在院系

人文学院中文系

E-mail

fangshanzi@hotmail.Com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062)

研究方向

先秦文学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本科生课程有:

1、庄子讲读,专业基础课,周学时二,共五届,学生总数为160余人。

2、先秦诸子研究,专业基础课,周学时二,共4届,学生总数为200余人。

4、中国文学史,基础课,周学时四,共2届,学生总数为120余人。

研究生课程有:

1、庄子学史,专业课,周学时二,共五届,学生总数为70余人。

2、先秦文学史,专业课,周学时二,共五届,学生总数为80余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本科毕业论文11篇,本科函授论文16篇、自学考试论文16篇、夜大学论文5篇,研究生毕业论文18篇。

参与的教学研究课题:

1、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文化经典专书讲读》(“全国百门精品课程建设计划”),2004年—2007年。

2、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国学专书导读》,2004年—2005年。

3、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建设基金项目,2003—2004年。

4、华东师范大学教材建设项目,2005—2006年。

教学研究论著:

1、《庄子讲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9月。

2、《卮言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

3、《庄子闲读》,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12月。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中华文化经典专书系列讲读》获2005年度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庄子讲读》被评为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

2⑴-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主持《庄子学史》,教育部立项,2000年—2005年。

2、主持《庄子阐释史》,上海市立项,2000年—2005年。

3、主持《庄子纂要》要,高校古委会立项,2006—2007年。

近五年来学术论著:

1、《庄子诠评》(修订版),巴蜀书社2006年1月。

2、魏晋佛学与庄子学的互相倚重,《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论唐代庄子寓言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4、《淮南子》对庄子的积极阐释,《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5、庄子逍遥义由玄学化向佛学化的转变,《文史知识》2000年第10期。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⑵

2⑵-1

基本

信息

姓名

王冉冉

性别

出生年月

1971年3月

最终学历

博士

职称

副教授

电话

66740800

学位

博士

职务

传真

所在院系

人文学院中文系

E-mail

ranroy@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062)

研究方向

元明清文学

2⑵-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本科生课程有:

1、史记讲读,专业基础课,周学时二,共五届,学生总人数160余人。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基础课,周学时四,共五届,学生总人数300余人。

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基础课,周学时三,共五届,学生总人数300余人。

5、中国古代文学史(网络),基础课,周学时二,共五届,学生总人数5000余人。

研究生课程有:

明清小说研究专题,专业课,周学时三,共一届,学生总人数14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本科毕业论文18篇,本科函授论文20篇、自学考试论文22篇、夜大学论文7篇。

主持与参与的教学研究课题:

1、主持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网络课程建设》,2001年—2005年。

2、参与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文化经典专书讲读》(“全国百门精品课程建设计划”),2004年—2007年。

3、参与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国学专书导读》,2004年—2005年。

4、参与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建设基金项目,2003—2004年。

5、参与华东师范大学教材建设项目,2004—2005年。

教学研究论著:

1、《史记讲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2、《唐宋散文选修读本》,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5年6月。

3、新课标语文学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4、清中叶文言小说中的“教化”,《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第5期。

5、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若干文化透视,《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9期。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中华文化经典专书系列讲读》获2005年度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史记讲读》被评为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

3、《中国文学史》(成人教育类)被评为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

4、华东师范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2001年)一等奖。

5、2005年上半年为中文系2004级开设的《史记讲读》获“最受欢迎课程”。

2⑵-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参与《中国小说学史》课题,教育部立项,2002年——2006年,负责“清代小说学史”部分。

2、参与《中国古代小说文体流变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4—2007年,负责清代小说文体流变研究。

近五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从“史”到“文”——小说观念在明末清初的一大变迁》,《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2、《从“文”到“学”——清中叶传统小说观念的回归与歧变》,《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1期。

3、《以论说文法评点小说结构——金圣叹小说评点的一个本质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明代中篇文言小说与“才子佳人”的婚爱模式》,《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5、明代小说中的侠观念,《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2.主讲教师情况(3)

2⑴-1

基本

信息

姓名

查正贤

性别

出生年月

1973.10

最终学历

研究生毕业

职称

讲师

电话

52500542

学位

博士

职务

传真

所在院系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E-mail

zxzha@

通信地址(邮编)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062)

研究方向

魏晋隋唐五代文学

2⑴-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本科生课程:

1、论语讲读,专业基础课,周学时二,共二届,学生总人数62人。

2、中国文学史

(一)基础课,周学时四,共二届,学生总人数155人。

研究生课程有:

唐代文学专题,专业课,周学时三,共一届,学生总人数12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指导本科毕业论文14篇,本科函授论文11篇、自学考试论文14篇、夜大学论文3篇。

近五年来参与的教学研究课题:

1、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文化经典专书讲读》(“全国百门精品课程建设计划”),2004年—2007年。

2、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国学专书导读》,2004年—2005年。

3、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建设基金项目,2003—2004年。

4、华东师范大学教材建设项目,2005—2006年。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

1、《中华文化经典专书系列讲读》获2005年度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论语讲读》被评为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

3、2006年上半年,为中文系2004级开设的《论语讲读》获“最受学生欢迎课程”。

4、2005年上半年,为中文系2003级开设的《论语讲读》获“最受学生欢迎课程”。

5、2005年下半年,为中文系2003级开设的《中国文学史

(一)》获“最受学生欢迎课程”。

2⑴-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近五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1、试论王勃易学时命观及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文学遗产》2002年第2期。

2、论初唐休沐宴赏诗以隐逸为雅言的现象,《文学遗产》2004年第6期。

3、元兢《诗人秀句序》释论——兼论其诗学对初盛唐诗歌发展之意义,《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4、暮归的诗学:

孟浩然的诗艺习得与超越,《文学遗产》2006年第5期。

 

课程类别: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3.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胡晓明

1955,8

教授

中国古代文学

主讲《文选讲读》

方勇

1956,6

教授

中国古代文学

主讲《庄子讲读》

王冉冉

1971,3

副教授

中国古代文学

主讲《史记讲读》

查正贤

1973,4

讲师

中国古代文学

主讲《论语讲读》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国学专书系列讲读》教学组的成员,全是文学博士,其中一名是北京大学博士后,两名是北京大学文学博士。

两名教授、博士生导师,知识结构覆盖《国学专书系列讲读》所需的各学科领域。

从学历、教学成果来看,是中文系目前各教学组中最强大的阵容,学缘结构极佳。

年龄结构合理,两名四十多岁的,另两名三十多岁的,是最佳的青壮年结合,而且还形成了科研、教学梯队。

师资配置(含辅导教师)合理,师生比例约1:

8左右,非常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3-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我们的教改所涉及的问题,是如何回应新的历史情境下高校教育的新需求。

目前的高校教育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一、急功近利,重知识、技能而轻人文教育。

二、将“全球化”误解为“西方化”,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

三、由于受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概论式、简介式的课程太多,妨碍了学生真正深入传统文化。

四、选修课比较随意、主观,缺乏系统性、稳定性,不利于以人文经典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可持续发展。

五、专业性太强则曲高和寡,着眼于普及则又易于流于浮泛。

针对以上问题,本课程建设立足于高校,纵深于文化,着眼于大学生,以《论语》《史记》《文选》《庄子》四部书为抓手,从教材、师资、课程等方面进行制度化的专书讲读建设,取得了多方面的教学研究成果:

一、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四部经典正好具有塑造民族精神的根源性与派生人文内涵的核心地位,本课程又把教师研究性的“讲”与学生深入细致的“读”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扎扎实实研读具体作品的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传统的浸染,具备根源性的人文素养。

这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技能的培养,而且还对人文教育进行了重构与强化。

二、通过对四部经典的文学史链接与文化史拓展,使学生了解到它们在文明进程中的伟大地位和重要作用,认识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全球化潮流中学习、弘扬民族文化。

三、打破了文、史、哲学科传统的人为界限,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新的结构优化,强调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全面性与系统性,将这四部文化经典融会贯通、链结聚合,帮助学生走进中华文化的内在血脉,使学生在深入、细致研读原典的基础上还能够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中华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整合能力,有助于形成较宽的知识兴趣和较高的思想视点。

四、编写出了高质量的系列教材《论语讲读》、《史记讲读》、《庄子讲读》与《文选讲读》,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五、以网络为平台进行远程教育,以“课程描述”、“电子教材”、“教案精选”、“教学录像”、“资料链接”、“前沿关注”、“互动交流”等栏目帮助学生在线学习,将“专业性”与“大众化”结合起来。

3-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措施:

1、为青年教师设立了“创新基金”、“研究基金”、“著作基金”与“教学建设基金”、“教材建设基金”,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科研、教学条件,激励了青年教师的创新进取精神。

2、开展了“1+1”结对子活动,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卓有成效。

3、资助、支持青年教师的“丽娃沙龙”,使青年教师之间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交流,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互相学习与彼此进步。

成效:

有明显成效,例如青年教师王冉冉所担任的课程有两门曾被评为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年终考核多次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课程”,曾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华东师范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一等奖。

青年教师查正贤所担任课程也曾被评为华东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年终考核多次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课程”,还曾获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冉冉与查正贤是系里的优秀青年教师,发展态势很好。

学缘结构:

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

4-1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在全球化背景下,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不言而喻。

注意到这一问题的高校,基本上都有了民族文化原典讲读的课程,但是有的偏重于全体大学生的传统文化道德教育,有的偏重于专业性、学术性更强的系列专书精读课程。

前者的问题是太大众化,课程量则过于小。

后者的问题是太专业性,课程量则过于大。

我们目前所采取的是中间路线。

首先,从90年代中期开始,我们把课程建设与文科基地建设联系起来,打破学科的人为限制,以“大中文”理念将多种学科综合交叉,使各专书的讲读分则独当一面,合则形成体系,既不像普及性课程那样的浮泛轻浅,又不像选修课那样因各自为政而成为“散兵游勇”。

接着,我们优化组合了教师队伍,形成了青壮年结合的年龄结构、全是文学博士的阵容以及人文学院的最佳学缘结构,组建了科研与教学梯队,师资力量相当雄厚,发展态势很好。

后来,我们被学校纳入教学建设基金项目、教材建设项目、精品课程建设计划,编写出高质量的系列教材《论语讲读》、《史记讲读》、《庄子讲读》与《文选讲读》(《史记讲读》、《庄子讲读》与《文选讲读》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论语讲读》亦将于近期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以多媒体与网络为媒介扩大教学成果,及时引入新成果、新信息,将旧学与新知结合起来,将专业性与大众化结合起来。

4-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溶入世界视野,据著名汉学家杜维明先生的助手黄万盛先生介绍,哈佛人文学科的名教授们(以史华慈教授为领袖)曾长期坚持“读经班”:

以原典的形式研读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其中就包括中华传统文化的两部经典——《论语》、《庄子》。

海内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方法也日趋多元、与多种学科相交叉:

哲学、史学、文学、美学、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符号学、阐释学、系统论…………不一而足。

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化与大众化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

出现了不少注译本与通俗性读物,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