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内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43212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59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内容.docx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内容.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内容.docx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内容

目录

实验一电子元器件的检测1

附一泰坦VC98系列数字万用表的使用说明4

附二多路直流稳压稳流电源使用说明9

实验二 单管放大电路11

附三MOS-6xx系列双踪示波器使用说明21

附四SP1641D型函数信号发生器/计数器使用说明27

附五交流毫伏表RS-F500/RS-F600系列使用说明31

实验三比例电路与比较器34

实验四基本门电路37

实验五报警电路40

实验六计数器45

实验七光控音乐门铃电路47

 

实验一电子元器件的检测

一.实验目的

1.认识与熟悉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的外观与型号。

2.了解二极管的特性。

3.学会使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正、负极及其性能好坏。

4.学会使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管脚、类型及其性能好坏。

5.掌握直流稳压电源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实验元器件

实验使用设备器件见表1-1

表1-1实验使用设备器件明细表

序号

名称

符号

型号与规格

件数

1

直流稳压电源

US

1

2

万用表

1

3

二极管

VD

IN4007

5

4

NPN三极管

VT

9013

1

5

PNP三极管

VT

9012

1

6

开关

S

1

7

灯泡

HL

12V

1

8

导线

若干

三.实验项目及工艺要求

(一)实验项目

1.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1)

按图1-1连接电路,调稳压电源输出12V电压,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观察灯泡工作情况,填表入表1-2。

2)打开开关,将二极管VD反接,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灯泡工作情况,填表入表1-2。

3)根据以上步骤,总结二极管导电特性。

2.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1)

图1-1

用万用表的欧姆挡R×100Ω挡或R×1KΩ挡,设二极管的一端为A,另一端为B,分别测量5个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填入表1-3。

2)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及二极管的极性,填入表1-3。

表1-2二极管导电特性

项目

VD正接

VD反接

灯泡工作情况

二极管的特性

表1-3二极管的测试

项目

二极管1

二极管2

二极管3

二极管4

二极管5

红表笔接A,黑表笔接B

红表笔接B,黑表笔接A

判断二极管好坏

二极管的正极为(A或B)

3三极管好坏的判别

1)检测硅NPN管的好坏。

用万用表的R×100Ω挡或R×1KΩ挡,测量发射结b-e、集电结b-c的正、反向电阻和c-e间的正反向电阻,填入表1-4,并判断其好坏。

2)检测锗PNP管的好坏。

用万用表的R×100Ω挡,测出b-c间、b-e间、c-e间正、反向电阻,判断其好坏,填入表1-5。

表1-4硅NPN管好坏的判定

项目

b-c

b-e

c-e

正向电阻

反向电阻

结论

表1-5锗PNP管好坏的判定

项目

b-c

b-e

c-e

正向电阻

反向电阻

结论

4.三极管类型及管脚的判别

1)用万用表的欧姆挡R×100Ω挡或R×1KΩ挡,对三极管的三个管脚轮流测试两管脚间的正、反向电阻,结果填入表1-6(设三个管脚分别为A、B、C)。

2)判断三极管的类型及基极,填入表1-6。

3)判别NPN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

用万用表黑表笔接假定的集电极c,红表笔接假定的发射极e(接法1),并用手捏住基极和假定的集电极(b、c不能直接接触),测量c-e间的电阻Rce,然后将红、黑表笔反接(接法2)重测,读出其电阻值,并判断其集电极和发射极,填入表1-7。

4)判别PNP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

用万用表黑表笔接假定的集电极c,红表笔接假定的发射极e(接法1),并用手捏住基极和红表笔所接的电极,测量c-e间的电阻值Rce,测量e-c间的电阻值Rec,然后将红、黑表笔反接(接法2)重测,读出其电阻值,并判断其集电极和发射极,填入表1-8。

表1-6三极管的测试

项目

三极管1

三极管2

RAB

RAC

RBC

RAB

RAC

RBC

正向电阻

反向电阻

三极管类型

三极管基极

表1-7NPN管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判断

项目

接法1

接法2

Rce

Rec

Rce

Rec

电阻值/kΩ

结论

表1-8PNP管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判断

项目

接法1

接法2

Rce

Rec

Rce

电阻值/kΩ

结论

(二)工艺要求

1)测量二极管、三极管时注意万用表欧姆挡的量程。

2)正确使用万用表,测量时万用表表笔的极性不能接反。

四.实验原理及技能

(一)二极管的简单测试

1)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

普通二极管一般在外壳上均印有型号和标记。

标记有箭头、色点、色环三种,箭头所指方向或靠近色环的一端为阴极,有色点的一端为阳极。

若遇到型号和标记不清楚时,可用万用表的欧姆挡进行判别。

万用表挡位选在R×100Ω挡或R×1KΩ挡。

主要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进行测量。

测量时,两表笔分别接被测二极管的两个电极,若测出的电阻值为几百欧姆到几千欧姆,说明是正向电阻,这时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若电阻值在几十千欧到几百千欧,即为反向电阻,此时,红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

2)检查二极管的好坏

一般二极管的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大几百倍,可以通过测量正、反向电阻来判断二极管的好坏。

表1-10可作为判断时的参考。

正常小功率硅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锗二极管约为100Ω到1KΩ。

(二)三极管好坏的判别

选用万用表的R×100Ω挡或R×1KΩ挡,检测硅材料NPN型三极管时,将黑表笔接基极,红表笔分别接集电极和发射极,测该管PN结正向电阻应为几百欧至几千欧。

调换表笔后,测试PN结反向电阻,应在几十千欧到几百千欧以上。

集电极和发射极间的电阻,无论表笔如何接,其阻值均应在几百千欧以上。

检测锗PNP型三极管用R×100Ω挡更合适一些,且测出的各阻值应小于NPN型三极管的检测值。

(三)判别三极管管脚和类型

1)根据管脚排列及其色点判断

金属管壳封装的三极管,管脚一般呈等腰三角形排列,顶点是b极,有凸出定位销的一极是e极,另一极为c极;另一种等腰三角形排列,顶点是b极,有红色点的一极是c极,另一极为e极;还有一种,依靠不同的色点来区分,顶点与管壳上的红点标记相对应的为c极,与白点对应的为b极,与绿点对应的为e极。

有些管子管脚排列成一条直线但距离不相等,则距离较近的两脚之中靠外的管脚下为e极,靠里的为b极,另一极为c极。

塑封晶体三极管,可将剖去一个平面或去掉一角的标记朝向自己,则从左至右依次为e极、b极、c极。

超小型晶体三极管,其中一个管脚截去一角为标记,定为e极,与其垂直的管脚为c极,另一个管脚为b极。

2)用万用表判别

用万用表可以判断三极管的电极、类型及好坏,一般万用表选择欧姆挡R×100Ω挡或R×1KΩ挡。

1.判断b极和三极管的类型

先假设三极管的某极为b极,将黑表笔接在假设的b极上,再将红表笔依次接到其余两个电极上,若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很大(约为几十千欧到几百千欧)或者都很小(约为几百欧),则可确定假设的b极是正确的。

否则假设另一电极为b极,重复上述的测试,以确定b极。

如无一个电极符合上述测量结果,说明三极管已坏。

当b极确定后,将黑表笔接b极,红表笔分别接其他两极,若测得的电阻值都很小,则该三极管为NPN型;反之,则为PNP型。

2.判断c极和e极

以NPN型为例,把黑表笔接到假设的集电极c上,红表笔接发射极e上,并用手捏住b极和c极(b、c不能直接接触,通过人体相当于有b、c之间接入偏置电阻),读出表头所示c、e间的电阻值,后将红、黑两表笔反接重测。

若第一次电阻值比第二次小,说明原假设成立。

因为c、e间电阻值小,说明通过万用表的电流很大,偏置正常。

1.1.硅管或锗管的判断:

硅管的发射结正向压降一般为0.6-0.7V-,而锗管只有0.2-0.3V所以只要测的发射结的正向压降,即可区别硅管或锗管。

2.2.NPN管和PNP管型的判别:

把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红表笔固定一个脚,黑表脚分别接触另外两个引脚,如果得出一对很小的阻值,则为NPN型三极管。

那么红表笔接的是基极如果将黑表笔固定一个引脚,红表笔分别接触另外两个引脚,也能同样得到很小的阻值,这就是PNP型三极管,黑表笔接的是基极。

3.3.C极和E极区别:

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假如是NPN型在基极与另外两极之间量测阻值,红表笔接另一个脚,黑表笔接另一个脚得到两次阻值,黑笔接发射极红笔接集电极。

电阻结:

用二极管档测量两个PN结的反向阻值,一大一小,阻值大的为集电极,阻值小的为发射极。

五.思考题

1.在测二极管的反向电阻时,为使测试表笔与管脚接触良好,用两只手握紧管脚与测试表笔接触处,结果发现二极管的反向电阻较小,认为不合要求,但该二极管用在设备上却工作正常,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不能用万用表的R×1Ω挡或R×100KΩ挡来检查二极管、三极管?

3.半导体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能否调换使用?

为什么?

4.用万用表判断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管脚时操作有什么不同?

附一:

泰坦VC98系列数字万用表的使用说明

(一)

操作面板说明

1.液晶显示器:

显示仪表测量的数值及单位;

2.功能键(各按键定义如下):

2-1.“HOLD”键:

按此功能键,仪表当前所测数值保持在液晶显示器上,同时显示器上出现“HOLD”符号,按一次,退出保持状态;

2-2.“PRL”键:

按下此功能键,读数清零,进入相对值测量,显示器出现“REL”符号,再按一次,退出相对值测量;

2-3.“Hz/DUTY”键;测量交流电压(电流)时,按此功能键,可切换频率/占空比/电压(电流),测量频率时切换频率/占空比(1~99%);

2-4.“DC/AC”键:

选择DC和AC工作方式或二极管的通断工作方式;

2-5.“RANGE”键:

选择自动量程或手动量程工作方式,仪表起始为自动量程状态,显示“AUTO”符号,按此功能键转为手动量程,按一次增加一档,由低到高依次循环,持续按下此键超过2秒,回到自动量程状态;

3.旋钮开关:

用于改变测量功能及量程;

4.hFH测试插座:

用于测量晶体三极管放大倍数的数值大小;

5.温度插座;

6.电压、电阻、频率插座;

7.公共地;

8.小于400mA电流测试插座

9.10A电流测试插座。

(二)使用方法

1.直流电压测量

(1)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表笔插入“VΩHz”插孔;

(2)将功能开关转至“V ̄”档;

(3)仪表起始为自动量程状态,显示“AUTO”符号,按“RANGE”键转为手动量程方式,可选400mV、4V、40V、400V、1000V量程;

(4)将测试表笔接触测试点,红表笔所接的该点电压与极性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

注意:

a.手动量程方式如LCD显示“OL”,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高一档;

b.测量电压切勿超过1000V,如超过,则有损坏仪表电路的危险;

c.当测量高电压电路时,千万注意避免触及高压电路。

2.交流电压测量

(1)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表笔插入“VΩHz”插孔;

(2)将功能开关转至“V~“档;

(3)仪表起始为自动量程状态,显示“AUTO”符号,按“RANGE”键转为手动量程方式,可选400mV、4V、40V、400V、750V量程;

(4)将测试表笔接触测试点,表笔所接的两点电压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

注意:

a.手动量程方式如LCD显示:

“OL”,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高一档;

b.测量电压勿超过交流750V,如超过,则有损坏仪表电路的危险;

c.当测量高电压电路时,千万注意避免触及高压电路。

3.直流电流测量

(1)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表笔插入“mA”或“10A”插孔中(最大为400mA)和(最大为10A);

(2)将功能开关转至电流档,按动“DC/AC”键选择DC测量方式,然后将仪表的表笔串入被测电路上,被测电流值及红色表笔点的电流极性将同时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

注意:

a.如果事先对被测电流范围没有概念,应将量程开关转到最高的档位,然后根据显示值转至相应的档位上;

b.如LCD显示“OL”,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高一档;

c.最大输入电流为400mA或者10A(视红表笔插入位置而定),超过额定的电流会将保险丝熔断,甚至损坏仪表。

4.交流电流测量

(1)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表笔插入“mA”或“10A”插孔中(最大为400mA)和(最大为10A);

(2)将功能开关转至电流档,按动“DC/AC”键,选择AC测量方式,然后将仪表测试表笔串入在被测电路上,被测电流值显示在屏幕上。

注意:

a.如果事先对被测电流范围没有概念,应将量程开关转到最高的档位,然后根据显示值转至相应的档位;

b.如LCD显示“OL”,表明以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高一档;

c.最大输入电流为400mA或者10A(视红表笔插入位置而定),超过额定的电流会将保险丝熔断,甚至损坏仪表。

5..电阻测量

(1)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表笔插入“VΩHz”插孔;

(2)将功能开关转至“Ω”档,将两表笔跨接在被测电阻上;

(3)按动“RANGE”键选择自动或手动量程方式;

(4)如果测阻值小的电阻,应先将表笔短路,按“PRL”键一次,然后再测未知电阻,这样才能显示电阻的实际阻值。

注意:

a.使用手动量程方式时,如果事先对被测电阻范围没有概念,应将开关调至最高的档位;

b.如LCD显示“OL”,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调高一档;当测量电阻超过1MΩ以上时,读数需几秒时间才能稳定,这在测量高电阻时是正常的;

c.当输入端开路时,则显示过载情形“OL”;

d.测量在线电阻时,要确认被测电路所有电源已关断及所有电容都已完全放电时,才可进行;

e.请勿在电阻档输入电压。

6.电容测量

(1)将功能开关转至“┫┣”档;

(2)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表笔插入“VΩHz”插孔;

(3)如显示屏显示不是零,按一次“PRL”键清零;

(4)将被测电容对应极性用测试表笔(注意红表笔极性为“+”)接入“COM”\“VΩHz”输入端,屏幕将显示电容容量。

注意:

a.严禁在测量电容时或电容未移开“Cx”插座,同时在“VΩHz”端输入电压或电流信号;

b.每次测试,必须按一次“PRL”键清零,才能保证测量准确度;

c.电容档仅有自动量程工作方式;

d.对被测电容应完全放电,以防止损坏仪表;

e.200μF量程输入读数稳定时间大于15秒。

7.频率测量

(1)将笔表或屏蔽电缆接入“COM”、“VΩHz”输入端;

(2)将功能开关转至“30MHz”档,将表笔或屏蔽电缆跨接在信号源或被测负载上;

(3)按“Hz/DUTY”键切换频率/占空比,显示被测信号的频率或占空比读数。

注意:

a.频率档仅有自动量程工作方式;

b.输入超过10V交流有效值时,可以读数,但可能超差;

c.在噪声环境下,测量小信号时最好使用屏蔽电缆;

d.在测量高电压电路时,千万不要触及高压电路;

e.禁止输入超过250V直流或交流的电压值,以免损坏仪表。

8.三极管hFE测量

(1)将功能开关转至hFE档;

(2)判断所测晶体管为NPN型或PNP型,将发射极、基极、集电极分别插入相应插孔,即可测出三极管的放大倍数。

9.二极管、通断测试

(1)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表笔插入“VΩHz”插孔(注意红表笔极性为“+”);

(2)将功能开关转至“

”档,按动DC/AC“键选择二极管测量方式;

(3)正向测量:

将红表笔接到被测二极管正极,黑表笔接到被测二极管负极,显示器即显示二极管正向压降的近似值;

(4)反向测量:

将红表笔接到被测二极管负极,黑表笔接到被测二极管正极,显示器显示“OL“;

(5)完整的二极管测试包括正反测量,如果测试结果与上述不符,说明二极管是坏的;

(6)按动“DC/AC”键选择通断测量方式;

(7)将表笔连接到待测线路的两点,如果电阻值低于约70Ω±20Ω,则内置蜂鸣器发声。

注意:

请勿在“

”档输入电压。

10.温度测量

(1)将功能开关转至“℃”档;

(2)将热电偶传感器的冷端(自由端)插入“KTEMP”插孔,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端(测量端)置于被测温场中,显示屏即显示被测温场的温度值,读数为摄氏度。

注意:

a.当输入端开路时,则显示常温;

b.请勿随意更换测温传感器,否则将不能保证测量准确度;

c.严禁在温度档输入电压。

11.数据保持

按下保持开关,当前数据就会保持在显示器上,再按下数据保持取消,重新计数。

12.自动断电

(1)当仪表停止使用约15分钟后,仪表便自动断电,然后进入睡眠状态,断电前约1分钟内置蜂鸣器会发出5声提示;若要重新启动电源,按任意键,就可重新接通电源;

(2)先按住“DC/AC”键再开机,可取消自动断电功能。

(三)仪表保养

该仪表是一台精密仪器,使用者不要随意更改电路。

1.请注意防水、防尘、防摔;

2.不要在高温、高湿、易燃易爆和强磁场的环境下存放或使用仪表;

3.情节仪表外观请使用湿布和温和的清洁剂,不要使用研磨剂及酒精等烈性溶剂;

4.如果长时间不使用,应取出电池,防止电池漏液腐蚀仪表;

5.注意电池使用情况,显示器出现“

”符号时,应更换电池;

步骤如下:

(1)拧出后盖上固定电池门的螺丝,退出电池门;

(2)取下1.5V电池,换上两个新的电池,虽然任何标准1.5V电池都可使用,但为加长使用时间,最好使用碱性电池;

(3)装上电池门,上紧螺丝;

6.更换保险管时,请打开机壳后,使用规格型号相同的保险管更换。

注意!

1.不要将高于1000V直流或交流峰值电压接入;

2.不要在电流档、电阻档、二极管档、蜂鸣器档上去测量电压值;

3.在电池没有装好或后盖没有上紧时,请不要使用此表;

4.更换电池或保险管前,请将测试表笔从测试点移开,并关机。

附:

简易故障排除

如果您的仪表不能正常工作,下面的方法可以帮助您快速解决一般问题,如果故障仍排除不了,请与泰坦公司维修中心或经销商联系。

故障现象

检查部位及方法

没显示

电源未接通

换电池

符号出现

换电池

电流无输入

换保险丝

显示误差大

换电池

 

附二:

多路直流稳压稳流电源使用说明

(一)操作面板说明

1.前面板上各开关旋钮的位置和功能

(1)指示主动路输出电压值

(2)指示主动路输出电流值

(3)指示从动路输出电压值

(4)指示从动路输出电流值

(5)主动路输出电压调节

(6)主动路稳流输出电流调节

(7)从动路输出电压值调节

(8)从动路稳流输出电流调节

(9)固定5V输出报警指示灯

(10)主动路稳压状态指示灯

(11)主动路稳流状态指示灯

(12)从动路稳压状态指示灯

(13)从动路稳流状态或双路电源并联状态指示灯

(14)双路电源独立、串联、并联控制开关

(15)双路电源独立、串联、并联控制开关

(16)主动路输出正端

(17)(20)机壳接地端

(18)主动路输出负端

(19)从动路输出正端

(20)机壳接地端

(21)从动路输出负端

(22)电源开关

(23)固定5V输出正端

(24)固定5V输出负端

 

2.后面板说明

(25)保险丝座

(26)电源插座

(27)电源转换开关(选用)

(28)风扇

 

(二)使用方法

(1)双路可调电源独立使用

1.将开关(15)和(14)分别置于弹起位置(即┴位置)

2.作为稳压使用时,先将旋扭(6)与(8)顺时针调至最大,开机后,分别调节(5)和(7),使主,从动路的输出电压至需求值。

3.作为恒流源使用时,开机后先将旋扭(5)与(7)顺时针调至最大,同时将(6)与(8)调至最小,接上所需负载,调节(6)与(8),使主,从动路的输出电流分别至所要的稳流值。

4.限流保护点的设定:

开启电源,将旋钮(6)与(8)逆时针调至最小,顺时针适当调节旋钮(5)与(7),将输出端子(16)与(18),(19)与(21)分别短接,顺时针调节旋钮(6)与(8)使主,从动路的输出的电流等于所要求的限流保护点电流值,此时保护点就被设好了。

(2)双路可调电源串联使用

1.将开关(15)按下(即┻位置),将开关(14)弹起(即┴位置)将旋钮(6)与(8)顺时针调至最大,此时太调节主电源电压调节扭(5),从动路的输出电压将跟踪主动路的输出电压,输出电压未两路电压相加,最高可达两路电压的额定值之和(即端子(16)与(21)之间的电压)。

2.在两路电压串联时,两路的电流调节仍然是独立的,如旋钮(8)不在最大,而在某个限流点,则当负载电流到达该限流点时,从动路的输出电压将不再跟踪主动路调节。

3.在两路电源串联时,如负载较大,有功率输出时,则应用粗导线将(19)与(18)可靠连接,以免损坏机器内部开关。

4.在两路电源串联时,如主动路和从动路输出的负载与接地之间接有连接片,应断开,否则将引起从动路的短路。

(3)双路可调电源并联使用

1.将开关(15)与(14)分别按下(即┻位置),两路输出处于并联状态。

调节旋钮(5),两路输出电压一致变化,同时从动路稳流指示灯(13)亮。

2.并联状态时,从动路的电流调节(8)不起作用,只需调节(6),即能使两路电流同时受控,其输出电流为两路电流相加,最大输出电流可达两路额定值之和。

3.在两路电源并联使用时,如负载较大,有功率输出时,则应用粗导线将端子(16)与(19),(18)与(21)分别短接,以免损坏机内切换开关。

(三)注意事项

1.本电源具有完善的限流保护功能,当输出端发生短路时,输出电流将被限制在最大限流点而不再增加,但此时功率管仍有功率损耗,故一旦发生短路或超负荷现象,应及时关掉电源并排除故障,时机器恢复正常工作!

2.对电源进行维修时,必须将输入电源断开,并由专业人员修理。

3.机器使用完毕,请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长期不用,应将电源插头拔下!

4.本电源属于大功率仪表,因此在满负荷使用时应注意电源的通风散热:

且电源外壳和散热器温度较高,请注意切忌用手触摸!

5.三芯电源线的保护接地端必须可靠接地,以保使用安全!

6.当电源使用过长而重新使用时,应通电预热15~20分钟,待仪表运行稳定后方可投入使用!

实验二 单管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方法。

3.了解负载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4.掌握电子元器件在面包板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