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至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拽出(zhuài)告馨(qìng)战栗(lì)怏怏不乐(yàng)
B.蹒跚(pán)阴霾(mái)毋宁(wú)毛骨悚然(sǒng)
C.烧灼(zhuó)吞噬(shì)炽热(zhì)白雪皑皑(ǎi)
D.点缀(zhuì)贏弱(léi)遨游(áo)芸芸众生(yú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闲遐 耐人寻味 精疲力竭 扬扬得意
B.凛冽 五脏六腑 精打细算 勇往直前
C.遗孀 姗姗来迟 千钧重负 小心冀冀
D.严瑾 天涯海角 心有灵犀 海市蜃楼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用这惊心动魄的太空飞行作为激励我们向未来冲击的教例,孜孜不倦地讲述给我们听。
B.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C.行进在幽深的峡谷中,他们一行人屏息凝神,感到胆战心惊。
D.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有人还希望过古代隐士那挥洒自如的生活,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学们用心地注视和倾听着这位抗洪英雄的报告。
(删去“注视和”)
B.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劳动”前加上“艰辛的”)
C.“六一”期间隆重上映的动漫电影《功夫熊猫2》,使无数小朋友带来了欢乐。
(把“使”改为“给”)
D.能否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把“是”改为“能”)
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艺术节文艺表演主持人说:
“这首歌终于唱完了,让我们接着欣赏下面的舞蹈吧!
”
B.陈宇在演讲比赛中被淘汰了,这时你安慰他说:
“别气馁,加油,下次你会成功的。
”
C.小明将写好的文章拿给李老师看,并说:
“敬爱的李老师,这是我的文章,请你有空时帮我修改。
”
D.为欢迎参加学校校庆的嘉宾们,校长致辞: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6.下列加点字词性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最重要非常优秀更加努力大概浏览
B.把书送去向我点头往那边走从昨天开始
C.我的书吓得不轻所见所闻慢慢地走
D.多好哇非常优秀啊多精彩呀啊,我爱我的祖国
7.(2017·自贡)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
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篇章,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②油然地生长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③不自觉地唤起渗透于每个人心中的诗歌情怀
④让观众在触摸中国诗歌的宏伟版图之时
A.①④③②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D.④②③①
8.下列对课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所述事情虽小,但是小事情见大品格,平静的叙述中充满感情,评说自然引发,援引议论精要庄重,文章承合自如。
B.《驿路梨花》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设计了九次误会、三个悬念,分为两个层次,刻画出了一组人物助人为乐的美好品格。
C.《一棵小桃树》中,小桃树象征着“我”的幸福和希望,小桃树的坎坷生长经历和“我”的生活道路十分相似,“我”在感情上与它息息相通。
D.《伟大的悲剧》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书信等,发挥天才的文学想象而写成的。
文章颂扬了人类勇于探索、为事业献身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9.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B.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姹紫嫣红的花朵,微微露出点粉色。
C.何大学间家每天招待老秀才三顿净米净面,外加一壶酒;这个局面,穷门小户怎能支撑得住?
D.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二、综合性学习
“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人,而且正在走向世界。
你所在的学校要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系列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0.请你为本次活动写宣传语。
(不超过20个字)
1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三种活动形式。
三、句子默写
12.
(1)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2)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3)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____。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4)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5))夸张的诗句诵读起来气势更强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用拟人和夸张手法表现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则夸张描写了木兰奔赴战场的英姿。
四、诗歌鉴赏
阅读古诗词,完成后面小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3.第二句表面写池塘中的热闹喧噪,实则运用_________________手法,突出了主人公所处环境氛围的_______________。
14.第四句中“闲”字用得好,请进行赏析。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
兰甚似乎君子:
生于深山簿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
①楚之逐臣:
即屈原。
②薄丛:
贫瘠的丛林。
③不见:
不被人知道。
④含章以时发者:
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5.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A.可爱者甚蕃蕃:
多B.亭亭净植植:
竖立
C.自古人知贵兰贵:
珍贵D.来岁不改其性也性:
本性
16.下列各句与“花之隐逸者也”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D.清风过之
17.请用“/”给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共断成4句。
清 风 过 之 其 香 蔼 然 在 室 满 室 在 堂 满 堂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19.甲、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季羡林《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完成下面小题
①老舍先生是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
②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
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
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
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惟一的一个小学、中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
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
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
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
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自中的那种大学教授。
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
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③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
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五十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
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
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
这是解放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
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洽。
④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
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
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
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
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
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
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
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
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
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
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
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
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⑤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
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
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
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
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
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
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
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
⑥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
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
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luán,切成块的肉),不也是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
(本文节选自《季羡林谈师友》)略有改动
20.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地道”是什么意思?
“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这句话表明老舍先生什么特点?
21.老舍先生的大事很多,季老为什么全写了些“芝麻绿豆的小事”?
22.品读下面的句子,结合其中加点部分说说其表达效果。
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
2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中的老舍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闯祸精
①总的来说,大狗丑丑的缺点多于优点。
样子凶,吃得多,记性差,咬赛虎,追鸡。
除此之外,还爱偷鞋子。
不,应该是收集鞋子。
眼下这面耕地共有上万亩,它把上万亩面积内的鞋子全收集到我家蒙古包后墙的土堆旁。
隔三岔五的便有人光着脚前来找鞋。
在那堆鞋子里翻来翻去,像身处派出所失物招领室。
丑丑卧在一边边晒太阳边摇尾巴,俨然这一切不关它事。
②它不但喜欢把别人家鞋子往自己家搜罗,还热衷于把我家的鞋子往别人家送。
真是难以理解的嗜好。
③最初发现它这个嗜好那天,我妈早上一起床就发现少了一只鞋。
荒野中不可能丢东西,何况是一只又破又脏的旧鞋。
当她找得翻天覆地的时候,突然有人上门,那是一个住在一公里外的地窝子里的哈萨克男孩。
④他拎着一只破鞋问我妈:
“阿姨,是你的吗?
”
⑤我妈一头雾水。
他又说:
“你的狗,拿到,我的房子。
”汉语不太灵光。
⑥虽疑惑不解,我妈还是赶紧道谢。
⑦但他还了鞋子后仍没有离开的意思。
扭捏半天又说:
“阿姨,我的鞋,你找一找……”
⑧再一看,这孩子光着脚。
他说路过我家,一眼看到丑丑卧在太阳地里,正抱着他丢掉的一只鞋又咬又啃,玩得不亦乐乎。
⑨他夺回鞋子,又再去寻找另一只。
没找到,却找到我妈的鞋。
⑩我妈又窘又恨,连忙高声骂狗。
带着那孩子去屋后找鞋。
⑾那是我妈第一次发现丑丑的鞋类收藏中心,真可谓琳琅满目:
有男式的有女式的,有单只的有成双的,有新有旧。
我妈仿佛看到邻里们统统光着脚的情景……
⑿我妈一时头大。
委托那男孩把消息传出去。
从此,住这附近的,不管是谁,一丢了鞋就径直往我家跑。
只要住这附近的,晚上都把鞋子妥善收进室内。
我妈则把鞋高高挂起来。
⒀除了收集鞋子,丑丑这家伙还喜欢逮鸡玩。
逮到鸡后,也不吃,也不咬,就像抱娃娃一样把人家抱在怀里,然后用舌头反复舔啊舔啊……把鸡舔得浑身都湿透,瑟瑟发抖。
这种把戏共玩过两次,一只鸡给活活吓死了。
另一只虽然被我妈及时营救出来,从此也萎靡不振。
丑丑还舔过兔子,把人家摁在地上,先顺毛舔,再逆毛舔,把兔子舔得呆若木兔,跳都不会跳了。
⒁丑丑唯一的功劳是驱赶鹅喉羚(即黄羊)。
戈壁滩深处的鹅喉羚有段时间天天来啃葵花苗,丑丑一看到就追,令人欣慰。
虽然追的过程中,被这家伙践踏毁坏的秧苗并不比被羚羊糟蹋的少。
⒂每到那时,我妈束手无策,干脆装作不认识这条狗。
⒃嗯,丑丑这家伙吧,虽说让人心烦,但若是半天不见踪影,我妈还是很惦记的。
⒄今年大旱,眼看着地里的葵花一片一片干掉,我妈急得满嘴上火。
好容易水来了,这时候丑丑不见了。
妈妈一边浇地,一边东张西望,大声呼喊。
直到下午仍不见狗影。
我妈不由胡思乱想、心慌意乱。
但地没浇透之前,人没法离开。
总之她好几次简直想把水先停掉,等找到丑丑后再安心干活——似乎到了那会儿,天大的事情也比不上那只可恶的狗重要。
⒅丑丑终于回来了,我们为这狗可真是操碎了心。
⒆我妈说:
“哎,我的丑丑最好了。
”
⒇我说:
“就会惹祸,有什么好的。
”
(21)我妈说:
“它会赶鹅喉羚。
”
(22)我嗤之:
“天啦,好大的本领。
”
(23)她想了想,又说:
“它陪伴了我。
”
24.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大狗丑丑闯了哪些祸。
25.本文语言颇具特色,请品析第⒀段中的画线句。
26.文章第⒆段—(23)段独句成段,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
27.母亲对“闯祸精”丑丑的情感是什么?
你如何看待这种情感?
请结合全文简要阐述。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
“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
”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
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
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
材料二
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
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
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
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
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2009月1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年10月9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在中国,国家部委也明确规定,中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
材料三
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
项目
上网时间、年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接触网络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2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
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
B.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C.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
D.我国对中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有明确的规定。
29.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30.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和建议。
七、名著阅读
31.阅读下面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1)下面是选自《骆驼样子》的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先生!
”祥子低着头,声音很低,可是很有力:
“先生另找人吧!
这个月的工钱,你留着收拾车吧:
车把断了,左边的灯碎了块玻璃;别处倒都好好的呢。
”
选文中的“先生”是指________,祥子叫先生另找人的原因是__________(事件),结合作品内容谈谈该先生给了祥子怎样的帮助。
(2)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结尾处写道:
“有一天学术进步,这海底是要变为可以自由通行的。
”如果有可能实现海底旅行,你最想亲历书中哪一个章节里的情景?
请选择一项,结合小说内容和你的阅读感受简要说明。
A.《在海底平原上散步》B.《价值千万的珍珠》C.《沉没的大陆》D.《章鱼》
八、作文
32.请以“坚持过后有掌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书写清楚,字迹工整;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班名。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C.炽热(chì),白雪皑皑(ái)。
故选C。
2.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B项正确,其他各项书写错误的词语应更正为:
A:
遐——暇。
C:
冀冀——翼翼。
D:
瑾——谨。
3.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D项使用不正确,“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挥舞刀剑、运用工具得心应手,不受拘束,也用来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
此处错误属于望文生义。
点睛:
正确使用成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透彻了解成语的含义,掌握成语的含义是正确使用成语的先决条件。
有些人之所以用错成语,原因较多,但从根本上来说,是没有透彻了解成语的含义造成的。
了解成语的含义,尤其要注意成语的“含义”:
1、字面义;2、整体义;3、比喻义;4、褒贬义;5、特定义。
二、要注意使用范围。
三、明确对象,注意区别。
四、用语得体,敬谦有别。
4.D
【解析】
【详解】
D.两面对一面,删除“能否”。
故选D。
5.A
【解析】
【详解】
此处考查“语言的得体”,A项“终于唱完”不得体。
让人听了心里不舒服。
故选A。
6.D
【解析】
试题分析:
D“啊,我爱我的祖国”中的“啊”是叹词。
其余都是语气助词。
A副词。
B介词。
C助词。
7.A
【解析】试题分析:
考查句子的排序。
本题通过空前提示语“浓缩”首先确定含有“展示”和其并列的首句①,排除CD项,然后确定②③的先后,很明显③中的“诗歌情怀”“渗透”和②中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生长”构成递进关系,先③后②。
正确的的顺序为①④③②,故答案为A。
8.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B项有误,《驿路梨花》中围绕“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设计了两次误会。
点睛:
“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
它主要考查:
(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9.B
【解析】
【详解】
B.“好像姹紫嫣红的花朵”错误,不符合夕阳下雪的特点。
改为: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故选B。
10.弘扬传统文化,提升道德修养
11.示例:
①朗读比赛;②图片展;③读书报告会。
【解析】
10.拟写宣传语的要求:
①须紧扣主题。
②上、下句必须字数相等,要在20字以内。
③有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或者短语。
④结构相对,但不需要从对偶句的高度要求。
写法应注意:
紧扣活动主题来写标语。
如,文化点亮心灯,文明美好人生;文明凝聚力量,文化成就辉煌;弘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
11.此题考查了主题活动的设定。
针对中学生的主题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
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办一期手抄报等,任选其中三种即可。
12.惟吾德馨凭君传语报平安一山放出一山拦闻说鸡鸣见日升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解析】
【详解】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惟、馨、割、戎”等字词的书写。
13.反衬;寂寞孤独(寂寞、孤独孤单、寂寞、冷清等皆可)
14.“闲”写出了“敲”的情态,生动而含蓄地表现出了主人约客不至的怅惘、无奈。
【解析】
13.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
“处处蛙”既是写池塘中蛙声阵阵,又是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气氛,同时还反衬出诗人落寞孤寂与烦躁不安的心境。
14.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棋子本不是敲的,但用来敲打,正体现了孤独中的苦闷。
“闲”字说明了无聊,而正在这个“闲”字的背后,隐含着诗人失望焦躁的情绪。
15.C
16.A
17.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
18.
(1)(莲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洁净地挺立,(人们)可以远远观看但不可靠近玩弄。
(2)(兰)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中,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
19.甲文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和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
乙文表达了作者不因无人赏识而烦闷,即使遭受外界残酷环境的摧残也不改变自己本性的人生态度。
【解析】
15.C.贵:
以……为贵;故选C。
16.A.和例句相同,结构助词“的”;
B.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代指兰花;
D.调节音节,不译。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根据文意:
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
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
18.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