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中诊案例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36272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个中诊案例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个中诊案例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个中诊案例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个中诊案例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个中诊案例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个中诊案例1.docx

《20个中诊案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个中诊案例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个中诊案例1.docx

20个中诊案例1

1、男,56岁,患者一年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经抢救,神志清醒后出现左半身上下肢运动不便。

此后大便闭结不通,二三日一行,虽有便意,但临而努力挣扎乏力,汗出气短,便后疲乏,痛苦难耐,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无力。

【蒲辅周医案】

脾肺气虚

分析:

脾主四肢,脾虚生痰,痰扰神明,故见昏仆,左半身上下肢运动不便。

大便闭结不通,二三日一行——便秘。

气虚?

热闭?

冷闭?

抑或阴虚津亏?

又见后努责不出,汗出气短,便后疲乏,颇像气虚便秘。

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见气虚血少之像。

及见舌质淡嫩,苔薄白,乃脾虚,水湿不化之像。

气血亏虚,脾虚失气血生化之源,固见脉虚无力。

2、陈某,男,48岁,每年秋冬常发哮喘,三天前受冷感冒,哮喘复发。

现哮喘痰鸣,白天减轻,晚上加重,胸中窒闷,咯痰量多色白清晰,面白形寒,手足发凉,口淡不渴,纳差,舌淡胖苔白滑,脉滑。

【蒲辅周医案】

寒痰阻肺

分析:

患者秋冬旧疾每发,初定阳虚体质,水湿痰饮运化无力,停阻于肺,故见哮喘。

今感寒见寒哮喘复发,乃寒痰停滞于肺,因寒性凝滞之故也。

白天减轻,晚上加重,胸中窒闷,咯痰量多色白清晰,夜晚阳气内藏,主阴主静,痰停于肺,故见前症。

因肺失宣发肃降,胃气难降,脾气不升,失脾主五味之功,故见口淡不渴,纳差。

脉滑乃寒痰阻肺之像。

3、黄某,男,70岁,患肺结核多年,与4月21日就诊。

因痰中带菌而住某医院治疗,今年自4月5日起呃逆频繁发作,嗳声洪亮,有时自觉气从小腹或者两肋部上冲咽喉,其气带有臭味,偶然伴有胸闷塞憋气,胃纳减少,稍多吃便觉不适,形体较瘦,性情常易急躁,大便每日两次,成形,小便略黄,曾用多种西药治疗。

脉沉细弦微数,舌质黯,苔腻。

【路志正医案】

肝胃气逆

分析:

呃逆为胃气失降,肝气上逆之故。

首当分清虚实寒热及有无兼杂,嗳声洪亮连续发作为实;声音低微断续为虚。

患者性情常易急躁,容易引动肝气上逆,故胃气不降为呃,因肝脉循少腹布两肋,肝气横逆,故有自觉气从小腹或者两肋部上冲咽喉;胃纳减少,而舌苔出现秽浊,乃胃气不降蒸于上的缘故,属实非虚;其脉沉虽细而弦微数,沉属病邪在里,弦细数属少气,肝急,因有肺结核史,身体素虚,性情素急之故。

4、林某,男,36岁,遗精日久,每周2—3次,并伴见头晕耳鸣,心烦少寐,惊悸多梦,口燥咽干,经常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中医诊断学纲要及训练】

心肾不交

分析:

心肾阴虚,阴虚则热,见虚火上扰心神,故见心烦少寐,惊悸多梦;肾阴不足,骨髓不充,脑髓失养,故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虚火妄动,扰乱精室,见遗精;虚热逼迫营阴,见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5、刘某,男,47岁,1997年9月10日初诊。

胃脘胀痛6年。

患者6年来间断发作胃脘胀痛,多在生气后或饮食之后发作。

曾做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窦部粘膜萎缩,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糜烂出血。

患者曾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停药则复发,遂来求诊。

自发病以来,患者常右胁下胀,心口处灼热、刺痛,纳呆,口干口苦,尿少黄,大便粘滞,寐难易醒,身体乏力。

舌质暗,苔薄白,脉沉弦。

既往患者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名老中医经验集】

肝胃不和,湿热未清

分析:

患者素有胃脘胀痛史,怒则气上,饮食入胃,壅滞气机,故多在多在生气后或饮食之后发作;

乙肝病毒携带者,属中医外感湿热未除,肝气郁结范畴;肝气不舒,郁而发热,见右胁下胀,心口处灼热、刺痛,纳呆,口干口苦;火扰心神,则寐难易醒;尿少黄,大便粘滞,身体乏力,脉沉弦,皆为湿热未除之象。

6、.王某,女,53岁,

小便灼热一年余,加重两周,患者小便灼热伴下腹坠胀一年余,屡投抗生素无效,近两周来小便灼热感加重,无尿频尿痛,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时有腰酸耳鸣,饮食辛辣后易口腔溃疡,大便可,胃纳可,睡眠可。

舌体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软无力。

【蒲辅周医案】

脾虚,湿热下注

分析:

饮食辛辣后易口腔溃疡,知患者热底;脾虚清气不升,水湿不运,胶着下注,故见小便灼热伴下腹坠胀;劳则耗气,脾气亏耗更甚,无力运转水湿,见小便灼热感加重,劳累后加重;脾虚生化气血功能减弱,见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脾湿过盛,清阳不升,清窍失养,亦可见耳鸣;腰酸亦夹有肾虚之象,非主证;舌体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软无力,一派脾虚水湿不运之象。

7、李某,男,29岁。

左侧偏头痛两年余,空痛且晕,来诊时眉头紧锁,痛苦表情。

诉头痛难忍,西药治疗无效。

近半年因为工作紧张,头痛加剧,持续不断,伴腰酸耳鸣,失眠健忘,已经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口渴欲饮,五心烦热,舌苔薄黄,脉沉弦。

【名老中医经验集】

肝肾阴虚头疼

分析:

左侧偏头痛,头两侧为少阳经所布,肝胆互为表里,两侧痛定位于肝;肝阴不足,难养清窍,故空痛且晕;肾阴不足,生髓不足,故腰酸耳鸣,不能上济涵养心火,故失眠健忘;阴虚则热,见口渴欲饮,五心烦热,舌苔薄黄;沉弦之脉,主痛证。

8、高某,男,56岁,自述胸部隐痛,憋闷不舒,且尚有阵发性剧痛,日达十余次,每次历时3—5分钟,且常于饮食后发作,发作时大汗淋漓,常因疼痛而惧食,每日进食2-3两,伴神倦乏力,舌苔厚腻,脉弦滑。

【中医诊断学纲要及训练】

痰阻心脉

患者胸痛憋闷,阵发性加剧乃心脉闭阻之象。

常于饮食后发作,说明饮食停滞,胃气壅塞,浊阴上犯,阻滞宗气助心脉行气血,迟滞,不通则痛;舌苔厚腻,脉弦滑,知痰阻心脉。

9、.田某,男,36岁,1999年8月25日来诊。

初诊症见胃脘胀满一月有余,进食稍多则显,喜按畏寒,伴有呃逆,胸背不适。

夜寐多梦。

纳呆溲黄,大便初硬后溏,隔日一行。

舌质暗苔白略黄厚腻,边有齿痕,中有裂纹。

脉沉细弦。

【名老中医经验集】

脾失健运,胃气不降

胃以降为顺,胃不降胃脘胀满,呃逆;纳呆溲黄,大便初硬后溏,为脾虚;脾虚生化气血不足,水湿不运,见舌质暗苔白略黄厚腻,边有齿痕,中有裂纹(裂纹为脾虚湿侵);足阳明胃经布于胸,经气不畅,引动太阴脾经大包,见胸背不适。

10、.患者张某,男,51岁,因肝区间歇性疼痛3个月来诊。

症见右胁下胀痛,胸闷纳呆,厌油腻之物,口黏口苦,干渴而不欲饮,两目微黄,面色灰暗不泽,怠倦乏力,肢体酸困,急躁易怒,心烦难安,夜寐多梦,腹胀多失气,便溏不爽,溲黄量少,舌质暗红而晦滞,苔黄厚腻,右脉濡数,左脉沉弦数。

【名老中医经验集】

湿热内蕴,阻滞肝胆之络,肝气不舒,脾失健运

两肋为肝经循行之所,肝胆湿热,故见右胁下胀痛,胸闷,肝开窍于目,见两目微黄;肝横乘土,脾失健运,湿浊困脾,故见纳呆,厌油腻之物,口黏,怠倦乏力,肢体酸困,便溏不爽,溲黄量少;脾失升清,水津不能上承,非真伤津,故干渴而不欲饮;参以舌脉,知湿热内蕴,肝气不舒,脾失健运。

11、.患者巴某,女,55岁,斯里兰卡籍,1984年6月17日就诊,据述失眠以六年,素有咳喘史,但不经常发作。

来中国后,曾服西药,做气功,失眠稍得缓解,今日又加重。

夜来入睡困难,寐后欠酣,少闻声响则已惊醒而不能再睡,头昏心悸,脘痞腹胀,纳谷呆滞,呃逆嗳气,右胸膺及右胁时痛,善太息,以长出气为快,自觉口,鼻,阴道干燥少津,二便尚调,患者形体消瘦,目眶发黑,两目乏神,肌肤干燥不泽。

舌体瘦,质黯红,苔薄白,左侧微黄腻,脉左沉弦,右沉细小弦。

【路志正医案】

证属肝胃不和、胆失宁谧所致之胃不和则卧不安之不寐。

患者患有咳嗽史,又长久失眠,形体消瘦,目眶发黑,两目乏神,为久病之形;肝气郁结,肝经运行不畅,见右胸膺及右胁时痛,善太息,以长出气为快;胆主决断,与人的情志勇怯有关,胆气虚,则胆小惊怯,睡眠不安,故有夜来入睡困难,寐后欠酣,少闻声响则已惊醒而不能再睡;胃气不降,见脘痞腹胀,纳谷呆滞,呃逆嗳气;有咳嗽史,肺失宣发,故肌肤干燥不泽,自觉口,鼻,阴道干燥少津;症状虽多,先以失眠为主,从肝胆论治,加以降胃之药,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有源,后天有资是为扶正之功。

12、.熊某,53岁。

神疲乏力,伴大便溏薄2月余。

偶有脘腹胀满,大便日行3~4次,质溏为多,无水样便,无便血,无里急后重。

胃纳呆,易畏寒自汗。

体形颇丰。

神疲乏力。

偶有脘腹胀满,大便日行3~4次,质溏为多,小便可,夜寐尚安,舌质紫黯,苔白腻,脉细滑。

【蒲辅周医案】

脾虚失运,水湿内停

脾虚失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见体形颇丰,神疲乏力,即“形胜气虚”;土不生金,宣发卫气失职,故畏寒自汗;脾胃一升一降,脾虚升清无力,胃亦难降,见脘腹胀满,胃纳呆;脾虚,气血失生化之源,加以水湿不化,聚而成痰,见舌质紫黯,苔白腻,脉细滑。

13、.刘某,女,30岁,1982年2月18日初诊。

入寐困难,寐时梦多3~4年。

患者4年前生产后即照顾孩子,夜间难以安然入寐,渐成入寐困难,入睡后噩梦纷纭,病情不断加重,后形成每夜入睡前越担心夜间睡不着,就越不能入睡,以致整夜不寐。

三四年来因睡眠差,渐出现全身乏力,手足凉,腰酸,头晕,,时感心悸,健忘,尿黄少,月经量少色暗,大便正常。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名老中医经验集】

气血不足,心脾两虚

患者发病在生产之后气血未复之时,又过于劳累,更伤阴血,心血大亏而发病。

心血虚,藏神失职,见失眠,心悸,健忘;脾虚,脾气不升,主五味失职,气血化源不足,见全身乏力,手足凉,头晕,月经量少色暗;血不濡养任冲二脉,见腰酸;参以舌脉,知症为心脾两虚。

14、.黄某,男,71岁。

肺炎后反复咳嗽1年多。

平素体健,1年前受寒患肺炎,经治痊愈。

后又受凉感冒,反复咳嗽不愈,服用大量西药后未见明显疗效。

今来就诊,咳嗽频作,咳痰少,痰色白,质黏,不怕冷,急躁易怒,口干,胃纳一般,大便尚调,夜寐欠安,舌边红,苔薄白干,脉弦数。

(肝火犯肺)【蒲辅周医案】

 

15、.王某,女60岁,初诊日期1990年12月21日。

主诉:

腹泻三个月

病史:

腹泻每日6~7次,多为水样便,伴少许粘膜样物,左下腹疼痛,不思饮食,自觉乏力,情绪焦虑,睡眠差,近3个月体重减轻12斤。

舌苔白腻,脉弦细。

1990年12月7日外院纤维结肠镜检查:

纤维结肠镜先端顺达回盲部,回盲瓣唇样,升结肠肝曲粘膜光滑,横结肠及降结肠有散在点状、斑片状充血,色红,乙状结肠及直肠粘膜明显充血、水肿,色红,并有散在点状糜烂,顶部覆盖脓白苔,似火山口状。

病理:

炎性息肉伴淋巴组织增生。

患者曾经在外院应用直肠滴注“结炎康”液治疗效果不好。

【名老中医经验集】

肝郁脾虚

腹泻,总由脾失健运,水停肠道,大肠传导亢进所致。

一般腹泻伴见腹痛的,腹痛多责于肝,腹泻多责于脾。

患者性情焦虑,易动肝气,睡眠差,肝不藏魂所致。

性情素急,又失眠,定有焦虑复加,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见腹泻,不思饮食,自觉乏力;肝郁,脾虚生化气血不足,不能充盈脉道,见弦细脉。

16、周,男,52岁

1周前,晚间外出淋浴,出浴室还家途中即感寒风透骨,汗闭不出,当夜即发高烧,鼻塞声重,周身酸楚,服成药,汗出而感冒未解,寒热日轻暮重,口干,便结,胸闷不欲食,舌苔黄厚,脉洪数有力。

【中医诊断学纲要及训练】

外感风寒,寒邪入里化热

昼则卫气出表,驱邪出表,故寒热日轻暮重。

肺气失宣肃,见鼻塞声重,便结,胸闷不欲食。

17、林某,女性,61岁,初诊日期1998年12月10日。

主诉:

腹痛、腹泻间歇发作3年。

病史:

近一月腹泻加重,每日腹泻5~6次,伴大量粘液脓血,痛则腹泻,排泄粘滞不爽,腰酸腹痛,恶寒喜暖,少食乏力,明显消瘦,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纤维结肠镜检查:

横结肠下粘膜充血、水肿,散在出血点,降结肠粘膜轻度充血、水肿,直肠粘膜重度充血、水肿,覆盖粘液,可见粘膜广泛糜烂。

诊为“溃疡性结肠炎”。

【名老中医经验集】

脾肾阳虚

患者于冬日腹泻腹痛加重,且有恶寒喜暖,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一派虚寒之象;脾阳虚,健运失职,水湿痰饮下注,气机不通,不通则痛,故痛欲腹泻;腰酸腹痛,可知脾虚日久损及肾阳。

18、.余某治一贾性患者,男性,55岁,北京市人,干部,1983年2月11日初诊。

患者眩晕已十余年,经多方诊疗,未能根除而求诊。

症见眩晕时作,时轻时重,重则视物旋转,如坐舟车之中,走路则头重脚轻,低头有欲倒之势,并有心悸,寐差,两目干涩,两眼睑肿胀不欲睁,耳鸣如蝉,脘闷纳呆,恶心嘈杂,咽干口渴欲饮,倦怠乏力,血压较低,经常感冒,二便正常,面形瘦削,色(白光)白,舌质黯苔薄白而腻,脉弦滑小数。

曾服滋阴潜阳、平肝熄风及温胆剂十剂,初时见效,旋即如故。

【路志正医案】

脾虚气陷,清阳不升,痰阻中焦

似有肝阳上亢,但曾服滋阴潜阳、平肝熄风及温胆剂十剂,初时见效,旋即如故,之非为肝阳上亢也。

脾气不升,气血生化失源,脾在体为肉,见两眼睑肿胀不欲睁,脘闷纳呆,恶心嘈杂,倦怠乏力,血压较低,色(白光)白,面形瘦削;痰浊内困,清阳不升,故见头晕;另外脾湿过盛,清阳不升,清窍失养,可致耳鸣。

参以舌脉,知痰作祟。

19、女,21岁,学生。

近两年来月经常提前而至,行经十余日才干净,且月经量多色淡,下肢常见紫斑,伴纳差,大便溏薄,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头晕耳鸣,面色淡白无华,视物模糊,肢体发麻,舌淡苔白,脉细弱。

【路志正医案】

气血两虚。

女子以血为用,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患者呈气血两虚之象。

纳差,大便溏薄,为脾气虚;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头晕耳鸣,面色淡白无华,视物模糊,肢体发麻,为血不养心,血不上荣;月经量多色淡,下肢常见紫斑,为气不摄血所致。

舌淡苔白,脉细弱,为气血不足表现。

20、.祝某,男,67岁,1998年12月18日初诊。

发热1日。

患者前日受风后流清涕,未予以重视,昨日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5度,恶寒无汗,身体酸痛,不能入寐,口干喜热饮,尿黄,大便调,纳食尚可,舌质稍红,苔白,脉沉细。

【施今墨医案】

外受风寒,入里化热

患者风寒外感,表现一派风寒袭表之症:

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头疼,身体疼痛(寒主收引,不通则痛);寒邪入里化热,见口干喜热饮,尿黄,舌质稍红,苔白,脉沉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