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 第四讲 线段与角的有关计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2867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数学 第四讲 线段与角的有关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一数学 第四讲 线段与角的有关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一数学 第四讲 线段与角的有关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一数学 第四讲 线段与角的有关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一数学 第四讲 线段与角的有关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一数学 第四讲 线段与角的有关计算.docx

《初一数学 第四讲 线段与角的有关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数学 第四讲 线段与角的有关计算.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一数学 第四讲 线段与角的有关计算.docx

初一数学第四讲线段与角的有关计算

第四讲线段、角有关的计算

知识要点

1.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定义: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图形:

AMB

符号:

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AB=2AM=2BM。

2.角的平分线

定义: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

3.互余、互补

(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

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

(2)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

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

经典例题

例1.已知线段AB=6,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BC=2,则线段AC的长(  )

A.2B.4C.8D.8或4

变式1.已知A、B、C是直线l上三点,线段AB=6cm,且线段AB=

AC,则BC=      .

变式2.线段AB=10cm,BC=5cm,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C=      .

例2.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AB=10,AC=6,则线段CD的长是(  )

A.4B.3C.2D.1

变式1.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B=6cm,如果点D是线段AB上一点,且BD=1cm,那么CD=      cm.

变式2.对于线段的中点,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因为AM=MB,所以M是AB的中点;②若

AM=MB=

AB,则M是AB的中点;③若AM=

AB,则M是AB的中点;④若A,M,

B在一条直线上,且AM=MB,则M是AB的中点.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以上结论都不对

例3.如图所示,点C在线段AB上,AC=8cm,CB=6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1)求线段MN的长.

(2)若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满足AC+CB=acm,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猜想出MN的长度吗?

并说明理由.

(3)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CB=bcm,M、N分别为AC、BC的中点,你能猜想出MN的长度吗?

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变式1.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D是线段AB的中点,AC=

AD,CD=4,求线段AB的长.

 

例4.计算:

(1)57.32°=______°______′______″;

(2)17°14′24″=______°;

(3)17°40′÷3=______°______′______″;

(4)25°36′18″×6=______°______′______″.

(5)18.6°+42°34′

(6)360°÷7(精确到1′)

(7)32°16′25″×4-78°25′(8)180°-37°5′×4+93.1°÷5

 

例5.一个角的余角比这个角的补角的

还小10°,则这个角的度数是      .

变式1.若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

还多1°,求这个角

 

变式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锐角的余角比这个角大B一个锐角的余角比这个角小

C一个锐角的补角比这个角大D一个钝角的补角比这个角大

例6.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方向,则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等于(  )

A.90°B.80°C.70°D.60°

变式1.海面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的方向上,那么这艘船位于灯塔的(  )

A.南偏西50°B.南偏西40°C.北偏东50°D.北偏东40°

 

例7.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OD平分∠AOC,且∠COD=25°,则∠AOB=().

A100°B75°

C50°D20°

变式1.已知:

如图,∠AOB是直角,∠AOC=40°,ON是∠AOC的平分线,OM是∠BOC的平分线.

(1)求∠MON的大小;

(2)当锐角∠AOC的大小发生改变时,∠MON的大小是否发生改变?

为什么?

 

例8.钟面上的角的问题.

(1)3点45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

(2)在9点与10点之间,什么时候时针与分针成100°的角?

 

同步练习

1.点E在线段CD上,下面的等式:

①CE=DE;②DE=

CD;③CD=2CE;④CD=

DE.其中能表示E是CD中点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2、线段AB=6,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BC=2,则线段AC的长(  )

A.2B.4C.8D.8或4

3.如图所示,点B在线段AC上,且BC=2AB,点D,E分别是AB,B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B=

ACB.EC=2BDC.B是AE的中点D.DE=

AB

4.在直线l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3cm,BC=5cm,若点D是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DB的长度等于      cm.

5.已知A,B两点之间距离是10cm,C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则AC的中点与BC的中点距离是  cm.

6.如图,已知线段AB,C点分线段AB为5:

7两部分,D点分线段AB为5:

11两部分,若CD=1,则AB=      .

7.如图,线段AC=6cm,线段BC=15cm,点M是AC的中点,在CB上取一点N,使得CN:

NB=1:

2,求MN的长.

 

8.如图已知点C为AB上一点,AC=12cm,CB=

AC,D、E分别为AC、AB的中点,求DE的长.

 

9.海面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50°,则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

A、南偏西50°B、南偏西40°C、北偏东50°D、北偏东40°

10.由3点15分到3点30分,时钟的分针转过的角度是(  )

A.90°B.60°C.45°D.30°

11.当时钟指向上午10:

10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  )

A.115°B.120°C.105°D.90°

12.如图所示的是一个长方形纸片ABCD沿其上一条线EF折叠后的图形,已知∠BEF=105°,则∠B′EA等于(  )

A.15°B.30°C.45°D.60°

1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ON⊥OM.若∠AOC=70°,则∠CON的度数为(  )

A.65°B.55°C.45°D.35°

14.某人下午6点到7点之间外出购物,出发和回来时发现表上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都为110°,此人外出购物共用了(  )分钟.

A.16B.20C.32D.40

15.计算:

30.76°=____°____′____″;18°15′36″=_______°;

36°56′+18°14′=_______;108°-56°23′=________;

27°17′×5=_______;15°20′÷6=_______(精确到分)

 

16.如图,已知O为AD上一点,∠AOC与∠AOB互补,OM,ON分别为∠AOC,∠AOB的平分线,若∠MON=40°,试求∠AOC与∠AOB的度数.

 

17.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OM⊥AB,

(1)若∠1=∠2,求∠NOD的度数

(2)若∠1=

∠BOC,求∠AOC和∠MOD的度数.

 

18.已知:

∠AOD=160°,OB、OC、OM、ON是∠AOD内的射线.

(1)如图1,若OM平分∠AOB,ON平分∠BOD.当OB绕点O在∠AOD内旋转时,求∠MON的大小;

 

(2)如图2,若∠BOC=20°,OM平分∠AOC,ON平分∠BOD.当∠BOC绕点O在∠AOD内旋转时求∠MON的大小;

 

(3)在

(2)的条件下,若∠AOB=10°,当∠BOC在∠AOD内绕着点O以2°/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t秒时,∠AOM:

∠DON=2:

3,求t的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