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13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2614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13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13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13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13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13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13章.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13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13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13章.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三综合练习13章

三校联考试题

一、单选

1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C)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D.同胞兄妹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2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3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B)

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D.杂交育种

4用基因型DdTt的个体产生的花粉粒,分别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这些幼苗成熟后,自交后代是A

A.全部纯种B.全部杂种C.3/16纯种D.1/16纯种

5下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①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③→⑥过程与⑦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6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C)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根尖装片中,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7下列生物变异的实例中,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同一类型的是D

A.猫叫综合征B.21三体综合征C.无籽

西瓜D.高产青霉菌

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人们也利用该原理来人为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B

A.此“突变”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C.自然选择实现了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D.袁隆平培育超级杂交水稻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9下列有关育种说法正确的是A

A.用杂

交的方

法进行育种,F1自交后代就有可能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B.用辐射的方法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后的植株一定比诱变前的具备更多的优良性状

C.用基因型为D

dTt的植株进行单倍体育种,所育的种自交后代约有1/4为纯合子

D.用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进行多倍体育种,所育的种和原品种杂交一定能产生可育后代

10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原因是母本在进行减数分裂时,有可能形成正常的卵细胞

B.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的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基因型AaBb的植物自交,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有三种表现型,则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可能为7/16

D.八倍体小黑麦是由普通小麦(六倍体)和黑麦(二倍体)杂交后经染色体加倍后选育的,其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种群进化来说是弊多于利  

B、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和基因型

  C、基因突变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D、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具有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

12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C

A.由于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

B.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皮肤癌

C.在棕色猕猴的自然种群中出现了白色的猕猴

D.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

13马与驴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不能自由交配,即使

交配成功,产生的后代骡也是不可育的,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B

A.地理隔离B.生殖隔离C.诱变育种D.无性繁殖

14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C )

A.血浆蛋白质的合成

B.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D.食物中的淀粉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

15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B)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

、淋巴构成

A.①②④B.①③

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6下列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血浆中抗利尿激素随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而增多

B.人体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

C.当摄入食物过咸时将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

D.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原理是切断血糖的来源

17请在下图空白框处填写适当的名词。

①~④依次为( C )

 

A.血浆  组织液 内环境  渗透压

B.组织液 血浆循环系统细胞内液渗透压

C.组织液血浆内环境酸碱度

D.血浆组织液

循环系统细胞内液渗透压

18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B.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

C.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

D.效应器只由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

19下图表示反射弧中一个神经元的局部模式图。

当人体内兴奋经过该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局部电流方向是( C )

A.都是由左向右

B.都是由右向左

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

20突触小体存在于(A

A.神经元轴突末梢B.神经元树突末梢 C.神经元细胞体 D.两个神经元之间

21下列对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通过突触后膜进入下一神经元内

B.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

C.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前膜和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 

D.神经递质的传递是双向的

22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D )

A.轴突→树突→细胞体B.轴突→细胞体→轴突

C.树突→细胞体→轴突D.细胞体→树突→轴突

23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D  )

A.③②①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②③

A面

B面

24下图为下丘脑某神经细胞的部分膜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若此图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

此处时的信号转换是: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动作电位的形成与膜上的②、④等载体有关,

A面为正电位,B面为负电位

C.该细胞可参与形成体温调节中枢、呼吸

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此细胞可以分泌促进水重吸收的激素且该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25成人可以有意识的排尿,婴儿却不能。

这说明( B )

A.位于脊髓内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低级中枢的调控

B.位于脊髓内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C.位于脊髓内的高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低级中枢的调控

D.位于脊髓内的高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26当你专心答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D  )

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

27关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所分泌的激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 D )

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

D.促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28下列各组激素,由同一种内泌腺分泌的是( B )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C.雄激素、雌激素、肾上腺素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

29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

 ①激素调控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

 ②激素调节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③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协调

④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30当人们较长时间参加强体力劳动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A )

1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2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1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的正确顺序是( C )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③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32当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时,体内吞噬细胞可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

这种免疫是( A )

A.先天具有的  B.后天获得的  C.针对某种抗原的  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

33右图为某患者血液中某种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1-7天抗体浓度升高主要是因为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生

成浆细胞

B.14-21天抗体浓度升高主要是因为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

胞使之生成大量抗体

C.第1天和第14天刺激该患者的是同一种抗原

D.该免疫过程与T细胞无关

34当抗原首次入侵机体时,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是( C )

A.吞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记忆细胞

35以下关于T细胞作用的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C )

①处理抗原 ②传递抗原 ③识别抗原 ④分化成记忆细胞 ⑤分化成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②④⑤

36人受惊吓时,体内某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比正常时要高,这种物质最可能是(A )

A.激素  B.血糖 C.酶 D.抗体

37当人体长时间大量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会被大量消耗,此时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变化是( B )

A.胰岛A细胞活动加强,胰岛B细胞活动减弱

B.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加强

C.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活动都减弱   

D.胰岛A细胞活动减弱,胰岛B细胞活动加强

38吞噬细胞不参与的是(D)

A.非特异性免疫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D.合成并分泌抗体

39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B )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C.体内的B细胞数目显著减少D.体内的T细胞数目增加

40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

41右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A)

A.效应T细胞

B.浆细胞

C.吞噬细胞

D.癌细胞

4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

C.除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D.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是生长素不均分布所致

43侧芽生长素的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存在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B)

A.单纯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渗透

44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与此图无关的结论是()

 

A、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B、A、B、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和芽都具促进作用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

45在农业生产上,可通过移植促进植物侧根的生长,这是因为在移植过程中能(A)

A、破坏根的顶端优势B、促进侧根的生长素形成

C、促进侧根细胞分裂D、破坏侧根的生长素形成

46下列生产或实验过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的是(B)

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进生根

B.处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

C.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育出无子果实

D.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其继续生长

47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做的实验:

在胚芽鞘切面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

块,测定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下表数据说明D

琼脂中生长素浓度(mg•L-1)

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胚芽鞘弯曲的角度α(º)

0

3

7

12

15

18

15

10

 

A.生长素浓度不同,促进效应就不同

B.胚芽鞘弯曲的程度与其他激素无关

C.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0.35mg•L-1时,胚芽鞘生长受抑制

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25mg•L-1左右

48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C)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处理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置于胚芽鞘尖端一段时间后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

同一侧

49右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A、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

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

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50为研究细胞分裂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将长有约10片叶的杨树苗分别培养在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中,实验结果如下表。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D)

 

A.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分裂素可使叶绿素总量增加,从而促进光反应的进行

B.细胞分裂素使叶绿素a/b降低,可能对叶绿素b的合成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C.细胞分裂素可通过改变气孔阻力控制CO2的吸收,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D.从实验数据可知,随细胞分裂素浓度增大,对叶片净光合速率先促进后抑制

二、非选择

51、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请分析回答:

 

(1)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为            基因型aaBb的类型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    与aabb的比例是           

(2)在短时间内获得优良品种aaBB的方法是图中_______(填序号),此法理论上获得aaBB的几

率是________。

品种aB是_______植株,常用的方法④是_______。

(3)⑥过程常用试剂是_______,作用机理为_______,形成的AaaaBBbb与其他品种是否同一物种?

_______,原因是_______。

(1)杂交育种 1:

1     

(2)①④⑤  1/4  单倍体  花药离体培养

(3)秋水仙素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否   存在生殖隔离

52.(12分)如图表示赤霉素对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的调节关系,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X表示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_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是通过降低该过程中_________实现的。

(2)生长素与赤霉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_________作用。

(3)设计实验验证赤霉素能提高生长素含量。

完成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

实验材料:

生长状况相同的燕麦胚芽鞘3个、赤霉素溶液、蒸馏水、琼脂块、刀片等。

①实验思路:

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2个燕麦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胚芽鞘弯曲的方向。

②预测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52、

(1)抑制;酶的活性

(2)协同

(3)实验思路:

等量的赤霉素溶液和蒸馏水分别

切取胚芽鞘尖端置于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再切取琼脂块分别置于另外1个切除了尖端的胚芽鞘两侧

预测结果:

胚芽鞘弯向蒸馏水处理过的尖端接触过和琼脂块的一侧

53.(10分)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③、⑤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A.神经递质B.载体蛋白C.甲状腺激素

D.血红蛋白E.呼吸酶F.抗体

(2)若⑧表示促性腺激素,对⑧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

(3)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

感受器产生兴奋时,此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

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

答案:

53、

(1)A、F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性激素(3)由负变正下丘脑

54.(8分)让一个健康人和一个糖尿病患者在空腹时同时口服等量的葡萄

糖,服用量按每人每kg体重1g计算。

随后每隔一定时间,测定两人

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

(1)两人的血糖浓度变化如右图1,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

线是

 

(2)图2中甲~丁4种曲线图能正确反映两人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

变化的是。

 

(3)从上述分析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往往,而血糖浓度。

(4)下列有关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

B.促进肝糖原的分解

C.促进糖原合成,抑制脂肪等物质转变成糖类

D.抑制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5)当健康人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细胞分泌的使血糖浓度升高。

答案:

(1)B

(2)丙(3)不足居高不下(4)A、C(5)胰高血糖素

55.下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请回答:

(1)对反射弧结构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传出神经  B.③代表突触  C.M代表效应器  D.S代表感受器

(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A.冲动在S中单向传导         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

C.冲动在③中单向传导         D.冲动在①中单向传导

(3)假设M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

刺激Ⅱ处,肌肉      ;刺激Ⅲ处,肌肉      。

(4)在离肌肉5毫米的Ⅰ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3.5毫秒后开始收缩,在离肌肉50毫米的Ⅱ处给予电刺激,肌肉在5.0毫秒后开始收缩。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

     毫米/毫秒。

答案:

55.

(1)A  

(2)C  (3)收缩  无反应(4)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