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2233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16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传统文化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传统文化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传统文化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传统文化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复习资料.docx

《传统文化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复习资料.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统文化复习资料.docx

传统文化复习资料

文化/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文化?

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结合实际谈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1、中国文化的含义:

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来并且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总和。

中国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

中国文化根生土长,多源一体。

2、中国传统文化含义:

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

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诸多层面的内容。

理解【从时间维度理解】:

(1)传统文化指文化的过去式。

(2)传统文化又指文化的现在式或正在进行式,即从过去一直延伸到现在的文化观念。

(3)传统文化也可能指文化的将来式,即对未来的文化建构产生影响的文化观念,它们将成为未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容,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更加准

确地认识我们的民族自身。

(2)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继承优秀传统,创造美好未来。

(3)有助于全面提高人文素质。

4、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

农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

(2)地理环境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南方以农业为主,秦汉长城以北的地区以游牧业为主等。

(3)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5、农耕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

自三代以来,农业自然经济得以长期延续。

(2)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文化不仅包容百家学说,也包容地区的文化精华,还长期的西区周边少数民族的优秀文明;即使对于外域文化,中国文化也敞开博大的胸怀,扬弃吸收。

(3)农耕经济的早熟而又不成熟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重性。

传统的民本思想,科学技术等早熟导致文化的保守性格。

6、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特色:

①重人道、轻天道的思想传统②重礼治、轻法治的政治传统③重群体、轻个体的伦理传统④重直觉感悟、轻理性思维的认知传统

7、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礼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宗法制>)

(1)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叫作“崇德”型文化。

(2)重和谐与统一:

中国的文化形态中以人伦关系为中心的人和主义价值观和行为追求,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是中华民族突出的持征。

强烈的和谐意识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

(3)重实际、追求稳定:

中国文化是一种大陆型的农业文化,几千年来,以农为主,重农抑商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积极推行的政策。

农业文明简单重复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文化具有注重实际,追求稳定的特点。

(4)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理性和人文教养的特点,首先表现在中国文化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具有超宗教的情感和功能。

地理环境:

①传统中国的政权范围比较固定,其中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地区。

这部分地域主要位于北温带地区,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极适合农业发展。

②位于亚欧大陆内部,地域封闭,较少受到外部侵扰,文化传统得以延续。

③中国地形地貌多样,疆域广阔,从而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文化样式,造就了不同的各民族和个地区文化,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特点。

社会环境:

政治经济文化自己编吧:

8、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内容,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⑤既要坚持文化自信,又要坚持文化自省。

9、中西人文主义特点:

(1)两种人文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不同。

中国人文主义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根源。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佛为主题贯穿着整个封建社会,儒家思想自汉武帝以来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西方人文主义产生于希腊、罗马古典传统文化。

(2)两种人文主义思想下的社会管理方式不同:

中国人文主义重视封建礼治,主张君权神授。

自秦统一六国以来封建统治者开始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从此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的正统思想。

隋唐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明清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趋衰落中央集权加强达到了顶峰。

西方人文主义反对君权神授,反对中世纪宗教神权统治和封建等级制度。

(3)两种人文主义对人的发展影响不同。

中国人文主义主张人“无知无欲”。

严重的限制了人的理性发展,其结果是知足的中国人自安于愚昧,不注意真理的发现和技艺器械的发明。

希望人文主义主张反对中世纪禁欲主义,赞美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强调人追求知识,追求人生幸福。

(4)两种人文主义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不同。

中国封建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经”,教育的目的着眼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格完善和稳定社会和谐人际关系,是封建社会禁锢人们思想的工具。

教育的作用是维护封建统治,限制思想,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西方教育内容是自然科学,教育的作用沉重打击了教会精神统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繁荣了文化艺术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5)两种人文主义的“民本思想”不同。

中国人文主义几种表现在民本主义精神传统上来,所谓民本是古代专制社会的产物。

西方人文主义集中表现在“民主主义”精神上,天赋人权,人人平等。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我国地形地貌概述

1、中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状地势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山、高原都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丘陵和平原主要分布在这一线以东。

黄河、长江、珠江等主要河流发源于西部的高原、山区,顺着地势的倾斜,东流入海。

这西高东低的地形,按海拔的差别,略呈阶梯状,可以分为以下较明显的三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第一级最高的阶梯为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在它的南沿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屹立于印度次大陆印度河──恒河平原之北,山脉主脊海拔平均7000米左右,矗立于中国、尼泊尔边境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它西与帕米尔高原相接,北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东以横断山脉同第二阶梯区分,地势从海拔4000米以上急剧下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下一级高原、盆地。

第一级阶梯面上形成是印度板块不断插入青藏高原底部所致。

每当印度板块北移,青藏高原亦相应上升。

从4000万年前开始,印度板块就不断北移,到现在,这一板块已大部分插入到青藏高原下面,把青藏高原抬高为世界最高的高原,这里地壳厚达70千米。

高原面上横亘着几条近乎东西走向的山脉,自北向南依次为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海拔为6000米~7000米。

第二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介于青藏高原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其中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地区,海拔一般为1000~2000米,惟四川盆地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

这一级阶梯面有些在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代已经形成,比较年轻的部分也都有3000万年的历史。

它经受地壳运动的次数较多,地壳、断陷和抬升也较显著。

断陷的地方往往成为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而在这两个盆地之间的天山山脉却拔地而起,最高达7000多米,但在山顶部还保留着平缓的山顶面。

深陷的盆地可以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为代表。

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的艾丁湖湖底,低于海平面155米。

第三级最低阶梯

第三级最低阶梯,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

自北而南,有海拔200米以下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还有海拔数百米的丘陵和海拔达3000米以上的台湾山地。

这一级阶梯的地形面受破坏较烈,原来的古陆已被断裂、切割、剥蚀成现在的丘陵状。

广大的平原发生于沿岸沉降地带,生成年代较新。

至今一些沿海地区仍在不断淤积成陆。

由海岸线向东,则是碧波万顷的海洋,沿海岛屿和南海诸岛星罗棋布,在水深不足200米的大陆水下延伸部分,是浅海大陆架区域,也属于第三级阶梯。

2、中国这种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

西高东低、面向大洋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有利于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海洋气流深入内地,对中国东部的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文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高原、盆地、高山等的影响,气候更加复杂化

复杂的地形,形成了不同的大江大河,不同的水系。

秦岭:

广义的秦岭包括好几条山脉,除秦岭本身外,还包括西起四川、甘肃交界的岷山,东面的伏牛山,南面的米仓山、大巴山和武当山等。

西段高约4,000~5,000米,东段降为1,000~2,000米。

狭义的秦岭,仅指处于陕西境内的一段秦岭主体,相当于广义秦岭山脉的中段,海拔约在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

东部较低,著名的华山海拔也只有1,997米。

中段秦岭在地貌上并不对称,南侧比较平缓,北侧非常陡峻。

原来,秦岭北侧沿着现代的渭河发生

秦岭:

大规模的断裂下陷,南侧强烈抬升,导致秦岭山地北仰南倾,北侧形成异常清晰的断层崖。

所以,人们在渭河谷地南望秦岭,仿佛拔地而起,巍峨峻秀,蔚为壮观。

著名的华山,它的北坡是险峻的断层崖,加以花岗岩垂直节理发育,岩体沿节理风化崩塌,就显得险而又险了。

昆仑山──秦岭,一脉相承,是我国大陆最重要的山脉系统,构成大陆中部的骨架。

在地理上秦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是华北地区与华中地区习惯上的分界线;气候上,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植被上,是夏绿林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分界;地貌上,是华北大面积黄土分布的南界;水文上,是长江(汉水)与黄河(渭水)的分水岭;农业生产上,大致是水、旱作物的分界。

南岭:

我国南方最重要的东西走向山脉是南岭,它介于江西、湖南的南部与广东、广西的北部之间,东西绵延1,000公里左右,海拔一般在1,000米上下。

南岭山脉主要由五岭组成,自西而东依次是:

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

以越城岭为最高,主峰苗儿山海拔2,141米。

南岭山脉构造比较复杂,受到华夏构造的干扰,它的排列延伸方向有些变化,但总的延伸方向仍为东西向。

山地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在地质作用下,有色金属储藏丰富,种类较多,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

南岭山脉是地理上的华中地区与华南地区的分界:

气候上,南岭及其以北属亚热带,山地以南属于热带,水稻一年三熟,可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水文上,南岭山脉是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

①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

②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③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内陆高原盆地。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周围面积最大的平原。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区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

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二、中国气候的变化

中国的气候有三个特点:

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着季风的进退,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二是大陆性气候强,表现为冬、夏两季平均温度与同纬度其它地区或国家有较大的差别。

冬季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则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差较大。

三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风、雨、雷、电,雪、雨、洪、荒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

青藏高原:

是高原高山气候全年低温,降水较少。

成因: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较少。

东部季风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成因:

东南季风与西北季风交替控制

西北干旱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温差大,全年降水少。

成因:

中纬度,距海较远

南亚季风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成因:

东南季风与西北季风交替控制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最近四、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经历了3个主要的温暖湿润时期。

中国气候的温暖期:

1、第一个温暖期

中国历史时期的第一个温暖期出现在大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100年,它与全球性的“大西洋气候期”相对应。

时间相当于新石器晚期与夏商时期。

这个温暖期持续了两千年以上。

这是大理冰期之后的冰后期中最强的一个温暖期,又被称为“气候最宜时期”。

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为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高出现代2℃~3℃。

先民在这里创造了仰韶—龙山农业文化,继而出现了光辉的黄河流域文明。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2、第二个温暖期

秦汉时代为第2个暖湿期(770aD.C.~公元初)。

公元前8世纪中叶直至公元初的七百多年中,春秋、战国、秦、西汉都处在温暖气候中。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的生长于黄河流域的桔、竹、漆和桑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今天在这里已无法种植。

历时七、八百年的温暖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3、第三个暖期

“隋唐暖期”(600aA.D.~1000aA.D.),对应于欧洲的“中世纪暖期”。

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国都长安的冬季无冰无雪,梅、桔等亦可在皇宫中生长、结果。

由于黄河流域雨量丰沛,水利事业发达,农业丰收,经济繁荣、政局稳定,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太平盛世。

综上所述,大凡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国势强盛的大一统农业王朝时代,都与上述的气候暖湿时期大体一致。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中国气候的寒冷期:

第1个寒冷期为西周冷期(1000aD.C.~850aD.C.)。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的第1个文化层与该时期相当。

其环境考古分析表明,当时气温明显下降。

《竹书纪年》中有周孝王七年(903aD.C.)江、汉结冰的记载。

第2个寒冷期为魏晋南北朝冷期(公元初~600aA.D.)。

当时的年均温比现代低2℃~4℃。

《齐民要术》中记载的物候,约比今天推迟10d~15d。

这次冷期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动乱岁月。

第3次寒冷期出现在北宋初年到清末(1000aA.D.~1900aA.D.)。

其中北宋初年到南宋中叶的100a出现了本次寒冷期中第1次明显的降温;南宋中叶到元朝初年(1200aA.D.~1300aA.D.)有1个短暂的回暖期;从15世纪开始,气候进一步向干冷方向演进,直到20世纪初气温才有所回升。

最后这个连续500a的干冷阶段,即为“明清小冰期”,其中17世纪最为寒冷,尤以1650aA.D.~1700aA.D.最甚,形成中国最近四、五千年来气温下降的最低谷。

黄河流域从1627年到1641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连续14a的流域性干旱。

第3次寒冷期几乎经历了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最后1000a。

它最初引发了辽、金与宋室江山的对峙,后期导致元、清两代“牧者王朝”对黄河—长江流域农耕世界的统治。

三、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的变迁

1.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迁

秦汉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经历了三次破坏,主要都是由于黄河中游森林遭到大规模破坏引起的。

第一次是在秦汉时期。

秦汉两代都实行“实关中”的政策,将大量人口迁居关中,加重了关中地区的粮食负担。

为此,大规模毁林造田势在难免,平原地带已无森林可言。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第二次大破坏是在唐宋时期。

唐代农业区的再次北移,严重破坏了黄土高原西北部的草地森林,引起了土地的沙化,毛乌素沙漠就是在这时开始形成。

明清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植被第三次遭到大规模破坏,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从明代中叶开始,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遭到毁灭性打击。

总之,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由于森林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

2、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

长江流域生态的破坏远在黄河流域之后。

只有长江上游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在战国秦汉时得到开发,其他广大的区域还是“地广人稀”的局面,农业生产还停留在刀耕水搏的阶段,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微小,生态环境保持着良性的循环。

长江流域被诸多的山地、丘陵分割成不同的地理单元,各地区开发的时间和程度不一,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不尽相同。

首先遭到破坏的是长江流域的平原地区,如成都平原、太湖平原、宁绍平原等地。

长江流域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较大规模的变迁,始于唐宋时期。

安史之乱后,大批北方人口进入江南,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到了宋代,北方人口再次大量南迁,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和人口分布重心,人们加快了开发山区的步伐,也加速了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尽管长江流域平原山地的天然植被发生了变迁,大多数地区的植被面貌尚未改变。

第二章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

多元的起源

考古学上有关新石器时代的丰富资料更有力地表明中华大地上当时已出现地方性的多种文化区。

如果我们认为同一民族集团的人大体上总得有一定的文化上的一致性,那么我们可以推定早在公元前6000年前,中华大地上已存在了分别聚居在不同地区的许多集团。

新石器时期各地不同的文化区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起点。

一、不同的文化区:

黄河中游新石器文化的序列是前仰韶文化(前6000~前5400年)——仰韶文化(前5000~前3000年)——河南龙山文化(前2900~前2000年)。

继河南龙山文化的可能是夏文化。

因仰韶文化以彩绘陶器著名,曾被称为彩陶文化。

仰韶文化分布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域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北边长城沿线,南抵湖北西北部,东至河南东部,西达甘青接壤地区。

但在河南龙山文化兴起前它在黄河中游地区已经衰落了。

黄河下游则另有一序列的文化和黄河中游的文化不同。

它们是青莲岗文化(前5400~前4000年)——大汶口文化(前4300~前2500年)——山东龙山文化(前2500~前2000年)——岳石文化(前1900~前1500年)。

继岳石文化的可能是商文化。

龙山文化以光亮黑陶著名,曾被称为黑陶文化。

公元前3000年当仰韶文化在黄河中游地区突然衰落时,黄河下游的文化即向西扩张,继仰韶文化出现的是河南龙山文化。

虽则考古学者认为河南和山东的龙山文化具有地区性的区别,但中游地区在文化上受到下游文化的汇聚和交融是明显的。

长江中下游在新石器时代同样存在着相对的两个文化区。

长江下游的文化区是以太湖平原为中心,东达杭州湾,西至苏皖接壤地区。

其文化序列大体是河姆渡文化(前5000~前4400年)——马家浜·崧泽文化(前4300~前3300年)——良渚文化(前3300~前2200年)。

良渚文化大体和河南龙山文化年代相当,文化特征也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南包洞庭湖平原,面尽三峡,北抵河南南部,其文化序列分歧意见较多,大体上是大溪文化(前4400~前3300年)——屈家岭文化(前3000~前2000年)——青龙泉文化(前2400年),因其受中原龙山文化的影响亦称湖北龙山文化。

长江中游和下游相同的是在后期原有文化都各自受黄河下游龙山文化的渗入,而处于劣势地位。

新石器时代还存在北方的燕辽文化区,黄河上游文化区及华南文化区。

从初具文化心理的角度看,人类文化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受生产发展水平的制约,大河成为孕育人类文化的母亲。

中国新石器时代较为典型的文化遗址几乎全部分布于大河及其支流流域,如黄河流域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齐家文化区域,淮河流域有青莲岗文化区域,长江流域有良诸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溪文化区域,辽河流域有红山文化区域,珠江流域有南方印纹陶文化(部分)区域等等。

早期文化区域分布在大河流域的特征,在东方文明古国中是共存的,这使各古文明之间具有了一种共性,但中国农业起源的特征与其它文明古国毕竟不同。

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一般都是利用大河泛滥后留下的沃土,再加以灌溉,用以栽培小麦而发展农业。

但生命赖以繁衍的大河却瞏瞏(qióng

)茕独:

尼罗河孤流横贯,两河流域仅拥有一个气候,其它地方则多是沙漠和半沙漠地区,没有其它的大河交相补苴。

因此,这些古文明地区对大河依赖甚重,如埃及,直到近代,人口聚集区域仍几乎集中在尼罗河两旁,因此,有人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予。

中国文化虽然发源于大河流域,但因地形复杂而采用多品种种植方式,无需固执于大河馈赠的沃土。

同时由于从北至南有五大水系遥相呼应,支津密布,方便了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

尤其在古代陆路交通工具不发达之时,利用河运就显得更为重要。

新石器时代,各文化区域相互渗透,就是靠中国河流分布的特征之便。

二、传说中的古代族团

三皇

①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

②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

③伏羲、祝融、神农(同上);

④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五帝

①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kù)、尧、舜(《大戴礼记》);

②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

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

④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伪《尚书序》);

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

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⑤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资治通鉴外纪》)。

其实,三皇五帝传说的分歧,是我国多民族发展的产物,它曲折地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进步趋势。

早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前,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就形成了华夏族、苗族以及当时被华夏族称之为蛮、夷、戎、狄等许多兄弟民族。

说华夏族为黄、炎之后,这实际上反映了华夏族是由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两个有血缘亲属关系的氏族经过长期发展而成的。

大抵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

有巢、燧人、庖牺(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

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盛期及其解体时或原始社会末期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部落酋长或军事首长人物。

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黄帝是传说中华夏民族的始祖。

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

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黄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

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

打败蚩尤后又与炎帝族在阪泉发生三次大战,黄帝统率以熊、罴、貔、貅、虎等野兽为图腾的氏族参加战斗,打败了炎帝部落,进入黄河流域。

从此,黄帝部落定居中原,并很快发展起来。

史书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说明这些部落形成了巨大的部落联盟。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黄帝后代与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华民族,黄帝轩辕氏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

中国文化源于母系氏族末期至父系部落联盟的传说时期。

在这一时期,黄河流域分布着崇奉各自宗神(或图腾)的氏族、部落。

以后又逐渐结成较为先进的两大初始文化圈:

一是于居西方黄河中上游的华夏族,

一是居于东海之滨的鸟夷族。

华夏族

华夏族的直接祖先是活跃于黄河上游谓水流域到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