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届高三起点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81992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8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届高三起点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届高三起点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届高三起点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届高三起点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届高三起点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届高三起点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届高三起点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届高三起点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届高三起点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x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届高三起点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2019~2020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质量监测

物理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9-9-5

本试題分第I卷(选择題)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亊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題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趙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題的作答:

先把所选題目的題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題卡上对应的答題区城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趙卡上的非答題区城均无效。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題,共4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0小题,毎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題只有一项符合題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題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9世纪末,科学家们发现了电子,从而认识到:

原子是可以分割的,是由更小的徽粒组成的。

下列与电子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表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人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B.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是由汤姆孙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做出的

C.卢瑟福认为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

D.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

2.从同一点沿不同方向拋出质量相同的A、B两球,返回同一高度时,两球再次经过同一点,如图所示。

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两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中运动时小球A速度的变化率大于小球B速度的变化率

B.小球A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大于小球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C.A、B两球落地时速度一定相等

D.两球落地时重力做功的功率可能相等

3.如图所示是早期发明的一种电流计,它是根据奥斯特现象中小磁针的偏转来计量电流的,缺点是精确

度不高、易受外界干扰。

接通电流前,位于环形导线中央的小磁针仅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电

流计的方位,使环形导线与小磁针共面。

当给环形导线通以恒定电流I后,小磁针偏转a角;当给环形导

线通以恒定电流kI时,小磁针偏转β角。

若已知环形电流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与通电电流成正比。

关于这

种电流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流计测量结果与地磁场的竖直分量有关

B.该电流计在地球上不同位置使用时,所标刻度均相同

C.小磁针偏转角满足关系式

D.小磁针偏转角满足关系式

4.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航程可达4075-5555公里,

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

质量为7.2×104kg的某型飞机,起飞时滑行的距离为2.1×103m,离地的速

度为70m/s,若该过程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设飞机受到的阻力恒为飞机重力的0.05倍,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

飞机在起飞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为45m/s

B.加速度大小为1.5m/s2

C.在跑道上滑行的时间为60s

D.发动机产生的推力为8.4×104N

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个r=9

的电阻,且原线圈匝数n1可以通过滑动触头P来调节,

在副线圈两端连接了R=16

的电阻,副线圈匝数n2=1000匝。

在原线圈上加一输出电压恒定的正弦交流电,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交流电的周期增大,则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大

B.若触头P向上移动,则电阻R消耗的功率一定减小

C.若触头P向下移动,则流过电阻r的电流减小

D.当n1=750匝时,电阻R消耗的功率最大

6.如图所示,导轨OPQS的电阻忽略不计,OM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转动的金属杆,M可在PQS上自由滑动,

空间存在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I先让OM从OQ位置以角速度ω1沿逆时针方向匀速

转到OS位置(过程I);再将OM固定在OS位置,使整个装置以OQ为轴,以角速度ω2匀速转动90°(过

程II)。

要使过程I、II回路中产生的热量相同,

应等于

A.

B.

C.

D.

7.如图所示,

为位于0点的一点电荷电场中的等势线,是连线的中点是连线的中点,AO和BO垂

直。

在D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试探电荷沿DA加速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

A.D点的场强比C点的场强大

B.D点的电势比C点的电势高

C.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AB移动到B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D.带负电的试探电荷从B点沿BCD移动到D点,电场力一直做负功

8.2019年7月12日〜7月28日,世界游泳锦标赛在韩国光州举行,中国队共收获16枚金牌、11枚银牌和3

枚铜牌,位列奖牌榜榜首。

甲、乙两名运动员在长为25m的泳池里训练,甲的速率为v1=1.25m/s,乙的位置时

间图像如图所示。

若不计转向的时间,两人的运动均可视为质点的直线运动,则

A.乙的速率为v2=1.0m/s

B.若两人同时从泳池的两端出发,经过1min共相遇了3次

C.若两人同时从泳池的同—端出发,经过6min共相遇了16次

D.两人一定不会在泳池的两端相遇

9.2019年6月25日02时0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四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进一步提升了北斗

系统覆盖能力和服务性能。

某人造卫星在赤道平面上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转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

每经过8h经过赤道上空同一地点,已知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4h

B.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6h

C.如果卫星转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卫星的周期为8h

D.如果卫星转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卫星的周期为12h

10.物块A叠放在物块B上,物块B静止于水平桌面上,两个物块质量均为m。

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且μ1>2μ2>0。

将水平外力作用在物块A上,能使A从B上滑落,力的最小值为F1。

若将水平外力作用在物块B上,能使A从B上滑落,力的最小值为F2。

A.F1=μ1mg

B.F1=2(μ1-μ2)mg

C.F1=2(μ1+μ2)mg

D.F2=(2μ1+3μ2)mg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1题〜第1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都必须做答。

第17题〜第18题为选考题,根据要求做答。

二、实验题:

本题共2小题,第11题4分,第12题6分,共10分。

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处。

11.(4分)如图(a)所示,深度h=15.0cm的套筒竖直倒置,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套筒内,弹簧处于原长时,其下端位于筒内。

用测力计钩住弹簧的下端用力竖直向下拉,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和露出筒外的弹簧的长度l0为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原长,现在坐标纸上作出F-l图象,如图(b)所示。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k=N/m,弹簧的原长l0=cm

12.(6分)为测量一段粗细均匀、直径为d、电阻较大的金属丝的电阻率,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其中MN为金属丝,R0是保护电阻。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录电压表的示数U,电流表的示数I以及对应的金属丝PN的长度x。

图(a)图(b)图(c)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b)所示,则金属丝的直径d=mm;

(2)在坐标纸上描绘出图线,如图(c)所示。

若图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金属丝的电阻

率ρ=(用题目中所给符号表示);

(3)如果不考虑偶然误差,通过该实验测得金属丝的电阻率金属丝电阻率

的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计算题:

本题共4小题,第13题8分,第14题8分,第15题10分,第16题12分,共38分。

把解答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13.(8分)如图所示,在斜面底端O点正上方P处将小球以初速度竖直向下拋出,经过时间t小球

落到O点。

若从P点将小球以相同速度水平拋出,以O为圆心调整斜面倾角可使小球仍经过时间t与

斜面相碰。

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取g求

(1)PO之间的距离

(2)斜面倾角θ。

14.(8分)筷子是中国人常用的饮食工具,也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

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挾”,汉代时称“箸”,明代开始称“筷”。

如图所示,用筷子夹质量为m的小球,筷子均在竖直平面内,且筷子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为使小球静止,求每根筷子对小球的压力N的取值范围?

已知小球与筷子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

15.(10分)自动驾驶汽车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它依靠人工智能、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

在一次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中,两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以v1=6m/s匀速运动,乙车在后以v2=8m/s匀速运动,当两车相距x0=7m时,甲车以a1=1m/s2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

为了不与甲车相撞,乙车在甲车刹车1s后也开始刹车,求乙车刹车时的最小加速度a2。

16.(12分)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足够长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厚度相同的木板B、C锁定在斜面上,B、C

的长度分别为L、0.5L,质量分别为m、0.5m,两板之间的距离为L,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

将质量为0.25m的物块A(可视为质点)轻放在B的顶端,同时解除对B的锁定,A、B均从静止开始匀加

速直线运动。

当B与C碰撞前的一瞬间,解除对C的锁定,此时A恰好滑离B,若B、C碰撞后粘在一起(碰

撞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取g,sin37°=0.6,求

(1)物块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从开始运动到B、C碰撞,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3)若B、C碰撞后,B、C整体和A都恰好匀速运动,求A在C上滑行的时间。

四、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17、18两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8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7.【选修3-3】(12分)

(1)(4分)已知铜的密度为ρ=8.9×103kg/m3,摩尔质量为6.4×10-2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1m3铜的分子数约为(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铜分子的直径约为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2)(8分)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C其有关数据如图所示,且状态A的温度为T0。

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U=aT其中a为正的常量。

(i)状态C时的温度TC;

(ii)气体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Q。

18.【选修3-4】(12分)

(1)(4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质点的横坐标为分别为10cm、

80cm,此时,质点A已振动了0.2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3分,

选对3个得4分。

每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经过1.5s,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

B.波的传播速度为1m/s

C.点起振时的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D.0〜0.1s时间内,质点A振动的速度逐渐增大

E.x=15cm处的质点从开始起振到P点开始起振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52cm

(2)(8分)洛埃德(H.Lloyd)在1834年提出了一种更简单的观察干涉的装置。

如图所示,从单缝S发出的光,一部分入射到平面镜后反射到屏上,另一部分直接投射到屏上,在屏上两光束交叠区域里将出现干涉条纹。

单缝S通过平面镜成的像是S′。

(i)通过洛埃德镜在屏上可以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这和双缝干涉实验得到的干涉条纹一致。

如果S被视为其中的一个缝,相当于另一个“缝”;

(ii)实验表明,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界面发生反射时,在入射角接近90°时,反射光与人射光相比,相位有

的变化,即半波损失。

如果把光屏移动到和平面镜接触,接触点P处是(填写“亮条纹”或“暗条纹”);

(iii)实验中巳知单缝S到平面镜的垂直距离h=0.15mm,单缝到光屏的距离D=1.2m,观测到第3个亮条纹到第12个亮条纹的中心间距为22.78mm,则该单色光的波长

=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019〜2020学年度

武汉市部分学校新高三起点质量监测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9.9.5

第I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C

D

A

AD

ABC

BD

BC

第II卷

二、实验题

11.(4分)

200(2分)5.0(2分,5同样给分)

12.(6分)

(1)0.680(2分,0.679-0.681同样给分)

(2)

(2分)

(3)等于(2分)

三、计算题

13.(8分)

解:

(1)如图所示,小球以v0竖直下抛,由运动学规律,有

h=v0t+

(2)小球平抛,由运动学规律,有

由几何关系

tan

+

=

联立,解得

=45°⑤

评分参考:

(1)问3分,①式3分;第

(2)问5分,②③④式各1分,⑤式2分。

14.(8分)

解:

筷子对玻璃球的压力太小,玻璃球有下滑的趋势,最大静摩擦力沿筷子向上,如图(a)所示。

玻璃球平衡,有

2Nsin

+2fcos

=mg①

f=μN②

联立,解得

N=

筷子对玻璃球的压力太大,玻璃球有上滑的趋势,最大静摩擦力沿筷子向下,如图(b)所示。

玻璃球平衡,有

2N′sin

=mg+2f′cos

F′=μN′⑤

联立,解得

N′=

综上,筷子对玻璃球的压力的取值范围

≤N≤

评分参考:

①②③④⑤⑥式各1分,⑦式2分。

15.(10分)

解:

经时间t1=1s,甲车的位移

x1=v1t1-

乙车的位移

x2=v2t1②

此时,两车相距

△x′=△x+x1-x2③

乙车刹车后,经时间t2,与甲车速度相等。

v1-a1(t1+t2)=v2-a2t2④

此过程中,甲车的位移

x1′=(v1-at1)t2-

乙车的位移

x2′=v2t2-

两车刚好不相撞,满足位移关系

△x′=+x2′-x1′⑦

联立,解得

a=2m/s2⑧

评分参考:

①②③⑤⑥⑦式各1分,④⑧式各2分。

(其他解法,如图像法,只要正确就同样给分)

16.(12分)

解:

(1)A在B上滑行,其受力如图(a)。

由牛顿第一定律

mAgsin

-μ1mAgcos

=mAaA①

即aA=(0.6-0.8μ1)g

B受力如图(b)。

由牛顿第二定律

mBgsin

+μ1mAgcos

-μ2(mA+mB)gcos

=mBaB②

即aB=(0.1-0.2μ1)g

由运动学规律

2L=

L=

联立,解得

μ1=

(2)A在B上滑行,产生的热量

Q1=μ1mAgcos

·L⑥

B在斜而上滑行,产生的热量

Q2=μ2(mA+mB)gcos

·L⑦

所以,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Q=Q1+Q2=

(3)B、C碰撞前,A的速度为

vA=

B的速度为

vB=

B、C碰撞,系统动量守恒

mBvB=(mC+mB)v′⑪

B、C整体和A匀速运动,A在C上滑行的时间

T=

评分参考:

(1)问5分,①②③④⑤式1分;第

(2)问3分,⑥⑦⑧式各1分;第(3)问4分,⑨⑩⑪⑫式各1分。

四、选考题

17.

(1)8.4×1028(2分,8.3×1028同样给分),2×10-10(2分,3×10-10同样给分)

(2)解:

(i)—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C,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解得TC=0.3T0②

(ii)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由查理定律

=

解得TB=0.6T0④

气体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外界对气体做功

W=0.6p0(V0-0.5V0)=0.3p0V0⑤

内能的变化

△U=α(TC-TB)=-0.3αT0⑥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W+Q=△U⑦

解得Q=-0.3αT0-0.3p0V0⑧

气体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放出的热量为0.3αT0+0.3p0V0。

评分参考:

第(i)问2分,①②式各1分;第(II)问6分,③④⑤⑥⑦⑧式各1分。

18.

(1)ACE(4分。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3分,选对3个得4分。

每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分为0分)

(2)(8分)

(i)S经平面镜成的像S′(2分)

(ii)暗条纹(2分)

(iii)6.33×10-7(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