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学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1226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学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市政学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市政学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市政学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市政学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学习题.docx

《市政学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学习题.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政学习题.docx

市政学习题

市政选择题:

1、具体分析,现代城市的涵义主要从(ACD)区别于农村地区。

A人口数量B人口构成C产业构成D行政管辖

2、(C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

3、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主要以(AC)功能为主。

A军事B社会C政治D文化

4、(A美国)是最早面临“城市病”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探索市政管理理论的国家,同时,也是首创多种城市市政体制的国家。

5、市政经济具有(ABCDE)的基本特征。

A社会性B长期性C不可分性D政府性E公共性

6、在我国城市中,城市政治权力系统包括(ABCD)。

A市法院B中共市委C市检察院D市政府

7、市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主要具有地方(ABCD)。

A任免权B监督权C决定权D立法权

8、根据《行政许可法》这部法律的规定,除(ABD),其他国家机关包括各个部门一律不能设定行政许可。

A国务院B省一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各部委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9、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和相关制度,构成我国市民概念的基本条件为(ABD)。

A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B居住在市区内C从事第一产业D具有本市户口

10、在我国城市中,(D集团参与)渠道是一种方兴未艾的市民利益表达渠道。

11、市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ABCD)。

A市行政管理体制B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C市政府构成体制D市建制体制

12、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包括(ABCD)。

A副省级市B县级市C地级市D直辖市

13、中共市委对城市国家政权机关,包括(ABCD)起着领导作用,处于领导地位。

A市人民政府B市人民法院C市人民检察院D市人大

14、下列的市政职能中,(AD)属于传统职能。

A消防B城市规划C环境保护D治安管理

15、市级政府的经济调控(ABCDE)的特征。

A双向性B间接性C综合性D有限性E超前性

16、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ABCDE)组成。

A战略措施B战略反馈C重点战略D战略愿景E战略依据

17、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ABCD)和获取。

A优劣机威分析方法B竞争—合作分析方法C政经社技分析方法D历史分析方法

18、世界银行组织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ABCD)的城市。

A适于居住的B银行信赖的C治理和管理良好的D有竞争力的

19、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理论支撑包括(ABCD)。

A范围经济B可持续发展理论C规模经济D集聚经济

20、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产品B城市营销主体C目标市场需求D目标市场

21、(B行政合理原则)行政合理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仅应事实清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做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符合立法目的。

22、我国土地储备的运行模式包括(ABCD)。

A上海模式B杭州模式C南通模式D武汉模式。

23、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是(ABCD)。

A地方公共物品性与效益的外部性B运行的协调性与系统性C经营管理的垄断性与多样性D建设的同步性与超前性

24、现代城市成长管理从(A美国)萌生。

25、根据国际经验,当城市化水平达到

(B30%)以后,城市化将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直至达到70%以后才逐渐减速至平稳发展,我国正处在这样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区间之中

26、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同性功能,主要是以(CD)为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

A第一产业B第四产业C第三产业D第二产业

27、经济性规制主要针对(BD)。

A外部不经济B信息不对称问题C非价值物问题D自然垄断

28、21世纪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城市化水平要达到(D)左右。

D60%

29、城市财政管理的内容包括(ABCD)

A预算管理B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的管理

C税收管理D预算外资金管理

30、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为的假设有(ABC)A慈善模式B民主模式C巨物模式D专制模式

31、一般情况下,把城市人口划分为(ABCD)。

A中小学年龄B老龄C劳动年龄D托幼年龄

32、依据一座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将城市划分为(ABD)。

A稳定型B衰退型C波动型D增长型

33、在(D衰退型)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中,幼年比例小,老年人口多

34、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社区主要有(ABC)A自然社区B功能社区C法定社区D居住型社区

35、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ABCD)。

A社区成员B社团性组织C企事业组织D行政性组织

36、城市环境的特征是(ABCD)

A脆弱性B开放性C人为性D复合性

37、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表现(ABCD)。

A水污染B固体废弃物污染C视觉污染D大气污染

38、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AC)是日常管理的必要条件。

A行政手段B法制手段C经济手段D教育手段

39、城市环境管理治理方面的制度包括(ABCD)。

A谁污染谁治理制度B排污权交易制度C奖励制度D排污收费赔偿制度

40、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系统通常主要包括的行为者是(ABCD)。

A处理者B消费者C废物处理者D资源开采者

41、(A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

42、(C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43、各国城市化进程的中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处于(B30%~70%)左右发展速度很快;

44、城中村产生原因主要有:

(ABCD)。

A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B交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C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避D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

45、(ABC)是未来区域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

A撤市(县)设区B撤村设街C人口农转非D撤县建市

46、(A伦敦)大都市政府:

成立于19世纪末,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

47、发达国家区域协调机构的特点是(ABCD)A、形式多种多样,且在不断调整

B、在组织上更多采用合作、自愿参与和弹性的方式C、“政府”与“非政府”两类协调机构逐步融合D、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大

48、从问题的相互关系不同,区域协调问题可以分为(AD)。

A纵向协调B政府协调C民间协调D横向协调

49、总体而言,区域协调机构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可以分成(ABD)。

A弱调控模式B多元调控C一元调控D强调控模式

50、(ABCD)实行强调控模式。

A法国B荷兰C日本D希腊

51、对于突发事件而言,其涉及的内在结构体系并非单纯的线性逻辑抑或平面关联,而是一个包含(ABCD)的构架体系。

A保障系统B执行系统C信息系统D决策系统

52、(C保障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支撑。

53、(C预防)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也是各个国家突发事件处理中最为关注的焦点。

54、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ABCD)。

A齐B实C准D快

55、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程序包括(ABCD)。

A预警系统的建立B危机应对C危机判断D确认危机来源

 

市政学名词解释:

1、市政:

是指城市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通过与市民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为实现城市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制定城市运行规则和公共政策,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保障城市公共事务运行的管理和监督行为。

2、市政管理学:

是指研究城市政府行政机关和其他城市公共管理主体,对城市日常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

3、城市:

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4、城市政治权力系统:

是指拥有某种正式、直接行使城市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权力的各种组织。

5、城市政治参与系统:

是指虽不具有正式市政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但对市政决策和执行有积极影响作用的群体、组织和个人的总称。

6、市人民团体:

是指以表达和维护一定阶层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为基础,担负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起着依照各自的切身利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作用,并按照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团体。

在我国城市特指市工会、市妇联、市共青团等组织。

7、市政管理:

是指城市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通过与市民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为实现城市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制定城市运行规则和公共政策,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保障城市公共事务运行的管理和监督行为。

8、市民:

是指居住在城市所辖区域内,持有本市有效户籍的合法公民。

9、市行政管理体制是指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

10、市民参政:

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揭发,行使选举、罢免、监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参与城市管理与决策的各项活动。

11、市政管理体制:

是关于城市政权机构、特别是城市政府的建制、地位、职能配置和机构内外上下权力关系及运行机制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12、市政职能:

是指城市政府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从动态来看,它是城市政府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13、居民委员会:

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它不是国家政权机构的组成部分,但在城市基层工作中却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4、街道办事处:

是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政府的派出机关。

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

“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15、城市发展战略:

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预测出发,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16、经营城市:

是指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和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营运,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

17、城市营销:

是指把地区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的未来发展愿景作为一个吸引人的产品,通过强化地方经济基础以及更加高效地满足和吸引既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光游客和会议人士等),来主动营销地区的特色。

18、所谓“绿色GDP”:

就是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

绿色GDP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的正效应。

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

19、“人文GDP”:

就是为了保障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而投入财富的增长指标,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

20、城市规划:

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21、土地储备制度:

是指政府依照法定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对收回、收购、置换和征用等方式取得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和储存,以公开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土地,调控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制度。

22、土地用途管制:

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的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23、城市成长管理:

主要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针对城市空间规模扩展的控制和管理。

24、城市基础设施:

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础,是城市政府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建制镇总体规划的期限可以为10年至20年。

25、市场失灵:

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26、宏观调控;是指政府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经济措施。

27、规制:

是指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28、城市财政:

是城市政府参与社会收入或产品的分配活动,也就是城市政府在占有和支配一定份额的社会产品过程中与社会各方面发生的分配关系。

29、城市财政管理:

是指以城市政府为管理主体,以市政工作为主要目标的预算管理、税收管理、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管理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30、城市人口:

是指居住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工作的非农业人口,包括拥有城市户籍的常住人口和在城市暂住的流动人口。

31、城市环境:

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32、城市社区管理:

是指在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运用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公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33、城市环境管理:

指按照一定环境功能目标,运用行政、法律、教育、经济与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防止环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一种措施。

34、城市化:

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

35、城乡一体化:

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最优的状态。

36、Citistate(城市联盟):

是指由相同特征和功能的城市和城镇环绕所组成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上相对独立的贸易、商业和通讯区域。

37、公共紧急状态:

是指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

38、3R原则:

循环经济的建立依赖于一组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内容的行为原则(称为3R原则),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既:

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资源化原则,

39、市民利益表达:

是指代表某种利益的市民组织或市民团体,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向城市权力机构提出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利益要求的行为。

40、市政执行:

是指城市政府以贯彻市政决策为核心的职务行为,是市政府和它的工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中枢的决策、指令和法律法规的过程。

41、政府职能:

即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任务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

42、集权制:

是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机关,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

43、分权制:

是指上下级依法各负其责,下级行政机关在法定管辖范围内有自主权,上级机关不得干涉。

44、层级制:

是指政府组织纵向分作若干层级,每个层级所管业务性质相同,各对其上级负责,但其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

45、职能制:

是指政府组织平行划分若干部门,各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范围大体相同。

46、完整制:

又叫集约制或一元统属制,是指同一层级的各个机构或一个机构的各个组成部门完全集中于一个首长或一个机关的指挥监督之下,只存在单一的领导隶属关系。

47、分离制:

又称独立制或多元统属制,是指同一层级的各个机构或一个机关的各个组成部门不集中在一个首长或一个机关的指挥监督之下,存在着多元的领导隶属关系。

48、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有竞争力的适于居住的、银行信赖的,而且治理和管理良好的城市。

49、学习型政府:

是指在政府内部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和机制,形成全员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的局面,从而提高整个政府的群体能力。

50、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担负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

51、城市性质:

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52、循环经济:

是指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过程中,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53、集聚经济:

集聚经济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和聚合而给经济主体带来的一种额外的经济利益。

54、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因生产规模的扩大所产生的平均花费的降低,因为规模扩大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它们是通过高效的熟练工人、专门化的生产工具、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流程的专门化和产品的专门化等方法来达到。

55、土地利用:

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的需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的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

它是自然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的统一。

56、土地利用规划:

是据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历史基础与现状的特点,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等,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活动。

57、城市经济管理:

就是城市政府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对城市经济环境、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使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取得最大的城市效益。

58、预算外资金:

是地方财政或城市事业单位直接掌握的财政性资金,即根据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满足各自特殊需要的财政资金,是下放财权的一种管理形式。

59、城市经济结构:

是指城市是由多个产业、行业部门和企业组成的,每个产业部门从事着特定的经济活动,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整体。

60、城市经济功能:

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

城市经济功能有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之分。

61、人口预测:

又称城市人口发展现状的预测,就是根据城镇人口的现状和发展特点,运用科学方法,推测若干年后城市人口的状况。

62、城市人口管理:

是指城市政府对城市居民户籍和人口变动、人口流动的行政管理工作。

63、社区:

是指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64、城市社区:

是城市中的社区,是指城市中被道路环绕的居住地段上,由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65、城市流动人口:

指没有城市常住户口暂住(具有暂住证)或暂时逗留于城市的人口。

66、环境容量:

指在人类健康与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是考察污染是否发生的重要标志。

67、环境污染:

指自然环境要素中,混入对人体有害、破坏自然生态的物质或非物质形式,并达到一定的程度、超出环境自我净化能力的现象。

68、环境质量:

指自然环境构成的诸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之一,或环境整体受到污染的程度。

69、环境保护指采取各种方法保护环境,使之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自然生态平衡的实现

70、排污权交易:

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71、城市边缘区:

是城市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

72、城镇体系规划:

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73、区域经济一体化:

是指同一区域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契约和协定,形成一个跨越国界或地区的商品、资本、人才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的组织形式。

74、危机管理:

是指组织对所有危机发生因素的预测、分析、化解、防范等等而采取的行动。

包括对组织面临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自然的、人为的、管理的、文化的、环境的和不可确定的等所有相关因素的管理。

75、区域规划:

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的总体战略部署。

76、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是指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城市生态理论为指导,以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总体上找到制约和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综合因素,理顺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用综合的对策整治、调控、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为城市人民群众创建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77、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

是指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与维护活动所需要的资金,是国家规定用于城市维护与建设的专项资金。

 

二、市政学简答题:

1、从政治学角度如何理解市政的内涵?

这一概念包含了如下几层意思:

(1)城市政治主体是指全部城市政治体系。

既包括城市权力政治体系,也包括城市政治参与体系。

(2)城市公共事务是指城市广泛的经济、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社会福利、公共安全、交通、环境与公共卫生、公用事业、游憩设施等有关的城市社会公共事务。

(3)政治决策和行政执行活动具体表现为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与执行过程。

即城市政治与行政体系中的有权机关,为了有效地管理城市社会公共事务而对城市各类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活动,以及城市利益群体和公民对城市公共政策的影响活动。

这些活动表现为城市公共政策主体与市民或社会团体的政治性互动过程。

(4)市政的目的是政治性的,即保持城市运行各个方面的平衡与稳定。

2、从经济学角度如何理解市政的内涵?

从经济学角度理解的市政是指城市政府围绕城市公共经济事务而展开的各种公共经济决策与行政执行的活动过程的总称,目的是实现城市总体效益最大化。

主要有如下几层涵义:

 1、市政主体或者说城市政府作为城市政府经济职能的承担者,具有寻求城市效益最大化的行为取向;2、公共经济事务是城市公共事务的物质基础,研究城市公共事务主要着眼于城市的公共经济事务;3、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主要体现为运用经济手段(公共经济手段)引导和约束政策实施对象的经济行为;4、市政的目的的经济性是以效用来评价的,即保持城市运行能在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中获得较高的发展速度和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3、从法学角度如何理解市政的内涵?

从法学角度理解的市政是指广义的城市政府,包括城市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主体,围绕城市事务而展开的各种国家政权管理活动的总称,目的是提供有效的公共供给,保证城市有序、高效、公平运行。

现代市场经济是以法定规则为基础的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中的缺陷需要法定规则的制约,没有竞赛规则的竞赛必然造成各种社会损失,而城市政府在城市经济运行中的职责之一就是为市场提供公平有效的法律规范的服务。

由于制定法律一般并非城市政府职能,所以法学意义上的市政着重研究在国家立法的前提下,如何补充立法的执行细则,针对市场失灵制定规则和保证市场秩序,以及为公平执法确定科学的行政程序。

具体来说城市内各种国家政权管理活动主要指:

1、补充国家立法,即根据国家法律原则,对于需要立法而国家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情况制定补充法律,保证各种行为有法可依;2、根据国家法律和城市运行的市场失灵现象,制定公共规制的规则,以保证市场运行的秩序;3、依法监督各主体的行为,通过法律程序和行政程序纠正各种“违规”现象;4、依法调整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4、市政具有哪些特征?

1政治性:

市政实质上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或者说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份;2历史性:

市政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进;3系统性:

市政是个大系统,是一个由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