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1018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docx

《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docx

福建省中考历史试题

福建省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1.神农教民种粟、黄帝“蒸谷为饭”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已经

A.出现原始农业B.进入青铜时代

C.实行分封制度D.掌握冶铁技术

2.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

其理论依据所属的学派是

A.道家B.法家C.墨家D.兵家

3.如图所示秦始皇时代标准量器的铭文字体属于

A.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

4.东汉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的活动姿态,创编了“五禽戏”。

这表明他重视

A.辨症施治B.生态保护C.养生保健D.药典编撰

5.北魏新都洛阳城的设计吸纳了中原传统文化,采用平城和建康城的样式。

该设计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富强B.对外开放C.江南开发D.民族交融

6.据图可知,隋唐时期扬州、苏州、杭州经济发展的相同因素是

A.交通便利B.海运发达C.外贸兴隆D.文化昌盛

7.宋代,常有民众在清明等节日放风筝,还出现了“圆社”等专业球类社团。

这说明当时

A.科学技术进步B.娱乐方式多样

C.商品经济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

8.“(他)把明朝的铁锚拋扎在诸洋沿岸的港湾,奉行‘以德睦邻’政策,肩负‘与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重任”。

“他”的事迹是

A.出使西域B.西游天竺C.东渡日本D.七下西洋

9.康熙时,清朝设置台湾府,派兵八千人驻防。

这一举措

A.荡平了倭寇势力B.平定了回部叛乱

C.巩固了东南海防D.强化了君主专制

10.1839年,道光帝看到林则徐的奏章,认为困扰已久的鸦片问题得到解决,“可称大快人心一事”。

此“事”是指

A.虎门销烟B.三元里抗英C.黄海海战D.廊坊阻击战

11.如图所示企业的创办

A.推动了近代工业发展B.掀起了实业救国浪潮

C.宣告了工业体系形成D.实现了独立发展目标

12.1895—1898年,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

这表明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13.鸦片战争后,西服零星地出现在通商口岸。

民国初年,新式服装除了西装,还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和改良的旗袍。

这反映了

A.民主政治确立B.纺织技术改进

C.社会生活变迁D.开埠范围扩大

14.在不过8个月的时间里,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接连败北,国民政府的势力范围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

这叙述的是

A.五四运动的发展B.北伐的胜利进军

C.工农运动的高涨D.北洋政府的覆灭

15.京剧演员梅兰芳说:

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

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

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A.京剧艺术形成B.人民当家作主

C.土地改革完成D.百年国耻洗雪

16.学习历史应学会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

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一五计划期间建造武汉长江大桥

C.1956年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下线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7.如表所示内容反映出模范人物共同的优秀品质是

模范人物

言论

焦裕禄

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兰考

邓稼先

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

 

A.助人为乐B.勇攀高峰C.艰苦奋斗D.身先士卒

18.自尼克松访华到1972年底,我国与英国等8个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取得这一成就的关键因素是

A.万隆会议召开B.中美关系改善

C.中日邦交正常化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9.如图所示对联赞颂了一位科学家的突出贡献。

他的研究领域是

A.载人航天B.国防军工C.化学工程D.农业科技

20.香港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马术比赛,分享了作为奥运城市的荣耀。

这主要得益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B.“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C.香港毗邻深圳经济特区D.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

21.某历史研究所出版了《神秘的金字塔》《揭开狮身人面像的面纱》等著作。

据此可知,其介绍的文明古国是

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罗马

22.如表所示内容体现了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城邦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

雅典

2500

约30

斯巴达

8400

约40

 

A.等级森严B.小国寡民C.自给自足D.军事独裁

23.14世纪,意大利艺术家开始以更写实的手法描绘人物形象,诗人们则更关注人的天性。

这表明当时文艺作品宣扬的思想是

A.神权至上B.君权神授C.人文主义D.君主立宪

24.1804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规定: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交易范围的物品,除特别法禁止出让者外,均可出售”。

以上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议会主权B.革命共和C.平等自由D.权力制衡

25.《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这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A.原因B.条件C.过程D.意义

26.如图所示的是某历史事件知识结构图。

图中?

处应填入

A.英国1640年革命B.法国大革命

C.俄国1861年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

27.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声明:

不承认法西斯国家侵占的领土;联合打败“纳粹暴政”等。

苏联等15个国家表示赞同。

该声明促成了

A.三国同盟正式形成B.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C.反法西斯联盟建立D.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28.1945年,英国工党在竞选中提出:

控制物价,成立国家投资委员会等。

1947年,工党政府在电力等部门推行国有化。

这表明,工党的政策

A.深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B.响应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追求重振英帝国的目标D.推动工人运动的新发展

29.雅尔塔会议决定:

战后德国由美、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

1949年,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联邦德国”,苏占区成立了“民主德国”。

这反映了美苏关系

A.从紧张到缓和B.从合作到对抗

C.从敌对到友好D.从和平到战争

30.近年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英国“脱欧”事件等一系列问题重创欧盟。

据此可知

A.英国陷入经济大危机B.法德矛盾进一步激化

C.欧洲成为冷战的中心D.欧洲一体化进程受挫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83年,华盛顿领导的独立战争取得胜利。

独立后的13州维持着微弱的中央政府。

虽然通过了统一的宪法,但是当时各州的利益互不相同,通信手段落后,联邦早晚会分裂。

不过,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

——摘编自(英)威尔斯《世界简史》

(1)根据材料,指出“独立战争”的领导人。

(2)你是否同意“蒸汽轮船、铁路和电讯技术的相继出现,阻止了美国分裂”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末年,贵族阶层分化,有些低级贵族不得不以传授知识为生。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日益强烈,士人创办的私学由此兴起。

在鲁国,孔子广收徒众,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私学”走向兴盛,为战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人才基础。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材料二唐太宗贞观年间,兴办了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等多种中央官学,学生来自官僚子弟和普通庶民。

地方官学的学生除参加科举考试外,还可通过选拔进入四门学学习。

官学教育内容以“五经”、《论语》等为主。

政府还鼓励私人办学。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末年私学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春秋末年、唐朝初期教育特点的相似之处。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66—1970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达4.2%,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效果。

但改革步子不大,国家统得仍然过多,吃“大锅饭”问题依然存在。

进入70年代,农业增长率滑坡。

1971—1975年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仅为0.8%,1976—1980年为1.9%.苏联农业落后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统计数据(部分),见如图、表。

年份

农业总产值比重

农村居民年均消费水平

农作物业

林、牧、副、渔业

1970年

82%

18%

117元

1985年

69%

31%

345元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联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农业落后的根源。

(2)根据材料二,说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经济出现的新变化。

(3)与苏联农业改革相比,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业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两种类型。

据此,指出图1、图2、图3所示史料同属的类型。

(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河北省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1.他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清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却进一步衰落。

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

“他”是()

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

2.1875年,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时曾宣言:

“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

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

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可见,他们当时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是()

A.游历西洋B.兴办洋务C.学习科技D.救国图强

3.这些人信奉马克思主义,主张对外反抗西方列强,对内反对封建军阀,他们采取俄国布尔什维主义的活动方式,秘密组织政党。

1921年,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些人”的主要代表是()

A.曾国藩李鸿章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黄兴D.陈独秀李大钊

4.下面两则老广告可共同佐证()

A.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B.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展

C.三大改造的实行D.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5.小说《平凡的世界》写道:

孙少平的姐夫王满银,从一个河南手艺人那里买了些老鼠药,在集市上倒卖了其中的十几包,每包赚了五分钱,总共得利不到一元。

人家说他走资本主义道路,他和那些扩大了几尺自留地或犯了点其他“资本主义”禁忌的老百姓等,都被强制“劳教”。

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土地改革的开展B.一五计划的实施

C.“文化大革命”的进行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6.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派军队闯入议会,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

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权力。

材料体现的主题是()

A.英国议会与王权斗争的起因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进程

C.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世界意义D.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扩展

7.幕府统治结束前的3个世纪中,日本人口停滞在2600万人左右。

经过明治维新的半个世纪,增加到5000万人以上。

工厂林立,到处是冒着黑烟的烟囱。

身份等级和职业限制被打破,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

城市里普及了电车,近郊电车也相继开通。

1912年电话网遍布大小城市,30多个主要町村也通了电话。

材料主要表述了明治维新的()

A.背景B.经过C.特征D.结果

8.下图信息表明,英国()

A.从事“三角贸易”B.成为工业国家

C.进入“电气时代”D.建成“福利国家”

9.以下是英国历史学家安德鲁・玛尔在其所著的《世界史》中对相关史实的评述,其中属于对“欧洲的联合”这一史实评述的应是()

A.冷战中的热冲突B.逐渐消失的国境线

C.拥挤不堪的世界D.思维机器

10.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既感受到了旧制度所带来的压力,又体会到了新制度所带来的辛酸。

谁是冷战失败的承受者?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谁呢?

“□”应是()

A.苏联B.美国C.俄罗斯D.法国

11.下面是为纪念某历史事件发行的邮票,该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B.万隆会议的召开

C.“非洲年”的出现D.纳米比亚的独立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义和团同清军一起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入侵。

其中最为著名的战例是在直隶廊坊一带对八国联军的阻击。

1900年6月,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的八国联军2000多人,乘火车由天津向北京进犯,沿途遭到义和团和清军顽强阻击。

义和团和清军在廊坊等地将之围困,发起攻击。

据一些侵略者事后回忆说,义和团都是“朴实农民”“其中很多是孩子”。

他们手持大刀、长矛、抬枪进攻,“没有一点害怕或犹豫”“面对着来复枪和机关枪秋风扫落叶似的射击,还是勇猛冲锋”。

在中国军民的阻击下,西摩尔联军给养完全断绝,“进京之路,水陆皆穷”,被迫夺路回逃。

义和团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大无畏气概令侵略者震撼,西摩尔事后心有余悸地承认:

“如果义和团所用的武器是近代枪炮的话,那么我所率领的联军必定会全军覆灭。

                 ——摘编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材料表述的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史实距今多少周年?

(2)据材料,指出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使用的武器,并归纳其表现出的战斗精神。

(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方式是什么?

13.探究问题。

纳粹统治下的德国,谎言、恐怖、暴行、战争当道。

材料一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父亲是经营不善的犹太小工厂主。

在这样一个家庭中,诞生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二战前,爱因斯坦多次参与和平运动,纳粹于1933年查抄了他在柏林的住所,爱因斯坦从此常留美国普林斯顿。

材料二战争结束了。

德国领土又一次在大战后缩水。

雅尔塔会议规定苏联获得战前波兰东部领土,波兰则从德国这里得到补偿。

波徳边界被西移到奥德—尼斯河一线。

此外,苏联获得了柯尼斯堡。

整个德国曾经为保卫第三帝国而奋战。

不少德国人直到最后一分钟仍然是希特勒的崇拜者。

等他们醒过神来,眼前已经是一片片瓦砾。

柏林、汉堡、科隆等大城市都被彻底摧毁。

人们只好在地下室和废墟中栖身。

全德国为法西斯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据统计,自1939年9月二战爆发以来,德国共有五百五十万人死亡,两百万人以上伤残,一千五百万人流离失所。

根据雅尔塔会议对德国占领的规定,1945年6月5日,苏美英法四国组建了盟国管制委员会。

美国、英国和苏联各自占领了一片区域。

从美国和英国的占领区中又划分出法占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义成著《不可不知的德国史》

(1)据材料一,举出纳粹统治使德国科学家外流的例证。

(2)据材料二,归纳纳粹统治给德国造成了哪些后果?

并指出纳粹统治使欧洲陷入了哪场战争?

1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5月27日,美国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就中国即将出台“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一事举行会议进行讨论,这一提议被中国一票否决。

(1)据材料一中的相关信息,指出美国“这一提议”被否决是因为中国行使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哪一权利?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最初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材料二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代表的提案(即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恢复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有利国际条件及对当时世界的影响。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1842年以中国战败结束,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当时的清王朝皇帝是道光帝,故A符合题意;咸丰帝在位期间,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B不符合题意;光绪帝在位期间,发生了甲午中日战争,故C不符合题意;宣统帝在位期间,发生辛亥革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最终目的”“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可知,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留学的最终目是挽救国家危亡,故D符合题意;游历西洋、兴办洋务、学习科技,这些均是手段,通过这些手段,最终还是挽救国家危亡,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信奉马克思主义”“1921年,他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想的主流,在陈独秀、李大钊等的影响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故D符合题意;A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张“自强”“求富”,排除;B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主张维新变法,排除;选项C是辛亥革命的代表人物,主张是“三民主义”,排除。

故选D。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关键信息“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合作社”反映的是1953年—1956年的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公私合营”反映的是1953年—1956年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由此可见,它们共同佐证的是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的实行,故C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帝国主义重新入侵,民族工业衰落,体现了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故A不符合题意;抗美援朝是1950到1953年,故B不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人家说他走资本主义道路……”可知,批判走资派是文化大革命的目标之一,这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故C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故A不符合题意;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B不符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1640年,英国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派军队闯入议会,企图逮捕反对他的议员,挑起了内战”可知,这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英国革命的开始;根据题干材料“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可知,这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英国革命的结束,以议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最终战胜王权;根据题干材料“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权力”可知,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议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国王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由此可见,题干材料反映的正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进程。

故选B;ACD项只能体现题干的部分内容,无法全面涵盖题意,排除。

故选B。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经过明治维新的半个世纪,……1912年电话网遍布大小城市,30多个主要町村也通了电话”可知,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由此可见,材料所述现象是明治维新以后出现的,是结果,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工业制造品出口比重占八十五个百分点,这说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故B符合题意;“三角贸易”主要是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由于其路线呈三角形,被称为“三角贸易”,排除选项A;“电气时代”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才进入到,在时间上与题干不对照,排除选项B;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排除选项D。

故选B.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的联合”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之路,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推进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选项B符合题意;而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就属于冷战中的“热冲突”,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D显然与题干设问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故选B。

10.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他们既感受到了旧制度所带来的压力,又体会到了新制度所带来的辛酸”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在法理上继承了苏联,国家制度由社会主义制度变为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俄罗斯人民承受了巨大的动荡,故C符合题意;苏联,1922到1991年,是冷战的主要参预者,不是冷战失败的承受者,故A不符合题意;美国,从1783年以来,一直是资本主义制度,现在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故B不符合题意;法国,从1789年以来,一直是资本主义制度,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1990年”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故D符合题意;A发生在15—16世纪,B发生在1955年,C发生在1960年,都在时间上与题干不对应,故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2.

(1)周年:

120周年。

(2)武器:

大刀、长矛、抬枪。

战斗精神:

不怕牺牲、视死如归、大无畏等精神。

(3)方式:

武装反抗(或革命斗争)。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1900年”可知,今年是2020年,由此可知,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距今是,2020—1900=120周年。

(2)第一问,根据所学和材料“他们手持大刀、长矛、抬枪进攻”可知,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使用的武器是大刀、长矛、抬枪。

第二问,根据所学和材料“没有一点害怕或犹豫”“面对着来复枪和机关枪秋风扫落叶似的射击,还是勇猛冲锋”“义和团在战斗中表现出的大无畏气概令侵略者震撼,西摩尔事后心有余悸地承认……”可知,义和团表现出的战斗精神是不怕牺牲、视死如归、大无畏等精神。

(3)根据所学和材料“他们手持大刀、长矛、抬枪进攻……在中国军民的阻击下,西摩尔联军给养完全断绝……”可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方式是进行武装斗争,反抗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

13.

(1)例证:

纳粹查抄他们的住所。

(2)后果:

德国领土面积被缩小;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德国人民伤亡惨重;德国被分区占领管制。

战争:

苏德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战前,爱因斯坦多次参与和平运动,纳粹于1933年查抄了他在柏林的住所,爱因斯坦从此常留美国普林斯顿”可知,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外流的原因是纳粹查抄他们的住所。

(2)第一问,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战争结束了。

德国领土又一次在大战后缩水”可知,这体现的后果是,德国的领土被波兰、苏联等国占领,面积缩小;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等他们醒过神来,眼前已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