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0762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美学期末复习资料

美学期末复习资料

绪论

1.美学学科名称的提出

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1750年提出Aestheica。

该年出版了《美学》第一卷,美学史上把1750年作为鲍姆加通正式提出美学学科概念的时间。

美学学科原初的意思也就是“感性学”此词源于希腊文aisthesne(感性)。

他使用这个词时用的是拉丁文Aesthetica。

在他看来,“美学(感性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而这完善也就是美。

2.我国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1)朱光潜,总体思想:

主客二分的模式(他对“美”的定义)

对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研究深透,寻求中西美学的融合。

《诗论》

研究方法:

主要是以心理学的方法为主,局限是上升不到哲学的高度《文艺心理学》

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条件,此外还须加上主观的意识形态或情趣的作用,使物成为物的形象,然后才是美。

20世纪60年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

(2)宗白华,现代的哲学家、美学家、诗人,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艺境》等。

思想立足点:

中国哲学(他的美在“意象”观点)

对中西方美学有很深的研究,倡导和追求中西美学的融合

(3)丰子恺

(4)张世英

特点:

把西方现当代哲学和中国哲学融入美学研究

代表作:

《天人之际》、《哲学导论》、《境界与文化》

研究方向:

①黑格尔哲学的研究;②中西哲学的融通与批判;③天人合一的整体性哲学

(5)傅雷,其作品《傅雷家书》其中发表了许多有关美学、美育和艺术的深刻见解。

它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总结: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当代。

当代美学的发展:

两次美学热潮

[第一次]50年代到60年代的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问题:

美的本质(哲学的角度才是正确的)

蔡仪:

美是客观的

吕荧:

美是主观的

朱光潜:

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李泽厚:

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缺陷(消极作用)

①对朱光潜的批判,有很大的片面性

否定了朱光潜对中西美学融合的有益探索,同时也全盘否定了西方近现代美学

②把美学纳入认识论的框框,用的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对中国美学的理论建设产生了消极作

3.美学的研究对象

(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①研究对象是美(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美脱离了实物,是空泛的

②研究对象是艺术③研究对象是美和艺术④研究对象是审美关系

⑤研究对象是审美经验⑥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2)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①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人性的需求,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审美活动≠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

②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

审美不是主客二分,而是主客观的统一

③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在人类历史发生、发展,它受人类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因为,审美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总结:

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它的核心是以审美意象为对象的人生体验。

在这种体验中,人的精神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得到一种自由和解放,回到人的精神家园,从而确证了自己的存在。

4.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是哲学

(1)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

(2)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

美学是哲学,是理论,哲学思维;美学不是一般的审美意识,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3)美学是一门交叉科学

艺术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

(4)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纵观东西方的美学发展,我们至今还找不到一个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文化大综合、真正称得上是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

需要建设、创造,需要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努力。

第一章美是什么

1.柏拉图对美的定义(p30)

其《大希庇阿斯篇》是一篇专门讨论“美”的对话录,在这篇对话中,他区分了“什么东西是美的”与“美是什么”这两个问题;还提出了“美本身”的问题,他认为“美本身”是一种绝对的美;他把现实世界中美的事物、美的现象和“美本身”分开,因为他认为在美的事物、美的现象后面还有一个美的本质。

在西方,真正在理论上讨论“美”是由柏拉图开始的。

柏拉图——是理念idea;柏拉图提出要寻找——美的本质

1.美的本质不在自然事物,而在理念,理念是自存自在的,因此是永远没有变异和发展的。

事物的美是由于理式的参与所形成的。

2.理式因为其所包含的内容外延不同,分成许多层次,美也有很多等级。

3.绝对美是美的本体,是美的最完全体现,至美也是至善的。

总之,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乃是由于美本身。

2.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的讨论。

中心:

美的本质

(1)蔡仪→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只看到物质的决定作用,没有看到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2)吕荧→美是主观的(美在心不在物)、移情

(3)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是人赋予审美对象社会性)→后逐渐认识到社会性与主观性是相同的

(4)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

朱光潜思想的价值

①说明了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艺术美和自然美只是审美领域的不同,本质上是统一的。

②对美的社会性做了合理的解释,指出了美的社会性不在自然物本身,而在于审美主体。

思想价值:

(1)说明了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

艺术美和自然美只是审美领域的不同,本质上是统一的

(2)对美的社会性做了合理的解释。

指出了美的社会性不在自然物本身,而在于审美主体。

美学大讨论的误区:

(1)把美学问题纳入了认识论的框框,用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

(2)把哲学领域的唯物论唯心论的斗争搬到美学领域,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

3.柳宗元的命题的理解

对柳宗元“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命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p51)

(1)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

(2)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同一外物在不同人的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生成不同的意蕴;

(3)美带有历史性。

不同历史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段,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又一方面又有差异性。

柳宗元的话消解了实体化、外在于人的“美”。

4.马祖道一的“凡所见色,心不自心,因色故有”的理解(p53)

也就是说色不是单独存在的,对应于心,才显现出色。

心不是单独的存在,对应于色,才显现出心的存在。

着两个是互为依存,互为显现的。

马祖道一的话消解了实体化的、纯粹主观的“美”。

5.对“美在意象”的理解

意象就是情景交融。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个词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易传》,最早提出的是南北朝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提出“意象”范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中国传统美学给予“意象”的最一般的规定,是“情景交融”。

朱光潜、宗白华吸取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在其美学思想中,审美对象(“美”)是“意象”,是审美活动中“情”“景”相生的产物,是一个创造。

朱光潜在《论美》中明确指出:

美感的世界是意象世界;还指出,凡是文艺都是根据现实世界而铸成另一超现实的意象世界。

审美意象的性质:

(1)审美意象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

→情景交融

(2)审美意象在审美活动中产生。

(3)意象世界显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即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活世界。

(4)审美意象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

6.如何理解审美意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p71)

审美对象(意象世界)的产生离不开人的意识活动的意向性行为,离不开意向性构成的生发机制;人的意识不断激活各种感觉材料和情感要素,从而构成(显现)一个充满亦云的审美意象。

意象世界不能脱离审美活动而存在,美只能存在于美感活动中,这就是美和美感的同一。

7.如何理解真善美只能在审美活动中实现(p80)

(1)意象世界的“美”:

情景交融

(2)意象世界的“真”:

有意味、有情趣的生活世界(人生),这是存在的本来面貌,即中国人说的“自然”。

这是“真”,但它不是逻辑的“真”,而是存在的“真”。

(3)意象世界的“善”:

爱的体验,感恩的体验,激励我们去追求自身的高尚情操,激励我们去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

第二章美感的分析

1.美感是体验活动

根据伽达默尔的研究,“体验”这个概念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由狄尔泰加以概念化的。

“体验”的德语原文是“经历”的名词化,而“经历”又是生命、生存、生活的动词化。

因此,“体验”是一种跟生命、生存、生活密切关联的经历

美感不是认识,而是体验。

美感(审美体验)是与人的生命和人生紧密相联的,而认识则可以脱离人的生命和人生而孤立地把事物作为物质世界(对象世界)来研究。

美感(审美体验)是直接性(感性),是当下、直接的经验,而认识则要尽快脱离直接性(感性),以便进入抽象的概念世界。

美感(审美体验)是瞬间的直觉,在直觉中得到的是一种整体性(世界万物的活生生的整体),而认识则是逻辑思维,在逻辑思维中把事物的整体进行了分割。

美感(审美体验)创造一个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意象世界),“华奕照耀,动人无际”,这就是美,而认识则追求一个抽象的概念体系,那是灰色的,乏味的。

2.移情学说,是德国学者立普斯提出的;移情作用的核心是物我同一,是双向交流,一方面,主体把情感转移到审美对象,把没有生命的事物赋予感觉、思想、情感;另一方面,审美主体吸收物的姿态和精神与自身,和事物发生共鸣,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状态。

(练习题中的答案)

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心理距离是客体成为审美客体和主体成为审美主体的初始条件;直觉形象则是主客体完成转换的标志,但真正显示主客合一(美与美感的融合)的是移情。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肖尔。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自发的外射作用。

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是本世纪初的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立普斯。

移情,就是把自己心中的情感投射到对象上,使对象也有和主体一样的情感([美]立普斯)。

移情有三:

(1)给无生命的静止客体灌注生命。

如卫夫人《笔阵图》讲书法:

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松坠石。

使不动的线条有了云的动感;静止的一点就有了巨大的力量。

这种运动感和生命感都是主体移情于对象后的感受。

(2)在对动物、植物和非生物的观照中,通过移情将之拟人化。

如秦观的《春日》: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3)心情外射,把自己心中的情感认为是客体具有的情感。

如苏轼的《水龙吟》: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滴滴是离人泪。

移情作用的核心乃是意象的生成,移情作用之所以使人感受审美的愉悦,也就是由于意象的生成。

移情作用是一种美感活动。

(庄子是中国描述移情现象的第一人)

朱光潜的移情学说,移情是“双向”交流的模式,一方面移情是审美主体把情感转移到对象,另一方面审美主体吸收物的姿态和精神与自身。

朱光潜对"移情说"作出物我双向交流、物我互相交感的论说,还与他吸收中国传统思维中"物我同一"、"天人合一"的思想密切相关。

3.心理距离学说

此概念源自于20世纪初[瑞]爱德华·布洛的“心理距离”说,这个对美学的研究的学说在西方美学界具有巨大影响,之后也受到国际贸易研究所援引。

心理距离是一种解释美感的概念,它意指美感的产生,是来自于观赏者主观感知与艺术品之间的心理距离。

设喻者在情感方面对本体怀有关心、热爱、同情、怜悯、留恋、怀念、钦敬、崇拜等善意情感或怀有厌恶、憎恨、愤慨、冷漠、鄙弃等恶意情感。

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心理距离是客体成为审美客体和主体成为审美主体的初始条件;直觉形象则是主客体完成转换的标志,但真正显示主客合一(美与美感的融合)的是移情。

4.美感与快感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①美感,超实用、超功利的,其实质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产生审美意象

②快感,满足实用要求,完全受外来刺激支配,没有审美意象

(2)联系

①美感往往是精神愉悦和生理快感的复合体,视听器官在引发美感的同时引起生理快感。

②除了视听两种器官,其他感官获得的快感,有时可以渗透到美感,转化为美感或者加强快感。

5.弗洛依德的无意识理论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将人的精神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层。

意识,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

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

“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

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见容于社会理性,所以被压抑在意识阈下,但并未被消灭。

它无时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的满足。

正是这些东西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

主要的无意识情况有:

①确实没有意识到,如视而不见,听而未闻;②曾有所意识但没有与别的意识片段联系起来,因而一过去就丧失了;③对个别情况的意识被组织在一较大片段的意识活动中而没有特别显示出其存在

6.评价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

(1)美育代宗教这个口号客观上是刺激了当时人们对美学、对宗教本质属性的认识,是有其历史意义的,值得我们后人深入思考。

(2)正确性和深刻性.蔡元培将宗教与美育进行对比,认为宗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在蔡元培看来,以美育代宗教,使国人的感情勿受污染和刺激,使其受艺术熏陶而纯正,满足了人性发展的内在需求。

美育能使人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和超越,使人性的需求得到满足。

(3)局限性。

宗教有其社会根源,不是美育就可以取代的。

[PS:

练习中的答案]

教育角度:

坚持教育独立,建构健全人格

社会意义:

重塑国人信仰,实现思想启蒙

联系:

都是一种超理性、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的精神活动。

区别:

美感,确认主体存在,在精神上是自由的;宗教感,否认主体存在,遵循既定的教义信仰

早在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强调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

其鲜明的主张,表现了一种民主主义者的平等、博爱情怀。

“以美育代宗教”,就是要反对愚昧、倡导自由;要破除迷信,恢复理性,要使人的感情纯正、健康,免受欺骗。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教育是美育,涵概了“真”与“善”的教育要求,坚持教育独立,建构健全人格,重塑国人信仰,实现思想启蒙。

启示我们将教育是美育的基点建立在“全体学生”上,重视每一个学生的价值与尊严,最大程度的提升教育的广度与深度。

有人曾批评蔡元培的这个口号在理论上是幼稚的,理由是宗教的存在有社会根源,不适用普及教育的方法就可以取消的。

但是,宗教除了有认识的根源和社会根源之外,还有人性的、心理的根源。

人有一种超与个体生命有限存在而追求绝对和无限的精神需求。

这也许就是宗教信仰的心理根源。

在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狭义的宗教也许会消亡,但是人性中这种追求永恒和绝对的精神需求却永远不会消亡。

不满足人性的这种。

7.美感的特性

(1)无功利性(在审美活动中,超越了利害的考虑)

美感的无功利性,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没有直接的实用功利的考虑。

前面讲审美态度,就是说人们要进入审美活动必须抛弃功利的眼光。

对美感的无功利性的认识,最早是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夏夫兹博里、哈齐生等人提出的。

到了康德,他明确地把审美的无利害性作为鉴赏判断的第一个契机,把美定义为“无一切利害关系的愉快地对象”。

(2)直觉性(美感的超理性的性质)

直觉性就是我们前面介绍过的王夫之说的“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

美感是一种审美直觉,这一点已为多数美学家所承认。

(3)创造性(美感的核心是生成一个意象世界,是不可重复的,一次性的)

创造性是美感的重要特性。

因为美感的核心乃是生成一个意象世界(“胸中之竹”),这个意象世界(“胸中之竹”)是“情”与“景”的契合,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具有唯一性和一次性。

(4)超越性(超越主客两分,超越自我的有限性,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感和解放感)

美感是体验,是对主客二分的模式的超越。

因此超越性是美感的重要特性。

所谓超越,是对主客二分关系的超越,因而也就是对“自我”的超越,是对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的超越。

这种超越是一种精神的超越。

(5)愉悦性(由于超越性引起)

愉悦性是美感最明显的特性,是美感的综合效应或总体效应。

人们通常说“审美享受”,主要就是指美感的这种愉悦性。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美感”这个词,例如说“这场音乐会给了我很大的美感”,主要也是指美感的这种愉悦性。

这是狭义的“美感”。

我们在本书中是在审美经验、审美感受等意义上使用“美感”这个词的,那是广义的“美感”。

 

第三章美和美感的社会性

1.怎样理解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

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风尚确实是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泰纳称为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必然处处体现着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这就是美和美感的社会性。

审美活动是社会文化活动,所以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

(1)审美主体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

(2)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2.理解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对审美活动产生决定性影响,最根本的、长远起作用的是经济的因素。

泰纳提出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在每个个人身上,集中体现为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在整个社会,则集中体现为审美风尚和时代风貌。

3.理解审美风尚

审美风尚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流行的审美趣味,审美风尚又称时尚。

在某种程度上,时尚体现了一个时期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并且形成为一种精神气氛。

时尚其特点是:

(1)影响面广,超越社会地位和阶层

(2)渗透力和扩张力很强

(3)有时间性

第四章自然美

1.理解自然美的本质

自然美是“呈于吾心”而见于自然物、自然风景的审美意象。

自然美不是自然物本身客观存在的美,而是人心目中显现的自然物,自然风景的意象世界;自然美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是人与自然风景的契合。

其本质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1)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如形状、色彩、体积以及对称、和谐、典型性等(客观的)

(2)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主观的)

(3)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实践美学)

①狭义的“自然的人化”:

“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

②广义的“自然的人化”:

“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

(4)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意象说,美在意象)

2.是否所有的自然物(自然风景)都是美的(p184)

人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文化活动。

自然物的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肯定美学”的“自然全美”观点,最根本的问题是把自然物的美看成是自然物本身的超历史的属性,从而否定审美活动(美与美感)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文化活动。

但人类文化史说明,审美的社会性、历史性是不能否地的,人与自然物能否沟通和契合,能否生成审美意象(“美”),这要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的诸多因素,取决于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及审美活动的具体情境,因而在自然中的东子不可能“全美”,“肯定美学”所持的“自然全美”的观点是站不住的。

3.自然美和艺术美谁高谁低的问题(p188)

一方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朱光潜、车尔尼雪夫斯基、罗斯金;另一方主张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最有名的是黑格尔

美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是由情景相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意象世界。

这个意象世界又是人的生活世界的真实的显现。

就这一观点来说,自然美和艺术美是相同的。

这是朱光潜在50年代美学讨论中一再强调的。

正因为相同,所以它们都称作“美”。

用郑板桥的说法,自然美是“胸中之竹”,艺术美就是“手中之竹”。

它们都有赖于人的意识的发现、照亮和创造。

就它们都是意象世界,都离不开人的创造,都显现真实的存在这一点来说,它们并没有谁高谁低之分。

总之,从美作为审美意象这个层面,即从美的本体这个层面,自然美和艺术美没有高低之分。

4.自然美的发现是一个过程(p190)

美是历史的产物,对自然美的发现是一个过程。

在西方,自然美的发现开始于文艺复兴时期;在中国,自然美的发现开始于魏晋时期。

自然美的发现,自然美的欣赏,自然美的生命,离不开人的胸襟,离不开人的心灵,离不开人的精神,最终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社会文化的环境。

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山川映入人的胸襟,虚灵化而又精致化,情与景合,从而呈现一个包含新的生命的意象世界,这就是自然美。

自然没事历史的产物。

5.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也是一个过程(p191)在中国,自然美的发现开始于魏晋时期。

第五章社会美

1.人物美的三个层面

(1)人体美:

形体、比例、曲线、色彩

人的形体美、线条美、色彩美等等,最终显示为感性生命之美。

人体美是人的重要的审美对象(黑格尔)

人体美对古希腊人的巨大魅力

(2)人的风姿和风神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声音笑貌表现出人内在的灵魂美、精神美时,就形成了一种风姿之美,风神之美。

(3)处于特定历史情景中的人的美

把历史人物放在历史情境中欣赏

包含更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生意蕴,也更能引发欣赏者的人生感、历史感。

2.理解民俗风情的美(p220)

在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地区的人民群众有自己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称为民俗。

当这种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显示出审美价值时,就称为风情。

民俗风情是重要的审美领域,因为里面包含了人生、历史的图景。

《清明上河图》,北京胡同的吆喝声、叫卖声…

第六章艺术美

1.模仿说,即艺术是现实世界的模仿(再现)。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也只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所以艺术是模仿的模仿;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真是的,而且他认为艺术表现了普遍性,所以比历史更真实。

2.艺术的本体是意象世界(选择题)

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

艺术之所以是艺术作品,就在于它在观众面前呈现一个意象世界,从而使观众产生美感(审美感兴)。

艺术不是为人们提供一件有使用价值的器具,也不是用命题陈述的形式向人们提出有关世界的一种真理,而是向人们打开(呈现)一个完整的世界。

而这就是意象。

3.艺术和美的关系

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美”乃是狭义的“美”,即“优美”。

但“优美”只是“美”的一种形态。

而美学中的“美”乃是广义上的“美”,所以它包括了多种什么形态,有优美、崇高、悲剧、戏剧、丑、荒诞等等。

而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世界,这就是说艺术的本体就是美(广义的美),所以艺术与美不是可分的。

从本体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艺术就是美。

其原因是:

其一是美学不光研究艺术,还研究社会美,自然美;其二,艺术的层面还包括很多,美学只研究审美的层面的;其三,艺术是多层面的复合体,它有审美的、知识的、技术的、物质载体的、经济的、政治的。

4.艺术和非艺术的区分

艺术和非艺术应该加以区分的,区分就是看这个作品能不能呈现一个意象世界;由于美(意象)与美感(感兴)是同一的,因此区分也就在于这个作品能不能使人“兴”(产生美感)。

如果不能产生美感,那就不能生成意象世界,也就没有艺术可言。

摒弃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就是兵器一切关于意义的要求。

这必然导致意蕴的虚无。

意蕴虚无,当然不可能有意象的生成。

5.艺术创作的过程(p248)

艺术创造始终是一个意象生成的问题。

艺术创作的过程包括了两个飞跃:

一个是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的飞跃(情景交融,生成意象);另一个是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意象的物化)。

6.影响艺术创造的因素

艺术创作的过程会涉及操作、技巧、工具、物质媒介等因素,再扩大一点,它还会涉及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