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07386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

《北京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x

北京西城区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化学2019.1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两部分,47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S32Cl35.5Cu6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3.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铁

B.金

C.铜

D.锌

4.下列元素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

A.硅SI

B.硫S

C.钠Na

D.铜Cu

5.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O2

B.N2

C.CO

D.CO2

6.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选择公交出行

B.自带布袋购物

C.垃圾分类处理

D.多用一次性餐具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

D.沸点

8.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BCD

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A.铁丝

B.硫粉

C.蜡烛

D.红磷

10.2012年我国新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未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是

A.NO2

B.N2

C.CO

D.PM2.5

11.右图为某强化锌固体饮料包装,其中“锌”是指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12.某些食品需要充气防腐。

下列气体最宜充入的是

A.氢气

B.氧气

C.氮气

D.空气

13.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4.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氯化钠

NaCl

氢氧化钙

CaOH2

ABCD

15.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气焊

B.光合作用

C.医疗急救

D.火箭助燃剂

1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

B.原子质量

C.分子种类

D.元素种类

17.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O2

B.2O

C.2O2-

D.2O2

18.某种碳原子可用于检测人体中的幽门螺旋杆菌。

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

B.6

C.8

D.14

19.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A.闻气味B.观察颜色

C.向集气瓶中加适量水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20.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B.家用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C.炒菜时油锅着火,可放入较多的蔬菜

D.燃着的酒精灯被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2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取块状固体

C.称量氯化钠

D.读取液体体积

22.钾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右图。

下列有关钾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19B.元素符号为K

C.相对原子质量是39.10D.钾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

点燃

2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O+O2===CO2↑

B.H2CO3===H2O+CO2↑

C.Cu+H2SO4===CuSO4+H2↑

D.Na2CO3+HCl===NaCl+H2O+CO2↑

24.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为:

MnO2+4HCl(浓)===MnCl2+Cl2↑+2X,则X的化学式是

点燃

A.O2B.H2C.H2OD.H2O2

25.下列关于H2+Cl2===2HCl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表示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

B.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氯气的质量比为1:

71

C.参加反应的氯气与生成的氯化氢的分子个数比为1:

2

D.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26.水果中含有柠檬酸(C6H8O7),可促进消化。

下列有关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柠檬酸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

B.一个柠檬酸分子中含有4个H2

C.柠檬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柠檬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2g

27.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B.甲的化学式是C2H4

C.丁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

1

28.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向甲中注入足量稀硫酸,立即塞紧单孔塞。

双手按住两个橡皮塞,乙中的液体从尖嘴玻璃管喷出,形成喷泉。

与产生上述现象无关的是

A.甲中有气体生成

B.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

C.生成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

D.出现喷泉时装置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29.天然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I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B.步骤

中使用的物质可能是活性炭

C.步骤III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一定是纯水

3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证明CO2可与H2O反应生成H2CO3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接触

证明集气瓶中已充满CO2

实验方案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生活现象解释〗

31.(2分)补齐

(1)和

(2)中的连线。

(1)物质——用途

(2)物质——主要成分

铜电光源

氧化钙制成导线

稀有气体干燥剂

水煤气甲烷

大理石一氧化碳

天然气碳酸钙

32.(4分)水是生命之源。

(1)图1为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

从微粒角度分析,水变为水蒸气时,变化的是______。

(2)图2为电解水实验。

与b管相连的是电源的______(填“正”或“负”)极。

用燃着的

木条检验a管所得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电解水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______。

33.(5分)科技引领我国许多领域不断发展。

(1)2018年长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卫星。

火箭使用肼(N2H4)作燃料,在一定条件下,肼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反应前后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______。

(2)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石墨片,可制成石墨烯电池。

石墨烯属于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依据上述用途推测石墨烯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34.(4分)从矿物中提炼金属,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

孔雀石赤铁矿辉铜矿

[主要成分Cu2(OH)2CO3](主要成分Fe2O3)(主要成分Cu2S)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矿物的储量有限且不能再生。

写出保护金属资源的一条措施______。

(4)辉铜矿的主要成分Cu2S中,铜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是______。

35.(6分)能源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和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节约化石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是能源进一步利用和开发的重点。

①我国将推行乙醇汽油。

乙醇汽油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某品牌汽车使用相同标号的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时,每百公里油耗和CO排

放量的数据如下表。

项目

平均油耗/L

CO排放量/g

乙醇汽油

11.8

1.358

普通汽油

11.8

2.108

由表中数据可知,乙醇汽油对环境更友好的理由是______。

③H2是理想的清洁燃料。

H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____(填序号)。

A.风力发电B.太阳能路灯C.核动力潜艇

〖科普阅读理解〗

36.(6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含量

成分

牙膏是我们日常口腔清洁的必需品。

依据添加剂的成分和含量不同,可将牙膏分为高磨擦剂含量牙膏和低磨擦剂含量牙膏,其主要数据如下表。

牙膏种类

磨擦剂

保湿剂

香精

发泡剂

增稠剂

其他添加剂

高磨擦剂

含量牙膏

40%-50%

10%-30%

0.8%-1.8%

1.5%-3.0%

1%-2%

0.3%-6%

低磨擦剂

含量牙膏

15%-25%

35%-65%

0.85%-1.5%

1.0%-2.5%

0.2%-0.9%

0.3%-6%

其中,清洁牙齿主要通过磨擦剂来实现。

其磨擦性取决于磨擦剂的形状、大小、硬度和含量。

常见的磨擦剂有碳酸钙、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铝[Al(OH)3]等。

碳酸钙具有较高的磨擦性,硬度大,储量丰富,一般用来做经济型牙膏。

二氧化硅的磨擦性较低,在使用过程中易于保护牙龈,适于老人及牙齿受损的人群。

氢氧化铝分为普通氢氧化铝和球形氢氧化铝(如图1、2),它们具有白度高、光泽好等优点,但球形氢氧化铝的表面更加光滑,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3。

 

图2球形氢氧化铝

图1普通氢氧化铝

图3球形氢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

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会选用多种磨擦剂混合使用。

例如,用二氧化硅和碳酸钙混合使用,既能保留牙膏对牙菌斑、牙结石的清洁效果,又可以避免其对牙齿的磨损。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钙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共______种。

(2)“高磨擦剂含量牙膏”的成分中,含量一定高于“低磨擦剂含量牙膏”的是______。

(3)影响磨擦剂磨擦性的因素有______。

(4)适用于老人及牙齿受损人群的磨擦剂是______。

(5)球形氢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中,反应物除NaAlO2外,还有__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通常多种磨擦剂混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效果好

B.普通氢氧化铝比球形氢氧化铝对牙齿的磨损更小

C.选取磨擦剂时,除考虑磨擦性,还需考虑原料的成本

〖生产实际分析〗

37.(4分)从含有CuSO4和FeSO4的废液中回收Cu和FeSO4溶液。

 

(1)①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

(2)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3)不考虑过程中铁元素的损耗,最终得到的FeSO4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______(填“>”“<”或“=”)废液中铁元素的质量。

38.(4分)工业上可用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制取硫,主要流程如下:

 

高温

已知:

沸腾炉中的主要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SO2

(1)黄铁矿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2)在加热条件下,转化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冷凝器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以上流程中产生的矿渣和尾气均可再利用,其可能的用途是_____(答1条即可)。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9.(4分)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制取氧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

(4)若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1条即可)。

40.(2分)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观察到棉花团均变红。

(1)该实验可证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2)能说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的现象是______。

41.(4分)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1实验2

(1)实验1: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实验说明镁具有的性质是_____。

(2)实验2: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实验中,观察到U型管中液面a低于

液面b,其原因是______。

42.(4分)实验室用右图装置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B中的现象是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______。

(4)将C中的导气管取出,伸入D中(如图所示),蜡烛

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43.(2分)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加热b处、c处的正中间,一段时间后,b处火柴头燃烧,而a处火柴头和c处火柴梗均不燃烧。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_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现象是

______(填序号)。

A.b处火柴头燃烧,a处火柴头不燃烧

B.b处火柴头燃烧,c处火柴梗不燃烧

C.a处火柴头不燃烧,c处火柴梗不燃烧

44.(3分)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1实验2

(1)实验1: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实验2:

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铝丝的目的是______。

为验证铝的金属活动性

比铜强,A溶液可能是______。

 

45.(4分)依据右图实验,研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1)铁粉燃烧生成黑色固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小气球先变鼓再变瘪。

其中“变鼓”

的原因是______。

(3)用激光引燃铁粉前,称得总质量为m1。

熄灭后,待锥

形瓶冷却至室温,称得总质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

松开锥形瓶的瓶塞,称得总质量为m2,则m1______m2(填“>”、“<”或“=”)。

46.(4分)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实验中红磷需过量,其目的是______。

(3)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为450mL,量筒中水的体积为500mL。

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_____。

〖科学探究〗

47.(8分)同学们对H2O2溶液分解的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实验1:

探究H2O2溶液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方案】在一定温度下,向相同质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粉末,测量收集150mLO2所需的时间。

实验序号

H2O2溶液的浓度/%

温度/℃

时间/s

30

20

待测

15

30

待测

a

b

待测

实验2:

依据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部分仪器略去),探究催化剂种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用相同粒数的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微球(质量相等、表面

积相同),分别进行实验,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若要制得3.2gO2,需要H2O2的质量为______g。

(2)为了达到实验1的目的,补全实验方案。

若a与b不相等,则a=______;b=______。

若a与b相等,则设计实验

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2中使用相同粒数催化剂微球的原因是______。

(4)通过对实验2数据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实验1是通过测量收集等体积O2所需时间来比较H2O2溶液的反应速率,还可以通过测量______来比较H2O2溶液的反应速率。

 

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9.1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D

A

C

D

C

C

A

B

C

C

A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B

D

A

D

C

B

C

B

C

D

C

D

C

说明:

除特别注明外,以下每空1分。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7个小题,共70分)

31.(2分)

(1)物质——用途

(2)物质——主要成分

铜电光源

氧化钙制成导线

稀有气体干燥剂

水煤气甲烷

大理石一氧化碳

天然气碳酸钙

通电

32.(4分)

(1)水分子间的间隔

(2)负木条燃烧更旺2H2O====2H2↑+O2↑

一定条件

33.(5分)

(1)N2H4+O2=======N2+2H2OH2O0、-2

(2)单质导电性

高温

34.(4分)

(1)Cu

(2)3CO+Fe2O3===3CO2+2Fe

(3)防止金属腐蚀等(4)

点燃

35.(6分)

(1)石油CH4+2O2===CO2+2H2O

(2)①混合物

点燃

②每百公里平均油耗相同的情况下,相同标号乙醇汽油排放的CO比普通汽油少

2H2+O2===2H2O

ABC

36.(6分)

(1)2

(2)磨擦剂、增稠剂(3)摩擦剂的形状、大小、硬度和含量

(4)二氧化硅(5)CO2和H2O(6)AC

37.(4分)

(1)过滤

(2)Fe+H2SO4===FeSO4+H2↑置换(3)>

38.(4分)

(1)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C+SO2===CO2+S(3)物理变化(4)炼铁等

39.(4分)

(1)试管

(2)2KMnO4===K2MnO4+MnO2+O2↑(3)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4)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开始收集等

40.(2分)

(1)分子在不断运动

(2)棉花团

比棉花团

先变红

点燃

41.(4分)

(1)2Mg+O2===2MgO可燃性

(2)Mg+2HCl===MgCl2+H2↑

该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热,集气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变大

42.(4分)

(1)CaCO3+2HCl===CaCl2+H2O+CO2↑

(2)石蕊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3)CO2+Ca(OH)2===CaCO3↓+H2O(4)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3.(2分)

(1)一段时间后,b处火柴头燃烧

(2)AB

44.(3分)

(1)Cu+2AgNO3===Cu(NO3)2+2Ag

(2)除去铝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稀盐酸、稀硫酸或CuSO4溶液等

点燃

45.(4分)

(1)3Fe+2O2===Fe3O4

(2)铁粉燃烧放出大量热使压强增大的趋势大于O2消耗使压强减小的趋势,锥形瓶内压强大于大气压(3)在该密闭容器中,参加反应的铁粉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的质量﹤

点燃

46.(4分)

(1)产生大量白烟并放热4P+5O2===2P2O5

(2)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

(3)量筒中约90mL水进入集气瓶

MnO2

47.(8分)

(1)2H2O2====2H2O+O2↑6.8

(2)①1520②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3)使每次实验中催化剂与H2O2溶液的接触面积和总质量均相等

(4)其他条件相同时,催化剂的种类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

(5)相同时间收集O2的体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