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温带植被.docx
《第五章温带植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温带植被.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温带植被
第三节温带的植被类型
温带植被最有代表的类型包括:
夏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草原、荒漠
在温带范围里,根据气候的差异,可分为: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1.暖温带:
近北亚热带。
在我国,暖温带包括北京、山东、辽东半岛、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东南部及南疆一带。
年均温9——14℃,全年无霜期180——240天,≥10℃的有150——220天。
生长季较长,半年以上,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2.(中)温带:
包括沈阳以北的松辽平原和东北东部,燕山、阴山山脉以北和北疆等地。
年均温2——8℃,全年无霜期100——180天,≥10℃的有120——150天。
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3.寒温带:
在我国只占大兴安岭北部,向北延至苏联西伯利亚的大面积针叶林区。
年均温-2.2——-5.5℃,全年无霜期80——100天。
≥10℃的小于120天。
生长季3——4个月,自然植被为针叶林。
在温带里,水分多的地方分布着森林,水分少的地方分布着草原,在森林与草原之间为森林草原。
一、夏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夏绿阔叶林是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通常又叫“落叶阔叶林”。
它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带性植被。
(一)分布
夏绿阔叶林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
北美大西洋沿岸;西欧和中欧海洋性气候的温暖区域;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和日本。
在南半球,由于没有适应的条件,夏绿阔叶林分布极少。
(二)环境特征
夏绿阔叶林分布地点,是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
1.夏天温度高,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为13——23℃,我国华北如北京、天津,夏天温度高达40℃。
冬天温度低,最冷月平均温度<0℃,在大陆性强的地区可达-12℃。
所以在冬天,植物以落叶休眠度过严冬。
2.年降水量500——1000㎜,大部分在温暖季节降雨。
(三)群落一般特征
1.种类组成
2.外貌:
1)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冬天落叶,春回大地,一片嫩绿,在春天鲜花怒放,争奇斗艳;到夏天,枝繁叶茂;到秋天,秋风送落叶,叶绿素分解而消失,但花青素多(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可以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改变颜色。
细胞液呈酸性则偏红,细胞液呈碱性则偏蓝。
花青素(anthocyanins)是构成花瓣和果实颜色的主要色素之一),所以红叶很多。
在北京香山公园,每到秋天,一片艳红,主要树种是黄栌(漆树科)、枫树(包括三角枫、五角枫、鸡爪枫)[槭树科]。
2)生活型表现为地面芽植物和地下芽植物占优势,高位芽植物占一定的比例。
3)叶质地薄、无绒毛,叶大宽阔、有锯齿、裂片。
4)树皮厚(保护树干、树枝,适应寒冷环境)
5)芽有芽鳞保护(适应寒冷环境)
3.群落结构
1)种类组成:
组成夏绿阔叶林的乔木主要是壳斗科的落叶种类,如山毛榉属、栎属、栗属,桦木科的桦属、鹅耳枥属,榆科的榆属、朴属,槭树科的槭属,杨柳科的杨属、柳属等等。
2)群落结构简单,乔木1——2层,由一个或几个树种组成,树冠基本在同一高度上。
乔木层以下有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
藤本植物少,爬不高,以草质或半木本的为主,攀援能力不强,主要有葎草属、常青藤属、铁线莲属、菝葜属等。
附生植物为苔藓、地衣,生长在树干上。
(三)世界各地夏绿阔叶林概况
1.欧洲
特点是种类贫乏,树种单纯,。
主要是山毛榉属、栎属。
由山毛榉属组成夏绿林,在欧洲西部最为典型(英国、法国、比利时),包括欧山毛榉、东方山毛榉。
山毛榉林在夏季形成浓密地林冠,林内非常阴暗,常缺乏灌木和草本植物。
但在春季,树木放叶之前,林下有很多类短命植物。
也称阴暗地夏绿林。
栎林在欧洲的主要种类是石生栎(无梗栎)、欧栎(英国栎)、短柔毛栎(绵栎)。
栎林明亮,栎林底下灌木草本多。
也称明亮的夏绿林。
2.北美
北美夏绿阔叶林也分为山毛榉林、栎林,但种类比欧洲的丰富。
北美山毛榉林的优势种为北美山毛榉、糖槭。
这类森林不如欧洲的阴暗,林下有很多的草本植物。
对糖槭割树皮后流出的液含糖称枫糖。
加拿大称糖槭为枫树,作为国树。
加拿大的国旗中间为一片枫叶,两边红色。
北美栎林与欧洲不同,由多种栎树和其他阔叶树种混交,常见栎类有红栎、黑栎、白栎、大果栎、冬青栎、灌木栎等,其他阔叶树种有北美鹅掌楸、齿栗等。
3.亚洲
夏绿阔叶林在亚洲分布于东部沿海的区域,它包括我国的东北、华北,以及朝鲜和日本的北部。
我国华北和东北沿海地区是夏绿阔叶林分布的典型地区,组成种类有栎属、椴属、槭属、桦属、杨属、柳属、桧属等。
其中以栎属植物为最多。
栎林在我国的分布表现出自北到南的递变。
北蒙古栎:
内蒙古、辽宁
辽东栎:
河北、山西
槲栎:
山东、河南
南麻栎:
江苏、安徽北部
栓皮栎:
河南、陕西、(山西、山东的山地)
在很多情况下,夏绿林中混生着针叶树种,如油松、华山松、赤松等。
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很丰富。
4.南半球(大洋州)
南半球的阔叶林仅分布于巴塔哥尼亚和火地岛,达45°S,主要树种是南山毛榉(假山毛榉)(Nothofagus)[属假山毛榉属]。
(四)夏绿林地植物资源
1.柞栎叶子养柞蚕
2.落叶果栎:
梨、苹果、桃、杏、胡桃、柿、山楂等。
新疆伊犁有野生苹果林。
3.木材:
各种栎树,桦、椴
4.软木:
栓皮栎
5.花卉:
牡丹(洛阳最多)、芍药
二、针阔叶混交林
针阔叶混交林是针叶林和夏绿阔叶林之间地过渡类型。
在欧亚大陆形成一条不连续地混交林带。
(一)环境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棕壤
(二)群落特点
既有阔叶树种,又有针叶树种。
阔叶树种有栎属、槭属、椴属等,针叶树种有云杉属、冷杉属、松属。
(三)分布
1.欧洲
针叶树有欧洲云杉、西伯利亚冷杉、白冷杉、欧洲落叶松等。
阔叶树种有欧栎、欧山毛榉、桦状鹅耳枥、光桧。
兴山桧和槭属、椴树的一些种。
2.亚洲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东部山地,苏联远东沿海地区和朝鲜北部,以我国东北(如小兴安岭、长白山等)为主要分布区。
面积比欧洲少。
1)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一月份平均气温-30℃,夏季气温高,7月份平均气温20℃以上;年降水量500——1000㎜,并集中在夏季。
所以利于植物生长。
2)种类组成:
建群种的针叶树有红松、沙冷杉、长白松(美人松),落叶阔叶树种有柴椴、糖椴、枫桦、水曲柳、裂叶桧、黄檗等。
原始林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林主要是白桦、桧、榛子等,林下有人参,人工在针阔混交林下种,三年可采。
3)群落结构:
乔木层2——3层;灌木层发达,主要为较耐阴的毛榛子、山梅花、刺五加等;草本植物丰富。
3.北美
混交林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地区和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山坡上,乔木树种比欧洲丰富,类型也具有多样性。
针阔混交林在北美有广泛的分布,经常深入到阔叶林带内。
针叶树有:
坚松、佛吉尼亚松、球果松、树脂松、加拿大铁杉等;阔叶树种是栎属。
(四)植物资源
人参、刺五加
三、寒温性针叶林
(一)分布范围
针叶林(coniferousforest)又称泰加林(taiga),是属于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
在我国称寒温性针叶林,是指主要分布于寒温带及中、低纬度山地的针叶林。
针叶林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
在温带北部,在欧亚大陆上,它从大西洋一直延伸到太平洋,连续成非常宽广的地带。
在北美,也占据相当宽的带,在北极圈以南从阿拉斯加的育空河和加拿大的加更些河以南经过大奴湖,沿苏必利尔湖北岸而达大西洋沿岸。
针叶林的北方界线就是整个森林带的最北界线。
针叶林区是世界主要的木材产地。
(二)环境特征
气候特点是夏季温和、潮湿,冬季严寒(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又称针叶林气候),与落叶阔叶林分布区比较,大陆性气候明显,夏季更短,冬季更长(冬季至少有9个月),已不适合落叶阔叶林生长。
最暖月平均气温10——20℃,一年中温度超过10℃以上的只有1——4个月。
而严寒月份连续2——3个月(绝对最低温度达-73℃),在雪被不多的地方经常有很厚的冻土层。
植物的生长周是很短的。
年降水量300——600㎜,大部分在夏季降落。
(三)针叶林一般特征
1.叶缩小成针状,并具各种抗寒的结构。
是对生长季短和低温引起的生理性干旱的一种适应。
2.种类组成:
树种少,主要是松科的四个属:
松属、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
3.外貌:
针叶林的外貌非常容易识别。
组成的优势种类不同,外貌上也稍有差异。
①由云杉属、冷杉属组成的森林,树冠圆锥形,枝条下倾,象许多尖塔排列在一起;②由松属组成的森林,树冠圆形,上部平整;③由落叶松属的树冠与云杉属、冷杉属的差不多,也是尖塔形的,但是在冬季是落叶的。
由于云杉属、冷杉属是较耐阴的树种,云杉林和冷杉林比较郁闭而林下阴暗,所以称它们为阴暗针叶林;松树和落叶松比较喜阳,松林和落叶松林比较疏而林下明亮,所以称它们为明亮针叶林。
4.结构:
针叶林的结构简单,乔木层常由单一树种构成,特别是欧亚大陆上的尤为明显,如我国大兴安岭的针叶林,乔木层是由兴安落叶松构成的。
林下一般有——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
(四)地理分布(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
1.欧洲
欧洲针叶林特点是树种单纯,因为受冰川影响大。
西部:
德国云杉、欧洲赤松
东部:
西伯利亚松
西伯利亚云杉
西伯利亚冷杉
西伯利亚落叶松
2.亚洲
1)西部:
西部与欧洲东部同,此外,还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樟、红皮云杉、臭冷杉。
2)苏联:
苏联的针叶林占很大的面积,从欧洲一直分布到远东。
根据阔叶树和阔叶草本渗入到森林中的程度,分为:
①北方针叶林:
完全没有阔叶的乔木和草本,以云杉属、冷杉属为主。
②南方针叶林:
可见单株的阔叶树如椴、槭等及阔叶草本,以松属、落叶松属为主。
③具阔叶成分的针叶林:
出现栎属、榆属、白蜡树属、椴树属以及下木榛属和草本欧细。
在苏联。
针叶林被称为泰加群落(Taiga),是指西西伯利亚具有典型的西伯利亚树种(如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松、西伯利亚冷杉)并具有沼泽化现象的寒温带针叶林。
但现在,寒温带地区的针叶林都称为泰加林。
3)日本:
主要分布在北海道,它们称为亚极地针叶林。
主要树种为冷杉、鱼鳞云杉、云杉。
有时伴生有阔叶树种岳桦、马氏桦。
4)中国:
我国的寒温性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青藏高原的东缘以后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秦岭等山地。
大、小兴安岭的针叶林,是泰加林的南延部分,大兴安岭以兴安落叶松组成纯林,占50%以上,其余为红皮云杉。
小兴安岭以冷杉、云杉、红松组成。
长白山以长白落叶松为主。
新疆阿尔泰山山地主要是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冷杉。
3.北美洲
树种比欧洲丰富,因为冰川期具有利的南移条件。
在加拿大最多。
主要树种有:
北美云杉、香冷杉、真落叶松、球果松、树脂松、加拿大铁杉、道格拉斯黄杉、西特卡云杉、异叶铁杉、奴特卡花柏等。
(五)植物资源
木材
四、草原
(一)草原的环境特征
1、温带草原气候
我国草原区年均温-3℃—9℃,最冷月平均温度-7℃——-29℃。
年降雨量150—500㎜,大多350㎜以下,且年变化大。
气候干燥,冬季寒冷,寒冷期半年以上。
所以不长乔木,只长草本植物。
2.土壤为黑钙土、栗钙土和棕钙土
(二)群落特征
1.种类组成
草原植被是耐低温、旱生、多年生、丛生禾草植物为主。
禾本科-禾亚科
除了禾本科,还有豆科、莎草科、菊科、藜科等。
禾本科主要是针茅属(Stipa)、狐茅属(Festuca),特别是针茅科(Stipa)植物最为丰富,“Steppe”一词由此而来。
2.外貌结构
1)植被相当浓密,高度不大,外貌呈暗绿色。
群落结构一般分为三层:
高草层、中草层和矮草层。
2)具有明显的季相更替
3)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地下芽植物的数量也不少。
此外,还有一年生植物、半灌木和小灌木以及草原的特殊类型风滚草等。
(三)生态适应特征
草原地区由于降水少,比较干旱,植物有很多适应干旱的特征。
1)叶面积缩小,叶片内卷,气孔下陷,机械组织与保护组织发达等。
2)植物地下部分强烈发育,这也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
3)根系分布较浅,雨后可迅速地吸水。
4)植物形成密丛,茎常被宿存的枯叶所包围,以避免夏季地面过热,并保持更新芽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天。
(四)分类
根据草原水热条件的差异和植被生态外貌的特点,可划分为四个类型(我国)。
1.草甸草原(湿润):
是草原中最湿润的类型,多分布在森林边缘。
混生有大量中生杂草类。
旱生植物占25.4%,中旱生植物占37.9%,中生植物占36.7%。
2.典型草原(干草原):
是草原中的典型类型,分布于比草甸草原干燥的地区。
旱生植物占49.1%,中旱生植物占31.7%,中生植物占19.2%。
3.荒漠草原(最旱)
是草原中最旱的类型。
旱生植物占78.0%,中旱生植物占5.5%,中生植物占16.5%。
4.高寒草原
是草原中的高寒类型。
是在高山和青藏高原寒冷条件下,由非常耐寒的旱生矮草本植物(或小半灌木)为主组成的植物群落,经常混生有一些垫状植物。
(五)世界各地草原概况(地理分布)
1.北美洲
称为普列利草原(Prairie)
具有很大的面积,位于30°—60°N,美国和加拿大多。
主要植物为针茅属、冰草属、格兰马草属、须芒草属、水牛草属等。
2.南美洲
称为盘珀斯草原(Pampas)
分布于南纬29°—39°,几乎占据了阿根廷和乌拉圭的大部分。
主要植物有禾本科的早熟禾属、针茅属、三芒草属、臭草属、须芒草属、雀稗属等。
3、非洲
称为维尔德草原(Veld)。
主要分布在南非南端,主要植物有:
须芒草属、香茅属、画眉草属等。
4.欧亚大陆草原
草原的分布由匈牙利、罗马尼亚多瑙河以东起由西向东延伸,伸向俄罗斯和中国境内。
主要为禾本科草,如针茅属、羊茅属、洽草属等。
豆科、莎草科和菊科等杂草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六)草原的利用
发展畜牧业。
草原上生长着多种优良牧草,很早就作为牧场利用。
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在草原。
由于草原土壤肥沃,草原气候条件适于很多作物生长,它往往成为开垦的对象。
到目前为止,世界草原大部分已被开垦;没有开垦的草原仍然用作牧场。
有的地方,由于放牧过度,引起草原退化,生产力不断降低。
我国草原也不例外。
为了改善天然草场,防止草场退化,必须根据情况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