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03820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2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5—106页,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两个概念。

初步了解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探索知识过程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纸片,格子纸,记号笔,答题纸,“转尾巴”操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师:

大家喜欢玩游戏吗?

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新的游戏——抢倍数。

这里有10张数字卡片,分别是2和3的倍数,要派两名同学来抢,一起来看游戏规则:

一人抢2的倍数,一人抢3的倍数;注意要一张一张地拿,一次拿几张属于违规;抢到卡片后放回自己这一侧,不许乱放;谁抢的多谁就获胜。

其他同学当裁判,共同参与;谁想来PK一下?

游戏结束后当场采访:

什么都不抢“7”(引导学生用“既不……,又不……”回答)

②获胜原因:

获胜了,开心吧!

你觉得你获胜的秘诀是什么?

生:

动作快、2的倍数简单而3的倍数复杂原因。

师肯定:

知识掌握的很扎实:

2的倍数特征掌握很熟练,但获胜秘诀真的仅此而已吗?

谁还想来PK一下?

学生会发现获胜的关键在“6”。

③交流游戏窍门:

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师引导学生交流:

除了7剩下的9个数字中2、20、16、32只是2的倍数,而3、9、15、21只是3的倍数,只有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板书关联词“既……又……”)所以谁先抢到他谁就获胜,这就是游戏的奥秘呀!

你看,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就是这么既巧妙又有趣呢!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揭示意义。

1、提出问题

师:

你瞧,现在就有一个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

这是学校剪纸小组的作品,在这幅剪纸作品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

是个长方形,长为3分米,宽为2分米。

师:

他们要用这种规格的剪纸作品,布置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展板。

正方形展板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呢?

最短是多少分米呢?

恰巧,我带来了2副这样规格的作品,我把它们拼在一起,符合要求吗?

学生发现不行,这是长方形,引导学生算算每条边的长度。

长为2*2=4,宽为3.

师:

想不想自己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看看正方形展板的边长到底可以是多少分米?

2、小组合作探究

师:

请看小组合作要求。

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纸片,代替剪纸作品在网格纸上摆摆一摆,摆成正方形并计算边长;

用黑色记号笔沿着摆出的正方形描出边框。

操作素材就在信封里,比比看哪个小组摆出的正方形最多!

开始吧!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展示

师:

通过亲自动手,找到答案了吗?

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摆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

生1展示:

我们拼出了边长是6和12的正方形。

两条边分别书2×3=6;3×2=6。

3×4=6;2×6=12。

师评价:

非常棒,不仅拼出了正方形,还介绍了6和12是怎么得来的。

生2:

虽然我们没画出来,但是我们知道还能拼出边长是18厘米的正方形,因为2×9=18,3×6=18.

生1、2:

我们组汇报结束,大家还有补充吗?

或还有不同的拼法吗?

生3:

我们发现还可以想象拼出边长是18、24、36……的正方形,只要是6的倍数就可以了。

师赞扬动脑思考,大胆猜测的精神,并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探究中进一步验证。

4、揭示意义。

师:

回顾一下刚才的探究成果,拼出的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6厘米,可以是12厘米、18厘米。

请大家仔细思考:

摆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联系?

生:

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1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18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师:

正如大家所说,它们“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板书),它们就是2和3的公倍数。

孩子们在2和3的公倍数中,谁最小?

6,最小的公倍数就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揭示课题)

(二)合作探究、提炼方法

1、探究方法

师:

那2和3还有其他的公倍数吗?

生:

有。

师:

一定有,那你猜猜会是多少个?

生:

无数个。

师: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

因为我们知道倍数的个数是无数个,所以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数个。

师:

所以我们应该加上省略号……

师:

那2和3的公倍数还会有哪些数呢?

我们动手找找吧。

首先,独立思考,用你喜欢的方法求出2和3的公倍数,写在答题纸上即可;然后小组交流,把你的方法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组想出几种求2和3公倍数的方法。

学生交流展示。

老师在黑板上记录方法:

列举法、集合图法、韦恩图法(韦恩图比集合图更优越)。

交流结束,老师选取又代表的几种方法回顾一下。

2、方法优化:

师:

刚刚在下面巡视时,发现大部分同学用的列举法和韦恩图法,一起回顾一下吧!

 

师:

谁来介绍一下维恩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生介绍。

师:

比较一下,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单?

学生分析,老师给予引导和肯定

3、揭示最小公倍数及其它公倍数之间的规律

师:

最小的公倍数6和其它的倍数之间是否有什么规律?

生:

最小公倍数是6,其它公倍数都是6的倍数。

师:

我们验证了刚才的猜测。

发现的这个规律在我们找公倍数的过程中可是大有用处哟!

生:

就不用列举出这么多了,只要找到最小公倍数,依次乘2、乘3、乘4就得到其它的公倍数了!

师:

这种方法真好!

那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叫——规律法。

这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方法,教材中没有的哟。

4、生活问题数学化

师:

现在剪纸小组的问题可以解决了吧!

求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其实就是求——

生:

求2和3的公倍数。

师:

求正方形边长最短是多少?

其实就是求——

生:

求2和3的最小公倍数!

师:

太棒了!

我们就把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了。

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还收获了这么多方法

(三)自主探究、发现短除法。

师:

现在就让我们用收获的方法来找一组公倍数吧?

找出12和18的公倍数,直接在答题纸上做即可。

做完的同学用坐姿告诉郑老师。

一生直接交流,采访其它学生所用方法。

引出短除法。

讨论用短除法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每次都用两个数的公因数去除,除到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的商(也就是把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各自独有的因数)乘起来,就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三、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1、猜猜我们有几人?

 

你瞧!

郑老师请来了剪纸小组的成员,他们可是带着问题来的?

出示3条提示:

我们每6人一组,正好分完;

我们每4人一组,正好分完;

我们人数在40-50人之间。

学生交流发现,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求4和6的公倍数。

2、游戏:

转尾巴

 

学生交流发现,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求3和5的公倍数。

四、回顾总结,梳理知识。

师:

在这款小游戏中结束了本课。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板书:

知识)

生: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师:

我们又是用的哪些方法求得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

(板书:

方法)

生:

列举法、集合图法、韦恩图法、规律法、短除法。

师:

老师希望你能用我们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

解决问题。

在师生共同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即板书。

五、板书设计。

6、12、18……

既是2的倍数,

又是3的倍数。

列举法、集合图法、

韦恩图法、规律法、

短除法。

知识

方法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六、堂堂清

2、这个班学生可能有多少人?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整除、倍数、因数以及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通过写出几个数的倍数,找出公有的倍数,再从公有的倍数中找出最小的一个,从而引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通分、约分学习打下的基础。

小学生的动手欲较强,学生认识数的概念时更愿意自主参与,自己发现。

再者,学生个人的解题能力有限,而小组合作则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通过交流获得数学信息。

基于此,本节课,引导学生借助学具操作、交流,直观的理解公倍数的意义。

效果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其中练习题1是基础题,有98%的学生全部正确,练习题2是利用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90%的学生完全正确。

少数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倍数、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因数、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通分以及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部分内容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等活动,探索并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初步了解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探索知识过程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

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学会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本节课的难点是:

会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材内容分析:

合作探究一:

出示问题“正方形展板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

最短可以是多少分米?

”让学生通过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纸片代替剪纸作品来摆一摆,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初步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通过问题“还有哪些数是2和3的公倍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在探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出2和3的公倍数,由此总结出求公倍数的方法:

列举法、集合圈法、韦恩图法。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最小公倍数和其它公倍数的关系,创造出教材中没有的“规律法”。

合作探究二:

通过教材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12和18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一问题,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时发现有一小部分孩子尝试用“短除法”解决问题,此时,组织学生交流探讨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每次用两个数的公因数去除,除到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也就是把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各自独有的因数)乘起来,就得到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解决问题设计游戏“转尾巴”,巧妙的游戏中,其实蕴含着数学道理,让学生感受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增强孩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型:

新授课。

六、课时:

1课时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堂堂清】

表中4和6的公倍数有: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

2、

这个班的学生可能有多少人?

教学反思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这节课,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知识的掌握自然而扎实,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

“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单从数学的角度去让学生领会,显然是比较枯燥、乏味的。

我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设计了“抢倍数”这一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公倍数的含义,这些枯燥的知识变成鲜活、灵动数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念到了学数学的快乐。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中,我们不要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而是要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探索研究数学。

在合作探究一“正方形展板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

最短可以是多少分米?

”这一问题中,让学生通过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纸片代替剪纸作品来摆一摆,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初步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通过问题“还有哪些数是2和3的公倍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在探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出2和3的公倍数,由此总结出求公倍数的方法:

列举法、集合圈法、韦恩图法。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最小公倍数和其它公倍数的关系,创造出教材中没有的“规律法”,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三、挖掘不足有待改进

本节课给学生探究的时间较长,导致练习的时间太短。

学生没有经历有层次的练习是本节课最大的不足。

 

课标分析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

本领域共分五个部分:

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

本节课是“数的认识”部分的内容。

课标要求:

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