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专题102 实验化学起步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80277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专题102 实验化学起步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专题102 实验化学起步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专题102 实验化学起步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专题102 实验化学起步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专题102 实验化学起步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专题102 实验化学起步doc.docx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专题102 实验化学起步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专题102 实验化学起步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专题102 实验化学起步doc.docx

山东省济宁一中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专题102实验化学起步doc

山东省济宁一中2016届高三化学复习二轮小专题精选练习(鲁教版,含解析):

专题102实验化学起步

1、下列有关贮存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浓硝酸用棕色瓶盛放,贮存在阴凉处

B.少量液溴可用水封存,防止溴挥发

C.氢氧化钠溶液贮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

【答案】C

【解析】浓硝酸见光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瓶盛放,贮存在阴凉处,A项正确;液溴易挥发,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且密度比水大,故可在液溴中加少量水进行封存,防止溴挥发,B项正确;氢氧化钠溶液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黏性的硅酸钠溶液,使瓶口和瓶塞黏结在一起,故C项不正确;FeSO4溶液中加有少量铁粉可防止FeSO4因氧化而变质,故D项正确。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B.氨气通人醋酸溶液中:

C.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D.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答案】BC

【解析】BCA项中氨水是弱碱,不能写成OH-;D项中漏了Cu2+与OH-生成沉淀。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含有大量的游离态的硅,纯净的硅晶体可用于制作计算机芯片

B.金属铝、铁、铜都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其抗腐蚀的原因都是表而形成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C.工业上通常用电解钠、铁、铜对应的氯化物制得该三种金属单质

D.Si、P、S、Cl相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答案】D

4、有200mL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Mg2+的浓度为0.2mol/L,Cl-的浓度为1.3mol/L,

要使Mg2+全部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要4mol/L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

A.40mLB.72mLC.80mLD.120mL

【答案】C

5、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钾(K2FeO4)为暗紫色固体,可溶于水。

工业上常通过以下两步反应制备K2FeO4:

①2FeCl3+10NaOH+3NaClO=2Na2FeO4+9NaCl+5H2O②Na2FeO4+2KOH==K2FeO4+2NaOH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

B.反应①中NaClO是氧化剂

C.Na2FeO4中Fe为+4价,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D.若有2molFeCl3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答案】C

6、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稀硝酸洗去附在试管内壁的银镜

 B.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

C.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与病人的尿液混和加热,来检验病人是否患糖尿病

D.在铁质镀件上镀铜

【答案】B

A、3Ag+4HNO3=3AgNO3+NO+2H2O,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B、纯碱溶液去污原理是因为CO32-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在此条件下醛基被氧化为-COOH

D、铜在电镀过程中作阳极,失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

7、质量分数不等的两种硫酸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所得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而等体积混合后所得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b%;质量分数不等的两种酒精溶液等质量混合时,所得酒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而等体积混合后所得酒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c%。

则a、b、c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a>b>cB.b>a>cC.c>a>bD.c>b>a

【答案】B

8、我们学习化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家庭小实

验不合理的是()

A.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检验真皮衣料B.用淀粉和KI溶液检验食盐中的碘元素

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D.用食醋除去热水壶中的水垢

【答案】B

9、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

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3难溶于盐酸

C、向0.1mol/L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Fe2+具有氧化性D、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溶解度比AgI的溶解度小

【答案】A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中含有C4~C11的烷烃,可通过石油的分馏得汽油

B.含C18以上烷烃得重油经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D.石油中含有乙醇和乙酸,可以通过分馏把它们分离出来

【答案】D

11、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用硫粉覆盖撒落在地面的汞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金属钠引起的火灾

C.用热碱溶液洗去试管内壁的硫D.用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是否集满

【答案】B

1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浓硫酸保存在无色玻璃瓶中B.用镊子取出白磷并置于水中切割

C.把氯酸钾制氧气后的残渣倒入垃圾桶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加热再通氢气

【答案】B

13、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

A.加入适量铜粉除去Cu(NO3)2溶液中的AgNO3杂质

B.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C.用浓硫酸与蛋白质的颜色反应鉴别部分蛋白质

D.用乙醇从碘水中萃取碘

【答案】A

14、由IIIA族元素A和VIA族元素B构成的阴离子结构如下:

I.[A2B5]m-II.[A3B6]n-III.[A2B4]x-

所带电荷数m、n、x依次为()

A.2、3、2B.2、3、4C.4、3、2D.5、6、4

【答案】C

【解析】离子所带电荷的种类和数目与原子形成离子时得失电子的情况有关。

若为单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在形成离子时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就是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也就是离子所带电荷数,而得失电子数可由元素的化合价表示出来。

若为若干个原子组成的复杂离子(原子团),则组成复杂离子的不同元素原子得失电子总数的差值即为离子中质子总数与电子总数的差值,也就是离子的电荷数,而得失电子的总数可由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的原子个数共同确定。

所以离子的电荷数与元素化合价有直接关系,根据化合价可以确定离子的电荷数,根据离子的电荷数也可以确定元素的化合价,这都是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

由于A、B原子分别为IIIA族和VIA,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2价。

离子(I中)正价总数为+6价(2×3=6)负价总数为-10价(-2×5=10),故该离子为带4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用同样的方法计算离子(II)为带3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离子III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15、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和配位数均为6

B.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C.Cl-和NH3分子均与Pt4+配位

D.配合物中Cl-与Pt4+配位,而NH3分子不配位

【答案】C

16、现有一包氯化钠固体,其中混有少量的硫酸钠和氯化镁,可通过以下实验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请将正确合理的操作顺序填入括号中,并简要回答

(1)~(3)题。

()在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然后过滤。

()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然后过滤。

()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

()将混有杂质的氯化钠完全溶解于水。

()蒸发结晶。

()在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过滤。

(1)为什么要加入稍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要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述两步骤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②⑤①⑥④

(1)为了除去溶液中多余的钡离子

(2)为了除去过量的碳酸根和氢氧根

(3)Na2CO3+BaCl2===BaCO3↓+2NaCl,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OH+HCl===NaCl+H2O

【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结合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分析,本题考查的通过实验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17、某同学设计了测定气体摩尔体积的探究实验,利用氯酸钾分解制O2.

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试管和药品的总质量为16.0g.

③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不再有气体产生为止.

④测量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284.3mL,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79.0mL.

⑤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15.6g.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

①调整量筒的高度使广口瓶和量筒内的液面高度相同

②使试管和广口瓶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

③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请填写步骤代号).

进行③的实验操作时,若仰视读数,则读取氧气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实验过程中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mol;实验测得氧气的气体摩尔体积是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解:

(1)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2)②①③;偏小;

(3)0.0125;22.32L/mol.

【解析】解:

(1)利用压强差检验装置气密性,其检验方法为:

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故答案为:

往广口瓶中注满水,塞紧橡胶塞,按装置图连接好装置,用手将试管底部捂热,若观察到广口瓶中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松开手后,过一会儿长玻璃管内的液面下降,则证明该装置不漏气;

(2)分解生成的氧气温度较高,气体体积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防止产生误差,应该冷却气体;水能产生压强,对测量结果有影响,所以要调整液面高度;最后读取数值,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所以其顺序为②①③,仰视会导致读数偏小,生成氧气体积与水的体积相等,所以导致测量气体体积偏小,故答案为:

②①③;偏小;

(3)氧气的质量=16.0g﹣15.6g=0.4g,物质的量=

=

=0.0125mol,氧气体积=284.3mL,气体摩尔体积Vm=

=22.32L/mol,

故答案为:

0.0125;22.32L/mol.

18、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喷泉实验。

其中A、F分别为硫化氢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硫化氢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A中的分液漏斗内液体a宜选用(选填以下选项的代号)

A.盐酸B.浓硫酸C.稀硫酸D.稀硝酸

(3)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上图的备选装置中选择。

并将编号填入下列空格。

B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填编号)

(4)打开K1、K2,将常温压下的H2S、Cl2以体积比1:

1充满烧瓶后,再关闭K1、K2,始终看不到烧瓶内产生“喷泉”现象,理由(用简要文

字并配备化学方程式描述):

(5)在操作(4)的基础上,引发喷泉操作方法是。

【答案】

(1)MnO2+4HCl(浓)

MnCl2+Cl2↑+H2O

(2)AC(3)Ⅰ、Ⅱ、Ⅲ(4)C中反应H2S+Cl2=2S↓+2HCl的发生,

使得烧瓶内的气体体积没有变化,不能产生压强差,故无喷泉现象。

(5)方法①用手(或热毛巾)将烧瓶捂热或稍微加热,HCl受热膨胀(即增大压强),赶走玻璃导管中的空气,使HCl与烧杯中溶液接触,即可引发喷泉;方法②用冰水或其它制冷剂给烧瓶降温,以减小烧瓶内气体的压强,烧杯中溶液通过导管进入烧瓶内与HCl气体接触,即可引发喷泉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备、干燥、喷泉实验操作的处理等,由题意不难看出A为H2S发生装置,F用来制备氯气,制备H2S不能用具有强氧化性的酸(稀硝酸、浓硫酸)。

干燥H2S只能用非氧化性的酸性干燥剂,故B中选Ⅰ,制备纯净的氯气,需要除去氯化氢还要进行干燥,故D、E中应为Ⅱ、Ⅲ,打开K1、K2,将常温压下的H2S、Cl2以体积比1:

1充满烧瓶后,再关闭K1、K2,不久烧瓶内不能观察到喷泉现象,理由C中反应H2S+Cl2=2S↓+2HCl的发生,使得烧瓶内的气体体积没有变化,不能产生压强差,故无喷泉现象。

在操作(4)的基础上,引发喷泉操作方法是方法①用手(或热毛巾)或酒精灯将烧瓶捂热或稍微加热,HCl受热膨胀(即增大压强),赶走玻璃导管中的空气,使HCl与烧杯中溶液接触,即可引发喷泉;方法②用冰水或其它制冷剂给烧瓶降温,以减小烧瓶内气体的压强,烧杯中溶液通过导管进入烧瓶内与HCl气体接触,即可引发喷泉

19、取两种钠的正盐A和B,溶于1L 0.2 mol·L-1的盐酸溶液得淡黄色固体C和溶液D(溶液体积仍为1L,下同)。

过滤分离出固体C,经洗涤、干燥后在空气中燃烧,把生成的1/3量的气体E导入溶液D又得固体物C(其质量和前一次得到的相同)和溶液F。

F中氢离子浓度为0.01 mol·L-1。

向F中加A或B,或导入气体E,均未见有固体物生成。

(1)A、B、C、E各为何物?

(2)溶液D、F中各含哪些物质?

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各为多少?

(3)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答案】

(1)A:

Na2SB:

Na2SO3C:

SE:

SO2

(2)D中:

NaCl0.1 mol·L-1,HCl 0.1 mol·L-1,H2S 0.02 mol·L-1

F中:

NaCl 0.1 mol·L-1,HCl 0.1 mol·L-1

(3)2Na2S+Na2SO3+6HCl===6NaCl+3S↓+3H2O

2Na2S+4HCl===4NaCl+2H2S

S+O2

SO2

2H2S+SO2===3S↓+2H2O

20、现有短周期元素构成的3种单质甲、乙、丙,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变化,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若反应①可在常温下进行,则A的电子式为。

若反应①需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从C溶液中得到C需经过两步操作:

先从C溶液中得到晶体,再将得到的晶体转化为C。

从C溶液中得到晶体的过程被称为,将得到的晶体转化为C的实验条件是

(4)反应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答案】

(1)

 2KClO3

2KCl+3O2↑

(2)4Al+3MnO2

3Mn+2Al2O3 放热

(3)结晶 在HCl气流中加热(只答加热不正确)

(4)1∶2

21、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元素特征信息如表:

(1)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B和C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3)B和D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为。

(4)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有很多方法,其中B和E的非金属性强弱的研究方案中不可行的是(填序号)。

a.比较两种单质的颜色

b.比较两种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

c.依据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比较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

e.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5)E元素能与另外四种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形成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为1∶3,相对分子质量为120.5,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答案】

(1)

第二周期第ⅤA族

(2)

(3)F->Al3+

(4)a、e(5)NCl3

【解析】A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设A原子最外层有x个电子,则x-(8-x)=2,x=5,A为氮族元素。

因为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为N。

C能与冷水反应,且1molC能够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H2,C为Na。

D在第三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周期数,D为Al。

E的负一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Ar相同,E为Cl,B为F。

(1)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ⅤA族。

(2)B与C形成的化合物为NaF,电子式为

(3)F-与Al3+电子层数相同,但是核电荷数F-小于Al3+,所以离子半径F->Al3+。

(4)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通过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来分析,c对;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所以d对;还可以根据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来比较,b对;但是不能根据单质的颜色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比较,因为F没有含氧酸,a、e不可行。

(5)因为Cl与另外四种元素中的一种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数之比为1∶3。

若另一种元素的原子为3,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5-35.5)/3≈28.3,N、F、Na、Al都不符合,因此应为Cl原子数为3,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5-35.5×3=14,所以另一种元素为N,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Cl3。

22、A、B、C、D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去):

(1)若A、D的水溶液均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A、D分别为(填写化学式)A:

,D:

写出A→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若A的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的稀溶液能使蓝色的湿润石蕊试纸变红。

则A为,写出A→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3)若A为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D为强碱,则A在周期表中第周期,________主族。

(4)若A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非金属单质,则A有多种情况,请填写下表,并完成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可以不填满,也可以补充)

编号

A

B→C化学方程式

1

2

3

【答案】.

(1)A:

H2SD:

H2SO42H2S+3O2==2SO2+2H2O;

(2)A:

NH34NH3+5O2==4NO+6H2O

(3)三、ⅠA族

(4)S2SO2+O2=2SO3;N22NO+O2=2NO2

23、已知:

2Fe3++2I-===2Fe2++I2,2Fe2++Br2===2Fe3++2Br-。

(1)含有1molFeI2和2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2molCl2,此时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被氧化的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向原溶液中通入3molCl2,则被氧化的离子是________,其对应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过二硫酸钾(K2S2O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

S2O

+2I-===2SO

+I2。

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3+、Fe2+均可催化上述反应。

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对上述反应的催化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必配平)。

【答案】

(1)I-、Fe2+ 2mol、2mol

(2)I-、Fe2+、Br- 1mol、3mol、0.5mol

(3)2Fe3++2I-===2Fe2++I2 S2O82-+2Fe2+===2SO42-+2Fe3+

24、2008年5月22日,化工易贸网讯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确保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顺利进行,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对257种化学品实施管制。

氮化钠(Na3N)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与水作用可产生NH3。

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由______键形成。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种盐,其电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Na3N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比较Na3N中两种粒子的半径:

r(Na+)______r(N3-)(填“>”、“=”或“<”)。

 

【答案】

(3)复分解

(4)<

【解析】首先根据Na3N构成元素的活泼性确定其所属的化合物类型,Na3N与盐酸的反应可理解为Na3N与H2O反应所得的产物再与盐酸反应。

(1)钠位于第ⅠA族,是活泼金属,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

Na+,N位于第ⅤA族,易得到3个电子,形成N3-,故Na+与N3-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2)Na3N与盐酸反应时,N3-与H+结合成NH3,NH3进一步与HCl反应生成NH4Cl、Na+与Cl-形成NaCl,故有2种盐生成。

(3)N3-与水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Na3N+3H2O===3NaOH+NH3↑。

(4)Na+与N3-属于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钠的核电荷数大于氮的核电荷数,故r(Na+)

25、因为X射线对BaSO4穿透能力较差的特性,所以医学上在进行消化系统的X射线透视时,常用BaSO4作内服造影剂,这种检查手段称为钡餐透视。

Ⅰ.医学上进行钡餐透视时为什么不用BaCO3?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BaSO4的溶解度,分别将足量BaSO4放入:

①5mL水,②40mL0.2mol/L的Ba(OH)2溶液,③20mL0.5mol/L的Na2SO4溶液,④40mL0.1mol/L的H2SO4溶液中,溶解至饱和。

(1)以上各溶液中,Ba2+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③>②D.①>②>④>③

(2)已知298K时,Ksp(BaSO4)=1.1×10-10,上述条件下,溶液②中的SO42-浓度为________mol/L,溶液③中Ba2+的浓度为________mol/L。

(3)某同学取同体积的溶液②和溶液④直接混合,则混合液的pH为________(设混合溶液的体积为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之和)。

【答案】Ⅰ.BaCO3+2H+===Ba2++H2O+CO2↑

Ⅱ.

(1)B 

(2)5.5×10-10 2.2×10-10 (3)13

【解析】Ⅰ.因BaCO3能与酸反应生成Ba2+使人体中毒,故不能用来作钡餐。

Ⅱ.

(1)①中[Ba2+]=

=1.0×10-5mol/L

②中[Ba2+]=0.2mol/L

③中[SO42-]=0.5mol/L

[Ba2+]=2.2×10-10mol/L

④中[SO42-]=0.1mol/L

[Ba2+]=1.1×10-9mol/L

故Ba2+的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