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章检测题优秀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97526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1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章检测题优秀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章检测题优秀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章检测题优秀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章检测题优秀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章检测题优秀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章检测题优秀含答案.docx

《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章检测题优秀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章检测题优秀含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章检测题优秀含答案.docx

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章检测题优秀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14•滨州)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2.(2013•株洲)下列现象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瓷碗破碎

B.

酒精挥发

C.

石蜡熔化

D.

纸张燃烧

3.(2013•重庆)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萝卜风干

B.

凉水冻冰

C.

葡萄酿酒

D.

辣椒剁碎

4.(2013•岳阳)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变化与其余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  )

 

A.

酒精挥发

B.

铁棒磨成针

C.

食品腐烂

D.

花香四溢

5.(2013•义乌市)我们家乡义乌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

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

 

C.

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

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

6.(2013•宜宾)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干冰易升华

B.

浓盐酸易挥发

 

C.

氢气可燃烧

D.

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7.(2013•泰州)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物质挥发性

B.

溶液酸碱性

C.

物质可燃性

D.

金属活动性

8.(2013•宿迁)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焊接金属

B.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生铁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糖类和油脂作为人体供能的物质

9.(2013•陕西)以下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B.

氧气供给呼吸

 

C.

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D.

生石灰作干燥剂

10.(2013•河北)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

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C.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11.(2011•海南)欲量取40mL的液体试剂.现有下列量程的置筒,最好选用(  )

 

A.

5mL

B.

10mL

C.

50mL

D.

100mL

12.(2009•杭州)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

小于6毫升

B.

大于6毫升

C.

等于6毫升

D.

无法确定范围

13.(2007•深圳)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作为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

 

A.

试管

B.

集气瓶

C.

烧杯

D.

量筒

14.(2013•湛江)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B.

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

 

C.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D.

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15.(2006•锦州)小英的妈妈在洗碗筷时,经常在水中加入一种物质,很快就能将“油乎乎”的菜盘洗得干干净净.小英的妈妈在水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汽油

B.

烧碱

C.

纯碱

D.

食盐水

 

16.(2010•黄石)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

 

A.

27.8g

B.

27.4g

C.

32.3g

D.

32.6g

17.(2013•黑龙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18.(2013•永州)小车剧烈冲撞后,安全气囊中会瞬间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为(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水蒸气

19.(2013•漳州)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A.

燃煤发电

B.

燃放烟花爆竹

 

C.

焚烧垃圾

D.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0.实验室中可以用来加热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___ 、 _________ 等.

21.在①燃烧匙、②烧杯、③烧瓶、④蒸发皿、⑤量筒、⑥试管、⑦集气瓶等仪器中,不能加热的是 _________ ,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的是 _________ ,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

22.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按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C:

 _________ D:

 _________ I:

 _________ J:

 _________ 

(2)给仪器D中的液体加热时需要用到 _________ (填仪器名称)加热时仪器D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_________ ;F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_________ .

(3)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需垫石棉网加热的是 _________ .

23.写出红磷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试管不加热时所装液体占总容积的____________,酒精灯中酒精不能少于_________。

26.取少量液体时用____________实验仪器,取固体块状用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仪器,在试管中不说明液体取多少量时一般取__________。

27.写出化学符号:

氢:

氧:

钙:

氮:

磷:

镁:

2014年07月11日lxtxiaolin的初中化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14•滨州)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考点: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可以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解:

A、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也可能属于新物质,例如对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来说,水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属于该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不正确;

B、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变化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不正确;

C、元素相同也可能是新物质,例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它们属于不同的物质,不正确;

D、化学变化中生成的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来说的,即生成了与反应物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正确.

故选:

D.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新物质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2013•株洲)下列现象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瓷碗破碎

B.

酒精挥发

C.

石蜡熔化

D.

纸张燃烧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解答:

解:

A、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类题型来源于实际生活当中的化学,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类型题.本题判断的关键是根据物质变化的特征,进行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看变化的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3.(2013•重庆)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萝卜风干

B.

凉水冻冰

C.

葡萄酿酒

D.

辣椒剁碎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食品制作过程中,有些发生了质的变化,有些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即有些发生了化学变化,有些发生了物理变化.

解答:

解:

A、萝卜风干的过程中,只是把水蒸发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凉水冻冰的过程中,水由液态变成了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葡萄酿酒的过程中,葡萄糖转化成了酒精,属于化学变化;

D、剁碎辣椒的过程中,辣椒由整体变成了碎末,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C.

点评:

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

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4.(2013•岳阳)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变化与其余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  )

 

A.

酒精挥发

B.

铁棒磨成针

C.

食品腐烂

D.

花香四溢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学变化的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

A、酒精挥发属于物理变化,与B、D相同,故选项错误;

B、铁棒磨成针属于物理变化,与A、D相同,故选项错误;

C、食品腐烂变质,属于化学变化,与其它不同.故选项正确;

D、花香四溢属于物理变化,与A、B相同,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联系生活比较多,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2013•义乌市)我们家乡义乌特产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

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

 

C.

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

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

A、蒸发甘蔗汁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发酵糯米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晒干水分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6.(2013•宜宾)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干冰易升华

B.

浓盐酸易挥发

 

C.

氢气可燃烧

D.

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可以据此结合所给的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

解:

A、干冰易升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浓盐酸易挥发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氢气可燃烧需要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7.(2013•泰州)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

物质挥发性

B.

溶液酸碱性

C.

物质可燃性

D.

金属活动性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

解:

A、物质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溶液酸碱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物质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金属活动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8.(2013•宿迁)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焊接金属

B.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生铁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糖类和油脂作为人体供能的物质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氧气用于焊接金属是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生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糖类和油脂能作为人体供能的物质是利用了其缓慢氧化时放出热量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9.(2013•陕西)以下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氮气填充食品包装袋

B.

氧气供给呼吸

 

C.

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D.

生石灰作干燥剂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

解: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用于填充食品包装袋中,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故A错误;

B、氧气能供给呼吸,利用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故B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用于防毒面具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故C正确;

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以用作食品干燥剂,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10.(2013•河北)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

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

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C.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

解: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镁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A错;

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是利用了钨的导电性和熔点高,所以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是由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故B对;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小苏打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所以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由小苏打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C错;

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是由氮气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D错.

故选B.

点评: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1.(2011•海南)欲量取40mL的液体试剂.现有下列量程的置筒,最好选用(  )

 

A.

5mL

B.

10mL

C.

50mL

D.

100mL

考点:

测量容器-量筒.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

分析:

量取已知体积的液体,应选择比已知体积稍大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误差过大.

解答:

解:

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工具,使用时应注意事项:

量取已知体积的液体,应选择比已知体积稍大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误差过大.如量取40mL的液体,应选用容量为50mL的量筒,不能选用容量为5mL、10mL或100mL的量筒.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测量容器﹣﹣量筒.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好量筒中量程的选择方法,方法选择需要的依据是如何才能减少实验的误差.

 

12.(2009•杭州)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

小于6毫升

B.

大于6毫升

C.

等于6毫升

D.

无法确定范围

考点:

测量容器-量筒;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实验操作型;压轴实验题.

分析:

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解答:

解:

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俯视读数偏大,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正好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9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6mL.

故选:

B.

点评: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则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

 

13.(2007•深圳)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作为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

 

A.

试管

B.

集气瓶

C.

烧杯

D.

量筒

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测量容器-量筒.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根据常见仪器的作用和用途来回答本题,要熟记它们是否可以作为反应容器.

解答:

A、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收集气体,能作为小型气体发生器,是试管所具有的用途,故A错误;

B、集气瓶可以用来收集气体,还可以用来做硫燃烧、碳燃烧、铁丝燃烧等的反应容器,故B错误;

C、烧杯可以用作配制溶液的容器,也可以作为大量反应物的反应容器,故C错误;

D、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用作化学反应容器,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

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

 

14.(2013•湛江)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B.

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

 

C.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

 

D.

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

考点: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加热器皿-酒精灯;玻璃仪器的洗涤.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量的限制考虑;B、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考虑;C、根据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考虑;D、根据酒精灯引起火灾的灭火方法考虑.

解答:

解:

A、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故A错;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不能放回原瓶,否则污染试剂,故B错;

C、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

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故C正确;

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用湿抹布扑灭,或用沙子盖灭,故D错.

故选C.

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15.(2006•锦州)小英的妈妈在洗碗筷时,经常在水中加入一种物质,很快就能将“油乎乎”的菜盘洗得干干净净.小英的妈妈在水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汽油

B.

烧碱

C.

纯碱

D.

食盐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