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比概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79444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比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比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比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比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比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比概况.docx

《新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比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比概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比概况.docx

新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比概况

新疆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比概况

1.新疆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情况综述

 “十一五”期间,全疆高等教育实现了由快速发展转向稳步、协调发展阶段。

2005年至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由31所增长到32所,在校研究生由6938人增长到12675人,在校普通本专科生由18.18万人增长到25.12万人,研究生、普通本专科生分别净增83.69%和38.17%。

18—22周岁接受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由18.6%提高24.99%。

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8所,含普通高校的成人本专科在校生达5.28万人。

近三年,全疆高校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3376项,获得科研经费2.67亿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提高。

近年来,自治区始终坚持“把握节奏,控制规模,突出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方针,推动高等教育稳步发展。

从2005年起实施高校生均拨款新机制,高校事业费拨款累计净增10亿元;2009年、2010年共安排6亿元资金用于化解高校贷款债务,解决了高校发展的后顾之忧。

通过开展高等教育教学成果、教学名师、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开创了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新局面。

深入推进“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援疆学科建设计划”自治区11所本科院校和1所专科院校得到内地高校的全面对口支援。

“自治区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建设计划”深入实施,大幅度提升高校紧缺人才培养能力。

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成效,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领军型人才,全疆普通高校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已占专任教师的33.55%。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高。

自治区采取措施,积极推进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全疆普通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的规模由2005年的846人,2010年增加到2167人,净增1.5倍,其中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由516人增加到1071人。

启动了汉语国际推广中亚基地项目,在周边国家建成了4所孔子学院,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逐年增加。

2.新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情况综述

目前,新疆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教育高专院校21所,在校高等职业教育学生8万余人,占新疆普通高校在校生的40%。

2006年4月2日在自治区党委第14次常委会上,成立了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任组长,由主管教育工作的副主席任办公室主任。

(1)整合职教资源,建设职教园区引领高职教育发展,组建四大职教园区和煤炭煤电煤化工人才培养基地

为解决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各自为阵、分散办学、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办学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有效整合自治区职业教育资源,增强职业教育服务新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能力,自治区自2006年起相继启动了第一、二、三产业,石油石化职教园区和煤炭煤电煤化工人才培养基地。

以政府为主导建立行业、企业、学校等共同参与职教园区建设机制,引导职教资源向主导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通过建设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实现多方投入、资源共享,搭建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成立了园区理事会,统筹园区建设和实行管理,每年定期召开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洽谈会,促进职业院校与产业、行业、企业合作。

(2)加大经费投入,改善高职院校办学条件

目前,自治区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生均拨款)、事业收入(办学收入)、其他补助性拨款(即专项补助收入)、建设项目投入等。

自治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加大投入力度,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总量不断增加。

教育厅主管的3所高职院校和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实行了生均拨款。

2006年以来,自治区逐步增加高职高专教育专项经费,先后投入经费12952.2万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职高专院校的经费状况,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投入,使2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均设备值显著高于其他高职高专院校。

在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上,2005-2009年,共有19所高职院校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资金3330万元,自治区投入2000万元建设第一产业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3)加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2006年,国家启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全疆组织学校积极申报,并在政策和经费上支持示范校建设,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家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07年,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第二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08年,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被列为“国家重点培育高等职业院校”。

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自治区首先是及时投入专项建设经费,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并对学校提出建设要求,将三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分别作为自治区第一、石油石化和第二产业职教园区理事长单位,牵头职教园区建设,在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专业与精品课程建设、顶岗实习工伤保险制度、单独招生试点、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引领了新疆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2009年8月,根据《关于实施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通知》(新职领办字[2009]18号)精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启动区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决定分三阶段、每阶段建设2所共支持建设6所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2009年,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立项为首批自治区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被立项为“自治区重点培育高等职业院校”。

(4)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逐步扩大单独招生规模

2008年4月21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2008年河北等8省区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函》(教学司[2008]5号),自治区教育厅及时印发《转发教育部关于2008年河北等8省区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函的通知》(新教函[2008]32号),批准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在区内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当年正式录取考生210名。

2009年,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单独招生,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280人,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60人,共完成340人单独招生计划。

2010年,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580人,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单独招生130人。

(5)启动质量工程建设,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

新疆以质量建设为重点,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自治区相继启动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等质量工程建设。

2006-2010年,全疆对高职开展评估,新疆公办的16所独立设置的公办高职院校全部通过评估,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

国家名师1人,自治区名师2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0个;33个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特色专业;5门国家精品课程,71门自治区精品课程;20项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2009年国家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为贯彻落实新疆工作会议精神,2010年6月,自治区启动了新疆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通过重点加强高职教师队伍、实训基地建设和信息工程建设,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力。

本项计划实施需中央支持7.5亿元,其中,人才队伍建设1.425亿元,实训基地建设4.84655亿元,信息工程建设1.05亿元,专业教学资源建设0.17845亿元。

(6)重视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自治区加强德育工作质量工程建设,开展了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竞赛和教学观摩活动、自治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重点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科研规划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工作、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质量建设工作,促进了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高职院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针对高职学生的生源与成才特点,以教诲学生做人、做事为着力点,高度重视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持续保持职业院校的安全稳定。

2009年,自治区高职高专院校有学生党员4668人,占在校生的4.48%,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党员1075人,占在校生学生党员的23.03%。

这些学生党员作为先进学生的核心代表,带动高职学生追求进步,全面发展。

3.新疆普高与高职人才培养情况对比分析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高等教育的特点,又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普高与高职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两个类型,承担着培养不同人才的重任,对高职与普高进行比较研究,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可形成水乳交融、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来共同构建高等教育‘纵横交衔’的立交桥。

(1)培养目标的差异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

通常把人才分为四类,即学术(研究)型人才、工程(设计)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

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研究型、设计型人才,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从事与为社会谋求直接利益有关的规划、决策、设计等有关的工程型人才。

这两类人才的特点主要是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

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这类人才的特点主要是依赖操作技能完成任务,把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的规划、决策、设计和研究成果等转化为物质形态。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工艺,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高职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专业技术知识、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2)教育类型和内容的差异

普通高等教育注重学科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即以职业技术和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

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取材于对应的学科,按学科设专业,是一种纯粹的、与人的职业活动联系不太紧密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教学以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理论为导向,具有浓厚的理论教学色彩。

对工作有较宽的适应性。

专业课的内容是该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反映的是学科性人才的职业实践。

高等职业教育则基本上是职业岗位教育,按社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专业,以该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来设置课程,根据“必需、够用”原则进行教学和实际训练。

尽管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对象都是专业技术,但两者的内涵不同。

前者是自然规律和技术工具等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后者是主观能动性较强的经验性知识、经济社会利益的体现方式以及由于工业文化导致的实现手段等,与人的行为过程有着密切联系。

同时,可能看到,在许多情况下,两者的专业设置名称相同或相近,但事实上却有着不同的含义。

普通本科教育的专业名称对应的是研究领域和与之对应的学科;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名称从更多的意义上说对应的是“职业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劳动”,其所学习的职业技术是建立在与劳动过程直接联系的基础之上,实现与具体职业实践相对应的劳动过程的系统化。

(3)教材建设的差异

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理论体系为基础编写教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尺度编写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主要以知识传授为主,是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相对不完整的实践体系的统一。

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以能力培养为主,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相对完整的实践体系和相对不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统一。

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材建设强调体现职业教育的地方性、实用性和职业性,主张以模块的形式编写教材,克服以学科编写的倾向,打破旧的理论框架体系,注重把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根据需要揉合成一门教材;针对地区、行业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对部分内容进行增删、修改与重新组合,体现教材建设的求新、求异、求变。

此外,还特别重视实验、实训内容在教材中的反映。

(4)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差异

由于主要目标与具体需求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与普通高等教育产学研形成了不同的合作模式。

普通高等学校围绕实现技术研究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合作为主要目标,同科研院所与企业形成三类主要技术开发合作模式:

1.以合约为基础的合作模式,包括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相互兼职、联合培养人才等;2.以共建科技经济实体的合作模式,包括企业与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共同建立合作研究中心、实验中心、研究开发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等;3.以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及大学园区的合作模式,是以人为载体实现技术转移,使研究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环节得到统一,更好地利用高校、科研机构的人才、技术与成果优势。

高职院校则围绕培养生产第一线实用型人才的产学研合作主要目标,与企业形成四类主要人才培养合作模式:

1.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育人全过程的“工学交替”结合模式,主要特点是:

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多次到企业实习或顶岗工作,学生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2.双向参与、分段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特点是:

三年教学中两年在校内一年在企业进行,校内教学以理论为主,并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时间以顶岗实习为主,同时学习部分专业课,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企业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3.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实训—科研—就业”一体化合作培养模式,通过优质课程与有效实训的整合,以项目开发或技术服务等科技活动为媒介,重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发展能力;4.“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双方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全过程,分别在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和生产实践,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5)教学管理的差异性

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首要任务都是培养人才,因此,两者的教学管理都应遵循一般的教育、教学规律和管理原则,具有一定的共性。

但是,由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它们的内部管理,尤其是教学管理又具有不同的特点。

总的来说,普通高等教育在教学管理中更注重稳定性、长效性和学术自主性。

相对而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则更强凋教学管理的灵活性、应变性、多重协调性和目标导向性。

教学管理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它包括教学计划、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师资队伍管理和学生管理等方面。

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职业针对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实验、实训条件的仿真性以及教师队伍的“双师型”,决定它在教学管理各方面有以下特点:

第一、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计划更具针对性,并且由于社会职业岗位的变动较快,其专业设置必须及时做出调整,教学计划的更新周期较短,必须与时俱进。

因此,在其教学计划管理上要求较为灵活和开放。

比如,为突出教学计划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学校应当聘请社会相关专业人员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修改和管理工作。

如聘请社会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专业管理委员会,共同制定和管理各专业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计划的职业针对性和教学内容的应用性。

第二、由于实训课程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教学质量管理和评价中,除注重学生对基本理论、技术原理的掌握评价之外,更要突出对学生技能、技巧水平的评价。

比如,许多办学主体在对学生的管理评价中,一般要求学生既要通过一定的理论考核,获得一定水平的“学历”证书,也要求学生通过技能水平考核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第三、师资管理具有多重性的特点。

也就是说,一方面,对教师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和管理,对不同类型的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有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和发展。

比如,在对实训教师的职称评定中,就不应套用理论教学教师的评聘标准,应借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评聘标准,并给与相应待遇。

另一方面,为保证高职教学的适应性和先进性,办学主体往往从企业聘请人员参与教学,对这些兼职教师的管理应采用不同的方法。

高职教育的师资管理必须具备多重协调性的功能。

第四、在学生管理中强调学生的自治性和差异性。

由于高职学生来源广泛:

既有普高生、也有职高生和技校生,他们的基础、程度以及个性特点相差很大,在对他们的管理中既要有统一的规范。

更要注重他们的差异性,要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管理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自治中学会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的养成。

学校内部管理并非是一个孤立系统,它同时受办学主体内外部宏观因素,如国家的管理体制、投资体制以及学校规模、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的制约。

(6)教育的公共性差异

职业教育的公共性更弱于普通高等教育,世界各国高职教育的共同发展模式表明,高等职业教育不具备普通高等教育的科研功能,而更加偏重于对学生实际应用技能和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学生从接受高职教育中所获得的收益主要是个人收益。

社会收益较小,社会收益和个人收益的比例低于普通高等教育。

因此,高职的成本主要由学生个人承担,政府对它提供的资助要少于高等教育。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创办高职时,“学生自行承担学费”这一政策固然有国家财政力量薄弱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决策者自觉运用这一经济学理论的体现。

当前,政府之所以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并对其进行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的财政支持,个中原因,部分在于政府逐渐认识到高职还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和社会效益,即它在促进充分就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但对其支持的力度还是远低于普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

4.“跨越式发展战略”对新疆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关乎我国的人才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是新疆教育事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新疆的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地区竞争力的可靠保证,更是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新疆进入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时期,这就要求新疆首先要有强大的人才和智力保障,以促进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因此,这对新疆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硬件建设如规模、设施、资金投入渠道和规模;软性建设如教师的人才结构、生源素质、学习状态等方面大有突破。

(1)高等职业教育定位认识需要加深

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一个全局问题,从国家和地区的每位领导、主管、教师乃至学生都要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今后新疆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有一定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型的“中间人才”系列中的高层次人才,即高级技术型人才,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方向的核心是岗位、工种(专业)技能建设(通常称为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按行业和职业部门分大类的,职业院校的部、系设置,应该是以行业和部门分类,专业设置以行业和部门的岗位或岗位群、工种来找定位的。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必须在已有社会各行业和部门中要找到相对应的岗位和岗位群,是新型高等职业教育教育一项基础性工作。

据社会劳动保障部公布的职业名称,传统的有1800多个,加上新发现并认定的有2000多个。

如何把这2000多种职业,按技能项目拆离、综合成不同的岗位和岗位群以及工种,这是亟待解决的基础性工作。

(2)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资源凸显了新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优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中心,与中亚的8个国家为邻,边境线长达5400多公里,是我国边境线最长、对外口岸最多的一个省区,现有一类口岸17个,二类口岸12个,这使新疆对外开放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

自1991年开办铁路临时货运以来,过货量以每年平均25%左右的速度递增,边境贸易已经占到新疆进出口总额的79.45%。

贸易往来带动并形成了一批背靠内地辐射中亚及周边国家的商贸型国际物流节点,为新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新疆丰富的能源资源、大宗农产品和特殊林果业蕴藏着巨大的物流机遇。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新疆实现优势资源转换的必然选择,其发展对新疆第三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新疆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资源,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

新疆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在全国74个基本类型中,新疆有67种,占全国分类系统类型总数的90.5%,居全国各省市之冠。

2008年新疆接待国内外入境游客达2231.32万人次,当年旅游总收入近200亿元人民币。

2009年旅游业因“7.5”事件的影响,发展放缓,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35万人次,创汇1.4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209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6.75亿元。

十二五期间,国家旅游局将每年投入2000万元,支持新疆旅游业发展,将新疆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自治区也将旅游业确定为我区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

中央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扩大新疆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依托乌鲁木齐市独有的地缘优势,加快国际商贸城建设,决定将“乌洽会”升格为“中国—亚欧博览会”,使其成为中国与中西亚地区经贸合作的物流中心和中转站,成为国际化的会展之都。

通过这个国际化的平台,将极大的带动新疆会展、经贸、物流、文化、旅游、信息服务等相关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可以预见,新疆服务业在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十二五”期间,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由此而带来的必然是新疆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为新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新疆跨越式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

要完成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就必须抢占发展高地,兴办大职教,为迎接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建立一支适应新疆经济稳步运行、产业结构合理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队伍,为新疆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保障与支持。

目前,新疆各类专业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较为缺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理念比较落后。

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较少,优秀人才相对短缺,这对新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瓶颈”。

近20年来,新疆流失技术创新骨干、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等达10多万人,新疆近年来每年考入内地院校4万多名学生,毕业后只有27%左右返回。

因此,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所需要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主要依靠地方院校培养。

(4)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水平

高等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全疆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树立大职教理念,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行业的职业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职业学校布局,促使规模、专业设置与新疆跨越式发展的需求相适应;统筹区内和区外职业教育资源,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贯通、职前与职后教育相互衔接、学历学制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

在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方面,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开展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职业教育。

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推进职业教育院校标准化建设。

进一步加强自治区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石油石化、煤炭、纺织等职业教育园区(基地)建设,完善园区运行管理机制,拓展职业教育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办学。

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步伐,建设一批自治区支柱产业、地州特色产业等实训基地,扩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提升县级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培训能力,建立和完善将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纳入职业技能培训的机制。

支持一批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支持一批职业学校紧缺、特色专业和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建设。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代试;积极推进职业技能鉴定,以鉴代试,切实提升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